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被告的律師代理詞怎樣寫
一、代理詞的條理必須清楚
代理人需要對案件有清楚的認識,對庭審中雙方的爭議焦點有精確的把握。才能對案件有正確的認識。代理人在代理詞中一定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有的放矢,中心要突出。說理要有力度。
二、代理詞的語音需簡明、精確
言不在多而貴在精。該表達的表達清楚就可以,感性的抒情沒有必要,法官的判決是依據事實和法律而不是人情世故,即使是人情世故也不是紙上的。法條和法理也沒必要詳細陳述,你寫的是代理詞而不是法律意見書,你面對的是和你一樣精通法律的法官,而不是需要你普法的非法律人員。過多的法理闡述,只會引起法官的反感,點到為止。
三、代理詞的所有觀點都必須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如果是證據,必須是經庭審質證的證據。不能有想當然的觀點,依照常理,依照習慣之類的詞最好不要寫。
舉例說明:
代 理 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XXXX律師事務所接受本案被告XXXXX的委託,指派我擔任其與原告XXXX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的一審訴訟代理人。下面根據庭審質證和認證的證據及相關的法律規定,發表如下代理意見,望合議庭採納。代理人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不成立,其主要事實和理由如下:
一、買賣合同是否成立。
采購訂單上明確規定:「若接受本訂單相關條款,請於三天內回復。」對此我方認為:
(1)訂單的性質。本案中訂單的性質是要約。
(2)訂單是否已經失效及訂單失效的法律後果。依照該條款,對方的承諾期限是三天,而對方並未在三天之內回復我方。所以依法要約已經失效,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是買賣合同沒有成立。所以,我方認為,作為本案中主要證據的訂單已失效,買賣合同未成立。
二、如果買賣合同成立,被告也沒有拒收貨物的行為。
(1)原告沒有被告XXXX的證據。
(2)被告並沒有通知原告送貨的義務。對送貨義務的承擔,雙方沒有約定。對3,220支硅膠的交貨方式,都是由原告送貨上門,這點原告在庭審上也作了認可;在原告送貨前,被告也沒有通知送貨。 所以,被告認為沒有義務來通知原告送貨。
三、如果買賣合同成立,在18個月後,被告認為該合同已經沒有履行的必要。被告對原告突然提起訴訟感到費解。
據此,懇請貴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代理人: XXX律師事務所律師
2017年01月
❷ 勞動爭議案件中申請人委託人的代理詞要寫進裁決書嗎
勞動爭議案件是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之間因勞動權利和義務而發生糾紛引發內的訴訟案件。
國務容院1993年制定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在第2條將勞動爭議界定為企業與職工之間:「(一)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三)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❸ 勞動爭議案代理詞 (跪尋代理詞)
你寫的挺好啊!不要搞得那麼煽情,弄不好法院不要你發言!就按照事實發言即可!
❹ 拖欠工資仲裁代理詞怎麼寫
1、勞動仲裁代理詞是當庭提交的,具體可以選擇在辯論結束後,或者庭審結束後提交都可以;
2、勞動仲裁的開庭程序如下:
(1)仲裁庭准備階段:
書記員引導申請人、被申請人就座;
核查雙方當事人及其他仲裁參與人到庭情況;
宣布仲裁庭紀律
報告(首席)仲裁員准備就緒,請求開庭;
(2)仲裁庭庭審階段:
(首席)仲裁員宣布開庭;
宣布仲裁庭組成人員;
核實雙方當事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
宣布當事人在庭審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
詢問仲裁庭參與人是否聽清,對本庭組成人員是否申請迴避;
(首席)仲裁員應當聽取申請人的陳述和被申請人的答辯;
(3)庭審辯論階段:
(首席)仲裁員主持庭審調查、質證和辯論;
(4)調解,裁決階段:
(首席)仲裁員對本案進行小結,就雙方爭議焦點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必要時可休庭合議);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本著自願,合法的原則先行調解。如果調解成功,仲裁員當庭宣布調解書,並製做調解書當庭送達各方當事人,同時宣布閉庭,如果當事人均不願意調解或調解不成,限期結案,下達勞動仲裁裁決書。
3、法律依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
第三十九條 開庭審理時,仲裁員應當聽取申請人的陳述和被申請人的答辯,主持庭審調查、質證和辯論、征詢當事人最後意見,並進行調解。
第四十條 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當事人或者其他仲裁參加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仲裁庭認為申請無理由或者無必要的,可以不予補正,但是應當記錄該申請。
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加人應當在庭審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或者其他仲裁參加人拒絕在庭審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的,仲裁庭應記明情況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