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傳吉利帝豪gs被召回有這樣的事嗎
召回: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將召回2015年11月17日至2015年12月2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6年款EC7汽車,共計373輛。
B. 吉利帝豪GS採用的變速箱有多少人投訴了
不知道,變速箱有問題嗎?我的也是這款車
C. 吉利車和帝豪GS車的缺點
吉利汽車的缺點:
1、行車電腦沒有平均油耗顯示,這就只能靠自己每次加油,然後做記錄測算出自己的平均油耗了。
2、空間不夠大,後排3個大人,都比較偏胖的,坐著不是很寬敞,有點擁擠。
3、底盤偏硬,每次過坑坑窪窪的地方車內會覺得比較顛。
帝豪GS車的缺點:
1、輪胎胎噪有點大,車速超過80以後明顯能聽見胎雜訊(有錢了高低換一套舒適型輪胎)
2、一體機是電阻屏的,要使點勁按;車機系統USB介面在手套箱中,連手機不方便。
3、車燈標準的蠟燭燈,晚上開車對面一照,什麼都看不見了,後期一定要改裝氙氣燈。
拓展資料
帝豪GS外觀造型時尚,安全配置夠高,有一定的通過性,性價比夠高。外觀漂亮,設計風格符合時尚元素,跨界SUV後溜背造型,犀利的帶透鏡大燈,流暢的車身腰線,都是我選擇它的理由。
做工及車漆比較滿意,沒發現有明顯的縫隙,可以接受。中控台用手能摸到的地方都是軟性材料,皮質座椅,很上檔次;儀表盤雙炮筒的設計,效果很不錯;車機不是安卓系統的,不過也可以接受,畢竟就是聽聽歌、導航加上倒車影像,音質只能高中低音調節,聽歌音質一般,如果使用手機上第三方軟體播放歌曲,在調整音效的情況下,那音質立馬就上升了一個檔次。儀表盤盤白天指針是白光,開燈時指針變成紅光,不刺眼,效果不錯;暫時沒異響。
前排空間充裕,後排也不錯;後排有中間靠枕,即使後排坐滿人,也不會很累;後排有中間杯架,當後排座兩人時,胳膊有支撐的地方很舒適。 儲物空間充足,四門都有儲物盒;中控兩側各一個;手套箱放些雜物足夠了;扶手箱儲物盒夠深,在買個專用的扶手箱儲物盒,分上下兩層,很不錯。
後備箱有點小,為了後排的空間只能犧牲後備箱了,個人覺得挺好,畢竟後排經常做人,後備箱不是經常用到。安全配置高,ESP車身穩定系統、剎車防抱死系統、超速警示、全方位安全氣囊、胎壓監測等都很實用。四門一鍵升降(後期可以在某寶淘個OBD自動鎖車升窗,車輛鎖車後四門車窗升到頂)、自動大燈、自動空調等配置,多媒體大屏配備倒車影像,倒車影像有顯示距離,標線隨著方向盤轉動,配合倒車雷達,完美結合。
1.8L的發動機,在市內走走停停跟車毫無壓力。高速路上的表現也可以,速度到100以上的時候就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沒有了在低速的時候那種推背感),總之應付家用完全沒問題,偶爾想狂野一下,它也可以滿足,但是你想飆車,那對不起達不到要求。帝豪GS定位是城市SUV,基本沒有什麼越野能力,但是底盤比轎車高,在城市停車不方便的時候,偶爾也可以上上道牙子(就是道路兩側的路基)。
在市內開車經常等紅綠燈,偶爾壓車的情況下,油耗為9.5左右,高速時速維持在100到120之間,油耗為8.4左右,國道時速維持在70到90之間,油耗為6.5左右,1.8L的發動機這個油耗,對於我來說可以接受。懸架偏硬,過減速帶及坑窪需要慢速通過,但是在高速過彎的時候側傾比較小。空調是自動空調,大燈是自動大燈,比較滿意,操作按鈕簡單明確,容易上手;行駛舒適性中等,路不好一點,車內噪音大;座椅還是比較舒服的,可以很好的包裹身體。
D. 吉利帝豪GS汽車問題!
接近1.4噸
1.8的1320
1.3T手動1360,自動1398
E. 我買了一輛吉利帝豪GS新車才幾個月到處生秀,我經12315投訴去解決沒有達成調解一意見。
帝豪GS是一款兩廂跨界車,也就是通常說的CROSS車型。是一款顏值上,我比較喜歡的車型回,所以也是特答別關注這車質量表現怎麼樣,對於題主說道的生銹問題,在車質網上來看,的確有不少這樣的問題,如果您的也是這樣的情況,聯系售後未得到處理的話,建議還是直接通過車質網進行反饋吧!
F. 吉利帝豪gs,減震到底有多差,害得我不敢買了,詳細點
我的才買一年減震就壞了,他媽的4S店還不保修,我要投訴找那裡啊~!
G. 買了輛吉利帝豪GS私家車沒有才個月到處生秀多次找4S店都沒有得到解決如何打這場管司
你可以先打400投訴,一般打了400他們就會上心了。
H. 我是吉利帝豪GS2016款,從買開始就有倒擋不好掛,投訴好多次,問題一直沒有處理
很多問題上策是和平解決,不要動不動就投訴,你投訴了還是得那些人幫你解版決,動不動就投訴當事人可能權被領導批評、可能被罰款,如果是你你會舒服嗎?不舒服那更不會幫你解決了,對吧!這樣的問題找個專業的師傅分分鍾幫你搞好!
I. 我去年在上海買的吉利帝豪Gs,說好的上牌補貼到現在也沒拿到被4兒子給坑了,多掏了3000元怎麼辦
12315進行投訴。或者就是找記者過去討說法。
J. 帝豪GS車機卡頓可以去哪維權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回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答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