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起訴商標侵權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商標一旦遭到不法分子的假冒、仿冒侵權,可能對自己公司的聲譽和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產生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下,進行商標維權非常必要。商標維權一般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工商舉報,要求對侵權者進行行政處罰;二是司法起訴,通過法院判決,要求侵權者進行賠償。由於工商舉報通常只對侵權人懲罰而不賠償受害公司。因此企業遇到商標侵權的時候,通常選擇司法救濟,彌補遭假冒、仿冒帶來的損失。那麼提起商標侵權訴訟時,應該提交哪些證據材料呢?根據司法實踐經驗,上海商標律師徐智達認為,在商標侵權訴訟中,證據結構由三大部分組成:一、權利證據:用以證明權利人對商標享有專用權或商標許可使用權。 (1)商標注冊人起訴的,應當提交證明其商標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標注冊證。 (2)被商標許可人等利害關系人起訴的,應提交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商標局備案的材料及商標注冊證復印件。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 (3)商標財產權利的繼承人起訴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 此外,上述三類人還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或企業的基本信息,以證明個人或公司就是商標權利證明上的權利人。 (4)如果商標是馳名商標、著名品牌或中華老字型大小等享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商品,還要提供馳名商標認定材料、著名品牌證明或中華老字型大小的證明材料等證據。 (5)權利人商品的銷售情況、廣告宣傳情況等資料,以證明權利人的商標權一直在使用中。二、侵權證據:用以證明侵權人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商標權的行為。(1)侵權的商品實物(2)購買侵權商品的發票(3)公證了購買侵權商品過程的公證書三、賠償證據:用以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一般分為兩種:(1)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2)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的發票(如鑒定費、公證費、律師費、工商查檔費等等)等證據。由於在實踐中,權利人很難直接舉證損失金額或者侵權人的非法獲益,所以賠償數額一般都由法院進行裁定。
2. 如何處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採用假冒侵權產品的行為
法院認為:「標一」商標系注冊商標,應受法律保護。工商機關具有查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違法行為的法定職權。原告承包寧波某樓盤消防管道安裝工程,並被指定要求使用上海標一閥門有限公司生產的「標一」牌「200x-16DN150」型減壓閥,其工程承包綜合價包括減壓閥產品。原告在實施安裝工程同時,提供減壓閥,屬於混合銷售行為。被告(工商機關)接受舉報開展立案調查並委託「標一」商標注冊人上海標一閥門有限公司對涉案產品進行鑒定,其行政行為符合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由於被鑒定者無相反證據推翻商標注冊人的鑒定結論,本院對該鑒定結論予以採信,認定原告提供的「標一」減壓閥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被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對原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符合規定。為此,一審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工商部門的處罰決定。該公司在上訴期內未提出上訴。
3. 商標侵權應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商標侵權投訴應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1)、投訴書。列明被投訴人、被投訴人地址、侵權事實、投訴要求、法律依據以及投訴人姓名或名稱、地址、聯系電話、投訴日期、代理人相關文件。
(2)、營業執照。交復印件的需原發照機關加蓋公章。
(3)、商標注冊證。交復印件的需經商標所有人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加蓋公章 (4)、侵權證據,包括侵權實物、商標標識、有關票據或照片等。
4. 淺析建築施工中假冒建材的使用可否構成商標侵權
您好,對於建築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假冒注冊商標建築材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存在回兩種不答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當事人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屬於民事違約。當事人購買使用冒牌防水卷材是單純意義上的使用行為,《商標法》對購買假冒注冊商標商品並使用的行為沒有規定,工商機關對使用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不能作出處罰。即使不是單純的使用行為,當事人將購買的冒牌防水卷材鋪設在建築工程當中,上面覆蓋水泥,防水工程完工後從表面無法看到卷材的商標,這種行為本身不會造成消費者混淆,沒有給注冊商標所有權人造成損害。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當事人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本案中的工程實行綜合單價,施工單位的施工計價既然包括材料費、人工費,說明當事人有銷售材料的行為。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的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應稅勞務又涉及貨物,為混合銷售行為。因此,對於施工單位,應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定性並予以處罰。是否造成混淆不是認定侵權的必要法定條件,本案施工單位既然銷售了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就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5. 商標侵權應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商標侵權投訴應提交以下書面材料:(1)、投訴書。列明被投訴人、被投訴人地址、侵權事實、投訴要求、法律依據以及投訴人姓名或名稱、地址、聯系電話、投訴日期、代理人相關文件。(2)、營業執照。交復印件的需原發照機關加蓋公章。(3)、商標注冊證。交復印件的需經商標所有人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加蓋公章 (4)、侵權證據,包括侵權實物、商標標識、有關票據或照片等。
6. 建築領域的商標侵權工商有查處權嗎
產品質量法對服務業的經營性使用有規定,但商標法對服務業和加工業的經營性使用行為未作規定,這不能不說是商標法的一個疏忽,不論如何解釋,銷售和經營性使用行為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行政行為應按照法無授權既禁止的原則進行,不宜對此類行為進行處理,可告知權利人提起民事訴訟,但可順藤摸瓜,查處上游的供貨商。如果一定查處,有兩個帖子的思路可供參考:如何處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採用假冒侵權產品的行為 http://bbs.315club.net/thread-2018-1-1.html從一起商標侵權案談對「銷售」的理解 http://bbs.315club.net/thread-2020-1-1.html
7. 合法渠道采購的建築材料在使用過程中被工商部門告知材料商標侵權,建
<p> <strong> 工商提醒</strong></p><p> 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承包方應使用合同規定的正品建築材料,以假冒品牌代替正品,就意味著向分包方銷售侵權建築材料,屬於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行為。建築承包方應自覺建立規范的建築材料施工現場管理制度,杜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建築材料流入施工現場。</p><p> <strong>法規鏈接</strong></p><p> 《商標法》第57條規定: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p><p> 《商標法》第60條規定:有本法第57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p><p> 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p><p>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