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來軟體著作權自的侵權賠償數額的認定:
1、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賠償;
2、實際損失,可以根據因侵權導致的復製品發行的減少量計算,或者侵權復製品的銷售量計算,數額為以上兩個「量」乘以復製品的單位利潤;
3、實際損失難以計算,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計算;
4、如果實際損失和侵權違法所得都無法計算時,如果雙方達成賠償協議,數額就按協議規定計算;如果沒有達成協議,則由法院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賠償。
5、賠償數額中應該包含侵權行為的調查、取證費用,訴訟費、律師費。
㈡ 侵犯軟體著作權要賠償嗎
侵犯軟體著作權的賠償數額具體多少,要根據軟體著作權利人的實際損回失,可以根據權利人答因侵權所造成復製品發行減少量或者侵權復製品銷售量與權利人發行該復製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發行減少量難以確定的,按照侵權復製品市場銷售量確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無法確定的,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適用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 《著作權法》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㈢ 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計算
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是指:違反著作權法的規定而侵犯權利人依照著作權法所享有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著作權被侵權了,受害者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的。那麼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計算?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計算?一、以權利人實際遭受的損失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方法1、被告侵權使原告利潤減少的數額;2、被告以報刊、圖書出版或類似方式侵權的可參考國家有關稿酬的規定;3、原告合理的許可使用費;4、原告復製品銷售減少的數量乘以該復製品每件利潤之積;5、被告侵權復製品數量乘以原告每件復製品利潤之積;6、因被告侵權導致原告許可使用合同不能履行或難以正常履行產生的預期利潤損失;7、因被告侵權導致原告作品價值下降產生的損失等。二、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實際獲得的違法所得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方法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包括:產品銷售利潤、營業利潤和凈利潤三種情況。知識產權標的本身的無形性就決定了權利人損失在多數場合是無法計算的,所以在很多案件中權利人的損失是無法確定的。因此知識產權法在堅持以權利人損失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方法的同時規定可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方法。但這要在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情況下才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法定賠償:法院在適用法定賠償方法確定數額時,還應當考慮:1、通常情況下原告可能的損失或者被告可能的獲利;2、作品的類型、合理許可使用費、作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權利人的知名度、作品的獨創性程度等;3、侵權人的主觀過錯、侵權方式、時間、范圍、後果等。三、著作權被侵權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在著作權侵權案件中的當事人經常提出索賠精神損失的訴訟請求。依據侵權法理論:只有自然人的人身權利遭受侵害時才會賠付精神損失,而在著作權案件中也一樣只有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受到嚴重損失且在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仍不足以撫慰權利人所受精神損害時才會判賠精神撫慰金。如侵權行為僅僅只是侵犯了著作財產權,那麼權利人是無權提出精神損害賠償。法人或其他組織以著作人身權或表演者人身權受到侵害為由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法院不予受理。關於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計算?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版權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㈣ 如何計算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損害賠償數額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25條的規定:「侵犯軟體著作權的損害賠償數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回和國著作權法答》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確定」《著作權法》第48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侵犯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據此,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損害賠償數額的計算方法有下列三種:
第一,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遭受的實際損失計算賠償數額。
第二,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計算賠償數額。
第三,使用法定賠償制度
㈤ 軟體著作權共同侵權的賠償計算方法
軟體著作權共同侵權的賠償計算方法。一旦自己開發的軟體遭到共同侵權時,原告要求賠償損失的,需要根據其請求計算損失的方法不同需提供不同的證據材料。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軟體著作權共同侵權的賠償計算方法。軟體著作權共同侵權的賠償計算方法軟體著作權共同侵權的賠償計算方法一:實際損失計演算法權利人因侵權人的侵權復製品在市場上銷售使軟體著作權人或其合法受讓者的軟體銷售量下降,其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個軟體的利潤所得之積,即為被侵權人的實際經濟損失。在確定被侵權軟體的價格時,可參照該軟體登記時的報價。軟體著作權共同侵權的賠償計算方法二:侵權人違法所得法侵權人從每件侵權復製品獲得的利潤乘以市場上銷售的總數所得之積,即為侵權人所得的全部利潤。 採取這種方式應考慮以下因素:(1)如果侵權人是採取比被侵權軟體低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的,應以被侵權軟體的銷售價來計算機侵權人所得,(2)如果侵權人能證明其所得的成本或必要費用的,予以扣除,不能證明的,以侵權行為所得之全部收入為其所得利潤。軟體著作權共同侵權的賠償計算方法三:法定賠償辦法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著作權法規定可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北京市高院則規定的比較具體,為侵權人應賠償5000至30000元。軟體著作權共同侵權的賠償計算方法大概為以上幾種方法,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是深圳市花蘑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16年在深圳成立,2017年獲中國主板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創始人天使投資,2018年6月獲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金蝶國際投資。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㈥ 侵犯軟體著作權怎樣賠償
發行減少量難以確定的,按照侵權復製品市場銷售量確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無法確定的,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適用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 《著作權法》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㈦ 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有哪些
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有哪些?軟體著作權權利人指控行為人侵犯其軟體著作權並請求損害賠償,需要對其訴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根據法律的規定,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有哪些: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有哪些: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一、權利人因侵權行為受到的損失額。時間期限從侵權人實施侵權行為時起至行為停止時止,注意因果關系的證明,即權利人銷售量與侵權人侵權行為致銷售量下降之間的因果關系。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二、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利潤。在權利人損失無法計算時,可以通過侵權人銷售侵權產品數量乘以銷售價格計算。在很多時候,被告方是不願意提供銷售數據的,所以也很難獲取證據。當權利人的損失數額與侵權人獲利不一致時,適用較高的。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三、參照軟體許可使用費的倍數確定賠償數額。在未經許可商業性使用他人軟體侵犯他人軟體著作權的案件中,軟體著作權人本可以通過許可使用的方式獲取利益,可以根據被告實施侵權行為時間、范圍等按照許可使用費計算標准進行計算。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式四、在前述方式無法確定賠償額時,法官可以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在1萬-100萬元之間酌定合理的賠償數額,即為法定賠償。在實踐中,權利人損失數額和侵權人侵權獲利難以認定,一方面這是由於很多企業財務、審計制度不健全等各方面原因,缺乏完整或值得信賴的財務資料。另一方面,即便獲悉了企業生產經營的真實狀況,依舊面臨著如何將與涉案的軟體有關利潤或損失從中剝離。所以法院往往採用法定賠償方式,即法官運用自主裁量權,確定賠償數額。
㈧ 軟體著作權侵權賠償的三種計算方法
拿到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之後,如果有人在沒有經過你的許可之下就擅自使用你的軟體專,就構成侵權。可以根據著屬作權法的規定,對著作權侵權要求賠償。賠償有三種計算方法。侵權違法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依據;2、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為依據;3、就按照法定賠償。司法實踐中還有一些具體的做法,這些賠償方式我們可以選擇適用,就按照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進行計算。在這里需要注意地是,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從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㈨ 軟體著作權被侵權該如何維權
軟體著作權被侵權找當地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維權。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處以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的罰款;非法經營額難以計算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3.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4.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錄音錄像製品,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5.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6.未經著作權人或者鄰接權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鄰接權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鄰接權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8.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參考資料:http://ke..com/item/%E8%91%97%E4%BD%9C%E6%9D%83%E4%BE%B5%E6%9D%83%E8%A1%8C%E4%B8%BA#2
㈩ 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需承擔的法律責任
計算機軟體是指計算機程序及有關文檔。受保護的軟體必須由開發者獨立開發,即必須具備原創性,同時,必須是已固定在某種有形物體上而非存在於開發者的頭腦中。下面來看看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需承擔的法律責任。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需承擔的法律責任計算機軟體作為作品形式之一,根據國家頒布的軟體著作權法規所獲得的保護。計算機的工作離不開軟體的控制指揮。軟體具有開發工作量大、開發投資高,而復制容易、復制費用極低的特點。為了保護軟體開發者的合理權益,鼓勵軟體的開發與流通,廣泛持久地推動計算機的應用,需要對軟體實施法律保護,禁止未經軟體著作權人的許可而擅自復制、銷售其軟體的行為。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是所有關於計算機軟體糾紛的總稱,具體又可以分為計算機軟體的權屬糾紛和計算機軟體的侵權糾紛,這是計算機軟體保護中最容易出現的糾紛類型。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行為人需承擔的有關的法律責任是: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侵害公共利益的,可沒收違法所得,沒收和銷毀侵權復製件,可以並處罰款。軟體持有者不知道或者沒有合理的依據知道該軟體是侵權物品,其侵權責任由該侵權軟體的製作者或銷售者承擔,但是應當停止使用並銷毀侵權復製件。如果停止使用或銷毀侵權軟體將會造成重大損失,侵權人在向軟體著作權人支付合理使用費後可以繼續使用,軟體著作權人所受到的損失可以向侵權行為人追償。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體的;(2)向公眾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的;(3)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軟體著作權而採取的技術措施的;(4)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體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5)轉讓或者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人的軟體著作權的有前款第(1)項或者第(2)項行為的,可以並處每件100元或者貨值金額5倍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3)項、第(4)項或者第(5)項行為的,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侵權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規定,確定軟體著作權的一般原則是:誰開發軟體誰享有著作權,即計算機軟體的著作權歸屬於軟體的開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