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什麼是惡意專利侵權

什麼是惡意專利侵權

發布時間:2021-03-02 06:29:47

『壹』 專利惡意非正常申請的法律行為是什麼意思

《關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根據第75號局令修正)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是指:

(一)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

(二)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

(三)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不同材料、組分、配比、部件等簡單替換或者拼湊的專利申請;

(四)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實驗數據或者技術效果明顯編造的專利申請;

(五)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利用計算機技術等隨機生成產品形狀、圖案或者色彩的專利申請;

(六)幫助他人提交或者專利代理機構代理提交本條第一項至第五項所述類型的專利申請。

規定指出,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除依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對提交的專利申請進行處理外,可以對其予以通報,或建議各地專利管理部門不予資助或獎勵;已經資助或獎勵的,建議全部或部分追還。通過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騙取資助和獎勵,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1)什麼是惡意專利侵權擴展閱讀

案例:

近日,天台法院依法對一名故意隱瞞事實、惡意申請執行、妨礙人民法院正常執行秩序的申請執行人李某作出拘留15日的決定。

李某原系某房地產公司的一名設計師,在職期間因勞動報酬問題跟公司發生糾紛。李某於2017年將公司訴至天台法院,該院經審理後判決房產公司支付李某各項報酬合計29399.79元。

李某因為不服一審判決,隨後向台州中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間,雙方經自行協商後達成和解,房產公司支付李某報酬合計9萬元,李某在收到款項後向二審法院撤回了上訴,這起糾紛就此圓滿解決。

事情過去一年半後,天台法院卻收到一份李某從香港郵寄的執行申請,要求房產公司履行一審判決確定的支付勞動報酬合計29399.79元,法院於同日立案執行。

在執行過程中,天台法院依法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財產報告令,並通過網路查控系統凍結了該公司名下銀行存款30000元。

在立案後第三天,該房產公司法務代表向法院提交了一份關於李某濫用訴權、惡意訴訟的報告,並提供了銀行付款憑證和李某的撤訴申請書復印件各一份,以此證明雙方自行和解並履行完畢的事實。

為查明事實,承辦法官立即電話聯系李某核實情況,但李某多次拒接電話,並在電話接通時含糊其辭,迴避問題。

經傳喚,李某到法院接受調查時承認與房產公司除勞務糾紛外無其他經濟糾紛,也收到房產公司支付的人民幣9萬元,並在收到款項後向台州中院書面申請撤訴,但始終否認雙方糾紛已經結清的說法。在接受傳喚後,李某還多次報警稱法院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其行為嚴重擾亂法院正常執行秩序。

『貳』 如何認定知識產權惡意訴訟行為

您好!只有對於確有證據證明明知其專利權屬於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仍然惡意向正當實施者提起訴訟,才可以認定構成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並支持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
1.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系新類型的訴訟。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時,才將「因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作為一類案由正式寫入規定。現行的知識產權法律中並沒有關於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的專門規定。從性質來說,惡意訴訟的實質是一種對訴權的濫用。
對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的概念可以界定為:行為人由於過錯,無法律上和事實上的合法合理依據提起、進行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致使他人財產、人身受到損害的行為,或者出於某種不法目的,進行訴訟程序致人損害的行為,包括知識產權民事惡意訴訟和知識產權濫用訴訟程序。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本身的特點使得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往往具有很大的隱蔽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因訴訟提起前進行周密的策劃,而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二是由於知識產權這一權利性質的無形性、專有性等顯著特點,使得法官很難判斷作為權利人的原告其訴訟行為究竟是維護自身利益還是惡意訴訟;三是知識產權訴訟中的一些特有制度如訴前禁令制度,由於只是進行初步審查,難以對案件真實情況作充分了解,容易成為當事人進行惡意訴訟所藉助的手段。
2.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的構成要件
對於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的認定,應在堅持侵權責任構成四要件的分析框架基礎上,結合知識產權訴訟的特點,對四要件作出適應性的解釋。
知識產權惡意訴訟應該滿足的條件可歸納為三個:一是無事實依據和正當理由提起民事訴訟,尤其是知識產權訴訟中沒有權利基礎。二是故意以損害他人為目的。三是致使其他人受到了損失。其中提起訴訟缺乏法律上的依據和事實上的根據,是判斷惡意訴訟的核心標准。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的違法性並非在於提起訴訟本身,因為提起訴訟是當事人享有的基本權利,其違法性主要體現在訴訟的提起在客觀上不存在任何可成立的基礎,也即沒有任何一個理性的訴訟當事人會認為該訴訟有成功的機會。另外,關於惡意的認定應僅限於明知的故意。可以從三個方面推斷行為人的「明知」狀態:一是行為人的背景,包括行為人在該領域從事活動的時間及技術職務,在該領域的地位等;二是行為人的行為表現,如行為人偽造證據,或者為公開技術偽造保密協議,以起訴打擊對方;三是其他因素。如行為人在訴訟外向人表明其訴訟沒有事實法律依據,或者將明知沒有新穎性的技術申報專利,並告他人侵權。
3.要注意區分惡意訴訟與正當維權
當事人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涉嫌侵犯其人身、財產權益的行為提起民事訴訟,並在訴訟過程中向法院申請證據、財產保全等措施系法律賦予的訴訟權利。即使在最終的判決中其訴訟請求未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亦不能輕易認為其訴訟行為在主觀上存在惡意。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叄』 知識產權惡意訴訟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只是產權惡意訴訟的構成要件有三點:1.無事實依據和正當理由提起民事訴訟,內尤其是知識產權訴訟容中沒有權利基礎。2.故意以損害他人為目的。3.致使其他人受到了損失。其中提起訴訟缺乏法律上的依據和事實上的根據。

『肆』 國家對惡意申請專利有沒有法律處理

有幾個問題來要指出:源
1、假如你的專利是ABCD,對方在先申請的專利是ABC;
這種情況下你的專利屬於從屬專利,專利授權時只要你在以前專利的基礎上做出了改進,且改進點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就可以獲得專利權;
但是此種情況下你一旦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或者進口該的專利產品(ABCD)你就一定侵犯了對方的專利(ABC);正如「專利蛋 」的回答,可以通過強制許可來獲得實施權,但是中國專利法實施到現在沒有一例強制許可的案例,個中緣由不細說。最合理的方式是相互交叉許可。
2、中國的專利侵權訴訟中採用的原則是填平原則,也就說專利權人損失多少,侵權人補償多少(當然額度要有相關證據支撐),所有中國沒有所謂的惡意侵權,這一點和美國不同,美國一旦認定惡意侵權會有數倍的懲罰性賠款。

『伍』 知識產權惡意侵權是什麼意思

就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去抄競爭,損害他人利益可以進行申訴,如果失敗有如下處罰: 收到侵權投訴後,在3個工作日內沒有申訴或申訴不成功,會執行處罰。 處罰類型分為兩種類型,不當使用他人權利以及出售假冒商品 1、不當使用他人權利,是指用戶發生以下行為,每次扣二分: 同一權利人在三天內對同一賣家的投訴視為一次投訴。 (一)賣家在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店鋪名、域名等中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等權利的;(二)賣家出售商品涉嫌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權利的;(三)賣家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其他信息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或造成不正當競爭的。 2、出售假冒商品: 提示:若被投訴賣家為淘寶分銷平台合作賣家,淘寶將會對分銷商進行處理,被投訴賣家不會被扣分

『陸』 什麼是專利權濫用

專利權濫用是指專利權人在行使權利時超越了法律規定的范圍,採取了不實版施或利用優越地位不權正當地限制交易或競爭並由此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行為。專利權濫用主要表現為:專利權人或獨占實施的被許可人不正當行使專利權,或者利用其專利優勢地位,不正當地限制專利交易或者採取不公正的交易方法的行為,它與專利制度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的宗旨相悖。因而,從本質上看,濫用專利權是一種法律行為,行為人在主觀上有濫用的故意,且其行為侵犯了他人或社會公眾利益。實踐中,專利權濫用現象甚多,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跨國公司利用專利優勢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綜合起來,濫用專利權行為的表現形式主要為:
(1)專利許可、專利池中的專利權濫用;
(2)專利網布局中的專利濫用;
(3)「專利漁翁」(PatentTroll)策略;
(4)「放水養魚」策略;
(5)「惡意訴訟」策略。

『柒』 什麼是專利權濫用抗辯

專利侵權被告以原告的專利權已經超過保護期、已經被權利人放棄、已經被中國版專利局撤銷或者權已經被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無效進行抗辯的,就是專利權濫用抗辯。原告惡意取得專利權,並濫用專利權進行侵權訴訟就是專利權惡意訴訟。惡意取得專利權,是指將明知不應當獲得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故意採取規避法律或者不正當手段獲得了專利權,在惡意訴訟的認定中,當事人是否存在主觀過錯是最關鍵的問題,其目的在於獲得不正當利益或制止他人的正當實施行為。望採納

『捌』 知識產權惡意行為的界定有哪些情況有沒有人了解這個

(一)假冒注冊商標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三)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四)假冒專利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五)侵犯著作權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的,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六)銷售侵權復製品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七)侵犯商業秘密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2、批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3、違法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批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批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八)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另外,在實踐中,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還可能會以下列罪名處理:
1、《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第140-150條)規定的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包括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假葯、劣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等九個罪名。
2、《刑法》第133、135條規定的走私罪。(我國《海關法》第19條規定,進出口侵犯我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知識產權的貨物的,由海關依法沒收侵權貨物,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刑法》第225條規定的非法經營罪。
4、與此相關的犯罪還涉及到有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洗錢罪等。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惡意專利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