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虛假廣告侵權案

虛假廣告侵權案

發布時間:2021-04-06 12:08:03

1. 虛假廣告侵權的表現方式有哪些

(1)知情權,公平合理的原則
(3)消費者應該先去找商家協商,不成就找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用法律手段懲治商家,因為忍氣吞聲的結果是讓更多的消費者受害

2. 虛假廣告侵權的民事責任是如何的

虛假廣告的行為主體包括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商品推薦者。
1、廣告主
《廣告法》第3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從法律規定來看,我國已經確立了虛假廣告廣告主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
2、廣告經營者和發布者
我國《廣告法》第38條規定:「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從《廣告法》第38條的規定來看,廣告經營者和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然經營、發布虛假廣告,實質上是一種共同侵權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廣告推薦者
我國廣告法38條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這一規定確定了社會團體和組織作為虛假廣告推薦者時,應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沒有規定自然人特別是名人作為虛假廣告推薦者時應承擔民事責任。這樣的規定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不論是自然人還是團體組織,在擔任廣告推薦者這一角色中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並沒有什麼區別,因而法律不應給予不同對待。
二、虛假廣告的民事責任承擔方式
1、賠償損失與范圍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此規定可以看作是對虛假廣告行為賠償數額的明確規定。但是此種規定顯然有不合理之出。
首先,虛假廣告侵犯的權利人並非只有消費者,也可能是競爭者或者其他人。
其次,消費者因虛假廣告而受到的損失未必就小於購買商品或服務費用的一倍。
因此,我國在虛假廣告的賠償問題上的立法還很不完善。應當擴大適用范圍,明確責任主體,適當提高賠償數額。
2、停止侵害
虛假廣告行為是一種持續侵權行為,因而廣告一旦被認定為虛假廣告,則應該禁止繼續發布。
3、返還財產、修理重作更換、支付違約金等其它方式
虛假廣告的發布通常伴隨著支付行為,不排除返還財產的適用。當受害人有特殊需要時,從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不應排除此種方式的適用。

3. 虛假廣告的民事訴訟

一般需要產生實際損失才能提起侵權訴訟,損失即可成為訴求。

4. 去年全國查虛假違法廣告案2.3萬件是怎麼回事

中新網3月21日電,國家工商總局21日在其官網發布《2016年全國工商系統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報告》稱,2016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消費侵權案件6.5萬件,案值4.84億元;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3萬件,罰沒款約5.6億元;立案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2.8萬余件,涉案金額3.5億余元,移送司法機關203件。


(二)依法規范服務領域經營行為。一是強化消費侵權案件查辦力度。2016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消費侵權案件6.5萬件,案值4.84億元。

二是組織開展消費侵權案件督查。督促各地開展消費侵權案查辦、案件督查協辦以及聯動執法。

三是積極推進全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系統和全國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資料庫的推廣應用工作,為消費預警和監管執法提供數據支撐。

(三)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一是反壟斷執法再上新台階。2016年,工商總局對利樂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共處罰款6.68億元。新授權省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涉嫌壟斷行為案件15件,結案15件。

二是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突出問題專項行動成效顯著。截至2016年10月底,各地共立案1267件,結案585件,案值19億,罰沒金額1.67億元,退賠多收費用及減少消費者、經營者損失4.7億元。

三是持續加強直銷監管執法工作。繼續加大直銷許可協助審批力度。優化投訴舉報辦理,全年共處理舉報、咨詢電話約1000餘次,網路公眾留言130餘件。

(四)查處虛假違法廣告。一是保持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高壓態勢。2016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3萬件,罰沒款約5.6億元。

二是集中整治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廣告和不良廣告。部署開展了清理整治含有「特供」「專供」國家機關等內容廣告專項行動和不良廣告專項行動。

三是會同人民銀行等16個部門聯合開展互聯網金融廣告專項整治。

四是強化互聯網廣告監測監管。委託浙江省工商局建立了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該中心已於2016年9月1日試運行。五是基本完成廣告業市場准入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

(五)開展網路交易監管執法。工商總局印發《2016網路市場監管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地按照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原則,重拳整治網路市場亂象。據統計,專項行動期間各地網上檢查網站、網店191.8萬個次,實地檢查網站、網店經營者26.7萬個次,刪除違法商品信息66918條,責令整改網站19455個次,提請關閉網站3183個次,責令停止平台服務的網店23896個次,查處違法案件13391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198件。

(六)打擊商標侵權行為。一是大力打擊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2016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2.8萬余件,涉案金額3.5億余元,移送司法機關203件。

二是嚴厲打擊網上濫用、冒用、偽造涉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行為。山西、寧夏、黑龍江等地分別開展了對「汾酒」「中寧枸杞」「五常大米」等品牌線上線下集中整治行動,立案調查相關違法案件237件。

三是積極推進中國製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組織各地集中查處侵犯「峨眉牌」注冊商標專用權違法行為,保護柴油機出口企業合法權益。

四是推動在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區域深入開展商標區域執法協作。

五是積極推進注冊商標維權聯系人信息庫建設。

六是推進商標資料庫開放,完善商標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設。

七是積極協調、配合做好北京冬奧會及北京世園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七)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一是認真做好企業信息公示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國累計有774.65萬戶企業通過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即時信息1751.52萬條,公示企業占企業總數的29.84%。

二是啟用全國統一的經營異常名錄資料庫。截至2016年底,全國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511.70萬戶,有69.71萬戶被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三是積極開展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向其他部門提供數據154億條,其他部門累計向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提供數據16.2億條。配合最高人民法院限制「老賴」擔任公司各類職務共計71084人次。

四是扎實推進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全國一張網」的版圖基本覆蓋全國。

5. 名人做虛假廣告應不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首先應該界復定以下概念,這里討制論的應該「明星做廣告」應該是指明星作為廣告中的演員和形象代表出現,而不是明星作為廣告的發布者、經營者、廣告主。
2、明星做廣告,要不要承擔責任,我認為一般不需要承擔責任。因為廣告中的明星只是一個演員,所有的內容是由廣告的發布者、廣告主、廣告經營者等共同策劃的,演員並未參與策劃,演員只是一個表演者,只是把他人策劃的內容表演出來,在其不知道廣告內容虛假的情況下,不應該承擔責任,而應該由廣告的策劃者(廣告的發布者、廣告主、廣告經營者等)依法承擔責任。所以,廣告法也只規定了廣告的發布者、廣告主、廣告經營者需要承擔責任,而沒有規定廣告中的表演人員也要承擔責任。
3、如果演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廣內容告是虛假的,明知廣告發布後是欺騙消費者,那麼演員就存在侵權的主觀過錯,依法應該承擔侵權責任。
4、至於如何追究責任,消費者可以起訴演員承擔連帶責任。立法也可以規定,有關部門可以對演員進行處罰。

6. 虛假廣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睢庇搿巴V蠱湟滴瘛鋇墓娑ㄎ

7. 因虛假廣告購買了物品,發現名不附實,可以向生產商提起侵權訴訟嗎

這個情況一般打不贏.

1:他們說你人為損壞是正確的.

2:信號好壞這個是個人判斷,很難做為一個證據(除非質量實在太差,跟價格實在不符,這個才行) 要不315也幫不了你的.

3:可起訴 贏面很小. 再說電視購物的,都是有一定經驗跟法律基礎,很難搞倒他們

閱讀全文

與虛假廣告侵權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