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證監會對持有證券公司5%以上股權的股東的實際控制人有什麼資格要求
持有證券公司5%以上股東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凈資產不低於內二億元,凈資產不低於實收資本的50%;
(二容)不存在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或資不抵債的情形;
(三)累計虧損未達到注冊資本的50%;
(四)或有負債低於凈資產的50%;
(五)具有持續盈利能力(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二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六)信譽良好,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不存在因故意犯罪被判處刑罰,刑罰執行完畢未逾三年的情形。
❷ 廣大股民是否可以向證監會索賠
很難啊。
證監會要是不受理,你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在中國,法律算個P,只有職能部門定調才會產生違法一說。
❸ 證監會對於有經濟糾紛公司上市如何處理
如果他在上市過程中如實披露,沒有問題的。
❹ 公司上市前是否需要五個法人股東
不一定要5個。但是最少2個,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還可以混搭。
企業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來說,企業欲在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必須經歷綜合評估、規范重組、正式啟動三個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
第一階段 企業上市前的綜合評估
企業上市是一項復雜的金融工程和系統化的工作,與傳統的項目投資相比,也需要經過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期後評價的過程;而且還要面臨著是否在資本市場上市、在哪個市場上市、上市的路徑選擇。在不同的市場上市,企業應做的工作、渠道和風險都不同。只有經過企業的綜合評估,才能確保擬上市企業在成本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正確的操作。對於企業而言,要組織發動大量人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為了保證上市的成功,企業首先會全面分析上述問題,全面研究、審慎拿出意見,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後才會全面啟動上市團隊的工作。
第二階段 企業內部規范重組
企業首發上市涉及的關鍵問題多達數百個,尤其在中國目前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諸多財務、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很多問題在後期處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因此,企業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並在上市財務顧問的協助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預先處理好一些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此項工作,也可以增強保薦人、策略股東、其它中介機構及監管層對公司的信心。
第三階段 正式啟動上市工作
企業一旦確定上市目標,就開始進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實務操作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選聘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審計及法律調查、券商輔導、發行申報、發行及上市等。由於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務機構有五六個同時工作,人員涉及到幾十個人。因此組織協調難得相當大,需要多方協調好。
❺ 證監會前段時間在媒體說大力監管上市公司大股東惡意減持,怎麼最近不管了,暗向收到什麼好處了。腐敗無能
證監會前段時間在媒體說大力監管上市公司大股東惡意減持,一般不會不管版的;你說最近不管了,恐怕權是沒有根據吧,這是可不能主觀臆測,說話要負責人要有證據的;你說收到什麼好處了,也同樣不可亂說,同樣需要證據;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大股東惡意減持的監管,是要經過監測發現、調查核實、確認處罰一系列措施步驟或程序的,在沒有確認處罰之前是不會公開的,一般公民不了解內情,不可以隨便下結論「最近不管了」,」收到什麼好處了」,「腐敗無能」;另外,也不可以以偏概全、把所有的正常減持都說成是惡意減持,確認惡意減持是有條件標準的。
❻ 上市公司股東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會有哪些處理
敷衍了事,沒有後文
❼ 證監會關於內部職工持股的上市公司有沒有法律上的明確解決措施謝了
公司法、證券法規定,上市前股份公司的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沒說不可以內部職工持股。只要人數不超就行了。
❽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時是否能增持公司股票
而面對當前的空頭,只能依靠國家隊抵抗,大盤穩定走強還是下跌震盪完全取決於國家隊的救市力版度,這個權維穩救市過程仍是一場艱巨的戰爭,大家不要想著一天兩天或者一周兩周就結束,要做好長期奮戰的准備。
操作上,面對上躥下跳的猴市,大家首先要做到的是倉位控制,這方向小薇近期一直在反反復復提示大家,如果你已經做好了抗戰准備,那就堅守到底,
❾ 上市公司最大股東被證監會處罰10年不讓證劵交易,後期能減持嗎
估計減持需要等到處罰結束之後了吧,這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