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違反限購令購房合同有效嗎,因購房資格發生糾紛怎麼辦
對限購令法律屬性的認識,有「政策說」和「行政命令說」。從制定機關、發文版文號、發文對象上權來看,無論是中央限購令還是地方限購令都不具備法律法規的屬性,均屬於內部行政管理性法律文件,限購令的制發與執行均屬於抽象性行政行為,只對行政管理相對人產生法律約束力,即對商品房買賣有關合同當事人具有約束力,其不能作為解決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等民事法律糾紛的依據。
限購令既然不具備法律法規的屬性,因此違反限購令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就不可能無效。
「合同的效力」與「合同的履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以所簽訂合同是否能夠履行來判定合同的法律效力。對房屋買賣合同而言,只要簽約主體合法,買賣標的有效,雙方意思表示一致,雙方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合同就依法產生法律效力。
2. 限購原因無法辦理過戶,買方需不需承擔違約責任
一、住房限購政策不屬於《合同法》規定的不可抗力,在合同簽訂後由於住房專限購政策屬的實施致使購房人無法辦理過戶手續,屬於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的原因導致買受人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要求解除合同,除合同另有約定外,一般應予支持。出賣人應當退還購房人購房款或者定金,但是不適用違約責任和定金罰則。
二、如果房屋買賣合同依約定能夠實際履行,因一方當事人的原因致使合同遲延履行,在此期間由於住房限購政策的實施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守約方有權要求解除合同,並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承擔損失。對於在住房限購政策實施後,一方隱瞞或者虛構相關事實,導致訂立的房屋買賣合同違反住房限購政策而無法實際繼續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解除或者撤銷合同,並要求對方當事人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
3. 請問,如果在限購前己簽訂了買賣合同,因賣方違約走司法程序判決在限購後,買方不是成都戶籍是否影響過戶
是一審還是二審、不懂法,不是不承擔責任的理由。
現在案子在法院是誰起訴,訴求是什麼?如果已經判決首先,不知法
4. 限購導致的購房合同不能履行怎麼辦
你好
「限購」只是交易成本高,不是國家強制性限制購房行為,因此不存在合同無效問題。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此種情況雙方可以協商解除合同;解除合同造成損失的,有過錯方承擔賠償責任。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5. 成都限購之後,購買二手房向法院申請判決過戶,是不是必須的要全款能不能按揭
全款買房是可以的,但不能是二套房。
二套房的認定標準是在個人名下擁有兩版套(含二套)以上的房權產屬於二套房。
被認定為二套房的情形有:
(1)自己有住房,給成年子女購房。
(2)自己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義再購按照二套房政策執行。
(3)未成年時名下有房產,成年後再貸款購房算二套。
(4)有全款購買住房,再貸款購房為二套房。
(5)有貸款購買住房,結清出售後再貸款購房也會被算作二套房。
(6)先商業貸購房,再使用公積金買房。
(7)婚前一方貸款購房,婚後以另一方名義再購且戶口不在一起。
(8)婚後共同貸款購房,離異後再購房。
(9)名下有商業公寓,再購普通住宅。
6. 成都市限購政策中只認法院的判決書,不認可調解書,我拿到調解書也不能過戶怎麼解決
你可拿著調解書和其它當事人,一同到公證處進行公證,公證書具有法律效力。然後再去過戶,應該沒問題。
7. 我與賣家通過中介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由於成都限購政策,我沒有資格購買,於是提出解除賣買合同,並退還
你的情況在法律上叫情勢變更,但我國合同法對情勢變更沒有規定。此種情況出賣回人不能答沒收定金,但你作為買受人要承擔出賣人的損失,這個損失由出賣人舉證證明或者法院酌情認定。中介是不能收取中介費了,應予以退換。建議協商解決,如果不成就起訴。
8. 成都限購令帶來的疑問,求高手解答!急!!!
你第一套房買的時候是填的你名字,還是你和你母親的名字。如果只是你的名字,你母親可以在買。如果是你和你母親的名字,你老公和母親在買房都算二套房了。只有第一套房有你的名字,你老公買房就是從二套房 開始算
9. 關於成都限購問題
單身本地和外地戶口只可買一套
外地夫妻限購一套
本地夫妻可買兩套 二套房首付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