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品牌被網路侵權怎麼辦
您好!關於網路侵權,首先可以向發布侵權信息的網站反應,要求刪除。隨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法維權。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Ⅱ 如何判斷商標侵權商標被侵權又該怎麼辦呢
好的商標名字越來越不好注冊,但是商標給予商標所有人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也就伴生出了很多傍名牌,或者不經允許直接使用別人已注冊了的商標銷售自己的產品為自己創造價值侵權行為。
作為商標權人,遇到商標侵權一定是一件煩心事,畢竟自己苦心經營的商標品牌就像自己撫養的孩子一樣,每天都在為它的成長付出心血。
當我們遇到上述侵權行為時該怎麼做呢?
一、收集保存證據
當發現侵權行為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保存證據,將別人侵權的商品以拍照、攝像、實物購買等方式進行固定,必要時對證據進行公證,同時要對對方的產品銷售情況盡可能多的去了解調查並取證。
二、向對方發律師函
掌握證據後可以通過委託律師向對方發律師函的方式警告震懾對方,給對方一次改正的機會。如果對方的產品在電商平台銷售,也可以通過電商平台舉報來震懾對方。
三、和對方溝通協商解決。
法律規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引起糾紛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與侵權人自行協商解決,如果對方侵權不嚴重,又願意溝通協商解決的,雙方可以就侵權事實和侵權賠償進行協商解決。
四、向工商行政部門投訴
工商行政部門有權監管商標,可以就侵權事件向工商行政部門進行投訴,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規定商標注冊人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請求保護其商標專用權的,應當遞交書面投訴申請,同時附送其有效的證明材料,具體包括投訴書、商標注冊證明以及雙方商標實際使用圖片。
五、向人民法院起訴
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據法律規定不願協商解決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提起民事訴訟可以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
Ⅲ 商標被侵權,對自己品牌有什麼影響
商標侵權行為的種類
首先,是《商標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五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這種行為又稱之為「反向假冒」。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其次,是《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所稱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1)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
(2)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第三,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1)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2)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注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
(3)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侵犯商標權的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中,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商標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和案件具體情況,可以判決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賠償損失、消除影響等民事責任,還可以作出罰款,收繳侵權商品、偽造的商標標識和專門用於生產侵權商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財物的民事制裁決定。罰款數額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確定。 另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同一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已經給予行政處罰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民事制裁。 根據上述規定,侵犯商標權的民事責任主要是: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和消除影響。
2、行政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罰款數額為10萬元以下。 根據上述規定,侵犯商標權的行政責任主要是: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
3、刑事責任 (1)假冒注冊商標罪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2)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示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示罪。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是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二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一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十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五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3)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罪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Ⅳ 品牌代理被侵權怎麼辦
你好!
據你和代理授權方的代理授權協議,如果代理授權人怠於行使權利可以根據合同自己主張侵權人賠償,如果是獨家代理,可以要求代理授權人去向侵權方要求停止侵權並要求賠償
如有疑問,請追問。
Ⅳ 品牌被侵權,有必要找第三方維權公司嗎
答:品牌祓侵權,事實應該有必要找第三方維權公司。
Ⅵ 我有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商品,我想在淘寶上賣,想問下可以么,會被說是侵權而違法么
現在復淘寶越來越嚴了,查侵制權查的很厲害,如果你的那個牌子的中國經銷商已經在淘寶備案了,那你就不能在做了,如果還沒有備案,那你還有機會,但是依然會被查到,查到也只是會封店,至於說的法律責任,應該不會,淘寶還沒嚴到那個程度。
Ⅶ 關於國際品牌的授權侵權問題
你的問題是目前我國服裝鞋類行業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也是讓眾多專真正的知名品屬牌企業最頭痛的問題。
1、英國登喜路公司是真正的「登喜路DUNHILL」商標的所有人,其他的所謂登喜路公司不可能有登喜路的商標。
2、(香港)登喜路或(法國)登喜路這些不是商標品牌,只是他們的企業名稱,根據我的經驗,有很多內地企業或個人,在香港成立一家公司,經常冠以這樣的名稱,因為香港公司法對於企業名稱是沒有嚴格要求的,然後他們在自已的商品上打上什麼法國登喜路授權等之類內容來誤導消費者。他們不可能在自已的服裝上標注登喜路商標,否則這樣的話就侵權了,你要購買真正的登喜路時一定要認准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