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保衛機關軍地糾紛

保衛機關軍地糾紛

發布時間:2021-02-19 20:20:23

⑴ 部隊發函人武部解決涉軍糾紛不作為向哪一級投訴

幫助官兵解決家庭涉法問題保持官兵良好工作狀態、維護部隊安全穩定必要保證也部回隊答法治建設應有擔當官兵家屬遇涉法問題時應該辦呢、反映問題要堅持實事求軍人家庭遇涉法問題官兵應及時向部隊相關業務部門反映情況反映問題定要堅持實事求原則隨意誇大事實更改變事實真相案例:前久某部士李某向政治機關反映稱其父親打來電說李某哥哥被當地派出所民警非法帶走李某希望部隊盡快發函與當地職能部門聯系幫助解決此事維護其哥哥合法權益部隊政治機關接李某申請高度重視立即指定保衛股長與當地縣公安機關和人武部進行了溝通聯絡並通過電向當地社區委員會了解情況

⑵ 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如何確定

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如下:
(一)軍人在地方作案的,當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偵查。
(二)地方人員在軍隊營區作案的,由軍隊保衛部門移交公安機關偵查。
(三)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在軍隊營區作案的,以軍隊保衛部門為主組織偵查,公安機關配合;共同在地方作案的,以公安機關為主組織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四)現役軍人入伍前在地方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五)軍人退出現役後,發現其在服役期間在軍隊營區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軍隊保衛部門偵查,公安機關配合。
(六)軍人退出現役後,在離隊途中作案的,以及已經批准入伍尚未與軍隊辦理交接手續的新兵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偵查。
(七)屬於地方人武部門管理的民兵武器倉庫和軍隊移交或者出租、出借給地方單位使用的軍隊營房、營院、倉庫、機場、碼頭,以及軍隊和地方人員混居的軍隊宿舍區發生的非侵害軍事利益和軍人權益的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八)軍隊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的公司、廠礦、賓館、飯店、影劇院,以及軍隊和地方合資經營的企業發生的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辦理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的刑事案件,公安機關和有關軍隊保衛部門應當及時互通情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對管轄有爭議的案件,應當共同研究協商,必要時可由雙方的上級機關協調解決。
本條所稱的「軍人」,是指現役軍人、軍隊在編職工以及由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

⑶ 軍隊保衛部門依法立案偵查由什麼和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

對於軍內刑事案件偵查、拘留、預審,由軍事保衛部門負責;批准逮捕和檢察(包括偵查)、提起公訴,由軍事檢察院負責;審判由軍事法院負責。

部隊保衛部的職責是:負責部隊內部保密、安全等任務。師級單位是保衛科,營級由師級保衛部門調查。各級保衛部門對不同級別的涉案人員有調查權,團級單位是保衛股,連以下由團級保衛部門調查。

軍隊保衛部是指師以上部隊單位政治部內,分管保衛工作(保衛科、處、部等)負責部隊內部保密、安全等任務的部門。包括負責首長安全,處理軍事機密外瀉等特殊任務,以及配合國家安全部執行保衛國家安全的任務,等等。

(3)保衛機關軍地糾紛擴展閱讀

1、刑事案件的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只能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別行使,除法律特別規定外,其他任何機關、組織或者個人均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4條和第225條規定,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軍隊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對罪犯在監獄內犯罪的案件由監獄進行偵查。

2、刑事案件的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只能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規定的分工分別行使,不能混淆和互相替代。

3、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行使職權處理刑事案件時,必須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有關許可權、程序等方面的規定。

⑷ 我想要關於公安機關地域管轄權的法律條文,謝謝。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是有明確規定的:第十五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
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
轄。 第十六條 幾個公安機關都有權管轄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
機關管轄。必要時,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第十七條 對管轄不明確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關公安機關協商確定
管轄。 對管轄有爭議或者情況特殊的刑事案件,可以由共同的上級公安機關
指定管轄。 第十八條 縣級公安機關負責偵查發生在本轄區內的刑事案件;地(
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重大涉外犯罪、重大經濟犯罪、重大集團犯罪和
下級公安機關偵破有困難的重大刑事案件的偵查。 第十九條 公安機關內部對刑事案件的管轄,按照刑事偵查機構的設
置及其職責分工確定。 第二十條 鐵路、交通、民航系統的機關、廠、段、院、校、所、隊
、工區等單位發生的刑事案件,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工作區域內和列
車、輪船、民航飛機內發生的刑事案件,鐵路建設施工工地發生的刑事案
件,鐵路沿線、水運航線發生的盜竊或者破壞鐵路、水運、通訊、電力線
路和其他重要設施的刑事案件,以及內部職工在鐵路、交通線上執行任務
中發生的案件,分別由發案地鐵路、交通、民航公安機關管轄。 林業系統的公安機關負責其轄區內的盜伐、濫伐林木、危害陸生野生
動物和珍稀植物等刑事案件的偵查;大面積林區的林業公安機關還負責轄
區內其他刑事案件的偵查。未建立專門林業公安機關的,由所在地公安機
關管轄。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偵查的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案件時
,應當將屬於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刑事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涉嫌主罪屬於
公安機關管轄的,由公安機關為主偵查;涉嫌主罪屬於人民檢察院管轄的
,公安機關予以配合。 第二十二條 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如下: (一)軍人在地方作案的,當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
偵查。 (二)地方人員在軍隊營區作案的,由軍隊保衛部門移交公安機關偵
查。 (三)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在軍隊營區作案的,以軍隊保衛部門為主
組織偵查,公安機關配合;共同在地方作案的,以公安機關為主組織偵查
,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四)現役軍人入伍前在地方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公
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五)軍人退出現役後,發現其在服役期間在軍隊營區作案,依法應
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軍隊保衛部門偵查,公安機關配合。 (六)軍人退出現役後,在離隊途中作案的,以及已經批准入伍尚未
與軍隊辦理交接手續的新兵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偵查。 (七)屬於地方人武部門管理的民兵武器倉庫和軍隊移交或者出租、
出借給地方單位使用的軍隊營房、營院、倉庫、機場、碼頭,以及軍隊和
地方人員混居的軍隊宿舍區發生的非侵害軍事利益和軍人權益的案件,由
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八)軍隊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的公
司、廠礦、賓館、飯店、影劇院,以及軍隊和地方合資經營的企業發生的
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辦理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的刑事案件,公安機關和有關軍隊保衛部門
應當及時互通情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對管轄有爭議的案件,應當共
同研究協商,必要時可由雙方的上級機關協調解決。 本條所稱的「軍人」,是指現役軍人、軍隊在編職工以及由軍隊管理
的離、退休人員。 第二十三條 公安機關和武裝警察部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依照
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的原則辦理。 列入武裝警察部隊序列的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門,以及武警黃金
、交通、水電、森林部隊人員的犯罪案件,由公安機關管轄。

⑸ 涉及軍用土地爭議是否軍事法院受理

涉及軍用土地爭議不受軍事法院受理,屬於民事訴訟,而是由人民法院受理

一、軍事法院的管轄范圍:

軍事法院作為專門人民法院,是國家設立在軍隊中的審判機關。根據國家司法權統一行使的原則,軍事法院依照法律規定或授權確定管轄范圍,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監督指導下履行審判職責。對此,《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等法律都作出了明確規定。中央軍委《關於軍隊執行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對軍事法院的管轄范圍作出了具體規定,軍事法院對軍內人員犯罪的案件依法行使審判權,軍內人員主要包括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士兵等。谷俊山作為軍隊現役幹部,軍事檢察院向有管轄權的軍事法院提起公訴,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二、軍事法院的任務:

軍事法院的任務是:審判現役軍人、軍隊在編職工的刑事案件和依照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案件,懲辦危害國家和損害國防能力的反革命分子及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以保衛祖國安全,維護國家法制和軍隊秩序,鞏固部隊戰鬥力,保護軍人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軍事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軍隊人員忠於社會主義祖國,恪守職責,自覺地遵守國家憲法、法律和軍事法規。

⑹ 軍隊保衛部門依法立案偵查的什麼和軍隊內部發生的邢事案件

軍隊保衛部門依法立案偵查軍人違反職責的犯罪和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十四條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除下列情形外,刑事案件由公安機關管轄:

(一)監察機關管轄的職務犯罪案件;

(二)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以及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立案偵查的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三)人民法院管轄的自訴案件。對於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因證據不足駁回起訴,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機關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

(四)軍隊保衛部門管轄的軍人違反職責的犯罪和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

(五)監獄管轄的罪犯在監獄內犯罪的刑事案件;

(六)海警部門管轄的海(島嶼)岸線以外我國管轄海域內發生的刑事案件。對於發生在沿海港嶴口、碼頭、灘塗、台輪停泊點等區域的,由公安機關管轄;

(七)其他依照法律和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

(6)保衛機關軍地糾紛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十七條針對或者主要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用於實施犯罪行為的網路服務使用的伺服器所在地,網路服務提供者所在地,被侵害的網路信息系統及其管理者所在地,以及犯罪過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使用的網路信息系統所在地,被害人被侵害時所在地和被害人財產遭受損失地公安機關可以管轄。

第十八條行駛中的交通工具上發生的刑事案件,由交通工具最初停靠地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交通工具始發地、途經地、目的地公安機關也可以管轄。

⑺ 軍事司法機關負責軍人犯罪案件和什麼案件

軍事司法機關管轄案件
1、現役軍人的犯罪案件;
2、解放軍軍內在編職工的犯罪案件;
3、軍人違反職責罪中共同犯罪的非軍人。
軍事司法機關負責現役軍人、軍隊在編職工的刑事案件和依照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案件,懲辦危害國家和損害國防能力的反革命分子及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以保衛祖國安全,維護國家法制和軍隊秩序,鞏固部隊戰鬥力,保護軍人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軍事司法機關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軍隊人員忠於社會主義祖國,恪守職責,自覺地遵守國家憲法、法律和軍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實際,對軍事法院管轄民事案件有關問題作如下規定:
第一條 下列民事案件,由軍事法院管轄:
(一)雙方當事人均為軍人或者軍隊單位的案件,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涉及機密級以上軍事秘密的案件;
(三)軍隊設立選舉委員會的選民資格案件;
(四)認定營區內無主財產案件。
第二條 下列民事案件,地方當事人向軍事法院提起訴訟或者提出申請的,軍事法院應當受理:
(一)軍人或者軍隊單位執行職務過程中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
(二)當事人一方為軍人或者軍隊單位,侵權行為發生在營區內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
(三)當事人一方為軍人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
(四)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不動產所在地、港口所在地、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在營區內,且當事人一方為軍人或者軍隊單位的案件;
(五)申請宣告軍人失蹤或者死亡的案件;
(六)申請認定軍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案件。
第三條 當事人一方是軍人或者軍隊單位,且合同履行地或者標的物所在地在營區內的合同糾紛,當事人書面約定由軍事法院管轄,不違反法律關於級別管轄、專屬管轄和專門管轄規定的,可以由軍事法院管轄。
第四條 軍事法院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應當參照民事訴訟法關於地域管轄、級別管轄的規定確定。當事人住所地省級行政區劃內沒有可以受理案件的第一審軍事法院,或者處於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雙方當事人同意由地方人民法院管轄的,地方人民法院可以管轄,但本規定第一條第(二)項規定的案件除外。
第五條 軍事法院發現受理的民事案件屬於地方人民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地方人民法院,受移送的地方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地方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地方人民法院處理,不得再自行移送。
地方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民事案件屬於軍事法院管轄的,參照前款規定辦理。
第六條 軍事法院與地方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各自的上級法院協商解決;仍然協商不成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七條 軍事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軍事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軍事法院或者地方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第八條 本規定所稱軍人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幹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軍隊中的文職人員、非現役公勤人員、正式職工,由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參照軍人確定管轄。
軍隊單位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及其編制內的企業事業單位。
營區是指由軍隊管理使用的區域,包括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

軍事檢察院與軍事法院在范圍上相同,不同的是軍事檢察院行使行使檢察權,對於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逮捕、起訴或者免於起訴;對於刑事案件提起公訴、支持公訴;對於其他軍事司法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軍事法院行使審判權,負責審理。

⑻ 軍人和地方人員共同犯罪哪個法院管

《辦理軍隊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辦理軍隊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以下簡稱軍地互涉案件)工作,依法及時有效打擊犯罪,保護國家軍事利益,維護軍隊和社會穩定,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下列案件:

(一)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犯罪的;

(二)軍人在營區外犯罪的;

(三)軍人在營區侵害非軍事利益犯罪的;

(四)地方人員在營區犯罪的;

(五)地方人員在營區外侵害軍事利益犯罪的;

(六)其他需要軍隊和地方協作辦理的案件。

第三條辦理軍地互涉案件,應當堅持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及時規范、依法處理的原則。

第四條對軍人的偵查、起訴、審判,由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管轄。軍隊文職人員、非現役公勤人員、在編職工、由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以及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按照軍人確定管轄。

對地方人員的偵查、起訴、審判,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管轄。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的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人員,按照地方人員確定管轄。

第五條發生在營區的案件,由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立案偵查;其中犯罪嫌疑人不明確且侵害非軍事利益的,由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與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按照管轄分工共同組織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屬於本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管轄的,移交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發生在營區外的案件,由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屬於本規定第四條第一款規定管轄的,移交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處理。

第六條軍隊和地方共同使用的營房、營院、機場、碼頭等區域發生的案件,發生在軍隊管理區域的,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辦理;發生在地方管理區域的,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辦理。管理區域劃分不明確的,由軍隊和地方主管機關協商辦理。

軍隊在地方國家機關和單位設立的辦公場所、對外提供服務的場所、實行物業化管理的住宅小區,以及在地方執行警戒勤務任務的部位、住處發生的案件,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辦理。

第七條軍人入伍前涉嫌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提供證據材料,送交軍隊軍級以上單位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審查後,移交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軍人退出現役後,發現其在服役期內涉嫌犯罪的,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但涉嫌軍人違反職責罪的,由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處理。

第八條軍地互涉案件管轄不明確的,由軍隊軍區級以上單位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與地方省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協商確定管轄;管轄有爭議或者情況特殊的案件,由總政治部保衛部與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協商確定,或者由解放軍軍事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九條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於軍地互涉案件的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第十條軍人在營區外作案被當場抓獲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可以對其採取緊急措施,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軍隊有關部門,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處理;地方人員在營區作案被當場抓獲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可以對其採取緊急措施,二十四小時內移交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第十一條地方人員涉嫌非法生產、買賣軍隊制式服裝,偽造、盜竊、買賣或者非法提供、使用軍隊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軍隊公文、證件、印章,非法持有屬於軍隊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冒充軍隊單位和人員犯罪等被軍隊當場查獲的,軍隊保衛部門可以對其採取緊急措施,核實身份後二十四小時內移交地方公安機關處理。

第十二條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辦理案件,需要在營區外採取偵查措施的,應當通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協助實施。

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需要在營區採取偵查措施的,應當通報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應當協助實施。

第十三條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相互移交案件時,應當將有關證據材料和贓款贓物等隨案移交。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法獲取的證據材料、製作的法律文書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四條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案件,經軍隊軍區級以上單位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與地方省級以上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協商同意後,可以憑相關法律手續相互代為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第十五條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共同犯罪的軍人和地方人員分別偵查、起訴、審判的,應當及時協調,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軍人因犯罪被判處刑罰並開除軍籍的,除按照有關規定在軍隊執行刑罰的以外,移送地方執行刑罰。

地方人員被軍事法院判處刑罰的,除掌握重要軍事秘密的以外,移送地方執行刑罰。

軍隊和地方需要相互代為對罪犯執行刑罰、調整罪犯關押場所的,由總政治部保衛部與司法部監獄管理部門或者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所管理部門協商同意後,憑相關法律手續辦理。

第十七條戰時發生的侵害軍事利益或者危害軍事行動安全的軍地互涉案件,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可先行對涉嫌犯罪的地方人員進行必要的調查和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查清主要犯罪事實後,移交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第十八條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健全辦案協作機制,加強信息通報、技術支持和協作配合。

第十九條本規定所稱軍人,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幹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軍人身份自批准入伍之日獲取,批准退出現役之日終止。

第二十條本規定所稱營區,是指由軍隊管理使用的區域,包括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以及軍隊設立的臨時駐地等。

第二十一條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除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外)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辦理武警部隊與地方互涉刑事案件,適用本規定。

第二十二條本規定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⑼ 對於公安機關和對軍管轄,有爭議的案件怎麼解決

對於公安機關和軍隊管轄的案件,發生爭議時,可以向其各自的上級機關請示,由上級公安機關和軍隊保衛部門進行協商解決。

⑽ 現役軍人在地方違法怎麼處理

現役軍人在地方違法由當地公安移交軍隊管轄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十二條:「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如下:
(一)軍人在地方作案的,當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偵查。
(二)地方人員在軍隊營區作案的,由軍隊保衛部門移交公安機關偵查。
(三)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在軍隊營區作案的,以軍隊保衛部門為主組織偵查,公安機關配合;共同在地方作案的,以公安機關為主組織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四)現役軍人入伍前在地方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五)軍人退出現役後,發現其在服役期間在軍隊營區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軍隊保衛部門偵查,公安機關配合。
(六)軍人退出現役後,在離隊途中作案的,以及已經批准入伍尚未與軍隊辦理交接手續的新兵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偵查。
(七)屬於地方人武部門管理的民兵武器倉庫和軍隊移交或者出租、出借給地方單位使用的軍隊營房、營院、倉庫、機場、碼頭,以及軍隊和地方人員混居的軍隊宿舍區發生的非侵害軍事利益和軍人權益的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八)軍隊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的公司、廠礦、賓館、飯店、影劇院,以及軍隊和地方合資經營的企業發生的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辦理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的刑事案件,公安機關和有關軍隊保衛部門應當及時互通情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對管轄有爭議的案件,應當共同研究協商,必要時可由雙方的上級機關協調解決。
本條所稱的「軍人」,是指現役軍人、軍隊在編職工以及由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

閱讀全文

與保衛機關軍地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