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中國的醫患糾紛嚴重
因為社會誠信嚴重匱乏。
醫方:
應該嚴肅認真的,卻敷衍了事
應該承擔責任的,卻推諉掩飾
患方:
無需賠償的,希望獲得賠償
需要賠償的,賠償數額失衡
『貳』 我國當前醫患糾紛調解的難處有哪些
《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有何難處》一文中有一些範例,可以參考。望採納,謝謝!
『叄』 中國的醫患關系怎麼了
我不是醫生啊,對於醫患糾紛只是一點很淺顯的見解而已。
我認為中國的醫患糾紛的根本一方面是國民平均素質不高,尤其是對於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風險的認識不夠,很多時候難以正視醫療手段無法達到其預期效果而產生對於醫院方面的不信任和矛盾;另一方面是醫療制度的不合理,醫生往往追求個人利益而無視患者的經濟狀況,以及發生醫療問題後往往因為有不合理的地方而妥協。再加上一些借機牟利的社會分子的煽風點火,以及一部分有特殊目的的勢力的刻意炒作和輿論引導,導致了今天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的局面。
『肆』 為什麼中國的醫患糾紛如此嚴重,一個故事
因為我國對醫療領域的監督非常不力。
醫療領域亂象叢生,無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所以,上演了一場又一場「醫患鬧劇」。
『伍』 如何處理醫患糾紛
處理醫患糾紛,具體做法如下:
1、分析事件的性質
有的醫療糾紛,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有過失,這是要承擔責任的。有的醫療糾紛,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沒有過失,醫院不會承擔責任。醫療糾紛的發生後,應該盡快弄清診療過程中是否有過失,分析事件的性質,以便採取相應策略,應對醫療糾紛。
2、分析患方動機
醫療糾紛的發生,患者一方有多種不同的動機,患方動機有以下幾方面:
對不良後果無法接受,尋機索理。這實際上是患者或者親屬的挫折心理反應,患者及家屬都希望來醫院後,能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下盡快祛除疾病、恢復健康。一旦患者及家屬期盼的目的未實現,患者及家屬在心理上受到打擊,產生挫折感,向醫院索理。
對醫療服務不滿的發泄。患者對醫院或者醫務人員的服務不滿意,有意見,尋機造醫院發泄,以釋放心中的不滿。
對醫療行為是否有過失進行試探。患者對醫院的醫療服務究竟有無過失不清楚,受他人或者媒體的影響,向醫院提出索賠要求,「拋個石頭試水深」。
對醫療過失較為強烈索理索賠強烈。患者及其親屬對醫院及其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極不滿意,堅定認為醫療服務有過錯,要求醫院予以賠償。
3、穩定投訴者,緩沖矛盾
醫療糾紛後,醫院及其醫務人員要正確對待。首先要作的工作是穩定投訴者的情緒,緩沖矛盾,對醫療糾紛實行「冷處理」,做到「人躁我靜、人急我緩」,千萬不要激化矛盾。待患者或者親屬冷靜下來後,再行商議解決辦法,有利於醫療糾紛的解決。對那些無理取鬧的患者及其親屬,如果做工作無效、嚴重影響醫院正常工作秩序的,應該積極給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必要時請公安部門維護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4、作好說服工作,爭取理解
對初步分析醫院在醫療活動中沒有過失,醫療糾紛的發生是由於患者或者親屬缺乏醫學知識,對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不理解造成的醫療糾紛,要盡量耐心解釋,爭取患者的理解。對一時難以分清一責任或通過初步調查分析醫療過程中有過錯的,告知患者或者親屬按照現行的醫療糾紛處理程序進行,決不能通過取鬧事來解決。
『陸』 中國醫患關系調查研究的內容簡介
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始於1993年,每五年開展一次。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為了配合新一輪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圍繞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醫患關系問題開展了專題調查研究。在開展居民滿意度調查和醫護人員問卷調查的同時,引入了文獻綜述、專題小組討論、個人深入訪談等社會學研究方法,對醫患關系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提出了可能改善醫患關系的政策建議。 本次專題調查研究由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統一組織協調,主要負責研究內容的總體設計、調查實施過程的監督、研究報告質量控制等。北京大學等國內外四所大學的專家負責具體研究工作的開展,其中,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邱澤奇教授承擔總報告的撰寫和醫患關系現狀的社會學研究;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尹文強教授承擔居民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和醫務人員專題調查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葯衛生管理學院樂虹教授承擔醫患關系相關法律法規的評述;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拓紅教授和哈佛大學劉遠立教授分別從制度和機制角度對醫患關系進行了文獻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