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債務糾紛最多幾年
訴訟時效為兩年,從債權人最近一次要求債務人還債的日期算起;超過兩年,專不予保護。兩年內債務屬人未還債的,債權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兩年內債務人未還,債權人既沒有要求債務人還債,也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超過訴訟時效,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❷ 欠債過兩年怎麼要債
如果超過兩年,有可能過了訴訟時效了,要抓緊追討,向法院起訴,勝訴後可以要求執行房子中他的份額。聊天記錄是很重要的證據,這屬於民事借貸糾紛,不屬於詐騙,只有起訴主張民事還款。
❸ 欠債不還,兩年多了
一、欠債不還超過兩年怎麼辦?
如果他人欠自己錢的話,自己是可以及時主張債權的。為了督促債權人行使權利,法律規定了訴訟時效制度,一般的訴訟時效是兩年,當事人需要在時效內行使自己的相關權利。2018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根據這一規定,民事權利一般在3年後法院不再予以保護,權利人將喪失勝訴權。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同時規定,在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後,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不予支持。義務人履行義務不僅包括實際履行,也包括重新作出承諾。
二、追討欠債的合法手段有哪些?
1、和解法。
協商和解是指債權債務當事人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協商或邀請第三人從中斡旋,解決糾紛。債權到期或即將到期時,債務人暫無能力償還債務但有還款誠意的,債權人可以就履行債務的期限、方式、數額等同債務人進行磋商,敦促債務人履行債務或簽訂還款協議。
2、調解法。
債權人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書面調解申請。經調解達成協議後,債務人應按約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協議。對於簽訂協議後債務人又反悔或部分反悔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3、仲裁法。
仲裁統一實行或裁或審、一裁終局制度,同訴訟的兩審終審制相比,仲裁更有利於當事人之間迅速解決糾紛。當事人申請仲裁應向仲裁機構遞交仲裁協議、申請書及副本。申請書要詳細載明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等情況及事實理由。通過仲裁方式解決債務糾紛,具有較強的保密性,當事人之間大多沒有激烈的對抗性。另外,申請仲裁的費用一般比提起訴訟的費用低。
4、訴訟法。
債務糾紛訴訟就是打民事官司。對一些較為復雜、對方當事人較難對付或者通過其他途徑很難解決的案件,債權人就可選擇訴訟程序來解決。法院處理債務糾紛是最終的、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解決方式。
綜上所述,人們將錢借出去,應該保留好欠條等證據材料。如果對方欠債不還超過兩年,只要還沒有超過三年,債權人都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像這么久的話,其它手段已經失效,起訴是最好的選擇。當事人可以通過律師代理案件,寫一份民事起訴書,將對方告上法庭。
❹ 欠款超過兩年可以起訴嗎
只要沒有超過三年,就還可以起訴,滿足起訴條件,法院會受理的。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如下: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4)債務糾紛過兩年了擴展閱讀:
起訴流程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
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❺ 債務糾紛法院判決過兩年也沒有還錢也無法強制執行,黑名單是不是也沒什麼用,我怎麼辦
自行查找財產線索提交法院執行
❻ 法院判債務糾紛勝訴,超過兩年後就自動放棄
是兩年不申請執行的,算放棄。然後在從新起訴。
❼ 法院判決執行後,欠錢的一直不還,兩年後這種執行案子會失效嗎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超過兩年,債務也不會消失。
現在的債務糾紛是比較多的,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為債務糾紛而起訴到法院。但是過去幾年,我國很多經濟糾紛的執行難度非常大,雖然法院做出了最終判決,但被執行人並沒有按照法院的判決書去執行,所以導致債務人的權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而在這種債務糾紛當中,有一個問題是非常值得大家去關注的,那就是法院判決書下來之後申請執行強制執行的時效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39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為二年,也就說,法院判決書下來之後,被告有義務執行法院的判決結果,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執行的,申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有效時間是兩年,如果超過兩年之後再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有可能不再受理。
在現實當中,即便法院判決書下來了,但是有些被執行人確實是沒有財產可以執行,這時候超過一定的期限(一般是6個月)那執行局就會終本。但是終本之後並不意味著判決的失效,只是法院不會時時刻刻幫大家盯著被執行人。所以在法院終本之後,大家一定要積極去搜集被執行人信息,如果發現被執行人有高消費行為,或者有相關的資產可以執行,比如住著豪宅,開著豪車,或者發現被執行人的親屬有較強的消費能力,有可能是被執行人刻意把財產轉移到他們的名下, 這時候大家可以向法院申請恢復執行程序。
❽ 債務糾紛,欠條已過兩年有效期還能不能打贏!
本案雖為欠條但實為借款,約定了還款期限對你不利,但還有爭取的希望。內你只要給對方打電話錄音要求還款容他不否認,就可以從新計算時效。也可想辦法讓對方給你出具個環款計劃,分期給,同樣也能中斷時效。電話內容可以是某某,我是某某,那兩萬五您先給一部分也行,我都要這么多次了。
如果能證明多次索要,可以勝訴.
只要證明你曾經索要,就會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導致2年時效重新起算。或者對方現在認賬的話,讓其作出還款承諾,到時候對方即使再提出實效抗辯也不會受保護。穩妥起見,不處理。
您好!其實您的他給你打得欠條約定的還款日期不明,另外有其他證據更有利。
可以再向對方主張,對方一旦予以確認還款,那麼就解決了時效問題。
❾ 欠債兩年多了,又沒有什麼憑據,這樣可以起訴嗎
欠債兩年多了,又沒有什麼憑據,這樣可以起訴
現在陸續取證版也不算晚,關權鍵是取證要有技巧。建議先緩和與其的關系,麻痹對方。同時積極搜集手頭現有的憑據,如銀行匯款單等,找一下有沒有對方寫過的收條之類的,好好想想對方從這里拿錢有沒有人看見了。
現在立刻起訴對方,較為不利,畢竟需要承擔對方借了錢的舉證責任的。
相關法律: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款;「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