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鐵上遇到這種不文明行為我們該怎麼辦呢
在高鐵上拒絕讓行的這段視頻里,不讓座的男子的確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因為他提供了一種邏輯悖論,這種邏輯悖論是:我沒不讓你進,你可以進,但是現實是不踩他的腿或者身體真就過不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悖論。
這是一個道德問題還是涉及到違反交通的公共秩序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馮玉軍:這顯然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已經完全轉化到了一個法律的角度,我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在高鐵越來越發達、公共空間利用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是否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給大家一個准確的處理結果,讓大家對未來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馮玉軍:其實在剛才說的小糾紛裡面蘊含著大的是非問題,行為依法還是行為違法的問題,這種過去傳統上如果覺得還可以,忍了算了,避讓一下也能解決,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法律解決的思路和方法。法律解決的思路和方法是,圍繞著權利義務的思維、實體程序思維這樣一個角度去處理,特別是在高鐵、高新科技的技術越來越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把立法更加精細化、精準化,我們的公民在守法的時候,自己的素質要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行為本身是按照守法還是違法這個原則去判斷,這樣很多問題和糾紛才有能夠全面體制性化解的可能。
2. 高鐵施工影響糾紛
如果你告到高鐵的話
你就真是牛人了
哪個可是政府的形象工程
你不可能讓高鐵為了你繞道吧
你如果要賠償的話
火車經過的地方都可以找政府要錢了
3. 滋事尋釁可以坐高鐵嘛
可以。尋釁滋事不在徵信黑名單即失信人名單之列。是不影響乘坐高鐵飛機出行的。可以正常購票,正常出行。
4. 高鐵上列車乘務員之間發生矛盾可能有哪些原因
原因有很多,這是不一定的
5. 高鐵乘客吃泡麵引糾紛,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鐵路進站乘車禁止和限制攜帶物品的公告》第六條規定:「請勿攜帶以下危害列車運行安全或公共衛生的物品:可能幹擾列車信號的強磁化物,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物品,有惡臭等異味的物品,活動物(導盲犬除外),可能妨礙公共衛生的物品,能夠損壞或者污染車站、列車服務設施、設備、備品的物品。」
泡麵雖然屬於氣味較強的食物,但尚未達到「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程度。不少車站內可以買到泡麵,攜帶泡麵上高鐵也不會被工作人員制止。鐵路客服表示,高鐵上不出售泡麵,但沒有規定乘客不能吃泡麵。既然沒有明文禁止,乘客就可以在高鐵上吃泡麵。
公共場合應規范自身行為。 雖然沒有明文禁止在高鐵上吃泡麵,但在公共場所,當事人應遵守公德,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民法總則中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名譽權等權利。高鐵雖然屬於公共場所,但在高鐵上與他人產生激烈沖突屬於當事人不想被公眾知曉的事情,可以認定為當事人的隱私。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將拍攝的視頻發布到網上,引發網友對當事人的負面評價,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權和名譽權。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當事人可要求拍攝並發布視頻的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的規定,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公開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被侵權人請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6. 高鐵上發生大家事件,乘務員該怎麼處理
發生打架事件後,要以保護乘客和列車運行安全為原則。
非警乘務,要馬上用對講向車長匯報,並呼叫乘警前來處置;
乘警要根據打架的性質和傷害程度進行處置,如有受傷或涉及刑事案件的,要聯系領導匯報,並請求前方到站地鐵路警察到站支援或將嫌犯帶下列車進行處置。
7. 普寧市馬珊村民上高鐵鬧事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土地糾紛。地方官吏濫用職權。
8. 高鐵派出所進行反恐演練,扮演恐怖分子的人怎麼辦
攜帶管制刀具,槍械, 易燃易爆品,挾持人質,威脅炸高鐵
9. 高鐵上的糾紛:小孩哭鬧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這沒有什麼責任的問題,誰也沒權利強制管理這種事,最多也就是有的旅客煩了會找乘務員讓管一下,如果父母盡力安撫孩子了,又實在沒辦法,可以讓乘務員安排換一個人少的車廂或座位
10. 高鐵乘務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置
多次進行突發情況演練,有些突發情況演練基本是每天一次。最常見的演練是遇火緊急停車,比如客人在車內違規吸煙引發火情,行車中斷,乘務員如何疏導旅客;哈大高鐵途經多座跨海大橋和隧道,張爽們還演練了突發停車在橋上或隧道中時如何快速疏導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