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排除妨礙糾紛的案件訴訟費如何計算
根據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定,排除妨害屬於按件收取訴訟費,一般是100元左右。得看各地法院實際情況。
得有公廁影響你們正常生活的證據,比如:臭味、臭水、沖水噪音已經影響正常居住之類的,公廁修建是否徵求附近居民意見等
『貳』 我申請強制執行「排除妨礙」兩年了,可法院說妨礙的對方年紀大了無法執行,怎麼辦呀,誰能回答我呀,謝謝
申請強制執行要看案件性質的,只有具有執行內容的案件才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對於你所說案件不存在可強制執行內容,所以法院不會受理。如果乙方在甲方建房時進行阻攔則是另外的糾紛(侵權之訴),需要另外提起訴訟可以進行執行。
『叄』 排除妨害糾紛是什麼意思
排除妨害是承擔侵權責任的一種方式,當屬侵權糾紛或民事(相鄰權)糾紛。
『肆』 法官叫我把案由排除妨礙改成妨害,不知為什麼。
這個案由的法定用詞就是排除妨害糾紛。
『伍』 排除妨害還是排除妨礙
排除妨害和排除妨礙定義和區別如下:
一、定義:
排除妨礙
指妨礙他人行使專民事權利屬或者享有民事權益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排除妨礙。
是指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受到不法阻礙或妨害時,有權請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排除;以保障權利正常行使的措施。
排除妨害
是公民生活中一條重要的權利,受法律保護。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當的行為,或者以無權施加的設施對權利人的物或物權造成侵害或妨礙,現實地阻礙了特定物的權利人行使權利。
排除妨害請求的目的是消除對物權的障礙或侵害,使物權恢復圓滿狀態。危險是指相對人對已知物將來必然造成妨害或損害的行為或者設施狀態。危險是可以合理預見而不是主觀臆測的。
二、兩者主要區別是:
妨害是指有不利後果的,而妨礙不具備。
『陸』 排除妨害糾紛的構成要件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
您好,我們通常認為,排除妨害糾紛的構成要件一般包含:
1、被妨害的標的物仍專然存在並由所有屬人佔有;
2、妨害人以佔有以外的方法妨害權利人行使權利且這種行為是持續進行的;
3、妨害必須是不正當的。
而且妨礙的行為必須是一種現實的妨害,而不是一種將來發生的危險。消除危險是指物權人對有可能造成自己之物損害的設施的物權人請求其消除自己的危險。消除危險請求權與排除妨害請求權之間,既有關聯性又有區別,從關聯性的角度講,消除危險是從排除妨害中派生出來的,二者都是因為相對人妨害物權的行為導致的。主要差異在於,排除妨害要求相對人積極地採取措施排除現實已經發生了的妨害;消除危險要求相對人積極地採取措施(作為)或者停止(不作為)某種行為以消除將來必然發生的妨害或損害。
『柒』 民事訴訟請求排除妨礙案件,二審勝訴後,對方一直妨礙怎麼辦
民事訴訟請求排除妨礙案件,二審勝訴後對方一直妨礙,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民內事訴訟法》第二容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捌』 排除妨害糾紛如何執行
一、排除妨害糾紛如何執行
排除妨害糾紛,是指因為物權受到他人的現實妨害而引發以排除這種妨害為目的的糾紛。排除妨害請求權,是對物權的享有和行使受到佔有以外的方式侵害時物權人對妨害人享有請求排除妨害,使自己的物權恢復到圓滿狀態的權利。根據《物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二、排除妨害糾紛的構成要件
我們通常認為,排除妨害糾紛的構成要件一般包含:
1、被妨害的標的物仍然存在並由所有人佔有;
2、妨害人以佔有以外的方法妨害權利人行使權利且這種行為是持續進行的;
3、妨害必須是不正當的。
而且妨礙的行為必須是一種現實的妨害,而不是一種將來發生的危險。消除危險是指物權人對有可能造成自己之物損害的設施的物權人請求其消除自己的危險。消除危險請求權與排除妨害請求權之間,既有關聯性又有區別,從關聯性的角度講,消除危險是從排除妨害中派生出來的,二者都是因為相對人妨害物權的行為導致的。主要差異在於,排除妨害要求相對人積極地採取措施排除現實已經發生了的妨害;消除危險要求相對人積極地採取措施(作為)或者停止(不作為)某種行為以消除將來必然發生的妨害或損害。
三、排除妨害糾紛需要注意的問題
排除妨害糾紛應當區分不動產和動產確定管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軍事法院管轄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2〕11號)第2條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的不動產所在地在營區內,且當事人一方為軍人或者軍隊單位的案件,地方當事人向軍事法院提起訴訟或者提出申請的,軍事法院應當受理。動產的排除妨害糾紛,應以妨害行為實施地或者妨害行為實施人所在地或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在適用本案由時,要注意區分其與返還原物糾紛的關系,在排除妨害糾紛中所有權或他物權人並未喪失對其物的佔有;而在返還原物糾紛中,物已為他人無權佔有或被他人侵奪佔有。
排除妨害主要是金針於對妨礙物權行使的行為或事實狀態一而採取的種措施,當物權的行使受到現實或可能的妨害時,物權人均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常用法律條文】
《物權法》第三十五條 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玖』 排除妨礙糾紛適用什麼法律
「排除妨礙,恢復原狀」是民法中規定的一種侵權責任的承擔形式。比方說,回某人在他人家門口修建答了一堵牆,影響到了人家的出行和走路。那家人就可以起訴他,訴訟請求就是「排除妨礙,恢復原狀」,你要給我把牆拆除了,恢復原來通暢的門口啊。
『拾』 排除妨礙,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法律依據
你好,判處妨害,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屬於民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幾種方式。
法律依版據為:《中華權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四節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第一百三十四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