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勞動糾紛調解有哪些方式
您好,我國,勞動糾紛調解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二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先行調解;三是法院在訴訟過程中調解。前兩種形式均為訴訟外調解,是由特定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作為第三方主持調解。
希望能幫到您。
B. 勞動糾紛怎麼處理
處理勞動糾紛,有以下幾個方式:第、雙方自行協商。雙方通過協商方式自行和解,是當事人應首先爭取解決爭議的途徑。當然協商解決是以雙方自願為基礎的,不願協商或者經過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當事人可以選擇調解程序或仲裁程序。第2、調解程序。當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自願的,只有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能受理該案件; 當事人可不經過調解而直接申請仲裁。另外,工會與用人單位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不適用調解程序,當事人應直接申請仲裁。第3、仲裁程序。若經過調解雙方達不成協議,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程序是強制性的必經程序,也就是說,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且符合受案條件,仲裁委員會即應予受理;當事人如果要起訴到法院,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第4、法院審判程序。當事人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C. 勞動爭議調解的流程是怎樣的,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怎麼辦
如果是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按《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四十二條規定,調專解是必經屬程序, 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按《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 如何進行勞動糾紛調解,勞動糾紛調解的結果
一般勞動調解都是達不到勞動者所要求的,這個也沒有辦法,畢竟錢是用人單位出的專,屬但是問題來了,政府部門不應該維護人民的利益么,答案是肯定的。由於來申請調解的勞動者多為不懂法或者對勞動法不太了解的,而且手上的勞動關系證據是不充分的,仲裁很難勝訴。因此調解是最好的選擇,盡可能的保護自己權益。所以作為一名人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會員,也不用為無法為人民群眾爭取到利益而感到內心的糾結。
E. 勞動爭議能訴前調解嗎,怎麼調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規定發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內程序:先協商,協商不成容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申請仲裁,仲裁不服,提起訴訟。
協商,調解都不是必經程序,但仲裁是訴訟前的必經程序。
法條原文如下供參考:
勞動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調解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有關組織主持下,自願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