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勞動爭議糾紛駁回

勞動爭議糾紛駁回

發布時間:2021-02-28 17:09:10

Ⅰ 勞動糾紛,法院駁回我的上訴請求,我又起訴到中級人民法院,勝訴有多大

首先,勞動爭議糾紛需要先勞動仲裁裁決前置,不服仲裁裁決才能向法院起訴,一審法院既然駁回你的訴訟請求,不服一審判決再上訴到了中級法院才是上訴,至於勝算有多大,誰也不知道,因為不知道你的案情

Ⅱ 勞動糾紛省高院駁回後怎麼繼續

《民事訴訟來法》第源一百八十七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向省高院申訴申請再審被駁回後,該案依然處於二審的生效判決狀態,是可以依此規定向同級檢察院申請抗訴的。 檢察院將對整個案卷進行審察以確定是否提起抗訴,省高檢當然是會知道你在省高院申訴的情況的。你應當實事求是,以避免造成反感。

Ⅲ 經審理查明認為不存在勞動關系是駁回起訴還是駁回訴訟請求

在審判實踐中,裁定駁回起訴與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容易混淆,有人分不清哪些該用裁定,哪些該用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是從實體上判決原告敗訴,原告雖然有起訴權,但是喪失勝訴權,主要適用於:證據不足,缺乏法律依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且無中止、中斷、延長理由等。而駁回起訴是在受理案件後,人民法院發現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民事案件受理條件,從程序上予以駁回,主要適用於下列情形:
――主體不適格,既包括原告主體不適格,也包括被告主體不適格。應當以當事人是否是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即本案訴訟標的)的主體,作為判斷當事人適格與否的標准。在某些例外的情況下,非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的主體,也可以作為適格的當事人。原告必須是有訴訟權利能力且與案件存在著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被告必須是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與原告發生民事權益爭議的被請求的相對人。否則,只要有一方當事人不適格,人民法院就應依法裁定駁回起訴。
――被告不明確。原告起訴時必須明確指出被告是誰,即被訴稱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者與原告發生民事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人。如果沒有明確具體的被告,訴訟程序就無從進行,人民法院也無法對案件進行審理。
――沒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原告起訴時必須明確指出要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益的內容,對被告實體權利請求的內容,以及提出訴訟請求的事實依據和理由,這些都是起訴中的核心內容。倘若原告起訴時沒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人民法院就只有駁回其起訴。
――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原告提起的訴訟應當屬於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范圍,否則人民法院無權對案件進行審理。例如:企業職工下崗、整體拖欠職工工資;涉及城鎮企業(已經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繳納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案件;非法集資而引發的糾紛;涉及到大面積土地調整或者群體性利益的重新分配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追索土地徵用補償費等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
――受案後發現屬於刑事犯罪、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認為不屬於民事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並將有關材料移送檢察機關或者公安機關;認為不屬於民事糾紛案件而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告知原告另行提起行政訴訟。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未聲明有仲裁協議,受理案件後,被告在答辯期內以雙方當事人曾自願達成書面仲裁協議應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為由提出管轄權異議,人民法院審查屬實後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但仲裁協議、仲裁條款無效、失效或者內容不明確無法執行的除外。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發現雙方當事人所爭議的是勞動爭議,依據勞動仲裁前置原則,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告知原告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發現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事項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圍,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人民法院受理後才發現的,應當依法裁定駁回起訴。
――對判決、裁定以及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原告又以同一事實、理由起訴的,人民法院受理後才發現的,依法裁定駁回起訴,但從程序上撤訴、因證據不足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除外。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案件,裁判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因新情況、新理由,一方當事人再行起訴要求增加或者減少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新案處理。
――人民法院認為依法應當裁定駁回起訴的其他情形。
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駁回起訴的,當事人不繳納案件受理費。當事人對駁回起訴的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如果二審法院審理後認為原告的起訴符合條件,則裁定撤銷原審裁定,指令一審法院對本案進行審理。被裁定駁回起訴後,原告再次起訴的,只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人民法院就應當依法受理。
http://dts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0893

Ⅳ 勞動爭議案件判決駁回被告訴訟請求值得商榷

實踐中,這一問題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當事人在向法院起訴時提出的訴訟請求相版比仲裁事項增多或提權起反訴,超出了仲裁裁決事項的范圍。按強制性仲裁前置的立法意向,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如未經仲裁程序,法院應拒絕受理超出仲裁事項范圍的請求,但這不利於訴訟效率價值的實現,如法院一並審理,則又造成程序違法。二是當事人在向法院起訴時提出的請求少於仲裁裁決事項,按司法解釋規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後,當事人對裁決中的部分事實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該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即如果當事人減少了訴訟請求,法院根據不告不理原則不會對減少部分作出判決,使得當事人之問經過仲裁之後未提起訴訟的事項不能得到有效確認而難以申請強制執行。

希望能幫到你!覺得可以請採納!謝謝

Ⅳ 勞動糾紛二審後,未訴事項提起被駁回怎麼辦

首先,二審法院只是對你上訴請求中涉及到的事實及法律適用問專題進行審查屬,不涉及新的訴求,更不用說未訴的訴求。
其次,對於新的訴求,你可以另案再提請訴訟,繼續走一審程序,如被駁回可以依法提請上訴。
最後,附相關法條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八條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最高法關於適用民訴若干問題的意見》
184、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Ⅵ 我是勞動爭議糾紛案的原告,被告提出管轄異議被法院駁回後再次上訴的期限是多少影不影響原告的內容

1、被告提出管轄異議被法院駁回後再次上訴的期限是10天。
2、中院會依法裁定本案由九龍坡區法院進行審理。

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七條中被駁回起訴時勞動仲裁的裁決是否有效

因當事人一方不服勞動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的,依內據最高院的解釋容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該仲裁裁決有否有效,要分情況說明:
一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提起民事訴訟,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法定期限內提出的,人民法院立案受理,該裁決不生效;
二是,人民法院的經審理後裁定駁回當事人的起訴,裁定經送達後,當事人可以在十日內提出上訴,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未提起上訴的,裁決書生效。
三是,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提起上訴,仲裁裁決不生效,但如第二審人民法院仍裁定駁回,該裁定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仲裁裁決生效。

Ⅷ 勞動仲裁會駁回還是會支持呢

支持「勞資糾紛仲裁員」的回答。

Ⅸ 和原公司的勞動糾紛,被勞動仲裁駁回,我的情況如果上訴到法院,贏的幾率有多大

不知道勞動仲裁委員會是以什麼理由駁回你的申請的。是不是超過仲裁時效了?你沒有說清回楚你工作的起止日期答,如果是仲裁時效的問題,你到法院起訴是應該會贏。但如果不是超過仲裁時效的問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做法是錯誤的。如果因為勞動的原因不簽定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並支付補償金。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六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你可以請求支付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和9個月的二倍工資。

閱讀全文

與勞動爭議糾紛駁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