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房拆遷補償方式與政策,公房拆遷糾紛怎麼起訴
拆遷行政訴訟的含義
關於房屋拆遷糾紛的行政訴訟,是拆遷當事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拆遷當事人和其他拆遷參與人參加下審理和解決拆遷糾紛案件的活動以及在這些活動中所產生的法律關系的總和。拆遷行政訴訟的上述定義包含了以下幾個要件:
第一,拆遷行政訴訟的原告是拆遷人或被拆遷人以及與拆遷活動有利害關系的其他人員或組織,被告則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拆遷管理部門,這也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行政訴訟的主體特定性。
第二,拆遷行政訴訟的客體是拆遷管理機關的針對拆遷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三,拆遷行政訴訟是拆遷當事人或參與人認為拆遷管理機關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引起。這里的關鍵是認為而非確實存在侵權。是否存在侵權是訴訟中解決的問題,起訴時只要原告主觀上認為就行了。
第四,拆遷行政訴訟不同於拆遷糾紛的行政裁決之處在於「司法性」,是一種司法活動,必須是在國家審判機關的主導下進行的活動。
1、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承租人達不成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形成糾紛;
2、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承租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內拒絕搬遷,形成糾紛。
處理方式:
1、對上述第一類糾紛的處理:
(1)、行政裁決:經當事人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的內容應當包括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2)、依法起訴:若拆遷當事人對裁決不服,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60日內向作出裁決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3)、強制拆遷:如果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拒絕執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裁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內未搬遷的,可以依法實施強制拆遷,由房屋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執行,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民事訴訟
《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起訴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等案件問題的批復》?法復[1996]12號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後,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未經行政機關裁決,僅就房屋補償、安置等問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合同,依法成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協議或者履行協議不符合約定的,按照《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當事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以下二種情形:其一是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搬遷期限屆滿後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其二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後,且拆遷當事人之間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當然,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者拆遷當事人之間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達成了仲裁協議的,一方當事人反悔,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 裁裁決書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裁決內容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法院申請執行。
『貳』 公房面臨拆遷糾紛問題
首先你描述的父母來婚前有房產,那自么婚後該房產是否屬於二人共同共有,即房產證上寫的誰的名字。其次父母離異,對於該房產是否有協議明確其歸屬,如果沒有協議,一般是按照市價折算成錢平分。所以要弄清該房產的最開始的權屬,然後之後的權屬,才能知道現在遇到拆遷時,應該由誰享受拆遷補助款。
『叄』 公房拆遷家庭糾紛
屬於拆遷違法,可以訴訟到人民法院解決。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三條專拆遷屬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六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肆』 公房拆遷拒搬糾紛
你好,我是上海專業復拆制遷律師。
首先,更正一下,對於公房,你們所享有的僅僅是使用權而非所有權
其次,你們對後爺爺並不形成撫養贍養權利義務關系,所以你們無需對其承擔贍養義務。
再次,你後爺爺是否能享受到拆遷補償安置,需要拆遷實施單位根據當地的政策來作出認定,而並非由你們和你後爺爺決定。
同時,因為後來公房的租賃憑證上變更為你的名字,也就是說你是承租人。根據上海這邊的操作方式,拆遷實施單位,即動遷組,一般只會與承租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而拆遷協議簽訂之後,你們就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搬遷,否則可能會涉及到強拆。如果協議簽訂之後,你們和後爺爺對所獲得的補償有糾紛,則你們雙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此時已經是你們家庭內部糾紛了,與動遷組再無關系。
不知回答是否另你滿意。總之,拆遷糾紛比較復雜,而各地政策都有不同,所以你最好是詳細了解一下你們本地的拆遷政策。
『伍』 動遷安置的公房權利安置對象戶口遷出後還可以主張嗎
可以主張的
因為是公房,安置對象可以主張居住權
如果動遷安置協議上面,明確你為安置對象,那麼你就應該有居住權。這個權利並不會因為戶口遷出而喪失!
『陸』 職工租住了40年的公房遇到拆遷,安置、補償的政策法
這個很難說,我
也住了十幾年
的公房,經過上訪
幾個月了也沒有結果
『柒』 公房拆遷有安置補償方案:做房改,可是產權單位不執行還起訴我們,該怎麼辦
既然是公房,拆遷費自然歸產權單位,與住戶無關。動遷安置費才是住戶的。
如果你們拿了屬於產權單位的拆遷費,人家當然要吿你們。
『捌』 公房拆遷家庭糾紛,法院會判協議無效嗎
法院認定是否協議無效,需要看協議的內容是否違法,具體需要看協議的條款。
『玖』 公房拆遷補償方式與政策,公房拆遷糾紛怎麼起
公房拆遷有補償嗎?
公房拆遷政府是給補償的,一般都是按照面積進行1:1的補償,但具體應該怎麼補償,還是要看當地的政府的拆遷公告怎麼要求和規定。
公房拆遷,補償款不會全部給居住人的,還有房產人公房所屬單位的補償部分。給與公房承租人的補償一般是由公房所屬單位另行安排住房,或者直接給予補償款。具體補償款是多少,還要看公房所屬單位的決定,但要能保障公房承租人的居住條件。
公房拆遷有補償嗎
公房拆遷應該如何補償?
首先須明確一點,公房是國家財產,不能作為私人財產被繼承。《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規定,拆遷補償的受償方為被拆遷人,即被拆遷房屋的權人。存在公房租賃關系的情況下,被拆遷人也就是公房租賃關系中的出租人只有在與從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或對承租人進行安置後才能獲得補償。
在被拆遷人(出租人)對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情況下,不存在對承租人的金錢補償問題。但在解除租賃關系的情形中,被拆遷人(出租人)通常以向承租人支付一定的金錢作為買斷承租人承租居住權的對價。
由此可見,公房拆遷也是有補償的,但是很多人對於公房拆遷補償的問題不是很明確。也因為這些問題產生過很多的糾紛,大家公房拆遷的時候,可以根據情況得到相應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