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昌海昏侯墓的介紹
備受關注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考古發掘啟動儀式將在11月14日上午9時舉行。屆時,中國江西網將以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方式同步直播。盡管目前多件出土文物指向墓主或為第一代海昏候「漢廢帝」劉賀,但要確認墓主人究竟是誰還要等到12月25日,即等開完專家論證會之後才能正式揭曉。
Ⅱ 海昏侯墓
找人鑒定下。
海昏侯墓,即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又稱南昌西漢大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該墓葬是目前我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整個墓園由兩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還有園牆、門闕、祠堂、廂房等建築構成,內有完善的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具有漢代高等級墓葬所包含的許多重要元素,反映了西漢列侯的墓園制度,對研究西漢列侯的園寢制度價值非常巨大。
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掘的保存最好的列侯等級墓葬,其主墓、墓園及周邊侯國都城遺址的完整性在國內獨一無二。
Ⅲ 南昌海昏侯墓里挖掘出了哪些比較獨特的文物
今年正好去了江西省博物館,參觀了《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所以可以用親身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海昏侯墓出土的考古文物很多,但是不少文物比如車馬具、樂器等,並無過多獨特之處。如果要說獨特,個人認為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金器。海昏侯墓共出土金器478件,合計115公斤。其中有金餅385枚,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塊。是我國漢墓考古發現金器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一次。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麟趾金、馬蹄金和首次集中發現的「上」「中」「下」銘文,四枚金餅上的「南藩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酎金一斤」,也證實了西漢的酎金制度。
第二種是簡牘。與器具形制的相對穩定不同,簡牘文獻的傳承具有復雜性,文字記錄能為我們反映不少新材料。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竹簡以及近百枚木牘,目前尚未全部整理完畢,從初步清理的情況來看,內容大概包括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悼亡賦、簽牌、奏牘等八類。其中《論語》可能是失傳的《齊論語》,《易經》與傳世《易經》內容差別較大,還有醫書,比馬王堆帛書《天下至道談》的「八道」增加「虛實」成為「十道」。
需要說明的是,網路盛傳海昏侯墓出土了《史記》,其實是考古人員受采訪的字幕弄錯了。其中並沒有發現《史記》,發現的只是《禮記》而已。
感謝閱讀!
Ⅳ 南昌海昏侯墓的簡介
記者從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獲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竹簡和近百版木牘。考古專家認為,這是我國簡牘發現史上的重大發現,通過解讀這些竹簡和木牘,將豐富人們對西漢歷史文化藝術科技的認知。
Ⅳ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最新消息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回它的建設進程牽動著許多答市民的心。
昨日,考古遺址公園將被劃分為墓葬展示區、紫金城展示區、考古預留區、待定區、入口功能區、歷史體驗生態休閑區等6大功能區。 目前遺址博物館已開工建設,計劃2018年年底封頂,並同步開展基本陳展策劃工作,計劃於2019年建成開館。
Ⅵ 前些天新聞里報道的海昏侯墓主棺不是正在開啟嗎,怎麼沒消息了新聞被封鎖了嗎是不是詐屍了
20號,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棺外棺蓋被揭開,考古人員發現內棺保存較為完好,在外棺和內棺之間發現大量馬蹄金和玉器,以及精美竹木漆器。
Ⅶ 西漢海昏侯墓是什麼時候發現的,怎麼發現的
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文物部門立刻對該墓葬周邊區域進行了考古調查。
歷時5年多,考古工作者一共勘探約100萬平方米,發掘約1萬平方米。 整個發掘過程代表當今中國第一流的考古水平,代表當今中國第一流的文物保護水平,代表當今中國第一流的展示水平。墓園的考古發掘有10餘家單位跨學科合作,運用科技手段全程提取和記錄信息。在考古調查和發掘前期,大量使用了地球物理探測、GPS定位、電子全站儀布網測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統(GIS)記錄等科技手段,將調查資料完整信息化。目前,已經初步建立起了海昏侯國遺址的地理信息系統。所有發掘工作都以世界遺產的標准指導考古發掘,為今後大遺址的保護展示提供科學依據。
Ⅷ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在那裡
1、海昏侯墓遺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東南部
2、海昏侯國的城池則於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沉入鄱陽湖底,已經找不到了。
Ⅸ 江西挖出漢代古墓是誰的
江西最近發掘的漢代古墓是聞名全國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墓主為墓主為漢武帝之孫劉賀。
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西漢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劉賀之印,此印為個人印章,即私印。
2016年3月2日,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得到確認,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證據之一:玉印刻「劉賀」二字。
證據之二:墨書金餅上有字「臣賀」。
證據之三:奏章副本署名「臣賀」。
Ⅹ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計劃什麼時候開館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它的建設進程內牽動著許多市容民的心。昨日,記者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獲悉,考古遺址公園將被劃分為墓葬展示區、紫金城展示區、考古預留區、待定區、入口功能區、歷史體驗生態休閑區等6大功能區。
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獲悉,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建設開局良好,其中遺址博物館將於今年年底封頂,計劃於2019年建成開館。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列侯國都城聚落遺址,由紫金城城址、歷代海昏侯墓園及墓葬群等組成。海昏侯墓主是漢武帝之孫、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他曾當過27天皇帝後遭廢黜,史稱「漢廢帝」。
去年12月,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成功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