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區網格員是做什麼工作的的
一.關於社區網格員工作內容與工作職責
1.採集基礎信息
全面採集、動態掌握並及時上報網格區域內人口、房屋、社保、訴求、就業、安全、穩定等情況,突出做好民生服務、困難群眾、社會穩定「三本台賬」建設,做到底子准、情況清、動向明。
2.聯絡社情民意
做好網格居民與社區管理站之間的信息溝通、情況通報,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居民的訴求和願望,做好登記上報和情況反饋工作,依法維護居民合法權益。
3.調解矛盾糾紛
主動開展網格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解決在網格內;對現場未能化解的矛盾糾紛,及時錄入上報,對重大或突發事件第一時間上報。
4.服務特殊人群
准確掌握網格內特殊人群的基礎信息及情況變化,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幫教服務工作。
5.巡查社會治安
協助指導開展治安群防群治,隨時排查、掌握、上報治安、消防等公共安全隱患,做好預防、勸告、疏導、教育等工作。
6.倡導文明新風
積極引導轄區內居民改善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著力解決「臟、亂、差」和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問題,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7.代辦居民事項
熟悉掌握各項居民事務辦理條件、流程,協助行動不便的居民申請辦理計劃生育、低保、困難救助、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民政優撫、殘疾人服務、下崗失業登記等民生事項。
8.組織文體活動
協助和指導開展群眾文體活動、科學技術文化學習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
9.宣傳政策法規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引導群眾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加強公民道德宣傳,提升公民素養。
10.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事項。
二、關於社區網格員編制問題
部分單位招聘社區網格員可能會有事業編制,一般來說網格員採用的均是編外合同制,工作表現優秀者可酌情轉為事業編制。
2. 社區網格員是什麼編制有前途嗎
有點類似街道辦,為了管理人員流動和治安。沒有前途,除非找不到別的工作,最好別去。
我們這邊兒的網格員就是把社區細分為一個個網格(片區),現在除了與大爺大媽打交道的日常,只要社區有有關黨建、文明創建、統計、安全、消防、門前三包的工作任務,最後都會落實到網格員身上;而且,社區人員眾多,編制極少,很難上升。
要考網格員請想清楚了,工資不高,沒有編制的。
拓展資料:
社區網格員是在一個社區的社區網格化管理組織中承擔具體任務的工作人員。他們可以是領導幹部、社區負責人、社區一般工作人員、教師、醫生、警察等。
城市網格化管理,是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為單元網格。通過加強對單元網格的巡查,建立一種監督和處置互相分離的管理與服務模式。為了達到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加強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能力和處理速度,將問題解決在居民投訴之前。
所以,需要有一批直接面對群眾的基層服務人員---- 社區網格員。 社區網格員是進行具體服務工作的基本力量,是直接面對面經常接觸群眾的,社區網格員必須要有為群眾服務的認識和為群眾服務的基本本領。
社區網格員能夠與群眾保持聯系,了解民情,轉達民情,解決民情,幫助政府完成好 社區的管理與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促進和諧。
主城區網格員:採集錄入人口、房屋、事件等各類基礎信息;及時排查上報矛盾糾紛、不安定因素、不安全隱患等各類動態信息;開展法制和治安防範宣傳;服務幫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協助社區及相關部門救治、管控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協助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對服刑在教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等進行幫教和管控;為群眾代辦相關部門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協助社區開展其他社會服務管理工作;完成上級綜治部門和網格管理機構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農村新社區(村)網格員:主動開展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處、化解;及時排查上報跨兩個以上社區(村)的較大矛盾糾紛、較大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隱患等各類動態信息;採集人口、房屋、事件等各類基礎信息;定期開展法制和治安防範的宣傳;服務幫助農村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
協助社區(村)及相關部門救治、管控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協助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對服刑在教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等進行幫教和管控;為群眾代辦相關部門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村莊環境整治、科技服務、農技咨詢等服務工作;協助社區(村)開展其他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工作;完成上級綜治部門和網格管理機構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參考鏈接:社區網格員網路
3. 如何運用網格員的身份化解矛盾糾紛
網格員是化解社會矛盾,服務社區居民的群體。
為了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會矛盾,服務社區居民,通過定時巡查,實現網格員對網格實行「精細化管理,貼心式服務」。
4. 如何做好社區網格管理員工作
主城區網格員:採集錄入人口、房屋、事件等各類基礎信息;及時排查上報矛盾糾紛、不安定因素、不安全隱患等各類動態信息;開展法制和治安防範宣傳;服務幫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協助社區及相關部門救治、管控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協助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對服刑在教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等進行幫教和管控;為群眾代辦相關部門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協助社區開展其他社會服務管理工作;完成上級綜治部門和網格管理機構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農村新社區(村)網格員:主動開展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處、化解;及時排查上報跨兩個以上社區(村)的較大矛盾糾紛、較大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隱患等各類動態信息;採集人口、房屋、事件等各類基礎信息;定期開展法制和治安防範的宣傳;服務幫助農村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
協助社區(村)及相關部門救治、管控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協助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對服刑在教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等進行幫教和管控;為群眾代辦相關部門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村莊環境整治、科技服務、農技咨詢等服務工作;協助社區(村)開展其他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工作;完成上級綜治部門和網格管理機構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5. 社區網格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更多社區公益崗相關招考信息:點擊查看
社區網格員工作內容與工作職責
1.採集基礎信息
全面採集、動態掌握並及時上報網格區域內人口、房屋、社保、訴求、就業、安全、穩定等情況,突出做好民生服務、困難群眾、社會穩定「三本台賬」建設,做到底子准、情況清、動向明。
2.聯絡社情民意
做好網格居民與社區管理站之間的信息溝通、情況通報,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居民的訴求和願望,做好登記上報和情況反饋工作,依法維護居民合法權益。
3.調解矛盾糾紛
主動開展網格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解決在網格內;對現場未能化解的矛盾糾紛,及時錄入上報,對重大或突發事件第一時間上報。
4.服務特殊人群
准確掌握網格內特殊人群的基礎信息及情況變化,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幫教服務工作。
5.巡查社會治安
協助指導開展治安群防群治,隨時排查、掌握、上報治安、消防等公共安全隱患,做好預防、勸告、疏導、教育等工作。
6.倡導文明新風
積極引導轄區內居民改善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著力解決「臟、亂、差」和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問題,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7.代辦居民事項
熟悉掌握各項居民事務辦理條件、流程,協助行動不便的居民申請辦理計劃生育、低保、困難救助、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民政優撫、殘疾人服務、下崗失業登記等民生事項。
8.組織文體活動
協助和指導開展群眾文體活動、科學技術文化學習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
9.宣傳政策法規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引導群眾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加強公民道德宣傳,提升公民素養。
10.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事項。
6. 怎麼開展社區網格員工作
開展社區網格管理員工作方法如下:
一、要摸清網格實情。實情包括兩方面:一是人的基本信息,指的是姓名、年齡、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婚姻狀況、社會保險狀況、健康狀況、從事職業、戶口性質、生育情況等基本情況;二是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及公共基礎設施。實情要全面、准確,摸清實情是做好社區各項工作,更好服務居民和地區發展的基礎。做好摸清工作,需要經常性深入居民區,融入群眾當中。我剛到社區工作,居民並不認識我,他們有一種防禦心理,不願告訴一些情況,入戶了解情況也就非常難。經過一段時間的經常性入戶,他們接觸我的次數多了,漸漸的也就接受了我,變成了熟人,摸實情變的越來越順利。做好了摸實情工作,開展社區其他工作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
二、要時刻堅持學習。學習是每位網格員提升素質,更好服務居民的重要手段。學習內容含蓋居民群眾息息相關的中央、地方重要會議及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如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單獨二孩政策等等。尤其要突出學習重點,且長期堅持。努力將新出台的政策措施第一時間宣傳到居民群眾。對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計劃生育政策等常規性工作更要熟知,如有居民問及相關事項,一定能解釋清楚享受條件及辦理程序。
三、要提供周到服務。服務工作主要在了解網格基本情況、掌握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基礎上開展。經常深入網格區域,查看周圍環境及公共設施,走訪居民家進行摸底調查,對服務質量和效益起到至關重要作用。通過摸底調查了解情況後,部分困難居民得到了民政部門、辦事處、社區及相關部門的救助,積極聯系環衛部門清理了垃圾,建立了污水井,針對雨水無法排出等實際,修建了排水溝,為居民正常生產生活創造了良好條件和環境。還為育齡人員提供了計劃生育服務工作,定期進行免費體檢,常年免費發放計生葯具。
四、要發揮監督作用。網格員做好為居民服務工作的同時,也要當好監督者角色。在日常入戶當中,發現違法違規、不良行為、矛盾糾紛等問題,及時制止,能自行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要及時反饋社區或通過居民訴求信息平台上報至相關部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