⑴ 關於離職後的經濟糾紛問題
你是對法律的片面理解!訴訟是一個很專業的法律程序,而且對出庭人員的法律素質要求較高,因此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最好找一個委託代理人,否則
1.佔用自己的時間
2.由於不了解仲裁和訴訟規則勝負不一定
3.賠償數額一般較少
我在北京,本人接受勞動爭議方面的法律援助,可以收到賠償款後再支付代理費!
⑵ 關於離職後與原單位的糾紛
帶走單位資料是違法的,剋扣工資也是違法,以違法對違法,如果走法律途徑,會各自承擔違法後果。
目前這種情況雙方協商解決或者通過勞動仲裁也是可以。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1、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在諸多勞動爭議中,勞動關系的終止時間對案件能否進入實體審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在應當勞動爭議時,在勞動關系的終止證據或質證觀點上一定要有相應的准備。
2、勞動仲裁委員會原則上不應當主動審核勞動仲裁時效的問題。因為仲裁時效適用的是時效規則,且屬於不告不理的程序性問題。在對方當事人未當庭提及仲裁時效的情況下,勞動仲裁委員會不應當主動審核該問題。但遺憾的是,仲裁實踐中勞動仲裁委員會主動審核仲裁時效的情況並不少見,存在此種現象也不能完全歸咎於某些勞動仲裁委員會司法尺度的不準確,還在於《勞動爭議仲裁法》本身在條款布局上的不合理。關於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問題被直接規定在了《勞動爭議仲裁法》「第二節申請和受理」章節中,仲裁委員會便很容易將仲裁時效作為是否受理勞動爭議仲裁的一個條件。
⑶ 離職後勞動糾紛
一年內可以的。
1、離職後申請仲裁的時間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勞動仲裁適用范圍
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參考資料
勞動法.中國政府網[引用時間2018-3-10]
⑷ 離職一年半後有經濟糾紛 怎麼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之規定: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因此你所遭受的多扣工資的損害已經無法維權。
勞動在在職期間,工作上給用人單位造成一定損失的,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的,用人單位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的。
你手寫並簽字的收據,證明你收到了用戶的200塊錢押金。但是公司沒有出押金條記錄對你不利。公司也不可能從財務那拿證據證明你已經把錢交給財務。因此公司拿著你開的收據是可以找你付款的。這件事對你不利。200塊錢,你可以不接公司電話,不予理睬,他們也拿你沒辦法,時間久了就過去了。200塊錢不至於起訴你。
⑸ 辭職糾紛,如何去法院告公司
1、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辭職)分三種情況:一是,依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用單位批准。但用人單位不承擔經濟補償;二是,依據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而且,用人單位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三是,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2、所以,辭職要合法理由非常重要,只要理由合法任何用人單位都不能拒絕,當然,如果沒有合法的理由,不但不能走,你就是走了,單位也會找你的麻煩,得不到補償金不說,還會要你交違約金,不給你辦離職手續,對你今後的就業會有麻煩。3、辭職理由建議你參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來提出,比如不簽勞動合同、不按國家規定安排勞動時間、不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加班不給加班工資、不按時為勞動者建立國家法定的社會保險等。4、你現在要做的是:第一,盡快想辦法要回你之前遞交的辭職報告,我不知道你在辭職報告中寫了什麼,但辭職的原因很重要,如果寫得不當即使仲裁也會對你不利,何況既得利益還會受到損失。第二,重新寫一份「解除勞動關系通知」,主要內容:(首先陳述上述辭職理由中的任何一條或兩條),依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提出解除勞動關系,請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足額支付拖欠的工資,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拖欠工資,並按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及時辦理離職手續。第三,「通知」必須讓單位簽收,他不簽就以掛號信或快遞的方式送達,確保留下通知送達的證據。你就可以走人了。5、按上述理由辭職,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你就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直接申訴到法院是不行的,只有仲裁裁定後,不服裁定才可以申訴到法院。6、勞動爭議仲裁只需遞交一份仲裁申請書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即可。
⑹ 離職後公司糾紛急需解決
按實際情況,離職後與公司存在糾紛的,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如果屬於勞動仲裁的范圍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進行解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訴訟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⑺ 辭職發生糾紛怎麼辦
新勞動合同法從2008年1月1日實施後,勞動仲裁部門的執法力度比以前加大不少,如果真存在你說的問題,那麼勞動仲裁部門應當會受理.並且從2008年5月1日,新仲裁法出台,去勞動部門申請仲裁免去150元之仲裁費用.以下為你所需申請流程:
1. 提供勞動合同
2. 去勞動仲裁部門提交勞動申請書(申請表至仲裁部門索要)
3. 按照表單填寫申訴內容及要求賠償金額.
4. 受理後一般30日內開庭.
5. 對結果不滿意的,可向人民法院(民事庭)提起訴訟(衡量費用最好請律師)
根據您所述,給您以下訴訟建議:
1. 如果您還在職的話,請提前30日書面提出離職報告,30日後可做離職.
離職後,如果企業拒絕支付工資的話,再以企業無故拖欠工資為由做訴訟申請.(金額:拖欠工資+25%之賠償金)
2. 如果您已經離職的話,公司不支付工資,按1辦理.
相關法令提供您參考:
1. 勞動合同簽定一年(試用期一個月),兩年(兩個月),三年以上(三個月),最長不可超過六個月(企業必須提供不符合適用期標準的證據,並且這個標準是得到您認可的證據).
2. 試用期內提前3天提出離職報告,試用期後,提前30天提出離職報告.
3. 企業無故拖欠員工工資者,給予25%的經濟補償金.
4. 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制服/廠卡等)收取勞動者押金.
關鍵:
1. 書面勞動合同(上面約定的工資為賠償之參照)
2. 所有之相關證據應該由企業提出.並且證據是您知道認可的.比如:公司會說因為您的失誤造成損失賠償,您可以讓公司出具相關懲罰書,必須要您簽過名的才生效等)
3. 最好能和企業協商解決,因為企業可以拖一年半時間你才能拿到這個錢,您考慮好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嗎!
4. 如果要訴訟就及時去做,因為仲裁有一定時效期.
5. 象公司收取壓金是違法,但因為就象樓上說的,企業和仲裁部門都會建立良好關系,這種事項企業只要歸還壓金就結算了,並無什麼懲罰.
因為您的具體狀況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給你以上建議.
祝您好運!
⑻ 關於辭職糾紛
按相關法律規定,對於辭職糾紛,勞動者可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協商解決無效,勞動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對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⑼ 關於辭職的糾紛(懂法律的來)
法律規定 試用期內雙方都有自由權 選擇權
也就是說 試用期內 你不願意干你可以走 公司看你不適合 也可以走
所以 你申請離職了 理論上可以走 但公司不放 你可以和公司協商
但公司一定會給你工資的 請放心 至於侵犯你自由 再法律上不大可能 因為你們公司有規定 要有老總批示 所以 這個是公司制度問題···不是你個人的為題
希望你跟公司 說明你的情況 然後做出相應處理 會更更好 如果公司是在不放手你 那就上訴法院解決吧
⑽ 辭職糾紛
你不應該一走了之,直接投訴公司不給你合約,要雙倍賠償。
現在對方有你擅自曠工離職的把柄,不那麼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