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瀆職侵權犯罪構成是怎麼樣的
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主體要件
瀆職罪的犯罪主體限定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包括權力機關、行政機瀆職罪宣傳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黨委、政協、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都不屬國家機關范疇,司法實務中出現了協管、協警及治安聯防人員受國家機關的委託從事公務的現象。為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立法解釋規定: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中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作了進一步的擴大解釋: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客體要件
瀆職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國家機關包括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
主觀要件
瀆職罪的主觀方面大多數出於故意,少數出於過失。故意與過失的具體內容因具體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沒有目的犯。
客觀要件
瀆職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刑法總則第十四、十五條規定了故意、過失兩種主觀罪過,學理上對故意與過失做了進一步劃分: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故意界定為直接故意;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故意界定為間接故意;將已經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界定為過於自信的過失;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過失界定為疏忽大意的過失。我們試圖以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是包含故意、過失抑或二者兼具為標准,將關於濫用職權罪主觀罪過的學說分為兩大類:單一罪過說和復雜罪過說。
『貳』 甘肅省人民檢察院的繼往開來
2010年工作主要情況
2010年,全省檢察機關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堅強領導下,在人大、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以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載體,以執法辦案為中心,依法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職責,檢察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立足檢察職能,積極服務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著力維護良好發展環境。省、市兩級院出台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13個工作指導意見,為招商引資等全局工作營造良好「軟環境」。依法批准逮捕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危害稅收征管秩序、擾亂市場秩序犯罪嫌疑人220人,提起公訴301人,同比分別上升5.3%和36.2%。立案偵查發生在資源開發和經銷、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領域商業賄賂案件141件152人,土地出讓、規劃審批、招標投標等工程建設領域職務犯罪案件107件134人。
著力保障政府投資安全。制定《甘肅省檢察機關開展重大建設項目專項預防工作實施方案》,主動聯系重大項目128個。加強對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等領域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法律監督。緊緊圍繞公共資金使用、公共項目實施等重點領域和環節開展跟蹤預防,運用預防咨詢、檢察建議幫助堵塞制度和監管漏洞,確保「工程優質、幹部廉潔、資金安全」。
著力服務農村改革發展。出台《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積極服務農村改革發展的意見》,指導各級院著力查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農惠農等領域職務犯罪案件,共立案偵查涉農職務犯罪案件219件398人。依法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兩搶一盜」犯罪,打擊制售偽劣農葯、化肥、種子等坑農害農犯罪。
◆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推動執法辦案工作平穩健康發展
(一) 打擊刑事犯罪工作進一步加強。共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11997人,提起公訴15553人,同比分別上升6.28%和5.33%。
依法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批准逮捕故意殺人、爆炸、放火、搶劫、強奸、綁架等嚴重刑事犯罪嫌疑人2110人,提起公訴2432人;批准逮捕盜竊、搶奪、詐騙等侵財犯罪嫌疑人5344人,提起公訴6235人;批准逮捕毒品犯罪嫌疑人1711人,提起公訴1699人;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活動,批准逮捕黑惡勢力犯罪嫌疑人134人,提起公訴64人。
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3114件次,接待群眾1038人次。深入開展「重大社會矛盾糾紛積案化解年」活動,積極推行領導包案、下訪巡訪、掛牌督辦制度,評查涉檢信訪案件31件,化解涉檢信訪積案30件。積極推進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協調有關方面對54名生活確有困難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親屬予以救助。
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落實中央「兩減少、兩擴大」的要求,依法決定不批捕891人、不起訴177人。建立健全重大案件及時報告、敏感案件審慎辦理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甘肅省試行社區矯正工作實施辦法》,改進對社區矯正和監外執行的法律監督,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涉案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幫教管理,促進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
(二) 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穩步發展。立案偵查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案件640件942人,同比分別上升11.1%和12.3%。抓獲潛逃職務犯罪嫌疑人22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3億元;為164名受到錯告、誣告的同志澄清了事實。
突出查辦貪污賄賂大要案。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案件532件787人。其中,大案294件,要案59件,大要案數和大要案比例同比分別上升20%和6.1個百分點。
嚴肅查辦瀆職侵權犯罪。共立案偵查瀆職侵權案件108件155人,同比分別上升22.7%和26%。其中,查辦涉農領域瀆職案件37件51人,工程建設領域瀆職案件4件9人,司法不公背後瀆職案件22件31人。
積極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開展預防調查937項,向發案單位和主管部門提出檢察建議1029件。加強預防教育,舉辦媒體宣傳、法制講座、警示教育活動6337次,受教育人員達200萬餘人,接受預防咨詢2520餘人次,印發《甘肅省預防職務犯罪專刊》等預防資料4.2萬余冊,向社會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1.18萬次,推動了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深入開展。
(三) 訴訟監督工作扎實推進。監督偵查機關立案423件,糾正不當立案336件;追加逮捕犯罪嫌疑人722人,追加起訴被告人189人;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108件,法院審結86件,其中改判31件、發回重審32件;對偵查和審判活動中的違法情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723件次。立案審查民事行政申訴案件1277件,抗訴269件。法院審結194件,其中改變原判決135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125件。積極開展教育疏導和息訴服判工作,依法息訴33件。監督糾正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不當1140人。對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中各類違法行為提出書面糾正意見2619人次,已糾正2614人次。
◆強化監督制約,切實提高執法公信力
(一) 建立完善監督制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普通刑事案件擬不起訴報市級院審核、命案提前介入、重大案件備案審查和派員指導等制度;進一步規范市、縣檢察院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備案、批准程序;認真落實職務犯罪案件由上一級檢察院審查決定逮捕、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職務犯罪案件擬不起訴、撤案報省院批准等制度。切實規范人民監督員的產生方式、職責許可權、組織形式和監督程序。
(二) 著力構建監督制約制度體系。圍繞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進一步健全檢委會、檢察長辦公會制度,規范議事程序和民主決策程序。圍繞執法辦案活動,全面推行「一案三卡」、網上監督和建立執法檔案等措施,加強對辦案的流程管理;圍繞人、財、物管理,建立健全乾部選拔任用、重大經費開支、物資采購的監督機制。
(三) 大力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組織力量編訂《甘肅省檢察機關工作規程》和《檢察業務實用手冊》。修訂完善《甘肅省檢察機關績效考評辦法》。會同省財政廳制定《甘肅省檢察機關涉案款物管理辦法》,明確了涉案款物管理方式和處理程序,規范了涉案款物的管理。
(四)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建立健全不起訴、不抗訴案件答疑說理和重信重訪案件公開聽證制度。堅持和完善特約檢察員、專家咨詢委員制度,邀請特約檢察員參與專項執法檢查、參加案件聽證會、列席檢委會會議。建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員制度及聯絡專網,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主動為社會各界監督、支持檢察工作提供平台,確保檢察權正確行使。
◆加強檢察隊伍和基層基礎建設,不斷提升法律監督能力
(一) 大力推進思想政治建設。認真開展「創先爭優」、「恪守檢察職業道德、促進公正廉潔執法」等教育活動,通過主動走訪徵求意見、領導帶頭查找問題、群眾監督整改落實等方式,推進執法規范化體系、隊伍專業化體系和管理科學化體系建設,為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 大力推進領導班子建設。健全完善黨組會議事規則,堅持重要工作決策、人事任免、大額經費開支由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對91名基層院班子成員進行了宏觀決策、組織管理、業務技能、群眾工作等方面的培訓。省院先後對白銀市院和臨夏州院領導班子進行了巡視考察。認真履行幹部協管職責,積極配合做好市、縣兩級院班子考察、檢察長調整以及班子成員、檢委會專職委員配備等工作。
(三) 大力推進專業化建設。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23期,培訓幹警1757人次。組織開展全省檢察機關公訴人論辯賽、第二屆偵查監督業務競賽,繼續開展析案學法、優秀辦案能手和優秀法律文書評選、示範庭和觀摩庭等多種形式的崗位練兵活動。有1名幹警被評定為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實施選拔10名專家、20名尖子、20名能手的人才培養工程。調整補充617名幹警進入全省偵查監督、公訴、職務犯罪偵查人才庫。136人通過考試,通過率達到45%。組織92名幹部到黨政部門和上下級院之間掛職鍛煉。
(四) 大力推進基層基礎建設。選調招錄102名大學生充實基層。絕大多數縣級院經費保障標准得到落實。林區、礦區檢察院管理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完成全省檢察機關三級專線網和三級機要通道建設。全面推行辦公辦案等重點應用系統軟體。 2011年主要工作任務
◆始終堅持服務發展大局,全力保障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研究制定全省檢察機關服務「十二五」規劃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找准檢察工作服務大局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進一步加強、完善和落實服務大局的措施,進一步轉變執法觀念、改進辦案方式,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著力深化三項重點工作,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進一步完善群眾訴求表達、執法辦案風險評估預警、社會矛盾化解、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等工作機制,著力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把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作為檢察工作決策的重要依據,轉化為檢察工作的重要內容,更好地聯系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實現檢察機關與人民群眾的良性互動。
◆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扎實推進執法辦案工作
一要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和涉眾型經濟犯罪;完善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案件辦案機制,規范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和刑事和解機制。二要突出辦案重點,加大辦案力度,加強跨地區案件、重大復雜疑難案件的協作配合和統一指揮;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大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違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見》,進一步解決瀆職侵權案件發現難、立案難、查證難、處理難等問題;繼續推進偵查工作與預防工作的緊密銜接,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三要深入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決議》,著力加強對重點環節和關鍵崗位的監督,切實加大對司法不公背後職務犯罪的查處力度,促進公正廉潔執法。
◆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努力夯實檢察工作科學發展基礎
認真開展「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建立健全領導班子政治理論研討、領導幹部述學評學制度。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選拔。加大對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基層檢察院的扶持力度。加大檢察專線網、區域網、分支網等基礎網路建設力度。堅決執行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四個一律」要求,毫不鬆懈地抓好自身反腐倡廉建設。
◆積極深化檢察改革,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供動力
積極、穩妥、統籌推進檢察機關業務管理、隊伍管理和檢務管理機制改革,不斷增強檢察工作發展動力和活力。積極穩妥推進鐵路、林區檢察管理體制改革,確保改革任務順利完成。
『叄』 瀆職侵權犯罪的重點查辦的八類瀆職侵權案件
●發生在領導抄機關和領導幹部中的濫用職權、失職瀆職案件
●濫用司法權、行政執法權、行政審批權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瀆職侵權案件
●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違法強制征地拆遷、破壞社會建設和惠民強民政策實施的瀆職侵權案件
●包庇放縱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假冒偽劣食品葯品、破壞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瀆職侵權案件
●群體性事件和重大責任事故背後的瀆職侵權犯罪案件
●危害科學發展和政府投資安全、嚴重不負責任盲目決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瀆職案件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侵犯公民人身權益和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犯罪案件
『肆』 誰有最新的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
您好,
一、瀆職犯罪案件
(一)濫用職權案(第三百九十七條)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准,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6個月以上,或者破產的;
7、弄虛作假,不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緩報、謊報情況,導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結果繼續、擴大,或者致使搶救、調查、處理工作延誤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構成要件的,按照該特殊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主體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的主體要件,但濫用職權涉嫌前款第1項至第9項規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追究刑事責任。
(二)玩忽職守案(第三百九十七條)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4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7人以上,或者輕傷10人以上的;
2、導致2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准,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7、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100萬美元以上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構成要件的,按照該特殊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主體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的主體要件,但玩忽職守涉嫌前款第1項至第9項規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以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
(三)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第三百九十八條)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故意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國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觸范圍,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泄露絕密級國家秘密1項(件)以上的;
2、泄露機密級國家秘密2項(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級國家秘密3項(件)以上的;
4、向非境外機構、組織、人員泄露國家秘密,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防安全或者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
5、通過口頭、書面或者網路等方式向公眾散布、傳播國家秘密的;
6、利用職權指使或者強迫他人違反國家保守秘密法的規定泄露國家秘密的;
7、以牟取私利為目的泄露國家秘密的;
8、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四)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案(第三百九十八條)
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或者遺失國家秘密載體,致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了限定的接觸范圍,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泄露絕密級國家秘密1項(件)以上的;
2、泄露機密級國家秘密3項(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級國家秘密4項(件)以上的;
4、違反保密規定,將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或者計算機信息系統與互聯網相連接,泄露國家秘密的;
5、泄露國家秘密或者遺失國家秘密載體,隱瞞不報、不如實提供有關情況或者不採取補救措施的;
6、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五)徇私枉法案(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一款)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對明知是沒有犯罪事實或者其他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採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責任為目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
2、對明知是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採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
3、採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反法律的手段,故意使罪重的人受較輕的追訴,或者使罪輕的人受較重的追訴的;
4、在立案後,採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反法律的手段,應當採取強制措施而不採取強制措施,或者雖然採取強制措施,但中斷偵查或者超過法定期限不採取任何措施,實際放任不管,以及違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脫離司法機關偵控的;
5、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枉法判決、裁定,即有罪判無罪、無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的;
6、其他徇私枉法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六)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二款)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枉法裁判,致使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枉法裁判,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3、枉法裁判,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4、偽造、變造有關材料、證據,製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5、串通當事人製造偽證,毀滅證據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
6、徇私情、私利,明知是偽造、變造的證據予以採信,或者故意對應當採信的證據不予採信,或者故意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故意錯誤適用法律而枉法裁判的;
7、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七)執行判決、裁定失職案(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三款)
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致使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3、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5、其他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八)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案(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三款)
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致使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3、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6個月以上,或者破產的;
5、其他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九)私放在押人員案(第四百條第一款)
私放在押人員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私放在押(包括在羈押場所和押解途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私自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或者授意、指使、強迫他人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的;
2、偽造、變造有關法律文書、證明材料,以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逃跑或者被釋放的;
3、為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故意向其通風報信、提供條件,致使該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的;
4、其他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十)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案(第四百條第二款)
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在押(包括在羈押場所和押解途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致使依法可能判處或者已經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的;
2、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3人次以上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以後,打擊報復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被害人、證人和司法工作人員等,或者繼續犯罪的;
4、其他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十一)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第四百零一條)
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刑罰執行機關的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捏造事實,偽造材料,違法報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
2、審判人員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徇私舞弊,違法裁定減刑、假釋或者違法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
3、監獄管理機關、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徇私舞弊,違法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
4、不具有報請、裁定、決定或者批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權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偽造有關材料,導致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被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
5、其他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十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第四百零二條)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稅務、監察等行政執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不移交,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對依法可能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
2、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及3人次以上的;
3、司法機關提出意見後,無正當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
4、以罰代刑,放縱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繼續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行政執法部門主管領導阻止移交的;
6、隱瞞、毀滅證據,偽造材料,改變刑事案件性質的;
7、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牟取本單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節嚴重的;
8、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十三)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案(第四百零三條)
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罪是指工商行政管理、證券管理等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或者股票、債券發行、上市申請予以批准或者登記,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以及上級部門、當地政府強令登記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2、工商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違法予以批准、登記,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
3、金融證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股票、債券發行、上市申請,違法予以批准,嚴重損害公眾利益,或者嚴重擾亂金融秩序的;
4、工商管理部門、金融證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或者股票、債券發行、上市申請違法予以批准或者登記,致使犯罪行為得逞的;
5、上級部門、當地政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強令登記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或者股票、債券發行、上市申請予以批准或者登記,致使公共財產、國家或者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6、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十四)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案(第四百零四條)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是指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徇私舞弊不征、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損失累計達10萬元以上的;
2、上級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指使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應征稅款,致使國家稅收損失累計達10萬元以上的;
3、徇私舞弊不征、少征應征稅款不滿10萬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賄賂或者其他惡劣情節的;
『伍』 甘肅省李如福單位省送變電工程公司瀆職罪信件於2019年10月給最高人民法民結果信函不公開
甘肅省李如福單位送變電工程瀆職罪。嗯,在最高法的案卷裡面不公開也是正常的。
『陸』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失效了嗎
全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國家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和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標准規定如下: 一、瀆職犯罪案件 (一)濫用職權案(第三百九十七條)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點擊查看圖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 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准,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6個月以上,或者破產的; 7、弄虛作假,不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緩報、謊報情況,導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結果繼續、擴大,或者致使搶救、調查、處理工作延誤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構成要件的,按照該特殊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主體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的主體要件,但濫用職權涉嫌前款第1項至第9項規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追究刑事責任。 (二)玩忽職守案(第三百九十七條)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4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7人以上,或者輕傷10人以上的; 2、導致2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准,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7、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100萬美元以上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構成要件的,按照該特殊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主體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的主體要件,但玩忽職守涉嫌前款第1項至第9項規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以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 (三)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第三百九十八條)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