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好,在勞動仲裁期間能否拿到失業金嗎
1、勞動仲裁期間,如果並未失業的話,是無法領取失業保險金的。
2、如果已經失業的話,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出具離職證明去申領失業保險金的。
3、參加法律依據〈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
第十五條 失業人員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並按照規定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累計滿一年,或者不滿一年但本人有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經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第十六條 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包括下列情形:
(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單位辭退、除名、開除的;
(五)勞動者本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2. 勞動仲裁失業金怎麼辦
你這種情況,自願離職是不能享受失業保險金的。領取失業金的條件如下:
1. 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
2. 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即失業人員不願意中斷就業,但因本人無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斷就業。勞動保障部發布的《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對哪些情形屬於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作了規定,主要包括:終止勞動合同,職工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職工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和辭退的,用人單位違法或違反勞動合同導致職工辭職。出現上述情形造成職工失業的,職工有權申領失業保險金。
3. 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辦理失業登記是為了掌握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確認其資格。須有求職要求,是考慮到失業保險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這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一個前提,也是失業人員應盡的義務。
3. 要求單位賠償失業保險金是否屬於勞動爭議
「雙方之間的勞動爭議全部處理完畢,無其他糾葛。」只是於你們當時所調解的爭議內容。按照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因此,你可繼續維權。
4. 勞動仲裁後能拿失業金和補償金嗎
個人原因離職,就是仲裁贏了,也得不到失業金。補償金或賠償金可以得到,由單位支付。
5. 勞動仲裁本人贏了公司輸了怎麼拿賠償金
如果單位不向法院提起訴訟,則勞動仲裁生效後,在單位不執行生效裁決的情況下,你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會根據勞動仲裁裁決書執行單位的財產。
6. 勞動仲裁時可否同時主張補交社保和賠償失業保險金
可以的,社會保險包括「養老、工傷、失業、醫療、生育」。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繳納,如果沒有繳納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補繳。
失業保險待遇是在勞動者失業後享受的待遇,由於用人單位沒有繳納社會保險,導致了勞動者不能享受相關的待遇,用人單位應當賠償。
7. 公司撤櫃,不願意賠償,也不開失業證明,現在已經申請勞動仲裁,贏了的話沒有失業證如何領取失業金
贏了沒有失業證照樣也可以拿到失業金,因為你有勞動仲裁判決書,可以證明你已經失業了
8. 勞動仲裁後我贏了,對方應該什麼時候支付給我賠償金
勞動仲裁後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按照勞動仲裁裁決賠付;一方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在十五日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所以勞動仲裁贏了,是可以拿到錢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行,移送人民法院執行。
(8)勞動糾紛贏了是否賠償失業金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9. 我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賠償金和失業金嗎
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
但是失業金是不能申請的,失業金的領取時需要員工達到領取條件就可以領取的。
《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五條 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10. 勞動仲裁敗訴還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勞動仲裁敗訴,如何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勞動者可以依法辦理失業保險金領取手續。
失業金領取條件
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1)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2)由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4)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單位辭退、除名、開除的;
(5)勞動者本人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6)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五條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