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兄弟的房產糾紛
1、非常同復情你家所面臨的困局。制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看當初你們所簽協議的條款是怎樣規定逾期付款的法律責任的。如沒有明確規定,則你父親逾期交款的行為雖構成違約,但是否能導致合同的解除,關鍵在於你伯父的態度問題。由於你伯父一直未有催告交款的書面意思,加之房子也一直由你家居住,可視為雙方尚未變更合同主要條款,你方仍可要求你伯父辦理過戶手續。至於房款問題,由於你們逾期付款,你伯父也確實存在損失。根據法律規定,你方可將欠款的利息支付給你伯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如你伯父不從,建議你家立即通過訴訟途徑處理,遲則易生變局。
2、家和萬事興,建議你方請家族中年長望重者居間調解,並以法條解釋。實在不行,可訴訟,訴訟中請求律師或法官調解。相信只要你們擁有足夠的誠意,問題當可解決。
建議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物權法》等法規。
2. 兄弟間房產糾紛怎麼辦
1、房產糾紛屬普通民事案件,由原告具狀到房產所在地人民法院起民事訴訟版。
2、人民法院在收權到起訴書後應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3、我國法律規定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一審不超過六個月,如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一審不超過三個月。
4、律師費各地具體標准可能有所區別,可到當地咨詢.訴訟費由原告預交,判決後由敗訴方承擔,雙方都沒有完全勝訴的,則按比例承擔。
3. 兄弟房產糾紛
如果當時買房來時沒有家源庭協議什麼的,產證上也只有老人一人名字,則視為您對老人的贈予,房產屬於老人一人所有,在其沒有留下遺囑的情況下,應適用法定繼承,您和您兄弟都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如沒有其它第一順位繼承人,原則上你們兩兄弟應該均分老人遺產。
如您想多分遺產等,則應從繼承法上想辦法,比如對於老人盡贍養義務較多等,不然無法定情由下遺產將會被均分。
4. 兄弟之間的房產糾紛
兄弟之間的房產糾紛,如果父母有遺囑,按照遺囑進行。
在沒有遺囑和遺贈的情況下,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配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除了喪失繼承權的之外。
5. 兄弟房產糾紛
1,具體要看你們的協議是怎麼簽訂的?
2,即使沒有寫收條也沒事,應為你有見內證人,(見證人必容須是兩人以上)
3,丙方現在從新找甲方好好交談(可隨生攜帶一支錄音筆)為自己收集證據。以備打官司
既然甲方亦不顧兄弟關系為了自己的利益已經和丙方鬧得不可開交,丙方也不要考慮那麼多了,最好咨詢一下當地律師,收集證據。起訴法院,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現在人都太現實了!
6. 兄弟爭房產案例,求解
兄弟爭房產那隻能是上法院起訴讓法院來判定防火房產給歸誰所有
7. 兄弟房產糾紛案例
個人認為:第一、房子當時屬於你爺爺和奶奶的共同財產,你爺爺對該房屋的一內半價值有處分權容,你爸爸有該房屋一半價值的所有權。因此,雖然辦理公證過戶,但是仍有一半的價值屬於奶奶所有,第二、奶奶現健在,不存在繼承的問題,因此奶奶無權要回那已經屬於你爸爸所有的一半的財產價值(現在為拆遷補償款)。
8. 兄弟之間房產糾紛案件
你家肯定贏了,因為房子過戶到誰手中,就是誰的,肯定贏了,放心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9. 與親兄弟的房產糾紛
1。如果相關房產證土地使用證已合法轉到甲的名下,相關房產從法律上看,就屬於回甲,與乙無關,甲答無義務支付相關費用或分補償給乙。
如果乙對過戶一事有異議,或主張共有,應該通過訴訟等方式主張權利,否則,其它行為在法律上無必然意義。
2。甲乙雙方在自願的基礎上協商達成的補償協議,並不違法,可以是有效的。在未履行前,甲想反悔,要看協議的具體內容和理由判斷此協議的性質,然後考慮是否有直接撤銷權或者有要求確認協議無效和撤銷協議的理由。
這個最好帶協議直接找律師具體談後分析,必要時到法院起訴維權。
3。乙在協議簽訂後另行提出的要求,按上述1的方式處理。
如果沒有2的協議,按上述1處理,一般是沒有乙的權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