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中的作用
一是規范組織,強化領導,為大調解提供有力保障。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任組長,公、檢、法、司等24個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多元矛盾糾紛調解領導小組。進一步健全了人民調解網格化建設,制定出台了基層人民調解隊伍建設標准。在全區共配備了人民調解員980餘名,負責調解本村(社區)的普通矛盾糾紛。在優秀人民調解員中選聘鄉鎮(街道)級人民調解員120名,負責調解農村較為復雜、難以調解的矛盾糾紛。對一些重大難題,由鄉鎮(街道)調解委員會組成調解小組進行調解。規范了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建設。我區現有金融糾紛、婚姻家庭糾紛,道路交通損0害賠償、勞資糾紛、物業糾紛、醫患糾紛、旅遊糾紛7個行業性調解委員會。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矛盾糾紛4400餘起。統一製作《調解文書檔案》,規范調解程序和調解檔案,增強調解工作的合法性,提高了公信力。在隊伍建設上,制定了基層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標准,定期舉辦調解員培訓班、司法行政協理員輪訓班。在
二是完善人民調解機制建設。健全基層調解組織隊伍建設,強化村居調解室建設,建立了調解「談話室」,打造了黨員幹部「先鋒調解團」隊伍,深化基層人民調解工作。加強行業調解組織建設指導,積極指導交通、婚姻、金融、醫患、勞資、物業等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行業調解組織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中的作用。強化法律服務所管理工作,完善法律服務所各項管理制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極大地促進了基層矛盾化解,築牢了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三是加強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在管理上實現「三個規范」,即規范規章制度、規范檔案管理、規范考核獎懲。對各項制度進行充實完善,全部統一刊板上牆接受群眾監督;將考核成績與幹部任免、評先評優等掛鉤;對人民調解工作有關薄冊卷宗做出了明確規定,使檔案卷宗管理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不斷加強與醫院、民政、交通、人社、老齡委、婦聯、工商等有關行業、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強化有關職能部門的作用,將上述部門退休的老領導、老黨員、老幹部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退休的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公證員等法律工作者,吸納到行業調委會中來,優化調委會人員結構,形成專兼結合的人民調解員隊伍,實現人民調解員隊伍專業化、社會化。完善行業調委會機制建設,建立健全了矛盾糾紛排查、信息通報、聯動協作、聯席會議等多項工作制度,確保行業調委會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規范運作。
❷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兩項制度指的是什麼
第一條 實行矛盾糾紛定期集中排查調處制度。縣鎮、村居兩級調處中心要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抓住敏感時期及重大節假日活動時期的集中排查調處,全面掌握本轄區矛盾糾紛的總體情況。
第二條 在抓好一般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基礎上,按每季度定期開展矛盾糾紛和不穩定隱患集中排查調處專項行動,對列出的重大矛盾糾紛及不穩定問題,實行領導掛帥。
第三條 縣鎮矛盾糾紛調處中心重點排查可能導致突發性事件的矛盾糾紛;涉及人數較多、易引起群體性上訪事件的矛盾糾紛;嚴重干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矛盾糾紛。
第四條 集中排查調處的重點內容主要有:征地拆遷糾紛,企業改制遺留問題,涉法涉訴問題,勞資糾紛,涉軍問題,環境污染糾紛,物業管理糾紛,醫患糾紛,其他重大糾紛隱患等。
第五條 縣鎮調處中心實行一個窗口對外,對排查發現的矛盾糾紛按照「統一受理,集中疏理,歸口管理,依法調解,限期處理」的原則,層層分解任務,逐級落實。
第六條 每一次排查調處要有完整的記錄,歸類梳理、歸檔備查。
第七條 堅持「邊排查、邊調處」和「滾動排查、連續化解」的指導思想,增強排查調處的工作實效。
第八條 縣鎮調處中心要認真抓好重點區域、重點群體和重點問題的糾紛排查工作,要逐村組、逐社區、逐單位進行摸排梳理,確保把已經發生和可能發生的矛盾糾紛搞清楚。
第九條 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中的重點人、重大問題,要密切注意動態,加大調處和穩控工作力度,並分別制定具體可行的調處方案,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調處工作期限。
❸ 村居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樣板
村居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要包括會議現場、會前、會上、會議結果以及重要領導講話等內容。樣板文章舉例如下:
」會議現場
xx日上午,xx縣全縣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月例會示範會議在郊尾鎮召開。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朱建陽出席會議並作強調講話。
會前,與會全體人員先後參觀了郊尾人民法庭家事修復中心和郊尾鎮調委會善和調解工作室。
會上,xxxxx進作了講話,對大力推進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聯合印發的《xxxxxxx實施方案》文件進行解讀部署。
會議聽取了xxxxxxxxx情況匯報,郊尾司法所所長陳金喜代表鎮調委會總結1-4月份全鎮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並對排查出來的11件矛盾糾紛清單進行交辦。
xxxx在講話中指出,人民調解是維護社會穩定安定的金鑰匙,要充分認識到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對預防民轉刑案件、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至關重要,因此抓好這項工作是必要的、是必須的。
同時,xxxxx對如何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強調「七個到位」:一是領導要到位;二是隊伍要到位;三是聯動要到位;四是機制要到位;五是督導要到位;六是目標要到位;七是激勵要到位。矛盾糾紛千絲萬縷,有千萬個問題亟待解決,需要千方百計的思考,方能保千家萬戶的安定。「
(3)社區矛盾糾紛排查信息擴展閱讀:
會議記錄格式模板
1、會議議題:
一、研究×××計劃;
二、研究×××方案;
三、×××……。
2、會議內容:
×××(主持人):今天我們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我支部共有黨員×名,參加會議黨員×名,符合規定要求,可以開會。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有:一是研究×××計劃;二是研究×××方案;三是×××……。下面我們逐個議題進行研究。
3、、研究×××計劃
×××:……。
×××:……。
×××:……。
(如進行表決,表決情況要詳細記錄。)
支部黨員大會決議:…………。
4、、研究×××方案
×××:……。
×××:……。
×××:……。
支部黨員大會決議:…………
…………
5、散會。:會議主持人審核簽名
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怎麼寫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按會議記要寫就行。
時間,地點,參加會議人員。
然後記錄發言人的主要語句。
最後由參加會議者簽字就可以了。
❺ 求矛盾糾紛排查處理工作方案
aa鎮2011年春節前期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大化解」統一行動工作方案
2011年春節將至,為了確保轄區的社會穩定,加強社會矛盾糾紛的預防調處工作,促進本轄區春節期間社會穩定,確保轄區人民群眾過上歡樂祥和的春節,鎮黨委、鎮政府決定,在2011年春節前期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大化解」集中統一行動,為確保集中統一行動的順利進行和取得實效,特製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穩定觀為統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為建設開放K縣、平安K縣、和諧K縣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工作目標
以「事要解決」為主要目標,排查、調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和減少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不安定因素,實現集體上訪、群體性事件「兩下降」的工作目標。具體做到:
(一)深入細致排查本轄區、本部門的群眾信訪突出問題、社會矛盾糾紛及群體性事件苗頭隱患。
(二)集中時間和力量解決影響當前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特別是事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矛盾糾紛,實現重點矛盾糾紛問題得到有效化解,新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得到有效調解,影響轄區社會穩定的突出隱患得到有效消除,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明顯下降。
三、組織機構
為進一步加強對集中統一行動的組織領導,成立矛盾糾「大排查、大調處、大化解」集中統一行動領導小組。
組 長:(aa鎮黨委書記)
(aa鎮黨委副書記、鎮政府鎮長)
副組長:(aa鎮黨委副書記)
(aa鎮鎮黨委委員、鎮政府副鎮長)
(aa鎮鎮黨委委員、鎮政府副鎮長)
(aa鎮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aa鎮鎮黨委委員、鎮政府副鎮長)
成 員:(aa鎮司法所所長)
(aa鎮社會事務辦主任)
(aa鎮黨政辦主任)
(aa鎮計生辦主任)
(aa鎮經貿辦主任)
(aa鎮社保所所長)
XXX(各村書記\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綜治辦,(聯系電話:4858714),由鎮分管綜治、穩定工作的副主任ppp任辦公室主任,成員有….,負責抓好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大化解」集中統一行動的具體組織實施。
四、工作步驟
(一)排查階段(1月15日至23日)
1、深入排查。各社區、村要結合實際,在前一階段排查的基礎上,進一步細致、反復排查本轄區存在的矛盾糾紛問題苗頭和隱患,堅持做到對矛盾糾紛摸清底數,摸清成因,摸清問題,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掌控在握。
2、集中梳理。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區別不同情況,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實行專人負責,落實調處化解的責任領導和人員及工作措施。
(二)集中調處階段(1月24日至2月8日)
1、集中調處。各社區、村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按照預定的調處工作方案,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全面開展「大調處」活動,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2、領導包案。要堅持實行矛盾糾紛調處領導包案責任制,要按照南寧市信訪工作「一崗雙責」的規定,包案調處重大矛盾糾紛問題,一抓到底,包問題得到解決,包矛盾得到化解,包工作取得實效。
3、專項整治。對突出的矛盾糾紛和上級交辦的矛盾糾紛案件,或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案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組,深入實地,開展專項調處和綜合整治。
4、落實責任。對排查出來的每一件矛盾糾紛,要嚴格實行「一個問題,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包到底」的調處化解責任制;對梳理出來的重點教育對象,要逐人落實「包情況掌握、包解決困難、包教育轉化、包穩控管理、包依法處置」的「五包」責任制,確保矛盾糾紛件件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實,有效果。
5、鞏固治理。對經過調處的重大復雜矛盾糾紛,要實行跟蹤回訪,督促協調調處事項的落實,徹底解決問題。對回訪中發現的可能出現反復或者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的情況苗頭,要迅速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化解,防止矛盾問題出現反復調處工作進展情況,每辦結一件,及時上報銷案,未結的要及時上報進展情況(至2月8日),報鎮綜治辦公室。
(三)驗收階段(2月9日至12日)
以「事已解決」作為「三大」統一行動的驗收標准解矛盾糾紛和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真實效果。
五、工作措施檢驗化
(一)大力化解農村「三大糾紛」。要加大對「三大糾紛」的調處力度,全面清理積案,及時調處新案,對可能激化的「三大糾紛」問題,要組織專門力量,落實防範措施,堅決防止發生群體性事件。
(二)做好企業穩定工作。對職工反映強烈,存在非正常上訪隱患的企業,要深入企業,指導和督促企業領導班子主動擔負維護穩定的責任,加強對職工法律、政策的宣傳工作。對破產、關閉的企業,要認真研究解決職工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切實把問題解決好。
(三)認真抓好征地拆遷中的穩定工作。要加大對征地拆遷信訪問題的辦理力度,加強法律政策的宣傳解釋,教育引導群眾正確理解和自覺支持征地拆遷工作,依法合理地解決糾紛問題。
(四)妥善處理農村集體收益分配糾紛。農村集體收益分配、土地承包問題,一時解決不了的,要做好思想教育和穩控工作,防止發生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
(五)做好排查處置工作。各社區、村要對引發矛盾糾紛的隱患進行細致排查,及時進行處置。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推動集中統一行動的順利開展。
要把集中統一行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維護社會穩定,推進開放K縣,平安K縣、和諧K縣建設的重要措施來抓。各社區、村書記、主任是第一責任人,對集中統一行動要親自研究,親自部署;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要具體抓好集中統一行動的組織實施工作,要親自抓好排查化解工作的組織、協凋和落實。要精心研究制定集中統一行動具體實施方案,確保集中統一行動的深入有效開展。
(二)加強督查,嚴格問責,保證集中統一行動各項工作的落實。要加強檢查督促,掌握進展情況,找出薄弱環節,提高調處質量。對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進度遲緩,效果不明顯的,要採取有力措施進行督導,盡快扭轉工作局面。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對排查調處工作不力,不能限期完成調處工作任務,或推諉扯皮,激化矛盾,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嚴肅查究責任。
aa鎮黨委
aa鎮鎮政府
2011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