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土地糾紛能用視屏當證據嗎
視頻可以作為打官司的證據,如果提交要做成光碟,方便法院存檔,但是你讓你爺爺站在那裡不能證明就是你們家的地,因為誰都可以站在那裡拍一個視頻,難道就是他的地了嗎?
如果有不動產證的話,就可以直接證明是你們家的土地了,也可以找村上的人或者生產隊的人給你證明;
如果有爭議可以起訴對方侵佔你的土地;
農村的土地、林地等等都是有證的,不可能沒有。如以前還有林權證等等證;
提供證據要明確自己的證明名稱、和你的證明目的(證明什麼),真不真實、合不合法、有無關聯性;
如果起訴建議先讓村上給你證明,甚至當證人(證人要向法院申請),書面證明一定要清楚不啰嗦,要有證明人、鮮章、手印、日期。
建議還是溝通為主,打官司很累的。
❷ 農村村民之間土地糾紛問題,調解不成該如何解決
你可以私下協商,或者發起公訴進行法律介入。
土地確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以作出處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2003年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17號公布,根據2010年11月30日《國土資源部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國土資源部令第49號)修正,將第二十條的「徵用」改為 「徵收」。)
第一條 為依法、公正、及時地做好土地權屬爭議的調查處理工作,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土地權屬爭議,是指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爭議。
第三條 調查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應當以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規章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土地權屬爭議案件?以下簡稱爭議案件的調查和調解工作;對需要依法作出處理決定的,擬定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辦理爭議案件有關事宜。
第五條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2)優酷天門橫林土地糾紛視頻擴展閱讀:
土地糾紛解決其他渠道:
1.村委會辦公室、醫療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及其他經依法批准用於非住宅建設的集體土地,應當依法進行確權登記發證,確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將集體土地使用權依法確認到每個權利主體。凡依法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的單位或個人應申請確權登記。
2.運用土地確權原則和方法,確定實踐中具體土地權利的類型、性質、主體、客體,以及權利內容等。
3.掌握土地權屬爭議的類型、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的處理方式、處理機關、處理程序;運用有關土地權屬爭議調處的規定,對具體爭議案件提出處理方式和程序。
4.運用土地確權和爭議調處法律、政策,針對具體爭議案例進行分析,提出處理意見。
各地要從機構建設、隊伍建設、經費保障、規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權屬爭議調處機制,妥善處理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爭議。
如果調解不成,到縣土地局地籍科提起《土地權屬爭議調查申請書》,這樣由縣土地局對土地權屬進行調查,會給書面結果,對結果不服,可以向縣政府提起行政復議或是提起訴訟。這是正規的法律途徑。
參考資料:網路-土地權屬爭議
❸ 土地糾紛一事
個人沒有土地所有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個人可以有土地使用權。農戶開墾耕種的「四荒地」、閑塘空地、「拱頭地」等集體未利用土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條、第七十四條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對經依法批准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簽訂了家庭土地承包合同的農戶新開墾土地,應按原土地承包關系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對未經依法批准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農戶私自開墾的荒地,應報請國土資源部門依法處置。
對報請國土資源部門批准,確認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且簽訂了家庭土地承包合同的農戶新開墾土地,應按原土地承包關系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對未經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未簽訂家庭土地承包合同的農戶新開墾土地,可採取村民議決方式,決定是否納入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對村民議決不同意的,應在承包經營權登記簿中對新開墾土地進行備注登記,但不頒發承包經營權證書,待有關規定明確後再處置。
❹ 去年我們這里因土地糾紛打架。我們是農村的 對方是一個人。他想霸佔我們的土地。然後還砍了我們這的人...
賠償他醫葯費,雙方和解,達成和解協議,互不追究刑事責任,緩刑放人。對方重傷,你父親要判3年以上。己方輕傷,判對方3年一下。
當時他有砍我老爸。沒有砍對。我爸才還手的證據(證人證言、錄像、照片等)
❺ 土地糾紛的問題如下
首先擁有土地是需要土地證明的如果說你三伯要把地讓給你們而沒有把證明轉給你們也不能證明這塊地是你們的如果班都沒有土地證明那隻能以後是公共土地了空口無憑立字為據所以什麼事情都應有證據
❻ 因為土地有糾紛,對方把我種的十幾棵花全部拔掉了,有視頻為證,可以報警處理嗎
完全可以,警方會根據調查的情況對其進行處理處罰。對於造成的損失,可以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受損害一方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賠償損失。
❼ 土地糾紛倒至刑事案件,如拍有視屏可以在百度上發嗎怎麼發
為啥要在網路上發?想達到什麼目的?網路並不是申張正義尋求公正的合適的平台。你這樣做只能起到誤導輿論的結果
❽ 請問這個我們怎麼追究,關於土地糾紛被人打傷。
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本案中,行為人是因為財產糾紛,引發毆打他人的行為,行為客觀上沒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因此,其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未遂,只能按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處理。
但不管是何種原因,也不管是何人,誰也沒有打人的權利,否則其行為就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3條的規定,涉嫌毆打他人,依法應給予治安行政處罰。
如果如方打人的是兩人以上,則從重處罰,不是2-5天的事。
至於醫療、誤工等費用,可以在公安機關對行為人作出處罰後,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
如果受害人經鑒定達到輕傷以上,則涉嫌故意傷害罪,依法應承擔刑事和民事賠償責任。
建議你父親先作傷情鑒定,待傷情鑒定結論後,再作出選擇。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❾ 家裡發生了土地糾紛,讓鄉政府出面調解一直沒有效果,而且地本來就是
法院可能也管不了,否則現在土地不會這么亂,這都是政府放任的後果。鄉政府就不應該調解,一開始就應該按照法律規定確定一個結果告知當事人,當事人不服從,就上報國土局,讓他們依法處理處罰。一塊土地政府依法只能給一家,現實中除了親弟兄之間可能存在糾紛,其他情況不是糾紛
❿ 我家裡跟別人有土地糾紛,別人說要砍死我爸,也有電話錄音,應該怎麼處理
可以不予理會,也可以報警,只是要有防範意識,避免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