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觀專利侵權的判定原則是什麼
外觀專利侵權的判定原則是:一是被控侵權產品包含外觀設計專利的獨創性部分(即創新點)。二是被控侵權產品從整體上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
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比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更具有日常生活性的商品,對於其中某些相近似產品的細微差別,普通消費者往往會忽略掉,而專業人員則很容易分辨出來。在判斷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時。
如果從專業人員的角度出發,對權利人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應當以普通消費者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不應當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
對於類別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產品,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不致混淆,則不構成侵權,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仍不免混淆,則構成侵權。
(1)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斷擴展閱讀:
專利分類
1、有效專利
通常所說的有效專利,是指,專利申請被授權後,仍處於有效狀態的專利。要使專利處於有效狀態,首先,該專利權還處在法定保護期限內,另外,專利權人需要按規定繳納了年費。
2、失效專利
專利申請被授權後,因為已經超過法定保護期限或因為專利權人未及時繳納專利年費而喪失了專利權或被任意個人或者單位請求宣布專利無效後經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並宣布無效而喪失專利權之後,稱為失效專利。失效專利對所涉及的技術的使用不再有約束力。
『貳』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判定是什麼
功能性的判定和產品形狀的判定,侵權必選是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功能的兩個產品,這是前提,在前提下,外觀相似或相同就判定了侵權。
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對比時,一般應依據專利公告的圖片或者照片定義的六面視圖分別對比。對比判斷是否相同或相近時,一般以要部觀察和整體觀察,但對立體產品而言,六個面並不一定都是設計的要部,不易見到的部位一般不作為判斷的要部。所謂要部,是指某些產品存在著容易引起一般消費者注意的部位,該部位稱作該產品的要部。要部的確定,應結合該產品的使用狀態、在先同類或者相近似產品常見的外觀設計形式以及對整體視覺效果的影響加以確定。
外觀設計專利的侵權判定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直接對比法直接對比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產品的圖片或照片直接進行比較。採取這一方法應特別注意在作比較時直觀的效果較差,特別是用筆畫的專利圖片,與做成產品後的視覺效果有一定差異,不能把這些圖片視覺效果的差異看成是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差異。二是將專利權人或被許可人生產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直接與被控侵權產品比較,這種比較的效果最佳,也最易作出是否相同或近似的判斷,但需注意的是專利權人或被許可人所生產的產品是否與申請專利時的圖片或照片完全一樣。許多企業申請專利後,不斷完善產品設計,實際生產的產品與申請專利時的產品往往有些變化。因此,用產品作直接比較時,應剔除與專利文件不相同或變化之處,因為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范圍是以申請批准文件中的圖片或照片為准。
交叉對比法交叉對比法一般較適用於與公知公用產品有密切關聯的外觀設計專利。在現實的生活中,許多產品設計者,總是在借鑒已有的公知公用產品基礎上進行產品設計。當幾個人或幾個企業都參照某個產品進行新的創新設計時,後來設計的產品或多或少總是與在前的公知公用產品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在這種情況下,判斷他人的產品是否構成侵權,應作一交叉比較。具體方法是先將被控侵權產品與已有公知公用產品作一比較,然後再將其與專利產品作比較,如果被控侵權的產品更接近與公知公用產品則不構成侵權。通過這種交叉比較來剔除公知公用產品部分造成的相同。否則,對於被控侵權者是不公平的。
視角對比法市郊對比法是指從不同的視線角度去比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的異同。外觀專利的視圖通常有六個面,如果對稱的另一面相同,可省略其中一面,實際使用時不易見的底部或背部也可省去。因此,有的圖片可能只有四個面或五個面。在比較異同時,首先應看主視圖,然後比較側視圖或府圖,對許多產品俯視與仰視的異同一般不是很重要,但對於較小的產品,如玩具手槍,其所有視圖都屬於易見部位,往往無主次之分,則應從各個視角綜合判斷其異同。
對一些透明或半透明的產品,還應注意其透明狀態下的視覺效果。外觀形狀相同,但另一產品採用的全透明的設計,其視覺效果可能差異很大,從而使兩件形狀相同的產品不易混淆,不易區別,此時不能輕易作出相同的判定。
對一些在使用中有多種變化狀態的產品,亦應注意其不同狀態下的視覺對比效果,不能僅憑一種狀態下的近似就作出侵權的判斷。
另外還可以從外觀設計的設計要點部分進行比較,設計要點往往是其與眾不同的創新點。設計要點相同或相似,而其餘部分也無明顯區別的,應認定為侵權。
在判斷外觀設計產品是否侵權時應多從幾個視角去觀察比較,最後作出是否相同或近似的綜合判斷。
『叄』 判斷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判斷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法律依據是什麼,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法律依據如果大家需要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八戒知識產權幫您支招!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業務發展迅速,專注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八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專利轉讓代理服務受業內認可,若您有相關知識產權的交易的需求,就趕快咨詢八戒知識產權客服。判斷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法律依據是什麼專利侵權的判定一般採取以下三個步驟:一、確定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根據《專利法》第56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二、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於相同或者類似產品。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准,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從而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三、將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對比,判斷是否相同或者近似。外觀設計相同是指構成外觀設計的產品的形狀、圖案和顏色及其組合完全一致;外觀設計相似是指使用該外觀設計有可能引起混淆,使人們誤認為使用該外觀設計的產品是專利產品。這一判斷通常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對被授予專利的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要部觀察,整體判斷。根據對比結果確定是構成相同侵權、等同侵權還是不侵權。判斷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肆』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怎麼判定
雖然大家都知道我國近年來正在不斷的加強對專利的保護,但這里的專利也是實際申請獲得了專利權的專利,並非對所有的專利都會提供保護。而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外觀設計專利,現實中對外觀設計專利的侵犯情況也不少,那麼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怎麼判定呢?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怎麼判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怎麼判定?外觀設計,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對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的判定,有三個步驟:1、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根據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外觀設計專利權人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時向專利局提交的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包括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等。其中主視圖最為重要,因為它最能體現該項外觀設計的美感。在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還要注意從這些視圖中找出能夠體現該項外觀設計美感的各項要素。外觀設計專利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范圍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是人們視覺可見的美感外觀,後者為符合專利性的技術構思或技術方案。2、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於相同或者類似商品司法實踐中的認定方法,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准,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並繼續進行下面第3點的比較。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結束我們的侵權判定步驟,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3、將外觀設計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對比即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對被授予專利的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要部觀察,整體判斷。經過對比,可能出現以下三種結果:(一)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完全相同,就認定前者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成立;(二)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在要部上與專利外觀設計基本相同,整體上屬於近似,將可能根據等同原則,也認定專利侵權成立;(三)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在整體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認定被控侵權產品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不成立。關於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怎麼判定?這一問題小編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伍』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法律依據,許多商家會為了自己的產品銷售得更加好為專門自己經過設計或者付費委託公司創造外觀上的專利,但是不能避免也會有人在已經登記上的外觀設計上有了侵犯的想法。那麼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法律依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法律依據:1.確定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根據《專利法》第56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2.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於相同或者類似產品。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准,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從而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3.將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對比,判斷是否相同或者近似。外觀設計相同是指構成外觀設計的產品的形狀、圖案和顏色及其組合完全一致;外觀設計相似是指使用該外觀設計有可能引起混淆,使人們誤認為使用該外觀設計的產品是專利產品。這一判斷通常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對被授予專利的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要部觀察,整體判斷。根據對比結果確定是構成相同侵權、等同侵權還是不侵權。
『陸』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侵權判定是哪些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侵權判定 1、在與外觀設計產品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上,採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相近似外觀設計的,應當認定被訴侵權外觀設計落入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 2、進行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應當用授權公告中表示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與被訴侵權外觀設計或者體現被訴侵權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進行比較,而不應以專利權人提交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實物與被訴侵權外觀設計進行比較。但是,該專利產品實物與表示在專利公告文件的圖片或照片中的外觀設計產品完全一致,或者與專利權人應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在專利申請程序中為更清楚地了解圖片或照片中的內容而要求提交的樣品或者模型完全一致,並且各方當事人均無異議的除外。 3、進行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應當通過一般消費者的視覺進行直接觀察對比,不應通過放大鏡、顯微鏡等其他工具進行比較。但是,如果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產品外觀設計在申請專利時是經過放大的,則在侵權比對時也應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相應放大進行比對。 4、進行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應當首先審查被訴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產品是否屬於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 5、應當根據外觀設計產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使用狀態),認定產品種類是否相同或者相近。 確定產品的用途時,可以按照下列順序參考相關因素綜合確定: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產品的功能以及產品銷售、實際使用的情況等因素。 如果外觀設計產品與被訴侵權外觀設計產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使用狀態)沒有共同性,則外觀設計產品與被訴侵權產品不屬於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 6、判定是否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應當以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為標准,而不以是否構成一般消費者混淆、誤認為標准。 7、應當以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判斷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而不應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設計人員的觀察能力為標准。 8、一般消費者,是一種假設的「人」,對其應當從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兩方面進行界定。 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是指,他通常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日之前相同種類或者相近種類產品的外觀設計及其常用設計手法具有常識性的了解。 一般消費者的認知能力是指,他通常對外觀設計產品之間在形狀、圖案以及色彩上的區別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會注意到產品的形狀、圖案以及色彩的微小變化。 對外觀設計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作出具體界定時,應當針對具體的外觀設計產品,並考慮申請日前該外觀設計產品的設計發展過程。 9、判斷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近似時,不應以外觀設計創作者的主觀看法為准,而以一般消費者的視覺效果為准。 10、判斷外觀設計是否構成相同或相近似時以整體觀察、綜合判斷為原則,即應當對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可視部分的全部設計特徵進行觀察、對能夠影響產品外觀設計整體視覺效果的所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後作出判斷。
『柒』 外觀設計專利如何判斷是否侵權
你好,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由產品類別和產品上採用的外觀設計共同確定,在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的種類產品上,採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觀設計,就落入了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相同或相近的種類,是靠產品的用途來判斷的,如陶瓷碗和玻璃碗屬於相同種類,而陶瓷碗和碗用貼紙,則屬於不同種類。
就你所描述的,判斷同行是生產跟你相同種類的產品,這時就要看對方的設計是否相同或近似,對方是形狀不變,只改變圖案,那麼就要判斷該圖案對產品整體的視覺影響。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規定,人民法院認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時,應當根據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的設計特徵,以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對於主要由技術功能決定的設計特徵以及對整體視覺效果不產生影響的產品的材料、內部結構等特徵,應當不予考慮。
下列情形,通常對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更具有影響:
(一) 產品正常使用時容易被直接觀察到的部位相對於其他部位;
(二) 授權外觀設計區別於現有設計的設計特徵相對於授權外觀設計的其他設計特徵。
被訴侵權設計與授權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兩者相同;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的,應當認定兩者近似。
因為外觀設計的侵權判定對於具體產品的特徵比對和整體效果判定要求較高,因此這里沒看到你的外觀專利圖片與他人的產品圖片,所以這里沒法直接給出是否侵權的判定。
以上解答,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