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侵犯外觀專利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侵犯外觀專利的賠償標准,外觀設計專利,其實指的是一個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是產品上結合的色彩與形狀等元素結合起來而富有美感的,並且也適於在工業應用方面的新設計。那麼侵犯外觀專利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侵犯外觀專利的賠償標准侵犯外觀專利的賠償標准:一、按照權利人因為他人的侵權行為而遭受到的實際上的損失來確定。在侵權行為發生了之後。權利人因這一行為所造成的銷量減少的數量,再乘以每一件產品可獲得的合理的利潤為標准。二、按照侵權一方通過侵權行為而獲得的利益來確定。侵權人通過侵權而獲得的利益的計算方式,通常為侵權的產品在市場上已經銷售了的總數,乘上每一件侵權的額產品能夠獲得的合理利潤。三、以專利許可使用費為參考標准。如果說侵權人所能獲得的利益或是被侵權人所遭受到的損失都難以確定的情況下,存在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用來參照的,法院的一方可以根據其類別、情節、性質等因素綜合考量,參考其專利許可使用費,再乘以一到三倍來作為賠償的金額。四、按照法定的賠償金來進行賠償。如果說被侵權的一方並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這一項,或者是其設置的專利許可使用費顯然不合理話,法院方可以根據其性質、情節等因素綜合考量,確定一定數額的賠償金,其賠償金一般都在五千元人民幣到三十萬人民幣之間,最高一般不能超過五十萬人民幣。
『貳』 外觀專利侵權怎麼賠償
1通過侵權人獲利計算: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該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於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侵權人以侵權為業的,則按照銷售利潤計算。銷售利潤大於營業利潤,這樣的規定給被侵權人提供了計算的便利。2通過被侵權人受到損失計算,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3根據專利許可費的數倍計算,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專利許可使用費的數額、該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時間等因素,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賠償數額。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條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該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於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
『叄』 如何計算外觀設計侵權賠償數額的多少
如何計算外觀設計侵權賠償數額,在沒有經過專利本人同意授權的情況下,私自使用版,都會被視為侵權權,但是對於不同類型的專利,在侵權的認定是有不同的認定方式的,那麼如何計算外觀設計侵權賠償數額的多少?計算外觀設計侵權賠償數額如何計算外觀設計侵權賠償數額:1、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此方法的計算公式為:專利權人因侵權產生的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利潤。2、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此方法的一般計算公式為:侵權產品銷售總數乘以每件產品的合理利潤。3、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至於幾倍專利法沒有規定,根據最高院審理專利糾紛案件司法解釋(法釋2001第21號)的規定,確定為1至3倍。4、法定數額賠償。專利法規定了上限為100萬元,下限為1萬元的法定賠償范圍。
『肆』 外觀專利被侵權可以索賠嗎
《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回實際損失答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所以,外觀專利被侵權的,可以根據上述規定進行索賠。
『伍』 外觀設計侵權賠償數額如何計算
1、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此方法的計算公式為:專利權人因侵權產生的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利潤。
2、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此方法的一般計算公式為:侵權產品銷售總數乘以每件產品的合理利潤。
3、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至於「幾倍」專利法沒有規定,根據最高院審理專利糾紛案件司法解釋(法釋2001第21號)的規定,確定為1至3倍。
4、法定數額賠償。專利法規定了上限為100萬元,下限為1萬元的法定賠償范圍。
利用上述前三種方法計算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時,一般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一般包括調查取證費用、聘請律師費用等。
『陸』 外觀設計侵權怎麼認定,計算外觀設計侵權賠償數額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判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
在實踐中,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判定一般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1.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根據《專利法》第56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2.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於相同或者類似產品。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准,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從而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
對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
外觀設計,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對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有三個步驟:
一、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根據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外觀設計專利權人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時向專利局提交的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包括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等。其中主視圖最為重要,因為它最能體現該項外觀設計的美感。在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還要注意從這些視圖中找出能夠體現該項外觀設計美感的各項要素。
外觀設計專利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范圍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是人們視覺可見的美感外觀,後者為符合專利性的技術構思或技術方案。
二、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於相同或者類似商品
司法實踐中的認定方法,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准,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並繼續進行下面第3點的比較。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結束我們的侵權判定步驟,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
三、將外觀設計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對比
即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對被授予專利的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要部觀察,整體判斷。經過對比,可能出現以下三種結果:
(一)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完全相同,就認定前者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成立;
(二)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在要部上與專利外觀設計基本相同,整體上屬於近似,將可能根據等同原則,也認定專利侵權成立;
(三)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在整體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認定被控侵權產品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不成立。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認定問題
結合筆者幾年來代理專利糾紛案件的經驗,筆者認為,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認定時,一般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首先,要根據專利證書、專利授權公告、專利登記薄、原告的主體資格證明等文件對專利權的主體予以確認,看看原告是否為合格的專利權人。
2.其次,要對專利權的有效性予以確認,確認該專利權是否仍然處於專利權有效期內,受法律的保護。
3.然後,要根據專利授權時的公告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什麼?被控涉嫌侵權的產品是否與外觀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中,應當首先審查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產品是否屬於同類產品。不屬於同類產品的,不構成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
審查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於同類產品,應當參照外觀設計分類表,並考慮商品銷售的客觀實際情況,對是否屬於同類產品作出認定。
同類產品是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前提,但不排除在特殊情況下,類似產品之間的外觀設計亦可進行侵權判定。
4.接下來,需要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具體保護的設計范圍是什麼?設計要點是什麼?被控涉嫌侵權的產品的外觀設計是否與外觀專利產品的設計相同或相近似?
(1)外觀設計產品中的某些部分的設計是不受保護的,要予以排除。首先要排除申請日以前已有的公知的外觀設計部分,其次,還要排除因產品功能而決定的外觀設計部分,然後還要排除產品內部不可見部分的設計。
(2)經過上一步的排除後,結合專利權人提交或專利檔案中記載的「設計要點圖」,可以確定該外觀設計專利的主要設計部位是什麼,也就是要重點保護的范圍是什麼。
(3)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該外觀專利產品的設計相比較,判斷兩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