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生意口頭訂貨糾紛

生意口頭訂貨糾紛

發布時間:2021-04-06 20:05:03

❶ 訂貨合同糾紛怎麼解決

【訂貨合同糾紛解決方法】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願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後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後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願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❷ 給人以生意訂貨形式詐騙26萬,是否可以立案

被一起做生意的合作人騙走了26萬,可以報警立案。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後,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製作不予立案通知書,並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第一百七十六條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七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後七日以內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核;上一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核申請後七日以內作出決定。對上級公安機關撤銷不予立案決定的,下級公安機關應當執行。

❸ 口頭協議訂貨,款辦過去對方不給發貨也不退款算詐騙嗎

是否構成詐騙罪,要看其主觀意圖是否存在故意欺詐。

一【詐騙罪的基本構成要件】
◆詐騙罪的基本概念: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構成詐騙罪的基本要件:
(1)主體方面,行為人必須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體方面,詐騙行為必須侵犯了他人對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3)主觀方面,行為人必須有企圖非法佔有的主觀故意。
(4)客觀方面,行為人實施了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來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而且詐騙的金額較大,是應該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二【《刑法》對詐騙罪的處罰規定】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❹ 代理口頭訂貨後現在說不要

聊天記錄的證明力比較有限,如果可以自己消化這批貨,可以自己消化,沒辦法只能訴訟解決了。

❺ 合夥做生意 已經發生糾紛 我們只有口頭協議 該這么處理

口頭協議就等於沒協議,你想給他們分點就把前兩年的收入給分點,不想分就不分,反正是他們先不幹的,如果他們不仁,你就可以不義,上法院打官司我們不吃虧~

❻ 口頭承諾的生意合作出現糾紛怎麼辦

沒有合同或著有證明價值的東西。如果真出糾紛很麻煩。
因為沒證據。

❼ 口頭合夥生意貨是我進的對方不還錢怎麼打官司

沒有協議只能找合夥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只能自認倒霉,吸取教訓以後別犯類似錯誤,記住什麼都要簽合同,落實到紙上。

❽ 口頭訂貨可以拒收嗎受法律保護嗎

口頭合同的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關於「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規定,人們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採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或協議。
口頭合同,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並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口頭合同的訂立方式
口頭形式的合同是指當事人以直接對話的方式或者以通訊設備如電話交談訂立合同。它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如在自由市場買菜、在商店買衣服等。現代合同法之所以對合同形式實行不要式為主的原則,其重要原因也正在於此。合同的口頭形式,無須當事人約定。凡當事人無約定或法律未規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採取口頭形式。
合同採取口頭形式的優點是簡便快捷,缺點在於發生糾紛時取證困難。所以,對於可以即時清結、關系比較簡單的合同,適於採用這種形式。對於不能即時清結的合同以及較為復雜重要的合同則不宜採用這種合同形式。在實踐中,合同採取口頭形式並不意味著不產生任何文字憑據,如人們在商店購物,有時也會要求店主開具發票或其他購物憑證,但這類文字材料只能視為合同成立的證明,而不能作為合同成立條件。但反而言之,只要有證據表明口頭合同的成立,雙方均應嚴格履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口頭合同,同樣要承擔違約責任。
口頭合同不宜採用的情形
口頭合同屬於不要式合同,是指當事人以語言為意思表示、而不用文字表達合同內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規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協商一致,都可以採用口頭形式。口頭合同在即時清結的交易中非常普遍。其特點是簡便易行,但其不足之處在於發生合同糾紛時難以取證,當事人孰對孰錯很難劃分。因此,《合同法》徵求意見稿原本規定,不動產轉讓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涉外合同、價款或者報酬10萬元以上的合同,除即時清結的以外,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依照其規定。
但是,鑒於我國東西部、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例如10萬元在深圳、上海的經濟往來中不屬於數額巨大、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卻屬於數額巨大,因此《合同法》第10條修改了徵求意見稿的規定,改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因此不動產轉讓合同、涉外合同、價款或報酬在當事人認為數額巨大、不能即時清結的合同都不宜採用口頭形式,否則發生合同糾紛時舉證困難。
參考內容:http://www.lawtime.cn/info/hetong/koutouhetong/201404152884508.html

❾ 口頭訂貨單沒實施,對對方造成損失需要付法律責任不

要。
口頭協議也是有效的,也會受法律保護。
但前提是要有相關證據證明口頭協議的存在。

❿ 口頭訂貨如何維權

憑送貨單、發票等書面文件,或者當時在場的證人,或者和對方談判時的錄音

閱讀全文

與生意口頭訂貨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