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訴訟怎麼異地起訴,有哪些規定
規定是民事訴訟,需要原告到被告戶籍所在地法院,或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提出專訴訟。
需要屬原告到法院遞交訴狀,提供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全文》規定: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
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2. 民事訴訟所在地
1、《民事訴訟法》第22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而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2、就你所述情況,如果被告在另一個區居住已連續一年以上,就可以到另一個區起訴;如果不到1年,就到被告住所地即戶籍所在地提起訴訟。
3、被告不在戶籍所在地也可以到戶籍所在地起訴他啊,起訴後法院會給他發傳票的,這應該沒什麼關系吧。至於怎麼證明被告在另一區居住一年以上,這你自己可以去找證據吧,個人認為,諸如找他租賃房子的房東證明、或者找其鄰居證明,應該都可以吧。(個人觀點)
3. 民事訴訟管轄怎麼確定
(1)按照案件級別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根據案件標的額、影響、復雜程度來確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受案范圍。一般而言,由於我國基層法院設在縣一級行政區,因此,大量的案件由縣級法院受理。
(2)按照地域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地域管轄通常是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適用「被告就原告」的原則。
(3)按照特殊地域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特殊地域管轄主要適用於經濟合同糾紛,保險合同糾紛,票據糾紛,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等。
(4)按照專屬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具體規定是:①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②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③因港口作業發生糾紛引起的訴訟,專屬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基於管轄權而產生,是對民事案件審判權的一種「恆定」,法院對於沒有管轄權的民事案件無權審理。法定管轄又可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裁定管轄又分為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
管轄實際上是著眼於法院與當事人或訴訟標的、訴訟標的物或法律事實的隸屬關系來確定的:從法院方面說,審理案件是它的職權,它應當有權審理發生在它轄區內的案件,在當事人的所在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等位於某一法院轄區內時,該法院應當有權審理。
從當事人方面說,則由於住所、訴訟標的物等處於某一法院轄區內而與該法院產生一種隸屬關系,一旦發生訴訟,就應當服從該法院的管轄。
4. 哪些民事案件可以在原告地進行起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內院管轄;原容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5. 民事起訴為什麼要在被告所在地起訴
民事起訴在被告所在地起訴,利於法院查封被告的財產,法院判決生效版後,有利於判決的執行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6. 民事訴訟怎麼異地起訴
可以委託律師進行去做。本人不需要過去。
7. 民事案件應該到哪個法院去起訴原告住所地法院還是被告住所地法院
我國《民事訴抄訟法》第21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民事訴訟選擇管轄法院的最為基本的一個原則就是「原告就被告」。也就是說,原告在准備向對方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時,不是到自己住所所在地法院去起訴,而是應該到對方當事人住所地法院去起訴。
8. 民事糾紛可以不在被告人所在地起訴嗎
您好,這里是外交學院法律援助中心竭誠為您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您描述的是民事訴訟管轄權相關問題。
第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此,如果您涉及的是借款糾紛,那麼原告只能在您的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即市下轄的縣進行起訴。
第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此,如果您涉及的是不動產糾紛,那麼原告應當在不動產所在地對您提起訴訟,也即原告可以在市區法院起訴您。
如果您需要進一步的咨詢,歡迎回復或者私信我們,我們會及時向您作出回復。
外交學院法律援助中心隸屬於外交學院國際法系,是面向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專業法律援助的公益性學生組織。中心成立於1998 年 10 月,自成立以來,在老師與院領導的親切關懷下以嚴謹務實的作風和「以我所學,回報社會」的宗旨,積極利用現有的條件推動法制宣傳教育宣傳和普及,切實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權益,努力為社會各界提供法律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