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山林權屬糾紛
一,你與甲隊簽訂合同時,四至界限是否寫明?現種植的果樹是否全在合同范圍版內?
二,甲隊與個你簽權訂合同時,是否含糊不清把乙隊的權屬當作甲隊自己的?
如果你超出合同規定的四至界限外去種植,顯然是你侵權,責任自負;如果你沒有超出合同規定的四至界限外去種植,哪怕種了乙隊的,那麼責任在於甲隊。因為甲隊首先侵佔了乙隊的權屬,把乙隊的山地當作甲隊的山地與你簽訂山地承包合同,致使你投資種植而遭受到現在的損失。
如你沒有過錯,建議你:先找到問責人,直接追究砍伐你果樹的人員賠償責任。得不到解決的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什麼法律嗎?就是合同法。
❷ 自留山的樹木允許砍伐嗎
受法律保護.
按照《森林法》規定,國家、集體山林的樹木都有林權證,當然受法律保護。
所謂「沒有樹證的樹」是指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自留山種植的樹木和城鎮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林木。《森林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自留山種植的樹木,歸個人所有。城鎮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即其財產權受法律保護。
《森林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參考資料:http://www.dqc.org.cn/library/law/forest.htm
你最好先咨詢一下律師。問且自己學習一下林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7次會議通過
198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7號公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國土綠化,發揮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提供林產品的作用,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製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森林的採伐利用、培育種植、經營管理活動,都必須遵守本法。
第三條 森林資源屬於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全民所有的和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個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森林分為以下五類:
(—)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
第五條 林業建設實行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采育結合,水續利用的方針。國家鼓勵林業科學研究,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
第六條 國家對森林資源實行以下保護性措施:
(一)對森林實行限額採伐,鼓勵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擴大森林覆蓋面積。
(二)根據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對集體和個人造林、育林給予經濟扶持或者長期貸款。
(三)徵收育林費,專門用於造林育林。
(四)煤炭、造紙等部門,按照煤炭和木槳紙張等產品的產量提取—定數額的資金,專門用於營造坑木、造紙等用材林。
(五)建立林業基金制度。
第七條 國家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民族自治地方的林業生產建設,依照國家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極的規定,在森林開發、本材分配和林業基金使用方面,給予比一般地區更多的自主權和經濟利益。
第八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林業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主管本地區的林業工作。鄉級人民政府設專職或者兼職人員負責林業工作。
第九條 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第十條 在植樹造林、保護森林以及森林管理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
第二章 森林經營管理
第十一條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更新,實行管理和監督。
第十二條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資源清查,建立資源檔案制度,掌握資源變化情況。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林業長遠規劃。國營林業企業事業單位和自然保護區,應當根據林業長遠規劃,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實行。
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國營的農場、牧場、工礦企業等單位編制森林經營方案。
第十四條 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以及全民所有制單位與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全民所有制單位或者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
第十五條 進行勘察設計、修築工程設施、開采礦藏,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辦理。佔用、徵用林地面積2000畝以上的,報國務院批准。
第三章 森林保護
第十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建立護林組織,負責護林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在大面積林區增加護林設施,加強森林保護;督促有林的和林區的基層單位,訂立護林公約,組織群眾護林,劃定護林責任區,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護林員。
護林員可以由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委任。護林員的主要職責是:巡護森林,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對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護林員有權要求當地有關部門處理。
第十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切實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
(一)規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林區野外用火;在特殊情況需要用火的,必須經過縣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授權的機關批准。
(二)在林區設置防火設施。
(三)發生森林火災,必須立即組織當地軍民和有關部門撲救。
(四)因撲救森林火災負傷、致殘、犧牲的,國家職工由所在單位給予醫療、撫恤;非國家職工由起火單位按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給予醫療、撫恤,起火單位對起火沒有責任或者確實無力負擔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醫療、撫恤。
第十八條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規定林木種苗的檢疫對象,劃定疫區和保護區,對林木種苗進行檢疫。
第十九條 禁止毀林開墾和毀林採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
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
進入森林和森林邊緣地區的人員,不得擅自移動或者損壞為林業服務的標志。
第二十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不同自然地帶的典型森林生態地區、珍貴動物和植物生長繁殖的林區、天然熱帶雨林等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林區,劃定自然保護區,加強保護管理。
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對自然保護區以外的珍貴樹木和林區內具有特殊價值的植物資源,應當認真保護;未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採伐和採集。
第二十一條 林區內列為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禁止獵捕;因特殊需要獵捕的,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辦理。
第四章 植樹造林
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植樹造林規劃,因地制宜地確定本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完成植樹造林規劃確定的任務。
宜林荒山荒地,屬於全民所有的,由林業主管部門和其他主管部門組織造林,屬於集體所有的,由集體經濟組織造林。
鐵路公路兩旁、江河兩側、湖泊水庫周圍,由各有關主管單位因地制宦地組織造林;工礦區、機關、學校用地,部隊營區以及農場、牧場、漁場經營地區,由各該單位負責造林。
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造林。
第二十三條 全民所有制單位營造的林木,由營造單位經營並按照國家規定支配林木收益。
集體所有制單位營造的林水,歸該單位所有。
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自留山種植的樹木,歸個人所有。城鎮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
集體或者個人承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後種植的林木歸承包的集體或者個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規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須封山育林的地方,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封山育林。
第五章 森林採伐
第二十五條 國家根據用材林的消耗量低於生長量的原則,嚴格控制森林年採伐量。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國營林業企業事業單位、農場、廠礦為單位,集體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縣為單位,制定年採伐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匯總,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
第二十六條 國家制定統一的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年度木材生產計劃不得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計劃管理的范圍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七條 採伐森林和林木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成熟的用材林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取擇優、皆伐和漸伐方式。皆伐應當嚴格控制,並在採伐的當年或者次年內完成更新造林。
(二)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中的國防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只准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採伐。
(三)特種用途林中的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嚴禁採伐。
第二十八條 採伐林木必須中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國營林業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切體、部隊、學校和其他國營企業事業單位採伐林木,由所在地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審核發放採伐許可證。
鐵路、公路的護路林和城鎮林木的更新採伐,由有關主管部門審核發放採伐許可證。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採伐林木,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發放採伐許可證。
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山和個人承包集體的林木,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發放採伐許可證。
採伐以生產竹樹為主要目的的竹林,適用以上各款規定。
第二十九條 審核發放採伐許可證的部門,不得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採伐許可證。
第三十條 國營林業企業事業單位申請採伐許可證時,必須提出伐區調查設計文件。其他單位申請採伐許可證時,必須提出有關採伐的目的、地點、林種、林況、面積、蓄積、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內容的文件。
對伐區作業不符合規定的單位,發放採伐許可證的部門有權收繳採伐許可證,中止其採伐,直到糾正為止。
第三十一條 採伐林木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照採伐許可證規定的面積、株數、樹種、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務,更新造林的面積和株數必須大於採伐的面積和株數。
第三十二條 林區木材的經營和監督管理辦法,出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三十三條 從林區運出木材,必須持有林業主管部門發給的運輸證件,國家統一調撥的木材除外。
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林區設立木材檢查站,負責檢查木材運輸。對未取得運輸證件或者物資主管部門發給的調撥通知書運輸木材的,木材檢查站有權制止。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採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節輕微的,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賠償損失,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並處以違法所得3-10倍的罰款。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節輕微的,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以違法所得2-5倍的罰款。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百二十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盜伐林木據為己有,數額巨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超越職權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的,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致使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對直接責任入員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偽造或者倒賣林木採伐許可證的,由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進行開墾、採石、采砂、采土、采種、采脂、砍柴和其他活動,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賠償損失,補種毀壞株數1-3倍的樹木。
第三十八條 採伐林木的單位或者個人沒有按照規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發放採伐許可證的部門有權不再發給採伐許可證,直到災成更新造林任務為止;情節嚴重的,可以由林業主管部門處以罰款,對直接責任人員出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對林業主管部門的罰款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罰款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林業主管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第四十一條 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適用本法規定的,自治機關可以根據本法的原則,結合氏族自治地方的特點,制定變通或者補充規定,依照法定程序報省、自治區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施行。
第四十二條 本法自1985年1月1日起施行。
--------------------------------------------------------------------------------
附 《森林法》引用的刑法有關條款
第一百二十條 以營利為目的,偽造或者倒賣計劃供應票證,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單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犯前款罪的首要分子或者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第一百二十八條 違反保護森林法規,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一百五十二條 慣竊、慣騙或者盜竊、詐騙、搶奪公私財物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第一百八十七條 國家工作人員由於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掏設。
❸ 是否可以砍閥申請再審期間的林權糾紛樹木
1、如果有林木採伐證,就可以砍伐;如果沒有證,一定不能砍伐,甭說有糾紛了,版就是沒有糾紛權,也·不能砍伐,如果強行砍伐,就會觸犯法律,會被判刑的。還是等再審案件審結後,再辦理採伐證再砍伐樹木。
2、《森林法》第二十八條規定: 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濫伐自己所有權的林木其林木應如何處理的問題的批復 》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宋允煥濫伐的林木如何處理的請示》收悉。經研究,同意你院的第二種意見,即:屬於個人所有的林木,也是國家森林資源的一部分。被告人濫伐屬於自己所有權的林木,構成濫伐林木罪的,其行為已違反國家保護森林法規,破壞了國家的森林資源,所濫伐的林木即不再是個人的合法財產,而應當作為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財物,依照刑法第六十條的規定予以追繳。
4、《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❹ 山林糾紛該找那個部門林業還是司法
根據我國的林地林木權屬爭議處理辦法和森林法規規定,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糾紛由鄉鎮政府確權處理
❺ 辦理林木採伐證後林木已經採伐出現糾紛該如何處理
如果是因為山或者林存在糾紛,那麼我理解如下:在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後版林木是不應該出權現糾紛的,特別是已經採伐後更加不應該出現糾紛。因為在辦理林木採伐證之前林業部門就要你提供合法的《林權證》等材料,包括購買山林的原始合同(3分至2村民簽字同意)及四至界限無爭議(所有交界村組或者村民簽字認同)的資料,然後林業部門還會現場勘測,在辦理林木採伐證後,還會要求採伐者在採伐地點周圍張貼採伐公示,無糾紛後再採伐林木。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應該出現糾紛的。如果出現那就證明林業部門的審批出現問題了,存在玩忽職守的行為。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山林權屬不清、山林權屬主動脈爭議的不得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
❻ 中國現行法律有林權證自己栽植的樹木能不能砍
幽靈權杖自己栽植的樹木是能砍伐的,但是砍伐的前提是要去林業局辦理採伐許可證。
❼ 辦理林木採伐證後林地出現糾紛該如何處理 辦理林木採伐證後林地出現糾紛該如何處
根據《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
第四條
林權爭議由各級人民政府版依法權作出處理決定。林業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人民政府設立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以下統稱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分別負責辦理林權爭議處理的具體工作。
第五條
林權爭議發生後,當事人所在地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應當及時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報告,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
在林權爭議解決以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伐有爭議的林木,不得在有爭議的林地上從事基本建設或者其他生產活動。
❽ 如何有效處理林權林地糾紛,在處理是的相關政策和法律依據有那些。
你好來,首先要搞清楚權屬糾紛自雙方當事人,有以下幾種情況由相關政府進行確權:1、如果是同一集體內部個人與個人或個人與本集體的權屬糾紛,當事人應向當地鄉鎮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由當地鄉鎮政府負責調解,調解達不成協議的,由鄉鎮政府作出確權決定;2、如果是同一鄉鎮內集體與集體發生的權屬糾紛,當事人(需是法定代表人)向當地鄉鎮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當地鄉鎮政府組織調解達不成協議的,由當地鄉鎮政府提出調處意見呈報縣級人民政府進行確權;3、同一縣(區)內跨鄉鎮發生的集體與集體的權屬糾紛案件,由當事人直接向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確權申請,然後由縣級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調處,縣級有關主管職能部門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處理意見報縣級人民政府進行確權;4、其他的跨縣、跨市、跨省的案件,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申請,由有處理許可權的人民政府進行確權。
處理林地林木權屬糾紛的有關法律依據:《土地法》第十六條、《森林法》第十七條、《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林業部令第10號)以各省市自治區出台的有關處理權屬糾紛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
❾ 糾紛山林樹木是否可以砍伐
得請當事人回答死否妨礙利益沖突!
❿ 砍伐自家山地的林木是不是違法行為
如果未經許可砍伐自家山地的林木是違法行為,嚴重的可以構成犯罪。
根據《森林法》的規定,砍伐自家山地的林木的,也應該取得林木採伐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而採伐的,屬於非法採伐,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森林法》
第三十二條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第三十九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違反本法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
第三百四十五條【盜伐林木罪;濫伐林木罪;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罪】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