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院民事訴訟被告人無法聯系,請問法院起訴有用嗎
有用的,被告人如果簽了傳票則可缺席判決,如果沒有簽則需要公告,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如果找不到被告,法院一般會按照被告身份證上的地址送達,如果松達不到,會採取公告送達的方式,把原告的民事起訴狀及開庭傳票登在報紙上,公告期2個月,再加上答辯期1個月,一般來說,公告費300元,需要原告交納。公告送達的,如果開庭時被告不到庭,法院會缺席判決。當然如果是離婚案件,第一次起訴被告未到庭的,法院會判決不準離婚,那麼只能等判決生效6個月後第二次起訴,第二次起訴一般會判決離婚的。
② 違反民法起訴打110,有用嗎
起訴不能打110,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110是報警電話,是公安機關的報警平台;起訴是去法院,公安和法院是兩個系統。
要起訴,准備好起訴書、證據,去對被告有管轄權的法院,交訴訟費,提起民事訴訟。
③ 民事訴訟一定要請律師嗎
所謂公訴案件,即刑事公訴案件,是指由各級檢察機關依照法律相關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提起訴訟的案件。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以及對於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那麼公訴案件需要委託律師介入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隨著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專業法律人士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大。尤其在刑事案件中,因為涉及到人身自由,律師的作用就顯得更加關鍵了。通常律師在介入案件後,會首先著手以下關乎犯罪嫌疑人切身利益的事項:1,會見犯罪嫌疑人,了解其罪輕或者無罪的證據線索,搜集證據,准備變更強制措施的相關申請材料。2,約見法官,查閱復制指控案卷材料。3,就律師初步形成的辯護觀點與被告人交換意見並告知被告人審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項,4,結合案件實際情況,進行無罪或罪輕辯護,盡最大努力爭取法官對辯護觀點的認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一)律師;(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④ 法院如何處理民事糾紛
(一)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起訴的特別規定:
(1)勞動爭議案件,須提交勞動局仲裁機關的仲裁決定書。
(2)一定時期內不得起訴的案件。
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當事人撤訴和或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事實、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民事糾紛起訴有用嗎擴展閱讀:
案件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
法院對於各類案件的管轄范圍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民事案件是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轄,如甲簽欠乙的錢,要看甲是住什麼地方,就到甲的住所地的法院進行起訴立案;但如果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則一般是在交通事故發生地的法院起訴立案。
如果是房產繼承糾紛,則在房產所在地的法院起訴立案。大部分案件的原被告都是一個縣的,不存在管轄爭議,直接到所在縣法院起訴即可。原告是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人或是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人。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向法院起訴的,案件必須與原告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仝國權就屬於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原告。而如果是仝國權的父親向法院起訴那就不可以了,因為張某並沒有借其父親的錢。如果仝國權有事確實不能親自到法院起訴,可以委託父親或其他親屬到法院起訴,但必須有書面委託書。
⑤ 民事糾紛事隔一年到法院起訴有效嗎
請先找村民調主任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再向法院起訴。網友建議,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⑥ 民事糾紛民事訴訟用不用找律師自己能解決嗎
民事復糾紛、民事訴訟可以由當事人制自行處理不強制讓律師代理進行處理。
另外,律師代理需要收取律師費,請自行按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確定。
律師費即律師代理費,是指律師為委託人代理法律事務應當收取的報酬。
律師費具有以下特點:
一、律師應當以其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名義統一收案收費,不得私下收取律師費。
二、律師費不同於辦案經費,律師為處理受託事務支出的必要費用仍須委託人承擔。
比如交通費、住宿費、司法鑒定費等。
三、律師費不同於訴訟費,律師費是基於委託關系產生的民事代理費用,訴訟費是基於向法院提起訴訟產生的強制性費。
律師費是可協商的,訴訟費是不可協商的。
(提醒:各地區的律師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