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取消已經申請的勞動仲裁,
撤裁就可以
2. 發生勞動糾紛怎麼辦
可以協商、仲裁、訴訟解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3. 如何取消勞動仲裁申請
你這個不叫取消勞動仲裁,一應該叫撤銷勞動仲裁申請,相當於撤訴一樣。仲裁費的負擔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仲裁委員會決定。撤訴的案件,仲裁費由申訴人負擔,減半收取。
4. 如何撤回勞動仲裁申請
未生效的勞動仲裁是可以撤回,提交書面的撤銷勞動仲裁申請書即可。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後,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請。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勞動糾紛怎麼取消擴展閱讀
1、《辦法》第十三條規定了案件受理費收取的情形,第十四條則規定了申請費收取的情形,可見,案件受理費與案件申請費不能相互等同。本案中,當事人是申請撤銷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其應適用申請類收費標准,而不應適用案件受理費類收取訴訟費用。
2、法院對勞動爭議案件的受理應以該爭議未經終局裁決為前提,而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所作出的仲裁裁決,該裁決對用人單位而言已發生法律效力。因此,用人單位無權就終局裁決的勞動爭議再向法院提起訴訟。
換言之,該規定也排除了法院針對用人單位這一方提起的勞動爭議案件的受理權。既然不是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受理,相應的訴訟費也不應按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費進行收費。
3、在《辦法》出台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並非「一裁終局」,而是「一裁兩審」的糾紛解決模式。申請撤銷勞動仲裁裁決是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施行後才出現的新類型案件,《辦法》規定的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情形在當時並不包括申請撤銷勞動仲裁裁決的情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5. 怎麼撤銷勞動仲裁
申請人可以到勞動仲裁去申請撤銷立案,並按要求填寫書面申請,勞動仲裁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將作出撤銷案件的處理。被申請人是無法撤銷案件的。
6. 勞動糾紛,我要怎麼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你說的情況看來要去仲裁了。
先和你說一下法律規定,簡單的來說,勞動者辭職必須提前一個月書面形式向用人單位提出,除非用人單位和你協商一致,不然你要做滿一個月,當然你可以用年假或者調休形式來抵充一些時間。
競業限制如果你確定沒有簽署的話,原則上你沒有必要去遵守(如果有競業限制,有時效性不能從事同一行業的公司,最長兩年)。
那麼後面的事情來了,現在的話你首先要准備對你有利的證據,然後去原單位所在勞動仲裁院針對用人單位不給你辦理退工登記備案和社保轉出維權。至於競業限制,用人單位叫你回去簽,那你當然....,否則他同樣也可以維權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是要支付賠償金。
具體的操作上每個城市不一樣,有些社保轉出可能再勞動監察大隊,有什麼疑問可以再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