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勞動合同糾紛是否適用民事訴訟法
勞動爭議在進入法院訴訟階段之後,屬於民事糾紛的一種,適用民事訴訟法。
B. 《民事訴訟法》第24條規定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回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答法院管轄。 (註:新民事訴訟法是第二十三條)
【釋義】 特殊地域管轄(又稱特別管轄),是指以訴訟標的所在地、法律事實所在地為標准確定案件管轄。
合同糾紛的管轄確定標准有兩個,分別是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確定是相對復雜的問題,對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有專門的規定,此處不贅述。
C. 勞動合同法屬於民事訴訟法一類嗎可以與之沖突嗎
勞動法屬於經濟法范疇,且勞動法屬於特別法,與民法通則若有沖突適用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
D. 民事訴訟法規定,哪些糾紛屬於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作為法律糾紛的一種,一般來說,是因為違反了民事法律規范而引內起的。民事容主體違反了民事法律義務規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利,由此而產生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民事爭議。總的來講,民事糾紛就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難免會發生各種民事糾紛,如離婚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房屋產權糾紛、合同糾紛、著作權糾紛等。民事糾紛若不能得到妥善解決,不僅會損害當事人合法的民事權益,而且可能波及第三者甚至影響社會的安定。因此,各國都很重視民事糾紛的解決並建立了相應的處理民事糾紛的制度。
E. 教育合同糾紛訴訟屬於民事訴訟,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普通訴訟為多少年
《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r\n《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時效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r\n《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r\n《合同法》第129條\\「第一百二十九條 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r\n《環境保護法》第42條\\「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起時計算。」及《海商法》第265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r\n \r\n綜合以上規定,你問的\\「債權債務」是比較籠統的,因為債權債務法理上可分為合同之債、侵權之債,所以,具體問題要適用具體的法律規定。當然,一般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兩年是沒錯的(其他的是特殊規定)。\r\n \r\n另外,訴訟時效可以被中斷(就是從新計算),但受到《民法通則》第137條20年的限制。\r\n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r\n請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存款糾紛等糾紛不適用訴訟時效)
F. 民事訴訟法因合同糾紛法院管轄怎麼認定
一、民事訴訟法因合同糾紛法院管轄怎麼認定?
1、《民訴法》第23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這是一般合同糾紛的管轄確定原則,凡是《民訴法》沒有例外規定的,均使用該准則。
2、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保險合同糾紛,根據《民訴法》第24條,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此外根據《民訴意見》第25條的規定,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運輸中的貨物,應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法院管轄。
4、運輸合同糾紛,根據《民訴法》第27條,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其他由法律規定的管轄法院
1、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未載明付款地的,票據付款人(包括代理付款人)的住所地或主營業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
3、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了如果發生合同糾紛的情況下,應當由哪個法院進行管轄。當事人應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到指定的擁有案件管轄權的法院進行訴訟來解決相關爭議。雙方需要嚴格執行司法判罰的結果,如果對方不執行相關決定的,可以申請司法強制,迫使對方執行判罰結果。
延伸閱讀: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土地租賃合同糾紛起訴狀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起訴狀怎麼寫
G. 民事訴訟合同糾紛時,法院管轄權如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八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十八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 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採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的。
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第二十條 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第二十三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第二十四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第二十五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