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事借款糾紛我是原告,開庭需要准備什麼必備資料急!!
起訴狀。
原被告身份信息證明。
借條或欠條,及相關證據,證人證言等。
如果有轉賬記錄,到銀行調取。
到被告戶籍所在地或者長期居住地法院,立案庭立案遞交材料。
Ⅱ 借貸糾紛陪原吿人開庭需要帶什麼
根據《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六條規定,進入法庭的人員應當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並版接受人權身及攜帶物品的安全檢查。
持有效工作證件和出庭通知履行職務的檢察人員、律師可以通過專門通道進入法庭。需要安全檢查的,人民法院對檢察人員和律師平等對待。
第七條規定,除經人民法院許可,需要在法庭上出示的證據外,下列物品不得攜帶進入法庭:
(一)槍支、彈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具有殺傷力的器具;
(二)易燃易爆物、疑似爆炸物;
(三)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強氣味性物質以及傳染病病原體;
(四)液體及膠狀、粉末狀物品;
(五)標語、條幅、傳單;
(六)其他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物品。
Ⅲ 民間借貸開庭流程
民間借貸開庭流程
1、宣布開庭。
2、核對當事人身份
原告(或上訴人)向法庭陳述自己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籍貫、職業、住所地(是訴訟代表人的陳述姓名、職業、住所地;是法定代表人的陳述姓名、職業、單位住所地)。委託代理人向法庭陳述自己的身份及代理許可權。
被告(或被上訴人)、第三人(或原審第三人、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及委託代理人向法庭陳述自己的身份。
3、審判長詢問當事人對出庭人員的身份有無異議。
4、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及書記員名單
5、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合議庭組成人員及書記員、鑒定人(或勘驗人、翻譯人)迴避。
(3)借貸糾紛開庭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有關民間借貸的規定還分散在《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和1999年的兩個司法解釋中。
在《合同法》中,借款合同作為一種民事合同被集中地歸入在第十二章中。其中,第1條規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第210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貸合同,自貸款人提供貸款時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利率的規定。」很明顯,《合同法》對民間借貸合同是採取區別對待的,主要表現在借款主體和無息推定原則上。
Ⅳ 借貸糾紛後天就要開庭了 需要准備什麼
看來你是原告,是債權人。
因為沒有書面欠條,只有微信轉賬,如果債務人不到庭,法官很回難答僅憑微信就認定債務人欠你的錢。
最高法院明確規定,僅有銀行轉賬憑證,債務人否認的,債權人還應當提交其他證據,來進一步證明債務的存在。
所以,建議你再找你或對方熟知你們之間發生債務情況的人到庭作證。
或者撥打對方的電話,交談與債務有關的話題,然後偷偷的錄音,將錄音提交給法院。
Ⅳ 法官在辦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庭審中應問哪些問題
每個人問的問題抄都不一樣,其實主要就襲確認三點:
1、是否存在真實借貸關系:a債權人和債務人是否發生真實的金錢往來;b金錢往來是否是因為借貸行為發生的。
2、被告人是否有償還借款的義務。
3、應還借款金額的確定。
Ⅵ 民間借貸庭審時原告要注意什麼
注意提供證據進行舉證,必要可委託律師協助。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6)借貸糾紛開庭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
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三條 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第四條 保證人為借款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出借人僅起訴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證人為共同被告;出借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為共同被告。
保證人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證,出借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借款人為共同被告;出借人僅起訴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證人為共同被告。
Ⅶ 借貸案件開庭法官一般會問什麼
審理民間借貸案件中的詢問重點:
1、詢問借款用途,對借款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如果借款用途具有非法性,則需詢問、查實債權人是否知悉借款人的借款用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及《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3條、第164條的規定予以制裁。在實踐中,賭博者之間的違法借貸比較常見,但都學會了規避法律,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難以對借款進行合法性審查。
2、當借款憑證沒有約定借款期限時,一定要詢問當事人雙方有沒有口頭約定借款期限,特別是放貸人主張逾期利息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九條規定:「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借貸經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後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3、審查利息約定,當無利息的書面約定時,詢問有無利息的口頭約定。一方面國家對民間借貸的利益有強制性規定,另一方面關涉當事人有關資金利息及逾期利息的訴訟請求。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借貸利率高於法律允許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不含浮動)3倍的為高利借貸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明確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實踐中,高利貸者在如下方面進行法律規避:一是主體方面,即使是在調劑行借的款,借條上署名的出借人不是調劑行,而是該調劑行業主或其家屬個人,並以個人名義參加訴訟。二是證據內容方面,借條上不會出現明顯的高利率,一般都是在出具借條的時候直接扣除高額利息,然後再寫上受法律保護的利率或不約定利率。如借條上載明借款10萬元,期限一個月,月息1角5分,而實際付給借款人的只有8.5萬元,其中1.5萬元利息已被直接扣除。法院審理時,被告雖然口頭辯解該借款為高利貸,但無法提供有效證據,而原告提供的證據並未超過法定保護的利率限額,使法院在證據認定上存在很大困難,從而可能導致合法形式掩蓋下的非法利益得到了法律保護。
4、若有利息約定,詢問提供借款時利息是否預先從本金中扣除。如果利息預先從本金中扣除,則應該以實際提供的借款為准還本付息。
5、是否實際提供借款。民間借貸是實踐性合同,自借款人實際提供借款時成立。在審理實踐中,只要放貸人有借款人出具的書面借款憑證,當事人對借款事實爭議不大,法官很少會問及此問題。在借貸實踐中,書面借款憑證一般都採用「今借到......」或者「今欠到......」的表述方式,但也有直接在借條或者欠條上僅書寫借款金額的情形,此情形下就有必要詢問當事人是否實際提供借款。
民間借貸案件的疑難點便在於合法性審查,高明的法律規避手段往往使得法律為違法者提供了保護傘,辯稱借款具有非法性的借款人往往因舉證不能而敗訴。筆者認為,放貸人與借款人之間的關系有時應成為審查要點,如果當事人之間關系平淡、疏遠,卻發生數額較大的借貸,要麼高利貸、要麼賭博的幾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