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起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訴訟
【釋義】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在《物權法》上主要指以集體所有權為基礎的集體成員依法享有的財產權益。集體所有是一種特殊的物權形式,集體成員依法對集體財產享有集體所有權,這是集體成員權益產生、存在和行使的依據。《物權法》第59-63條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權利作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大致而言包括兩種權利:一是直接的物權,即對集體所有的動產和不動產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二是物權派生的管理權利,即對集體財產進行管理決策的權利。
【管轄】
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要區分權益受侵害的具體情形確定管轄。對於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時,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的糾紛,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知情權糾紛,由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於其他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權益糾紛,組織之外的人侵害成員權益糾紛,按照產生糾紛的基礎法律關系確定管轄。
【法律適用】
處理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物權法》第59-63條的規定。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是集體所有權得以落實的基礎,是重要的財產權利。所以,《規定》將因此而產生的糾紛規定為所有權糾紛項下的第三級民事案由。在適用本案由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應當注意本案由的適用范圍。從廣義上理解,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應當包括侵害集體成員就集體所有財產所享有的兩種權益而引發的一切糾紛,從形式上看既包括集體組織侵害集體成員權益的糾紛,也包括集體成員之間侵害權益的糾紛,還包括集體組織之外的人侵害集體成員權益的糾紛。從狹義上理解,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僅指《物權法》第63條規定的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時,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的糾紛案件。我們認為,鑒於《物權法》及相關法律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的保護規定並不明確,特別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在行使中受到侵害的情形還普遍存在,僅適用撤銷集體經濟組織不當決定的方式尚不足以保護集體成員的合法權益,因此原則上本案由下可以容納集體成員權益受到侵害一切民事糾紛。
第二,注意本案由與其他幾個相關案由的關系。一是在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時,要注意與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以及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的區別。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是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產生、使用、轉讓、處分等為基礎的糾紛,所以,判斷是否適用該案由時,應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存在為前提,除當事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立有爭議時可以適用該案由外,一般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存在時則不適用該案由。同樣,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也必然是針對土地承包合同關系而產生的糾紛,且糾紛當事人為合同的具體雙方,否則一般不適用該案由。本案由則可以適用於上述兩個案由不能容納的涉及土地承包的民事糾紛,如對土地發包方案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的,再如對集體組織應予發包給其土地而不作為而起訴的,等等。因為這些涉及土地承包的糾紛還沒有訂立承包合同,也沒有成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所以要適用本案由。二是土地徵收補償相關糾紛中要注意與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項下的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相區別。從農村徵收土地的情況來看,既包括徵收已經發包的土地也包括徵收未發包的土地。對於他人已經承包的土地被徵收時,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要求分配徵收補償費用的糾紛要適用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的案由。對於未發包的土地被徵收後集體組織成員對土地補償費用分配不服提起的訴訟,或者承包人之外的其他集體組織成員對承包地徵收後的補償費用分配不服引發的糾紛,則適用本案由。
❷ 福建高院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法院應當受理案件
建議可以聘請律師提供法律幫助。
❸ 開庭了1個月了,為什麼還不下判決書,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案是算什麼
法院立案至判抄決的時間問題襲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❹ 新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第三部分
30、異議登記不當損害責任糾紛
31、虛假登記損害責任糾紛 32、物權確認糾紛
(1)所有權確認糾紛
(2)用益物權確認糾紛
(3)擔保物權確認糾紛
33、返還原物糾紛
34、排除妨害糾紛
35、消除危險糾紛
36、修理、重作、更換糾紛
37、恢復原狀糾紛
38、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39、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
40、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
(1)業主專有權糾紛
(2)業主共有權糾紛
(3)車位糾紛
(4)車庫糾紛
41、業主撤銷權糾紛
42、業主知情權糾紛
43、遺失物返還糾紛
44、漂流物返還糾紛
45、埋藏物返還糾紛
46、隱藏物返還糾紛
47、相鄰關系糾紛
(1)相鄰用水、排水糾紛
(2)相鄰通行糾紛
(3)相鄰土地、建築物利用關系糾紛
(4)相鄰通風糾紛
(5)相鄰採光、日照糾紛
(6)相鄰污染侵害糾紛
(7)相鄰損害防免關系糾紛
48、共有糾紛
(1)共有權確認糾紛
(2)共有物分割糾紛
(3)共有人優先購買權糾紛 49、海域使用權糾紛
50、探礦權糾紛
51、采礦權糾紛
52、取水權糾紛
53、養殖權糾紛
54、捕撈權糾紛
5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
(1)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3)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
56、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
57、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58、地役權糾紛 59、抵押權糾紛
(1)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抵押權糾紛
(2)在建建築物抵押權糾紛
(3)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權糾紛
(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權糾紛
(5)動產抵押權糾紛
(6)在建船舶、航空器抵押權糾紛
(7)動產浮動抵押權糾紛
(8)最高額抵押權糾紛
60、質權糾紛
(1)動產質權糾紛
(2)轉質權糾紛
(3)最高額質權糾紛
(4)票據質權糾紛
(5)債券質權糾紛
(6)存單質權糾紛
(7)倉單質權糾紛
(8)提單質權糾紛
(9)股權質權糾紛
(10)基金份額質權糾紛
(11)知識產權質權糾紛
(12)應收賬款質權糾紛
61、留置權糾紛 62、佔有物返還糾紛
63、佔有排除妨害糾紛
64、佔有消除危險糾紛
65、佔有物損害賠償糾紛
❺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第三部分
四、不動產登記糾紛
30、異議登記不當損害責任糾紛
31、虛假登記損害責任糾紛
五、物權保護糾紛
32、物權確認糾紛
(1)所有權確認糾紛
(2)用益物權確認糾紛
(3)擔保物權確認糾紛
33、返還原物糾紛
34、排除妨害糾紛
35、消除危險糾紛
36、修理、重作、更換糾紛
37、恢復原狀糾紛
38、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六、所有權糾紛
39、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
40、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
(1)業主專有權糾紛
(2)業主共有權糾紛
(3)車位糾紛
(4)車庫糾紛
41、業主撤銷權糾紛
42、業主知情權糾紛
43、遺失物返還糾紛
44、漂流物返還糾紛
45、埋藏物返還糾紛
46、隱藏物返還糾紛
47、相鄰關系糾紛
(1)相鄰用水、排水糾紛
(2)相鄰通行糾紛
(3)相鄰土地、建築物利用關系糾紛
(4)相鄰通風糾紛
(5)相鄰採光、日照糾紛
(6)相鄰污染侵害糾紛
(7)相鄰損害防免關系糾紛
48、共有糾紛
(1)共有權確認糾紛
(2)共有物分割糾紛
(3)共有人優先購買權糾紛
七、用益物權糾紛
49、海域使用權糾紛
50、探礦權糾紛
51、采礦權糾紛
52、取水權糾紛
53、養殖權糾紛
54、捕撈權糾紛
5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
(1)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3)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
56、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
57、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58、地役權糾紛
八、擔保物權糾紛
59、抵押權糾紛
(1)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抵押權糾紛
(2)在建建築物抵押權糾紛
(3)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權糾紛
(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權糾紛
(5)動產抵押權糾紛
(6)在建船舶、航空器抵押權糾紛
(7)動產浮動抵押權糾紛
(8)最高額抵押權糾紛
60、質權糾紛
(1)動產質權糾紛
(2)轉質權糾紛
(3)最高額質權糾紛
(4)票據質權糾紛
(5)債券質權糾紛
(6)存單質權糾紛
(7)倉單質權糾紛
(8)提單質權糾紛
(9)股權質權糾紛
(10)基金份額質權糾紛
(11)知識產權質權糾紛
(12)應收賬款質權糾紛
61、留置權糾紛
九、佔有保護糾紛
62、佔有物返還糾紛
63、佔有排除妨害糾紛
64、佔有消除危險糾紛
65、佔有物損害賠償糾紛
❻ 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屬於什麼類型的案件
按你的表述,屬於侵權案件。
❼ 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與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是不是同一案由
前者更單一、具有專屬性,後者范圍更廣一些、范疇大。
❽ 侵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怎麼起訴
看侵害是否公共利益,如是公共利益,原告方應為村委會,如是特定對象,原告應為被侵害方。
❾ 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 有什麼法律規定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在《物權法》上主要指以集體所有權為基礎的專集體成員依法享有的財產屬權益。集體所有是一種特殊的物權形式,集體成員依法對集體財產享有集體所有權,這是集體成員權益產生、存在和行使的依據。《物權法》第59-63條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權利作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大致而言包括兩種權利:一是直接的物權,即對集體所有的動產和不動產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二是物權派生的管理權利,即對集體財產進行管理決策的權利。
【管轄】
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要區分權益受侵害的具體情形確定管轄。對於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時,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的糾紛,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知情權糾紛,由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於其他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權益糾紛,組織之外的人侵害成員權益糾紛,按照產生糾紛的基礎法律關系確定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