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證明目的應該寫在證據清單里,還是寫在訴狀中
證明的目的應該寫在證據清單里。不應該寫在訴狀中。
② 訴訟官司中債務糾紛案件應提供哪些證據
《最抄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因此,當事人要想訴訟中得到法院的支持,需要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在債務糾紛案件中,需要提交的證據有:合同、補充協議、欠條或借條、收發貨單、銀行轉賬憑證、發票等。
③ 證據目錄里證據目的。如何表述。有些律師一步到位直接寫法律評價後的法律事實。比如借條:證明雙方債權債
一般都是寫 證明被告xx向原告xx借款多少的事實
④ 民事保險案件原告需要提供的證據及證明目的
1、保險單,證復明:1、原告與被告保險公制司存在保險合同關系;2、載明保險期間的起止日期;
2、保險費票據,證明原告按合同約定向被告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費的事實;
3、發生保險事故的證據,證明:1、原告在保險合同期間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2、被告保險公司應該向原告支付保險賠償款;
4、保險理賠申請表,證明:原告按約定向被告保險公司提出要求理賠申請;
5、通知,證明被告保險公司拒絕支付賠償款的事實。
⑤ 債務糾紛起訴需提供哪些證據
一般來說,債權債務糾紛需要提交的證據包括證明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據、證明買賣關系存在的證據、證明協議履行情況的證據、當事人訴訟請求的計算清單等。
⑥ 債務糾紛案件如何舉證,債務糾紛證據有哪些要求
1、債權人申請支付令的,債權人應提供借貸合同、借貸憑證、借貸雙方交內付錢款的有關憑證。
2、借貸案容件,原告應提供書面借據(借款數額、交付地點、時間、借款用途、歸還日期、利息約定);無書面借據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
3、借貸關系是否合法,債權人應提供債務人借款用途的證明。
4、債務人下落不明的,債權人應先提供有關部門關於下落不明的證明,並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
5、債權人要求債務人支付利息的,應提供雙方關於支付利息的約定證明;原無利息約定,債權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借款經催告不還,債權人要求償付催告後利息的,應當提供到期不還或經催告不還的證據。
6、借貸關系有擔保人的,原告應提供有關擔保的證據,以及擔保人姓名、住址。
7、個人以合夥組織名義借款,債權人應提供個人以合夥組織名義借款的事實依據,借款亦應提出借款用於合夥經營的證據。
⑦ 債務糾紛案件中原告和被告應該提交的證據有哪些
一·債務糾紛案件中雙方應該提供的證據
(一)原告(債權人)應提供包括:
1、能證明與被告之間存在債權的證據材料。如合同、借條、收據、欠條等;
2、自己已履行義務而被告逾期不履行義務的證據。如錢款在何日何地通過什麼方式交給了被告,而被告到期仍不歸還,最好能提供與債權、債務人無關系的證明人;
3、如有擔保人或介紹人,必須要提供擔保人或介紹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家庭住址,若是單位擔保,須提供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等情況;
4、提供有關被告不履行義務的原因的證據。
(二)被告主要提供足以證明債務已經履行或者已經發生變更、取消的證據材料。若提供的是帶有偽造、欺騙性質的材料,則要承擔法律責任。
二·雙方在舉證時的注意事項
雙方在舉證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一)債權人申請支付令的,債權人應提供借貸合同、借貸憑證、借貸雙方交付錢款的有關憑證。
(二)借貸案件,原告應提供書面借據(借款數額、交付地點、時間、借款用途、歸還日期、利息約定);無書面借據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
(三)借貸關系是否合法,債權人應提供債務人借款用途的證明。
(四)債務人下落不明的,債權人應先提供有關部門關於下落不明的證明,並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
(五)債權人要求債務人支付利息的,應提供雙方關於支付利息的約定證明;原無利息約定,債權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借款經催告不還,債權人要求償付催告後利息的,應當提供到期不還或經催告不還的證據。
(六)借貸關系有擔保人的,原告應提供有關擔保的證據,以及擔保人姓名、住址。
⑧ 證據的證明目的是什麼
證據的目的就是為了認定事實。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之規定,證據必須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該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65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71條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並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綜上可知,證據的目的是為了認定事實從而證明舉證者的主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3月14日修正)第四十八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4年11月1日修正)第三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