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假冒商標屬於商標侵權

假冒商標屬於商標侵權

發布時間:2021-03-06 05:28:11

A. 民法侵犯商標權和刑法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區分

假冒注冊商標的量刑: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假冒注冊商標的處罰: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第8條、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相同的商標」,是指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完全相同,或者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在視覺上基本無差別、足以對公眾產生誤導的商標。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使用」,是指將注冊商標或者假冒的注冊商標用於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產品說明書、商品交易文書,或者將注冊商標或者假冒的注冊商標用於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等行為。 第13條、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該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處罰。 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並罰。 區別 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區別 前罪侵犯的是國家商標管理制度,實施假冒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 後罪侵犯國家對商品質量的管理制度,實施在產品中摻雜使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 對於採用假冒注冊商標的手段生產、銷售偽劣商品,且銷售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既觸犯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也觸犯了假冒商標罪。對於此種情況,應按照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以刑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與注冊商標的區別 在判斷假冒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基本相同」方面,可否在理論上提出一個具體的標准呢? 由於注冊商標的形式多種多樣,假冒商標的形式也五花八門,所以理論中不好提出一個准確的標准。但是,存在一個基本的准則,那就是:以普通消費者的一般注意力作為評判的主觀標准,採取整體比較與商標顯著部分比較相結合的方法綜合判斷,如果普通消費者(不是專業人士或者該商品領域的行業人員)認為兩個商標相比較,文字、圖形或者文字與圖形的結合沒有區別或者視覺上沒有差別,這兩個商標就是「相同」商標;如果普通消費者認為兩個商標相比較,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及顏色,或者文字與圖形的整體結構是相似的,則屬於近似商標。 比如鳳凰牌自行車商標中鳳凰圖案的尾巴上的羽毛是12根,如果行為人只是把羽毛的根數作成13根或11根,構圖的顏色和尺寸結構等其他方面與注冊商標又完全相同,則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種羽毛根數的差別是難以區別的,假冒商標便是與注冊商標「基本相同」的。 打假行動在判斷假冒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相同時,司法實踐中還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注冊商標所有人自己在商品上使用的商標,與其核准注冊的商標並不一致,那麼,判斷行為人假冒的商標是否與注冊商標相同時,是將假冒的商標與核准注冊的商標相比較,還是與注冊商標所有人實際使用的商標相比較呢? 比如,美國微軟公司將MICROSOFT(大寫)申請注冊為其計算機軟體商標,但微軟公司在計算機軟體上實際使用的商標Microsoft只有第一個字母是大寫。如果被告人在假冒微軟公司的計算機軟體上也使用商標Microsoft,是否可以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

B. 商標侵權和假冒注冊商標有什麼不一樣判裁案例

商標侵權是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經銷明知或者應知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
5、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並足以造成誤認的;
6、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的便利條件的;
7、將與他人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的的商標使用在非類似的商品上且會暗示該商品與馳名商標注冊人存在某種聯系,從而可能使馳名商標注冊人的權益受到損害的;
8、自馳名商標認定之日起,他人與該馳名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名稱的一部分使用且可能引起公眾誤認的。
9、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的。
由上述材料可以得知,假冒注冊商標其實就是商標侵權的一種,涉及假冒商標的一般都是假冒注冊商標罪。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第213條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C. 商標侵權形式有哪些,假冒注冊商標行為有哪些

你好,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I-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行為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這種標識的行為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除上述四種侵權行為外,給他人的商標專用權造成損害的都可以歸於這一類。《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0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商標法第52條第5項所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1、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2、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按照我國《刑法》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假冒注冊商標是指為達到冒充他人商品的目的而在商品上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以及為實現該目的而實施的預備行為。 大致說來,假冒注冊商標行為包括以下幾種行為: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2)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進行銷售的;
(3)仿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仿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 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情節嚴重的將構成犯罪,要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D. 為什麼商標侵權在某種情況屬於假冒,但假冒不一定屬於商標侵權

為什麼商標在清泉在某種情況下屬於假冒但是不一定侵權是因為他改變了商標的一些模型

E. 哪些情況屬於商標侵權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專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2、銷屬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這種行為稱之為「反向假冒」;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F. 是冒充注冊商標還是商標侵權

案情:2003年11月12日,上海市甲公司與山東省臨沂市乙公司簽訂委託加工協議。協議約定:甲公司委託乙公司生產A牌洗發水2000箱,甲公司只提供帶有注冊商標A的包裝樣品,乙公司自行購置原料,印製包裝進行生產;並約定乙公司生產的產品不得自行對外銷售,只能由甲公司進行銷售。經查,甲公司的注冊商標A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香皂,不包括《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中的商品「洗發水」。至案發時,乙公司共加工A牌洗發水1340箱,擅自對外銷售了720箱。
對乙公司行為的定性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乙公司生產加工、銷售合同標的物的行為屬於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此意見認為,冒充注冊商標是指商標使用人在未經商標主管機關核准注冊的商標上標明注冊商標字樣或者注冊商標標記的行為。認定是否冒充注冊商標應以商標主管機關是否核准注冊為惟一要件。《商標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注冊商標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這里「核准注冊」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即核準的標志和核定的商品,超出任何一個方面都屬於冒充注冊商標行為或可能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本案中,乙公司按照委託合同的要求,把核定在「香皂」商品上的注冊商標使用在核定商品范圍之外的「洗發水」上,顯然沒有經過商標主管機關的「核准注冊」,其生產加工帶有注冊商標A的洗發水屬於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筆者持另一種意見,即乙公司銷售標的物的行為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而生產加工標的物則屬於冒充注冊商標行為。
雖然《商標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注冊商標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但這是針對商標確權而言的。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與權利的保護范圍的內涵不同。根據《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商標專用權的權利保護范圍除「注冊商標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外,還包括「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顯然,商標專用權的權利保護范圍要大於確權的范圍。本案乙公司違約銷售合同標的物的行為就屬於「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行為。雖然乙公司的使用事先得到甲公司的許可,但是該許可使用不是任意的使用,而是在「不得對外銷售」的條件下的使用,否則就失去了許可的基礎和條件,是「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的」使用。因此,乙公司銷售A牌洗發水的行為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乙公司生產加工委託合同的標的物,超出了注冊商標A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圍,其生產加工行為構成冒充注冊商標的違法行為。
對徐曉同志的《是冒充注冊商標還是商標侵權?》一文的不同觀點 陳進軍 張丕溫(山西省介休市工商局)
12月2日「中國工商報-商標世界」的《理論·法制》版刊登了徐曉同志的文章———《是冒充注冊商標還是商標侵權?》,該文對山東臨沂乙公司擅自銷售上海甲公司委託其加工的A牌洗發水一案進行了分析,作者把乙公司的生產、銷售分作兩部分,認為其生產A牌洗發水行為為冒充注冊商標行為,銷售A牌洗發水為商標侵權行為,筆者以為不妥。
首先,乙公司的行為只能定性為商標侵權行為,即《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所述的「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行為,具體到該案為在類似商品(洗發水)上使用的行為。從作者提供的案情看,乙公司是受上海甲公司的委託,為其生產加工2000箱A牌洗發水,雙方委託加工合同成立,其合同約定「公司生產的產品不得自行對外銷售,只能由甲公司進行銷售」,而乙公司卻擅自銷售。盡管被查獲時,乙公司只銷售了720箱,但其違背合同約定擅自銷售,具有明顯的主觀故意(如不被查獲,其可能要全部售完),且已售出720箱的客觀事實,也造成了對甲公司A牌注冊商標的侵害後果,所以乙公司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
其次,乙公司的行為不構成冒充注冊商標行為。從本案看,如果乙公司沒有擅自銷售A牌洗發水,只是按合同約定加工2000箱A牌洗發水,那麼等甲公司提貨(或其發貨)時,嚴格地說,乙公司就不是這2000箱A牌洗發水的所有權人。《合同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訂作人未向承攬人支付報酬或者材料費等價款的,承攬人對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權」,可見,在合同履行前,乙公司只有留置權,洗發水的所有權人為甲公司,構成冒充注冊商標的主體也應為甲公司,因為其A商標經核准使用的商品為香皂,卻擅自擴大使用到洗發水上。
第三,商標侵權案件中生產與銷售不能分作兩個階段。從本案看,乙公司只是受委託加工生產,至於生產加工什麼,則只能按委託方的要求做,否則就是違約。如果不是乙公司違約擅自銷售,其行為就不違法,正是乙公司的擅自銷售行為才導致其商標侵權,而侵權不僅僅是銷售行為本身,乙公司的生產加工都應包括在內。
冒充注冊商標對誰處理? 高 峰(安徽省阜陽市工商局)
12月2日12月2日"中國工商報-商標世界"的《理論·法制》版刊登徐曉同志的《是冒充注冊商標還是商標侵權?》一文,文中介紹案情為: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委託加工協議,委託乙公司生產A牌洗發水2000箱,乙公司生產的產品只能由甲公司銷售。經查,甲公司的注冊商標A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香皂,不包括"洗發水"。至案發時,乙公司共加工A牌洗發水1340箱,擅自對外銷售720箱。徐曉同志認為,乙公司銷售標的物的行為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而生產加工標的物則屬於冒充注冊商標行為。
筆者贊同徐曉同志認為乙公司銷售行為是商標侵權行為的觀點。本案中乙公司接受甲公司委託生產加工商品,沒有商標使用權,其違約銷售商品,構成了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擅自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的侵權行為。但其生產加工標的物屬於冒充注冊商標行為這一觀點則值得商榷,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定性和確定處理對象。
第一,如果乙公司將已加工尚未銷售的商品交給了甲公司,則構成冒充注冊商標行為的是甲公司。冒充注冊商標,是指商標使用人使用未注冊商標標注注冊商標標記的行為。"商標使用人"主要是指直接使用商標的行為人。不直接使用商標的行為人,例如銷售商經銷了他人冒充注冊商標的商品,不構成冒充注冊商標的違法行為。本案中甲公司是商標使用人,如果乙公司未違約,加工的商品無論是否交付,甲公司都應承擔冒充注冊商標的違法責任;乙公司雖已違約,但仍交付給甲公司產品的,甲公司應承擔收取商品的冒充注冊商標的違法責任。
第二,乙公司已加工尚未銷售的商品未交給甲公司。根據乙公司違約的故意,如果其不能提供充分證明,可以認為乙公司准備將所有生產的商品銷售,但因被查獲而未實現。乙公司對銷售的商品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對未銷售的商品亦應承擔商標侵權責任。
生產、銷售都是冒充注冊商標行為 陳繼文(納愛斯集團打假維權辦)
對12月2日"中國工商報-商標世界"的《理論·法制》版一文,我們同意第一種意見,認為乙公司生產加工、銷售A牌洗發水的行為屬於冒充注冊商標行為。其理由是:
一、1994年9月2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標字(1994)第261號《關於貫徹實施〈商標法〉有關問題的批復》中規定:在未經核准注冊的商標上加註注冊標記,包括在注冊商標核准使用的商品范圍之外的其他商品上使用該商標並加註注冊標記,則屬於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乙公司生產加工並銷售的A牌洗發水,是注冊商標使用在核定使用的商品(香皂)之外的其他商品,符合冒充注冊商標行為的條件。
二、甲公司在洗發水上並沒有注冊A商標,不享有在洗發水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香皂與洗發水不是類似商品。乙公司生產加工並銷售A牌洗發水的行為並不構成對甲公司的侵權。
三、甲公司不享有A商標在洗發水上的商標專用權,不是商標擁有者,無權許可乙公司生產加工A牌洗發水。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委託加工協議的標的物是冒充注冊商標的商品,違反了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該合同應屬無效合同,協議中"乙方生產的產品不得自行對外銷售"的約定自然不對乙方產生約束力。
值得指出的是,乙公司在訂立合同時,有義務要求甲公司提供有效的授權證明,因定牌加工而發生商標侵權糾紛時,應根據委託加工合同,與委託方各自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至於本案中,乙公司未經甲公司同意,擅自對外銷售720箱A牌洗發水的行為,應由乙公司單獨承擔法律責任。

G. 論注冊商標的假冒侵權和仿冒侵權的區別

商標侵權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假冒偽劣以假充真,偽造劣質。指產品或商品冒用其它牌名進行偽造,或質量低劣。假冒產品是指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從而使客戶、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就是正版的產品。偽劣產品是指質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產品。制**冒偽劣商品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相關部門應道法嚴厲打擊。就主體來看,在商標侵權訴訟中;有權利主體和責任主體這兩個基本分類。權利主體是商標權的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權利人通常又是商標權的原始主體,他們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商標並獲得核准注冊。利害關系人通常則是繼受主體,他們通過商標權的繼承、轉讓或者使用許可等方式取得商標權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權益。權利主體作為原告,應當有嚴格的條件,因為這不僅涉及到訴權的行使問題,還涉及到請求權的享有問題,也即商標權項下的權利(假如涉及到獲得侵權賠償等經濟利益時)由哪些主體來瓜分。其實權利和責任一樣,其享受或者承擔也應當有一定的順序。屬於第一順序的主體,他們對於權利有同等的分配機會和同一的分配順序。在他們沒有明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時候,法院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剝奪其權利。

閱讀全文

與假冒商標屬於商標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