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者怎樣進行勞動投訴
發生勞動糾紛後,勞動者可以選擇以下方式維權:
一、與用人單位協商或申請用人單位的勞動調解委員會及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二、向勞動保障監察機關投訴,投訴電話:12333。
三、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或不予受理的則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勞動者權益保護法的舉報電話號碼是什麼
違反勞動者權益保護法的舉報電話號碼是12333,12333是全國統一的勞動保障投訴咨詢電話。
「12333」勞動保障投訴咨詢電話,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此號碼為本地固定電話號碼,長途或行動電話撥打需在此號碼前加撥長途字冠和區號。通信費標准按信息產業部現行相關規定執行,信息服務費一律免收,也可以114電話查詢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的舉報電話。
2003年,原勞動保障部申請開通了全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專用號碼「12333」,之後下發了《關於開展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的通知》,明確12333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12370用於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
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熱線是國家重要的民生服務平台,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建設,將有助於暢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社會公眾的溝通渠道,提高對社會公眾的服務能力。
3. 勞動局電話投訴網站
答:發圖片給你看看就知道了
4. 勞動者一般遇到勞動糾紛可到哪裡投訴、什麼途徑解決
《勞動法》第77條第1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同時,第79條又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勞動者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可以採取以下途徑處理:
1、協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平等、公平、自願、合法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協商處理。
2、申請調解。勞動者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3、仲裁。如果沒有達成調解協議或者拒絕調解而要求仲裁的,可以申請仲裁。如果勞動者不願意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本單位沒有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勞動者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起訴。如果勞動者對勞動者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不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當事人一方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但申請仲裁是必須程序,人民法院只是在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時,才受理訴訟。
5. 勞動局有沒有網站,可以網上投訴嗎
1.
首先要查詢下來該單位是屬於哪自個勞動局管轄,確定好位置。
2.
准備好要投訴單位名稱,具體案件情況等,然後就是在該單位工作的證據,以及要投訴該單位案件的相關證據。
3.
然後我們可以直接前往勞動部門的窗口進行投訴,相關的工作人員會直接受理,並給你出具受理回執。
4.
也可以打電話投訴,或在網上找到勞動局網站,找到投訴窗口進行投訴。
5.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開通市民熱線,和市長信箱,方便老百姓進行投訴。
6.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投訴電話是什麼號碼
可以撥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全國統一電話12333投訴、舉報。
也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向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12333電話咨詢服務中心建設現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在民生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不僅成為廣大群眾了解勞動保障政策信息、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也提供了一個緩解或解決問題的渠道,將矛盾化解在了萌芽階段。
目前「12333智詢通」已覆蓋了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
(6)勞動者投訴平台擴展閱讀:
勞動者的權利
1、平等就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凡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即勞動者擁有勞動就業權。
勞動就業權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參加社會勞動的切實保證按勞取酬的權利。公民的勞動就業權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就業權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推動了基礎。
2、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身的素質、能力、志趣和愛好,以及市場信息等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即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
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於勞動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既是勞動者勞動權利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
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依照勞動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薪酬。獲取勞動薪酬的權利是勞動者持續行使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這是對勞動者在勞動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享受勞動權利的最直接的保護。
5、享有休息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為此,國家規定了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並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
6、享有社會保險的福利的權利。為了給勞動者患疾病時和年老時提供保障,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在內的勞動保險和福利。
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所謂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職業教育。
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是勞動者實現勞動權的基礎條件,因為勞動者要實現自己的勞動權,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而要獲得這些職業技能,就必須獲得專門的職業培訓。
8、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勞動法》規定,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依法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
其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用人單位、工會和職工代表組成,勞動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9、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包括: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依法享有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勞動者依法享有參加社會義務勞動的權利,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的權利。
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拒絕執行的權利,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舉報和控告的權利,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進行監督的權利等。
7. 勞動監察網上聯動舉報投訴平台進行舉報
目前勞動行政部門通過電話及網路受理的僅限於舉報案件,舉報是每一個公民都具有的權利,任何一個公民有權舉報有人單位存在的違法行為,同時舉報具有普遍性,即反映的問題大多表現在全體員工都存在的情況,不單一某一個職工或者舉報人本身。投訴原則上都是解決個人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需要有明確的一方權利受到侵害並主張權利,所以一般需要投訴人本人前往勞動部門進行投訴。
8. 勞動局有沒有網站,可以網上投訴嗎
投訴中國郵政EMS,不發工資,壓了二個月,還是國家企業的
9. 怎麼打勞動糾紛投訴電話
一、勞務糾紛打什麼電話
有勞動糾紛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全國統一咨詢服務專用號碼為12333,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服務。
全國目前大部分城市已開通了12333服務號碼,其中80%以上設立了咨詢服務機構。可以電話咨詢投訴。
二、如何維權?
按相關法律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另外,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於勞動者的相關維權我們可以提起法律訴訟在法庭上解決,或者可以通過到勞動檢查部門進行申訴,而且企業必須給員工進行答復,這一點比較管用。所以建議到勞動部門進行相關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