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標權的特徵
又稱專有性或壟斷性,是指商標注冊人對其注冊商標享有獨占使用權。賦予注冊商標所有人獨占使用權的基本目的,是為了通過注冊建立特定商標與特定商品的固定聯系,從而保證消費者能夠避免混淆並能接受到准確無誤的商品來源信息。換句話說,在商業中未經許可的所有使用,都將構成對商標專用權的侵害。這種專用權表現為三個方面:
(1)商標注冊人有權依據《商標法》的相關規定,將其注冊商標使用在其核准使用的商品、商品包裝上或者服務、服務設施上,任何他人不得干涉;
(2)商標注冊人有權禁止任何其他人未經其許可擅自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
(3)商標注冊人有權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注冊商標,也可以將自己的注冊商標轉讓給他人,這種許可或轉讓要符合法律規定並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續。 類別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依照商標注冊申請人提交的《商標注冊申請書》中核定的類別和商品(服務)項目名稱進行審查和核准。注冊商標的保護范圍僅限於所核準的類別和項目,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供的《商標注冊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為基礎,國家商標局制定的《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將商品和服務總共分為45個類別,在相同或近似的類別及商品(服務)項目中只允許一個商標權利人擁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在不相同和近似的類別中允許不同權利人享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貳』 網路環境下商標侵權有哪些特點
你好,
網路環境下的商標侵權可以定義為:未經商標權人同意,也不具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合理使用的情形,侵權人通過使用互聯網相關技術,侵害商標權人的合法利益。
1.侵權主體的復雜性和隱蔽性:
按類型劃分:網路信息的發布者、網路信息的接收者、網路服務提供者三類。
(二)網路環境中的商標侵權的特點
1.侵權主體的復雜性和隱蔽性:
按服務內容劃分:
單一型平台服務提供者,不參與具體的交易,如淘寶網。
混合型平台服務提供者,參與具體的交易,如當當網。
居間型平台服務提供者,雙方訂約提供機會並促成交易。如阿里巴巴網。(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站是全球企業間電子商務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國際貿易領域內最大、最活躍的網上交易市場和商人社區)
特徵:技術支撐、市場虛擬、身份隱蔽、方便快捷、全球化、風險高。
互聯網的虛擬性,為侵權人提供了隱身衣,侵權主體判定的困難性成為解決網路環境下商標侵權糾紛的洋腳石。在網路環境下的商標侵權糾紛中,由於侵權人通常具有一定的網路技術以及專業知識,他們往往會利用互聯網的特性來規避法律的制裁。
(一)直接侵權的構成要件
1、未經商標權人許可
2、使用了與商標權人相同或相似的「商標」
3、相關公眾可能混淆或誤認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叄』 侵犯商標權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商標權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徵
一、商標權的概念
商標權是指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權利。商標所有人的這種權利是由國家商標管理機關貪污授予商標所有人並受到國家強制力保護的權利。商標權又是工業產權的一部分。商標權的實質就是商標所有人因其對商標的佔有與支配而與非商標所有人之間發生法律關系。商標法是通過這些法律關系體現出來怕。
商標法是以保護商標權為中心而建立起來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因此,也可以說商標權是商標法的核心。商標權量個集合概念,它包括商標所有權和與此相聯系的商標專用權、商標續展權、商標轉讓權、商標使用許可權等項與商標相關的權利。其中,商標專用權,也就是商標的專有使用權,是商標權的核心內容。沒有商標專用權,商標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我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商標法都規定,在商標權被確認以後,商標所有人同時取得商標專用權。因此,不少專學都不回敬嘿把商標權和商標專用權相並論,認為商標權就是商標專用權的簡稱。所以,我國《商標法》第1條即把「保護商標權」作為立法宗旨明確下來;在第3條中又明確規定:「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並且在第37條至第40條中又進一步規定了對商標專用權的法律保護。
二、商標的法律保證
商標屬於知識產權的范疇,是工業產權的一種。作為人們腦力勞動的成果是一種精神同地富,是國家法律確認並加以保護的一種無形財產權。商標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與有 則產權相比較,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其固有的法律特徵。商標權所獨具的法律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絕對性和普遍性
絕對性是指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享有專有使用及充分完整的支配權利。這種權利是商標權人通過自己的行為直接實現的,無須他人行為的協助。商標所有人行使這種權利是絕對的。當然商標權人這種約對權利的行使離不開法律的保護和制約。沒有法律保護的權利是不可能實現的,不受法律制約的至高無尚 的權利也是不存在的。
普遍性是指商標權對商標所有人以外的任何人都成立一種不可侵犯的權利,也就是說除了商標權所有人以外,其他一切人者普遍地負有不得侵犯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的商標的義務。在商標權的這一特定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是特定的,即商標所有人;而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它包括除商標所有人以外的任何人。當商標權人正當行使其商標權時,其他任何人都不行干涉。這就是商標權所具有的普遍性的含義。
2.專有性和排他性
專有性又稱獨占性和壟斷性。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享有專有使用的,未經商標的所有人的同意,其他任何人有得擅自使用注冊商標所有人的注冊商標。未經注冊的商標所有人不享有此種權利。這種權利一經取得,即為此商標所有人獨占,絕不允許別人侵犯。
商標權的專有性,具體反映在以下兩方面:①商標所有權人享有「使用權。所謂「使用權」,是指注冊商標的怕有人在注冊商標所核定的商品上,有使用商標的權利,其他人無權干預。但是,商標所有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應當符合法律規定,未經批准,不得自行變更注冊商標,也不能把注冊商標使用在雖屬本企業生產經營,但非核定使用的商品上。如果注冊商標所有人適用濫用注冊商標制裁;②商標所有權人享有「禁止權」。所謂「禁止權」,是指注冊商標所有人有排除他人擅自使用其注冊商標的權利。如果注冊商標所有人沒有這種權利,聽任他人以與注冊商標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標在同一種或同一類商品上使用,必然會造成商品出處的混亂,不僅會妨害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權,還會直接損害商標權利人的利益和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因此,我國商標法明確規定,禁止他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同意,在同類或類似商品上使用的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標。否則,即可認定其行為構成侵權,權利人可請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法院貪污追究其侵權的法律責任。
排他性也就是通常講的「一物一權」,媽一項財產權只能屬於一個人,如果人對某物具有了所有權,同時就排除了其他任何人對該項財產的所有權。商標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一項商標只能授予一次,只能有一個統一的所有權。
3.時間性和地域性
商標權的時間性是指商標權的有效期限。除少數國家對商標權的有效期限不作具體規定外,大多數國家的商標法都規定了商標的有效期限,只不過是有長有短而已,長的20年,短的只有7年,我國規定為10年。商標權的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內,受法律的保護;超過有效期限,法律將不再保護該項注冊商標的商標權。規定商標權有效期限的國家,同時也作出了關於商標權「續展」的,即商標權期限屆滿前,如商標所有人認為需要繼續使用的,可以依照商標法的規定請示續展。批准續展的,其商標在批准續展的期限內仍然有效。但如商標所有人到期不辦理續展的,或續展申請被駁回的,即喪失其商標權。
地域性,是指根據一國法律申請取得的商標權,只在該國境內有效,對其他國家發生法律效力。一項商標如需在他國等到法律保護,必須到該國申請注冊並獲准注冊。即使是在參加 某一有關商標權的國公約的情況下,某項商標也只能在參加這一國際公約的范圍(所有參約成員國)內有效。因此,我國出口商品的商標特別是馳名商標,不僅應在本國申請注冊,也應及時到銷售國或地區申請注冊。否則,一旦被其他國家搶先注冊,我國出口商品得不到該 國或地域的法律保護,就會直接影響我國出口商品的銷售。
『肆』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商標侵權存在哪些特徵
您好,電子商務里邊的商標侵權行為主要有以下表現形式:
(一)商標的域名搶注
這是目前網路商標侵權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域名搶注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真正法律意義上的「域名搶注」,侵權人故意把知名或比較知名的商標或商號大量注冊為域名,這些搶注者通常還將搶注的域名進行出售、出租或讓商標權人高價「贖回」;另一種則屬於域名注冊人與知識產權人之間的權利沖突,即域名注冊人並無故意「搶注」,是由於域名的唯一性和「先申請先注冊原則」,不可避免地與知識產權人發生權利沖突。
(二)網頁鏈接中的商標侵權
在網際網路上,處於不同伺服器上的文件可以通過超文本標記語言鏈接起來。只要上網瀏覽者在網頁上點擊超鏈接部分(又稱「錨」),另一個網頁或者網頁的另一部分內容就呈現在用戶的計算機屏幕上。合理設置的鏈接,在網路上都是允許的,因為鏈接技術是互聯網存在的基礎。但是,如果在自己網頁上將他人注冊商標或馳名商標設為鏈接,採用深度鏈接或加框鏈接技術,繞開被鏈接網站的主頁,這種行為就有借他人商標的知名度來增加自己點擊率和瀏覽量的「搭便車」的嫌疑。
(三)搜索引擎中的商標侵權
元標記指萬維網超文本置標語言的一種軟體參數,網主用以描述其網站,包括網主的基本情況、版權聲明及關鍵詞等這些信息訪問人是看不見的,但搜索引擎必須依靠它工作。將他人的商標用作自己網頁的元標記,將元標記埋藏於自己網頁的關鍵詞中,雖然並沒有以可見的形式使用他人的商標,但當消費者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他人的商標時,行為人的網頁則會從搜索結果中跳出來,因此,在網頁的元標記中埋置他人的商標,網民在通過搜索引擎尋找時就會不知不覺地訪問該網站。這種不經商標權人許可而使用商標作為關鍵詞的行為明顯構成對商標合法權益的侵犯。
(四)電子商務中的其他商標侵權行為
此外,電子商務中還存在通過網路廣告、遠程登錄資料庫查索、電子郵件帳戶以及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假冒、盜用他人的注冊商標推銷、兜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或在網上隨意地詆毀他人商標信譽等侵權行為。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