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業主財產損失賠償糾紛調解書

業主財產損失賠償糾紛調解書

發布時間:2021-03-03 09:54:34

1. 我想問離婚調解書和判決書有什麼區別,有調解書了對財產糾紛不合理還可以起訴嗎

離婚調解書是否涉及財產分割?若分割不合理可以上訴,若未對財產進行分割,可以針對財產部分起訴

2. 我們和解了,請問財產損害賠償和解協議要怎麼寫

財產損害賠償和解協議書
甲方:(賠償方)
乙方:(受賠償方)
在2009年八月位於青松苑小區五號樓室被502室水淹一事,所造成的財產損害賠償。現經過甲乙雙方充分協商,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現達成如下賠償協議:
一、甲方由於未盡到安全義務,而將乙方的房屋所造成的損害,進行經濟賠償,由甲方一次性賠付乙方(2000元)大寫貳仟元 。
二、本次損害當中由於502室的承租人,未盡到安全義務,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賠償的經濟損失中,承擔總賠償額的(1000元)壹仟元。房主承擔(1000元)壹仟元。房主與承租人共承擔貳仟元正。
三、本次處理屬一次性處理,在本協議簽訂後乙方不得就本次財產損害,再次向甲方要求賠償。
四、本協議簽字履行後便生效,望雙方相互遵守並履行本協議。
五、本協議一式四份,雙方當事人每人各持一份。
甲方:
乙方:
2009年10月14日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投訴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有權請求賠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就損害賠償提出請求,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3. 訴訟後對方對財產損失賠償額有異議怎麼解決

交通事故賠償是在交通事故責任者依法對受害者進行的相應賠償,依法交通事故賠償包括財產損失賠償和人身損害賠償兩大類,而具體的賠償標內容需要依照相應的法律規定來履行。當事人可以就事故賠償先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調解。若是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 賠償和解協議怎麼寫

你好,財產損害是對個人或者單位的財產進行損害的行為。這是一種違法行為,所以應該嚴格的管控。財產損害的解決方式可以私下裡進行和解,也可以向法院尋求幫助。在遭受到財產損害的時候應當索要一定的賠償。下面整理了一下資料,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什麼是財產損害?

財產損害根據損害的財產的形態可以分為實際損失和可得利益損失。實際損失又稱積極損害,是指現有財產的減少或滅失。可得利益損失又稱為消極損害,是指應得到而未得到的利益的損失,即未來財產的減損。有學者將實際損失又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參見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條),前者相當於實際損失,後者相當於可得利益損失,這一分類容易與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所造成的損害相混淆。

財產損害賠償和解協議書

甲方:(賠償方)

乙方:(受賠償方)

在2009年八月位於青松苑小區五號樓402室被502室水淹一事,所造成的財產損害賠償。現經過甲乙雙方充分協商,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現達成如下賠償協議:

一、甲方由於未盡到安全義務,而將乙方的房屋所造成的損害,進行經濟賠償,由甲方一次性賠付乙方(2000元)大寫貳仟元。

二、本次損害當中由於502室的承租人,未盡到安全義務,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賠償的經濟損失中,承擔總賠償額的(1000元)壹仟元。房主承擔(1000元)壹仟元。房主與承租人共承擔貳仟元正。

三、本次處理屬一次性處理,在本協議簽訂後乙方不得就本次財產損害,再次向甲方要求賠償。

四、本協議簽字履行後便生效,望雙方相互遵守並履行本協議。

五、本協議一式四份,雙方當事人每人各持一份。

甲方:

乙方:

2009年10月14日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投訴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有權請求賠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就損害賠償提出請求,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財產損害賠償和解協議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財產損失調解成功後應當填寫和解協議,和解協議上應當由賠償方以及被賠償方進行剪子後才可以生效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網頁鏈接

5. 道路交通事故賠償調解書未履行時如何起訴

一、道路交通事故賠償調解書未履行時,拿著調解書到法院直接起訴。
二、原因內:因為經交警調解容達成了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是有效合同。被告未按協議約定期限和賠償數額向原告履行賠償義務,系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協議達成之後,被告反悔,原告可以違約之訴起訴。
三、根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五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期限為10日。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製作調解書送交各方當事人,調解書經各方當事人共同簽字後生效;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製作調解終結書送交各方當事人。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標准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四、注意事項:
原告不能索要超過協議的部分,法院是支持的。

6. 物業如何解決業主財產損失賠償糾紛

一、現實中使用的物業服務合同,一般都規定了物業管理公司的保安職責,所交納的物業服務費中也包含了保安費一項。如果物業管理公司沒有履行與業主之間的約定義務,導致小區內的住戶財產損失,住戶的財產損失與物業管理公司疏於管理的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則物業管理公司應承擔違約責任。
物業管理公司的行為如果既應承擔違約責任,同時又應承擔侵權責任,便構成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權利人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請求權向物業管理公司主張權利。
二、物業管理公司不負賠償責任
由於物業管理合同在我國合同法中無明文規定,加之我國物業管理處於起步階段,人們對於該類合同性質及雙方權利義務無明確認識。
一般來講,物業公司對業主的財產並不具有保管義務,它只是接受業主的委託提供服務,屬於新類型的合同義務,物業管理公司在其中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如果產生糾紛,物業公司的舉證義務是證明其依據合同履行了義務,在合同義務的范圍內沒有過錯行為,即應免除其賠償責任。
同時,物業公司所收取的物業管理費相對於其承擔的賠償責任是遠遠不成比例的,如果僅僅因為業主向物業管理公司交納了一定的物業管理費而要求其承擔業主的損失,則實質上是讓物業公司承擔了保險公司的責任,違背了收益與風險相一致的理論和責任承擔的比例原則,在道義上也有失公平。

7. 民事糾紛和解書怎麼寫甲方把乙方打傷,乙方告甲方故意傷害,現在甲方和乙方調解,怎樣寫調解書

故意傷害罪量刑 怎麼寫故意傷害和解協議書 受害人:x某某,男,漢族, 年月 日出生, 住址:xxx 侵害人:x某某,男,漢族, 年月 日出生, 住址:xxx 2009年7月11日下午,x某某因鄰里糾紛與xx某某發生爭執並在爭執過程中造成xx某某右腿受傷。2009年7月21日,x某某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xxx區公安局刑事拘留。 由於x某某的過錯行為,已經給受害人xx某某造成了身體上的創傷和財產損失,對此,x某某深有悔意。現雙方就本案的賠償等相關事宜,經過誠懇、友好的協商,訂立如下協議,以資雙方共同信守: 1、x某某對自己的違法行為給xx某某造成的損害,深感歉意,並致以誠懇的道歉,請求xx某某予以寬恕。2、x某某一次性賠償梁某某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金等財產損失合計人民幣 萬元。 3、x某某應在本協議簽訂之日起 日內付清上述賠償款項。x某某付清上述賠償款項後,雙方因本案糾紛所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全部終止,梁某某也不再追究韓某某的民事責任。 4、xx某某本著化解矛盾、鄰里和睦的態度,對x某某的故意傷害行為給予諒解,並同意並請求公關機關對本案作調解處理,不再請求公安機關追究x某某故意傷害的刑事責任。 5、本協議一式三份,由雙方各執一份,呈交xx區公安局一份存檔一份。 受害人: 簽訂時間: 年月日 侵害人: 簽訂時間: 年月日 http://china.findlaw.cn/bianhu/gezuibianhu/qfgmrsqlmjqlz/guyishanghaizui/20444.html 希望能幫到你,

8. 因物業公司人員失職給業主造成的財產損失應該怎麼賠償

由於物業晚上不關大門,我的電動三輪價值1200元電瓶,被外來麵包車偷了,物業應不應該賠錢?

9. 交通事故調解書和保險賠償

發生交通事故由公安機關劃分責任後,在賠償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採用協商解決的方式去處理,疑問也隨之而來,經過雙方協商一致的交通事故調解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把所謂的「調解書」看作是一個「合同」,所以啊,在簽訂和解協議的過程中符合《合同法》的規定,這份協議就應該是合法有效的。即簽訂這份協議的雙方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脅迫、欺詐、趁人之危的情形,且內容不能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也不能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如果出現以上情形,那這份協議就是無效的了。另外,如果在簽署協議的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協議內容存在誤解,或者協議內容顯失公平,當事人也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10. 我們調解書上寫的是支付前期賠償款,並承諾近出賠償剩餘損失,法院判決書下來我先期多付款能要回來嗎

死亡賠償金應有第一順位繼承人協商分配,一般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則。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死者的父母、子女以及配偶。
1、分配主體為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由於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其內容是對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的賠償。因此,賠償權利人首先是指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范圍內的近親屬即第一順序繼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完全不存在時,才開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賠償金的分割不同於遺產分配。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且賠償協議未明確賠償項目,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害的混合賠償。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並優先照顧被撫養人的利益,剩餘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而非等額分配。當然,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3、由於死亡賠償金不同於遺產,它具有人身專屬性,即專屬於受害人的近親屬,死者生前的債權人沒有請求權,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賠償金抵債。同理,賠償義務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債務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賠償金。
4、遺囑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規定處分自己的財產,安排與此有關的事務,並於死亡後產生法律後果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因而遺囑事實上也就是對遺產的處分行為。而死亡賠償金並非死者的遺產,不能通過遺囑的形式對其進行處分,只能按補償原則在繼承人之間適當分割。

閱讀全文

與業主財產損失賠償糾紛調解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