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糾紛當事人如何確定

糾紛當事人如何確定

發布時間:2021-02-28 17:35:35

1. 股權轉讓糾紛的訴訟當事人怎麼確定

因股權轉讓合同糾紛而提起的訴訟的當事人確定問題。

1、對股權轉讓合同的違約之訴,因主要針對的是合同法律關系,所以,應當以股權轉讓合同的簽訂人,即股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作為原告或被告;另外,在涉及辦理股權工商變更登記等事項方面還涉及利害關系人公司,所以,還可以將公司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2、對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和撤銷之訴,主要是因為公司其他股東認為股權轉讓合同違法、違反《公司章程》並且損害其股東利益(如優先購買權等)而提起的訴訟,此類訴訟的原告應當是認為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公司其他股東,被告應當是股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若股權轉讓合同的受讓人認為股權轉讓方存在違法、違規或欺詐等情形,也可以直接以自己為原告、以轉讓方為被告,提起請求確認股權轉讓合同無效或撤銷股權轉讓合同的訴訟。對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和撤銷之訴,我們認為,公司不宜作為訴訟當事人參加訴訟,因為公司不是股權轉讓合同的一方當事人,而且實際受公司某一股東(一般是控股股東)所控制,如果允許公司作為當事人(尤其是原告)提起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和撤銷之訴,很容易造成一方股東或公司管理人員假借公司之名濫用訴權。

3、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後,若公司或公司其他股東不給提供股權工商變更登記的手續而產生的糾紛,股權轉讓合同的受讓人可以單方作為原告或與轉讓方一起作為共同原告提起侵權之訴,被告方應為有義務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公司或提供協助義務的公司其他股東(若公司其他股東存在不行使優先購買權、也不參加作出股權轉讓的股東會決議等情形)。在股權轉讓合同的受讓人單方作為原告且以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時,如果涉及工商變更登記外股權轉讓事宜的,還可以將股權轉讓人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2. 如何確定參加勞動爭議仲裁的當事人主體

您好,怎麼確定勞動仲裁案件的主體:
1、「三來一補」企業,因其不具備對外獨立承擔民事權利義務的條件,在訴訟中應將「三來一補」企業和外方投資者一並列為當事人,共同承擔責任。
向外方投資者送達法律文書時,可將法律文書送給「三來一補」企業代收。
2、個人獨資企業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時,列個人獨資企業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投資人的自然情況。
3、非法人單位與勞動者產生爭議的,可將其上級法人單位列為共同訴訟主體參與訴訟,上級法人單位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4、勞動者與起有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產生的勞動爭議,應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型大小業主的自然情況。
按上述原則,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時,列字型大小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當事人。
5、法人單位在開辦新單位過程中,以新單位名義招用勞動者發生的爭議,後未開辦成的,列該法人單位為一方當事人;開辦成立的,列該新單位為一方當事人。
6、用人單位合並或分立後的民事訴訟主體,可按民事訴訟法中主體合並與分立的處理原則確定。用人單位合並前發生的爭議,以合並後的用人單位作為一方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前的爭議,分立後分擔分立前單位權利義務明確的,由承受權利義務的單位作為一方當事人;不明確的,將分立後的各單位共同列為當事人。
7、企業自動歇業、視為自動歇業、被撤銷或吊銷營業執照、未經清算而注銷的,應列該企業為當事人。如成立清算組清理債權債務的,列清算組的負責人為訴訟代表人;沒有清算組的,列清算義務人為訴訟代表人。
前款規定的清算義務人按企業的不同性質分別確定,即國有企業為其主管部門;非公司制的集體企業為其開辦者或出資者;法人型聯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法人和外商獨資企業法人為其投資者;有限責任公司為其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為其控股股東。
8、因招用尚未與原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導致原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現用人單位提起訴訟的,應根據用人單位的請求確定被告。原用人單位只請求解決與解除勞動合同有關的問題,可只以勞動者為被告;如原用人單位向勞動者和現用人單位提出經濟損失索賠請求,應將勞動者和現用人單位列為共同被告。
9、在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作為實際施工人的自然人與其非法招用的勞動者產生糾紛,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起訴的,應將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列為被訴人或被告,並可視案情需要將施工的自然人、轉包人、違法分包人列為被訴人或被告、第三人。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3. 借款合同糾紛中當事人怎麼確定,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何

借款合抄同糾紛中,一般原襲告是出借人,被告是借款人和保證人。借款合同的效力主要與利息標准有關,利息約定超過年利率24%的,未履行部分在年利率24%以內有效,超過部分無效;但已經履行的借款利息,上限可以為年利率的36%。

4. 如何確定股權轉讓糾紛的訴訟當事人

1、對股權轉讓合同的違約之訴,因主要針對的是合同法律關系,所以專,應當以股權轉讓屬合同的簽訂人,即股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作為原告或被告。公司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2、對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和撤銷之訴,主要是因為公司其他股東認為股權轉讓合同違法、違反《公司章程》並且損害其股東利益(如優先購買權等)而提起的訴訟,此類訴訟的原告應當是認為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公司其他股東,被告應當是股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
3、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後,若公司或公司其他股東不給提供股權工商變更登記的手續而產生的糾紛,股權轉讓合同的受讓人可以單方作為原告或與轉讓方一起作為共同原告提起侵權之訴。

5. 人民法院如何確定訴訟當事人

我國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是在訴訟中處於追訴(原告)或被追訴(被告)的地位,執行控訴(起訴)或辯護(答辯)職能,並同案件事實和案件處理結果具有切身利害關系的訴訟參與人。《刑事訴訟法》第82條第2項規定,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的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行政訴訟當事人主要就是指行政訴訟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共同訴訟人,共同訴訟人又包括共同原告和共同被告兩種。
民事訴訟當事人,指因民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發生糾紛,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並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利害關系人。
民事訴訟當事人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1.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凡不是以自己名義而以他人名義進行訴訟的人,如訴訟代理人,不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2.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當事人必須是發生民事爭議的一方,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與案件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如支持受損害的單位和個人起訴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不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3.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當事人進行訴訟,是要人民法院對他們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作出裁判。因此,雖以自己名義參加訴訟,但不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人,如證人、鑒定人不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6. 租賃經營企業對外發生債務糾紛,如何確定訴訟當事人

對此問題應區別下列不同情況,確定訴訟當事人: 1、承包、租賃經營企業對外發生訴訟時,承包人繼續承包或者承租人繼續承租的,應列承包或者出租的企業為當事人,對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合同履行中的糾紛,按照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另案處理。 2、對外發生訴訟時,原承包或出租企業倒閉,已無財產清償債務或者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復[1994]4號批復確定訴訟當事人。如有證據證明或按承包合同或者租賃合同的約定,承包人或承租人對企業虧損有民事責任的,可以列原承包人或承租人為訴訟第三人。 3、發生訴訟時,原承包合同或者租賃合同期滿或者解除的,可以企業為被告;原承包人或承租人未按合同約定交付承包金或者租金的,按承包或租賃合同約定,承包人、承租人對其承包或租賃期間的債務應當承擔責任的,可將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列為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

7. 如何確定股東大會或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效力糾紛的訴訟當事人

1,如果股東會決議、股東大會決議、董事會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規定的時候。原專告為任何人屬,因為這時候,決議違反法律,是有害於公共社會利益的。任何人都有權利發起訴訟,被告為公司。
2,如果股東會決議、股東大會決議內容違反章程的規定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的召集、表決程序不符合法律的規定的時候。此時,決議的效力為待定。原告為股東,被告為公司。這時候如果股東發起訴訟的時候,是要求股東提供擔保的,防止股東權利的濫用。
3,董事會決議內容違反章程的規定,或者召集、表決程序不合法,造成公司利益受害,股東有權利要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監事以公司的名義為原告,董事會為被告(其中,未參加董事會,或者是參加了明確表示不同意在董事會決議中簽名的董事無責任)。如果,情況緊急或者監事會在30日不起訴,那麼股東以股東個人的名義為原告,董事會被被告。

PS:::不懂還可繼續問。。。

閱讀全文

與糾紛當事人如何確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