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百事公司債務糾紛

百事公司債務糾紛

發布時間:2021-02-15 17:25:08

Ⅰ 百事可樂公司人員屬於勞動仲裁范圍嗎

根據《勞動爭議抄調解仲裁法》第二條規定,只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都適用本法。具體條款如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Ⅱ 百事可樂之怎樣在中國站穩腳跟的

這是百事可樂在中國的足跡, 1981年,深圳一家罐頭廠的廠方代表騎著一輛自行車在海關接待了從美國經香港,再由香港羅湖口岸到深圳的百事代表。很快,百事便與深圳的這家罐頭廠簽訂了合約。 1982年百事和深圳的這家罐頭廠合作建立了「飲樂汽水廠」。百事中國傳播總監楊美虹告訴記者,當時百事對於中國市場僅僅是試探性的,看看中國的政策環境,投資是非常有限的,選擇深圳是因為離香港比較近。 雖然在最初的合作夥伴中大多是輕工行業的企業,但合作夥伴對於百事真正的意義在於可以通過影響地方政府從而獲得中央政府對項目的批准,所以在百事的合作夥伴里會有比較特殊的南昌民政局福利院和四川廣電。「在合作中雖然百事投資了絕大部分,但是,當時對外資在合作企業內的股份比例有嚴格的政策規定,百事通常佔有極少的股份,甚至少到5%。」 楊美虹說, 「在飲料行業中,往往是誰先佔有了市場,誰就贏得了先機,取得了主動,所以百事接受了相當苛刻的條件。」 在中國,百事既是品牌擁有者,濃縮液供應者也是投資方,身兼三職,百事在中國的利潤來源有兩個,一個是濃縮液,另一個是作為投資方的利潤分紅。這與百事在美國等世界其他地方實行特許經營的做法略有區別。特許經營,根據國際特許經營協會定義,是特許人與受許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作為特許人的百事利潤來源一般是商標特許費和濃縮液。 1995年,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百事在中國開始加快了投資步伐。 1995年以後,百事開始逐步把原來與中方的合作企業改變為合資企業,並且增資擴股,百事根據和各合作夥伴協商的方式加大股權比例,在中國2/3以上的投資都是1995年以後進行的。而最近兩年投資設立的兩家灌裝廠,百事的比例已經達到80%。事實上,如果沒有政策的限制,百事不排除獨資設立灌裝廠的可能。雖然百事認為,在中國的經營模式仍是特許經營,但這與特許經營的定義似乎距離越來越大,百事投資經營的角色實際上在加重。分析人士指出,在這個階段百事的投資是主動的,百事的利潤來源決定了百事在已經獲取市場的情況下濃縮液利潤除去品牌推廣費用之後就所剩無幾,必須通過投資擴大股份分紅和管理來獲取利潤。百事中國區總裁朱華熙曾經說過,百事一直想找到一家實力強大,有特許經驗的中國合作夥伴,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估計在未來兩三年內也很難找到。在不能形成理想的特許經營模式的情況下,百事開始只能採取自己投資、管理的方式獲取利潤。對此已有專家質疑:從單純把進行品牌經營管理轉變為投資者和全方位生產、銷售管理身份,這一角色也並非百事所擅長,對其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企業戰略專家知行健公司首席顧問孫樹傑指出,由於市場環境的差異太大,百事最初採取了經營模式上的本地化適應,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逐漸成熟,百事還是會願意回到原來的全球體系中。 快速發展期,為贏得本地市場百事開始在營銷環節上實行本地化溝通 營銷的本地化對於具備成熟市場管理經驗的跨國公司來說,只是為當時市場量身定做一套營銷系統,讓消費者更快更好地接受產品和服務,從而保證產品的銷售。 百事在世界上比較常用的做法是直銷直送,在中國,由於特殊的經營模式,百事根據各銷售區靈活地拓展了各種渠道資源,採取直銷直送、我銷他送、協作批發、專營分銷、批發商管理等多種手段。並通過將其管理技術和經驗傳授給本地批發及分銷商,使他們逐步轉變為產品分銷商或第三方物流商。 在大家還不知道「百事」是誰的時候,我們的工作重心是市場,當百事在中國有了一定的發展後,做品牌推廣也得借用本地化色彩。 百事品牌傳播總監楊美虹告訴記者,百事可樂廣告的品牌設計、創意思路最初都是從美國總部拿到中國的。比如大家印象比較深的「郭富城10號公寓」廣告,其實廣告這個思路都是美國的,拿到中國市場投放的時候,只是把裡面的人物換成了大家熟悉的香港明星郭富城。而現在,品牌廣告從創意、製作、設計全部由中國區自己來做,中國區設計的廣告也被拿到其他市場投放。 百事認為,品牌在宣傳推廣上的本地化與品牌本身的國際化定位,並不會發生矛盾。在當地大家接受了百事的產品、喝了百事的飲料就實現了百事的本地化,在不影響品牌特質的情況下,應該淡化國別。 除此以外,1982年至今,百事公司在華銷售產品的原材料包括食用糖、瓶、易拉罐、瓶蓋等都在本地化采購,楊美虹告訴記者百事可樂99%都是在中國采購、製造的,只有濃縮液最核心的配方由美國總部統一配送。 市場運行的本質決定企業為了控製成本和保證價格而實行采購本地化。在原材料采購上,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國仍有優勢。 2004年上半年的監測結果顯示,百事的銷售增長率同比達到32%,百事在中國的銷售增長率已經連續幾年在百事全球的160個國家中排名第一。在此時候,百事公司向外界公布即將在中國上海設立飲料研發中心,這是百事在美國以外地區的首個研發中心,將面向中國消費者輻射亞洲,研發能力的本地化可以看做是百事在中國市場走向成熟的選擇和百事在飲料市場開始細分的選擇。 李春佳說,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是為了第一時間了解市場的趨向,首先滿足這個市場。孫樹傑認為,飲料行業對研發的投入相對風險是比較小的,特別是在亞洲經濟形勢較好的時候,跨國公司在保留主品牌,針對細分市場推出子品牌是可行的,惟一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控制投入的成本。 加入WTO後,多數的跨國企業與在中國的「戰略聯盟」會進入「碰撞期」 從最初的探索、合作到目前,不時傳來與中國的合作方產生糾紛甚至對簿公堂的消息,讓人明顯感到時間變了、環境變了,百事和很多在華的跨國公司本地化征途正在進入「碰撞期」。雖然百事方面對此並不願意發表過多評論,但是此類現象依然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特許經營模式本地化實際上是當時的一種可行的戰略聯盟關系,是百事進入中國市場不得已採取的權宜之計。」孫樹傑認為。 而另有專業人士對此進行了分析,百事剛進入中國時的市場環境與其他市場環境差別太大,百事不得不做出很大的讓步,打破國際常規,培育百事的上下游企業,中國現在的市場環境與20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戰略聯盟是競爭與合作並存的,追求利益平衡。現在,一方面百事已經拿到了中國的市場,而且對外資的開放條件已經很寬松,對於市場的追求目的已經達到,必然會要求更多的利益,這也是企業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經過20年的發展,一些地方企業自己也發展壯大了起來,對百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少,對利益的要求卻越來越多,對商業規則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並不像最初那樣尊重商業規則。 雙方的力量和處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沖突,因此雙方必然都會希望對戰略聯盟中的決策權、管理權和利益從新安排、分配。 上海明略市場策劃咨詢公司副總經理吳斌認為,中國加入WTO以後,跨國公司與他們在華的戰略合作夥伴之間的摩擦必然會越來越多,這些矛盾即使通過法律的手段也很難理清楚,更好的方式是重新追求利益平衡,因為在商業利潤方面,一切都是可以談判的。 吳斌認為,本地化爭端的核心是利潤問題,不應該帶有任何的民族色彩去看待,否則於事無補,反而會激化矛盾,而更應該在商言商地去追求利益平衡。 從中可以發現,百事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不忘中國市場環境、加強本地化溝通、與時俱進適應中國加入WTO等在中國站穩的。

Ⅲ 為什麼有的公司名稱不用在前面加「有限」或「有限責任」,比如,百事可樂公司

公司主要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company)、個人無限責任公司、合夥無限責任公司(proprietary company)以及公開上回市的股答份有限公司等,其區別於非盈利性的社會團體、事業機構等。 內部環境。

現行中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最顯著的特徵是:
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全部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區別於有限責任公司的最為重要的特徵是:
其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有的股份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本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例如上市公司。

Ⅳ 巴菲特買可口可樂,為什麼不買百事可樂

記得前幾年有一篇文章,說的是《巴菲特會買百事嗎?》。作者從四個方面分析百事可樂是否符合巴菲特的購買要求。作者認為:1、百事可樂的現金流狀況和盈利能力非常穩健;2、因為百事可樂比其最密切的競爭者可口可樂採用了更高的財務杠桿,從而創造了更高的股權回報率;3、因為因陀羅·努伊(Indra Nooyi)從2006年開始擔任百事可樂的CEO,此前他已經在百事工作了很長時間。4、百事可樂的軟飲料和零食不容易受技術變化的影響。結論是,「不管百事的股份是否真的會被巴菲特持有,我們已經了解到它確實具有許多巴菲特投資時會看重的特性:持續盈利,可控債務范圍內的高股權回報率,以及一位經驗豐富的CEO。」 這位作者似乎說得有理,我不想逐一評論。他或許忽略了以下這些重要的事實。根據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家公司發展的情形。到目前為止,可口可樂仍然是可口可樂,它只是一家飲料公司。而百事可樂卻不單單是百事可樂,除了世界上最大的休閑食品公司菲多利公司外,百事可樂還擁有全美七大連鎖快餐店中的三家:必勝客、塔可鍾和肯德基。除了這三家大型連鎖快餐店外,還有許多餐廳,其旗下的24000家餐廳一起構成了全球巨無霸的餐廳體系。所有這些餐廳消費的基本上都是百事公司的全系列飲料,比如,百事可樂、百事輕怡、中卡百事、斯萊斯、激浪、立頓茶、全動和七喜。 很顯然,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大多了。2011年,百事可樂收入達285億美元,而可口可樂的收入為162億美元。然而比較其股票市值卻讓人吃驚。當年度,較大百事可樂公司的市值440億美元,而較小的可口可樂公司的市值卻有930億美元。兩年以後至今日,其情形並未有多大的改觀。當前,百事可樂公司的股票市值為1197億美元,而可口可樂公司卻有1706億美元。如此懸殊必有緣故。管理學家艾·里斯先生為我們破解了其中的玄機。 百事可樂公司的問題在哪裡?就在於它沒有「聚焦」。百事可樂是一家不計成本追求增長的公司。它的CEO曾這樣說,我們絕不放棄15%的長期增長目標承諾。多年以來,百事可樂公司一直通過大量的收購以實現這個承諾。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可口可樂公司也曾經收購過電影公司和葡萄酒公司,但它後來都出售了,使之成為一家純粹的飲料公司。而百事可樂公司則似乎沉浸在沒完沒了的收購中樂此不彼。 現在來看看它旗下那些連鎖快餐店。要是與麥當勞相比,又遜色於它。也是2011年的數據。麥當勞大約有14000家餐廳,年收入74億美元,百事可樂公司有24000家餐廳,年收入94億美元。麥當勞的凈利潤是11億美元,銷售利潤率15%,而百事可樂公司的凈利率只有4億美元,銷售利潤率僅4%。麥當勞的股票市值為310億美元,必勝客、塔可鍾和肯德基是多少?根據里斯先生的計算僅100億美元(以其凈利潤占公司凈利潤的比例)。當前,麥當勞的股票市值973億美元,而百事可樂公司僅1197億美元。高度聚焦的麥當勞直追聚焦缺失的百事可樂公司,並且距離越來越近。 市值只代表投資者願意以某種價格買進或賣出股票的一個數字。如果投資者真正懂得聚集的力量,他們可能願意開出更高的價格。或許可口可樂公司就是這樣。里斯認為,百事可樂公司的連鎖快餐業務是雙重缺乏聚焦。第一重,百事可樂公司是連鎖快餐品牌是一堆互相競爭的品牌,而麥當勞則經營單一品牌。第二重,這些快餐品牌都聚集在一家飲料公司旗下,而麥當勞沒有這個問題。結果,百事可樂公司做連鎖快餐不如麥當勞。同時又由於聚焦缺失,做飲料又不如可口可樂公司。這就是存在的現實。 認為百事可樂的CEO在百事工作了很長時間,就能構成買入條件,這就更加不對了。百事可樂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管理的問題。公司需要一個飲料專家來經營飲料業務,也需要一個休閑食品專家來經營樂事公司,更需要一個快餐專家來經營連鎖快餐業務。CEO有可能是其中的一個領域的專家,卻可能不是另外兩個領域的專家。經營的力量在於「專才」。對於百事可樂公司而言,它的目標是做企業的總經理;而對於可口可樂公司而言,它的目標是做飲料業務的總經理;對於麥當勞而言,它的目標是做連鎖快餐業務的總經理。最終,誰能勝出?不辨自明。

Ⅳ 天府可樂的案件細節

2010年12月7日,天府可樂及代理律師向媒體通報,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天府可樂狀告百事可樂侵犯商業秘密一案﹙本報曾作報道﹚,目前有了最新進展。市五中院一審判決,百事可樂停止使用天府可樂的技術,並限期返還技術秘密和相關資料。但沒有支持天府可樂100萬元的索賠 。
「天府」追討核心技術 才打起了這場官司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以下稱天府可樂)在起訴書中稱:1994年天府可樂與百事合資,中方占股40%,但出資中並未包含「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的技術檔案。在合資關系終止後,合資公司仍長期使用這些技術秘密。天府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歸還原告所有的「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的技術檔案,並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
據天府可樂代理人、重慶維禎律師事務所徐來慶律師稱,根據當年的合同約定,天府可樂享有天府產品的配方和生產工藝的商業秘密。當年與百事合資後,天府可樂履行了以土地、廠房和設備作價出資的義務,還交出了合同沒有涉及的天府可樂產品配方及生產工藝等技術秘密及技術檔案。
天府可樂現任老總錢黃稱,這起官司爭論的核心是天府可樂乙料濃縮液的成分、配方和生產工藝的技術秘密。將配方和技術秘密交給合資企業,是出於當時覺得「外資可以幫助我們做大做強」的美好預期。但合資後,由外方掌握控制權的合資公司逐年減少了天府可樂的市場份額,直到後來一瓶都不生產。
錢黃稱,配方和技術秘密是天府可樂的核心秘密,也是天府可樂早年發展壯大的核心和靈魂。而現在,天府可樂這個品牌算是被雪藏了。所以,他們才不惜一切代價追討,為此才有了這場官司。而天府可樂之所以要告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百事中國),是因為他們認為百事中國是幕後推手。 因此案涉及商業秘密,兩次開庭都不對媒體和公眾開放。而作為被告的重慶百事天府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稱重慶百事)、百事中國也一直拒絕回應媒體。直到昨天,記者才從判決中了解到他們的態度和觀點。
重慶百事辯稱,本案涉及的商業秘密糾紛屬於合資合同爭議,應按合同約定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仲裁。在公司成立前,合資外方股東已明確要求將所有有關天府可樂濃縮液的製造技術全部轉移給重慶百事。而天府可樂也接受了。現在,該技術秘密和生產工藝已經為重慶百事所有,天府可樂無權擁有該技術秘密。所以,他們不存在侵權
而百事中國除了對重慶百事的相關觀點表示贊同外,還表示天府可樂沒有證據證明百事中國操縱重慶百事侵犯技術秘密。在天府可樂退出重慶百事之前,重慶百事一直都是根據合資公司章程生產天府可樂全套產品。 徐來慶稱,他們是在上周五收到的判決書。對判決結果,徐律師和天府可樂方面都滿意。
市五中院審理後認為,按照商業秘密的三個構成要件,雙方爭論的核心技術是不為公眾所知的技術,天府可樂對該技術信息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同時該核心技術具有現實的或者潛在商業價值而具備實用性。相關證據表明,只有天府可樂才是該核心技術的擁有者。當年的合資合同並沒有約定將核心技術作為注冊資本投入到重慶百事。從合資開始,天府可樂就知道重慶百事在使用天府的核心技術,應當認為是許可合法使用;多年來,天府可樂也一直沒有主張過技術秘密的使用費。本案是侵犯商業秘密的訴訟,天府可樂有權向法院提起。
該院為此判決,天府可樂是涉案濃縮液乙料成分、配方及其生產工藝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重慶百事在本判決生效之日停止使用天府可樂的相關商業秘密,並在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該技術秘密及相關資料。100萬元的索賠不予支持。至於天府可樂將百事中國作為被告,因未提交相關證據,也不予支持。 錢黃稱,算到今年,重慶市特困企業這頂帽子,天府可樂戴了連續10年。目前,企業在冊職工近200人,平均年齡近50歲。企業全面停產,唯一的一條生產線都在5年前封存了,目前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唯一的資產就是一棟不到2000平方米的4層舊樓房。其餘土地、設備、廠房等資產都在合資時入股了。
公司現在在冊的近200名職工,除了留守的17人外,其餘全部下崗,平均每月拿350元左右的生活費。這些生活費全靠上級企業輕紡控股集團撥付。在節假日,市國資委和市總工會,要撥付一定的困難慰問金慰問職工。
而他們留守人員主要工作是對在職、退休職工的管理,交社保、醫保等,還有就是打官司。 錢黃稱,這場訴訟只是首戰告捷。接下來,他們還要啟動「天府」的商標訴訟。商標訴訟主要有三方面:「天府」商標本身轉讓無效、商標使用費、商標的減值損失。總損失估計在兩億元以上。
錢黃稱,天府可樂除了生產可樂外,原來還生產了果味汽水、果汁、飲料酒類、功能性飲料、罐頭、白酒等12大類57個產品。他們打這個官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恢復天府可樂的生產,重新塑造民族品牌。據錢黃稱,「只要把核心技術拿回來了,天府可樂有望在一年後重出江湖。」
錢黃稱,雖然公司現在舉步維艱,但他們的「天府」品牌深入人心,他們正考慮融資、與財團合作等方式重新啟動生產。有廣大消費者的支持,也有技術實力,他們所有職工都對前景看好。 事實上,天府可樂與百事的恩怨情仇,長達16年。
1981年,天府可樂在重慶誕生。不過,盡管天府可樂曾一度佔有中國可樂市場75%的份額,但在當時大舉進入的國際飲料巨頭面前,它還是並無競爭優勢。於是,到1994年1月18日,天府可樂與美國百事正式簽署合資成立重慶百事天府飲料有限公司的合同,由外方佔60%的股份。
然而,這場看似美好的跨國婚姻,讓天府可樂陷入漫長的噩夢。
雙方在合資合同中,明確建立合資企業的目的是發展「天府」牌系列飲料。同時也可生產部分百事品牌飲料,但天府可樂所佔份額不低於50%。但雙方合資後,合資公司從廣告到銷售,全力推廣百事品牌飲料。原天府可樂老總李培全說,天府可樂飲料銷量驟降,合資第一年還能佔74%,到第二年就成了51%,第三年下降到21%,到2007年僅佔0.5%。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合資不久,百事可樂就在重慶市場佔有率最高達到八成以上。
天府集團在財務監管上對合資公司更是失控。錢黃表示,合資公司經營連年虧損,天府集團不僅未得分文,還背上了近3000萬元的債務。
但百事卻從合資公司獲得豐厚利潤。李培全稱,百事公司向合資公司出售濃縮液的收入,估算在雙方合資前10年就高達1.5億元。
2006年,承受巨大經濟壓力的天府集團將手裡的股份作價1.3億元賣給百事。至此,天府集團以品牌消亡、市場盡失、資產歸零為代價,換來了賬面上的零負債。
為了找回自己的品牌,天府可樂開始設法從合資公司拿回一直免費給對方使用的配方等核心技術。錢黃說,他們從2008年10月就開始以公函方式討說法,直到後來對簿公堂。
2009年10月28日,重慶五中院正式受理該案。由於重慶百事提出管轄權異議,該案推遲到最近開庭,最終才有了判決。
莫讓天府悲劇 再次上演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品牌之爭首輪獲勝,這也是近年來中國民族品牌與外國品牌交鋒的首次勝利。
上世紀90年代,曾出現過民族品牌和跨國公司合資的熱潮,但北冰洋、正廣和等一些國產品牌就此被雪藏了,中國8大飲料廠中的7家都不見了。部分跨國公司通過合資獲得合法進入中國市場的「許可證」,進而掌控市場定價權。
對於外資品牌大舉滲透中國各行各業的現象,相關部門其實並沒有實質性保護好民族品牌的舉措出台。民族品牌在如保護知識產權等問題上,也往往沒有外資品牌那麼有意識,以至於陷入了某些圈套。而外資長久以來一直享受的超國民待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侵佔了原本屬於民族品牌的市場份額。
好在中國人正在逐步覺醒。近年來,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娃哈哈與達能等紛紛陷入品牌爭奪糾紛,之前的可口可樂收購匯源也引發巨大爭議。
事實上,天府可樂由興盛到衰亡,再到艱難「索回」的歷程,對於中國民族品牌而言無疑是一堂生動的警示課程。 天府可樂配方出爐。1985年天府可樂被國務院定為國宴飲料,被譽為「一代名飲」。
合資前,天府可樂在全國擁有108家分廠,合資前8年佔有中國可樂市場75%份額。
天府百事宣告聯姻,成立「重慶百事天府飲料有限公司」。雙方明確:天府在公司未來總飲料產量中所佔份額不低於50%。
天府可樂在合資公司總飲料產量中銷量佔74%。合資公司虧損1000多萬。
天府可樂在合資公司總飲料產量中銷量佔51%。合資公司虧損1500多萬。
天府可樂在合資公司總飲料產量中銷量佔21%。合資公司虧損3000多萬。
天府可樂在合資公司總飲料產量中銷量占不到1%,合資公司累計虧損7000多萬。
債務纏身的天府將所持百事天府所有股權全部售給百事。天府可樂停產。
天府6次向百事發函希望歸還「天府可樂」商標。但百事均稱沒有收到任何信函。
百事向天府提出商談前提:天府必須先發表聲明,就此前對媒體發表的與百事合作的言論進行道歉,以恢復百事聲譽。
天府起訴百事涉嫌長期非法佔有技術秘密。
市五中院一審判決此案。

Ⅵ 可口可樂的配方不公開,那麼百事可樂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

百事可樂無非就是自己摸索著做出的可樂,味覺比較好的童靴都能喝出百事味道不夠正宗,可口可樂的配方是用商業秘密保護的,而其他的可樂公司生產出類似的可樂,採用的反向工程,即通過技術手段,對從公共渠道採取合法手段獲得的產品,進行拆卸、測繪、分析而獲得該產品的有關技術信息。據稱,可口可樂的配方放在亞特蘭大的一家銀行的保險櫃里。目前知道可口可樂配方的世界上只有兩個人,而且可口可樂公司規定這兩個人不能乘坐同一航班的飛機。

因此,一些專家也調侃的說,可口可樂的大對手,百事可樂公司並沒有把他們的秘方藏在某個銀行的地下保險箱里,可是百事可樂做得也不壞。可口可樂有自己的配方並且保密,而百事可樂沒有任何約束,只要是市場需要,它隨時都可以根據市場需要改變自己的飲料口味,配方也沒有任何秘密。

Ⅶ 百世匯通快遞公司把東西弄丟了怎麼賠償

百世匯通快遞公司把東西弄丟了會按照投保價格賠償。

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對物流行業還比較混亂,通常情況下如不接受該公司的賠償條款,他們快遞公司也只是嚴格按照上述條款賠付你。但是如果你在郵寄東西時進行了報價或購買了相關的保險,則可以根據相關條文規定進行索賠。


如果你覺得快遞公司的賠償彌補不了你的損失,你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進行索賠。



拓展資料:

貨物遺失解決辦法:

1、聯系寄件客戶提供包裝,品名、貨物價值及其它相關情況。

2、聯系派件網點找貨。

3、中心不明貨物找貨。

Ⅷ 求天府可樂和百事可樂訴訟一案的資料,畢業論文急用!

天府告贏百事詳細網址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tfvsbs_2010/index.shtml
天府訴百事:一個配方引發的官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 23:41 時代周報
天府可樂對贏得訴訟充滿信心。
隨著天府和百事的姻緣的終結,雙方也從此交惡。這段「婚姻」給天府可樂帶來了厄運,使其從一個國家大型企業變成了重慶市的市級特困企業。

無奈之下,天府決定與百事對簿公堂,將整個追討權益的訴求分解成了一系列訴訟,擬逐一擊破。

本報記者 鄧全倫發自重慶

12年姻緣已斷,但16年恩怨難了。

8月31日,中國天府可樂集團(下稱「天府」)狀告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百事」)、重慶百事天府飲料有限公司(下稱「重慶百事」)侵犯商業秘密案,在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非公開審理。

這是該案繼今年4月22日後的第二次開庭。天府指控百事長期非法佔有自己所有的「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的技術檔案。庭審從當天9時開始,17時20分結束,審理結果將在合議之後擇日宣判。

「我對今天的庭審很滿意,勝算把握很大。但這只是我們向百事發起訴訟戰爭的首場戰斗。」走出法庭的天府總經理錢黃向時代周報透露,天府接下來將通過至少6場訟戰,死磕百事,討回在與後者合資過程中被侵害的諸多權益,索賠總額預計高達4億元。

交惡始末

天府與百事的訟戰,源於一段姻緣。

1994年1月,百事與天府合資成立重慶百事天府,其中百事以現金投資1070萬美元,天府以土地、廠房和生產設備折價730萬美元,雙方投資比例為3∶2。

天府可樂創始人之一、擔任天府總經理長達16年的李培全,8月31日以證人身份出席了庭審。庭審間隙,他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稱,百事與天府當初的合作目的很明確,百事是來幫助天府發展的,擴大生產天府可樂,讓雙方都取得滿意效益。

合資前,天府就是國內市場上最大的可樂巨頭,在國內擁有108家工廠,當時佔有75%的市場份額。

但這段「婚姻」帶來了厄運,合資公司在成立後12年內年年虧損。2006年,由於債務纏身,天府將所持百事天府的所有股權以1.3億元的價格,全部出售給了百事。

自此,天府和百事的姻緣宣告終結,雙方也從此交惡。中方認為外方通過向百事購買糖漿原液的方式,且「通過大幅度提高濃縮液價格」將利潤轉移到了百事,使原告從一個國家大型企業變成了重慶市的市級特困企業。

而讓李培全至今仍氣憤的是,百事在合資後全力推廣百事品牌,步步為營,終將天府品牌扼殺。

據百事和天府當時合約,重慶百事生產的「天府」可樂應不低於總飲料產量的50%。現實卻是天府系列飲料銷量逐年驟降,合資第一年銷量佔74%、第二年51%、第三年下降到21%,到2007年僅佔0.5%,天府品牌在市場上幾乎銷聲匿跡。

「天府已被百事變相吃掉!我們要維護天府的權益!」錢黃稱,2008年天府開始向百事追討天府品牌,「這一年底我們7次致函百事,但都石沉大海沒有回復」。

無奈之下,天府決定與百事對簿公堂,將整個追討權益的訴求分解成了一系列訴訟,擬逐一擊破。2009年10月26日,天府向重慶市第五中院遞交起訴書,稱「百事涉嫌長期非法佔有技術秘密」。

天府認為:「原告享有『天府可樂』的配方及生產工藝的技術秘密,且技術檔案也為原告所有,完全屬於中國的國有資產。」

今年4月22日,這起侵犯商業秘密案首次開庭,但庭審僅進入舉證階段就宣告擇日再審。

首次開庭時,原告和被告都向法院遞交了大量證據。「我們收集到的紙質證據將一個拉桿箱裝得滿滿的,」天府總經理錢黃稱,這些證據包括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內容、對天府可樂的各種技術認定等。

百事也向法院共提供了7組證據。有意思的是,其中雙方出示的許多證據重合。「雙方提交的證據雖然都一樣,但我們的理解並不一致。」錢黃說。

比如針對同一證據—1994年1月18日簽訂的《合資經營合同》,天府認為,百事未取得原告「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等商業秘密的使用權。百事則表示,重慶百事合法、正當地擁有及使用包括相關配方及生產工藝等在內的天府可樂各種資產。

配方權屬歸誰?

8月31日的再次開庭,吸引了許多天府老職工前往法院為律師助陣。其中,73歲的天府可樂創始人之一李培全,更是和天府原總工程師、檔案科長、技術科長、保衛處長等人一起,以證人身份參加了庭審。

百事派出了強大的律師隊伍,四位律師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和重慶的知名律師事務所。

原告與被告在法庭上短兵相接。

據天府代理律師、重慶維禎律師事務所主任徐來慶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等商業秘密的權屬問題,成了法庭上雙方的激辯焦點。雙方均認為配方及生產工藝等商業秘密歸各自所有。

百事首先提交《合資經營合同》作為證據,稱當時和天府約定重慶百事的生產目的之一是「生產天府可樂飲料產品和濃縮液」。

「如果沒有獲得配方,我方根本沒法生產。」被告律師表示,《合資經營合同》約定的生產目的,其實已證明天府同意將「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轉讓給重慶百事。另外,重慶百事還提交多份證據,試圖證明其系正當取得「天府可樂」的技術秘密。

百事方進一步認為,原告天府作為合資一方時,一直在向企業委派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以及管理人員,對合資公司擁有及使用包括配方及生產工藝在內的各種資產情況,不僅知情,且起著領導、鼓勵支持的作用。

對於2006年以後配方使用權,百事表示,天府方退出合資公司時,百事已支付了「高額代價」,公司有權繼續擁有及使用包括配方及生產工藝等在內的天府可樂各種資產。

而天府可樂則從四方面舉證認為,「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等商業秘密的所有權益歸自己享有:其一,天府從1981年起,自己主導了「天府可樂」的研製。其二,「天府可樂」通過安全性試驗,衛生部1988年4月同意天府正式生產「天府可樂」。

其三,2008年8月20日,衛生部監督局發函仍確定「天府可樂」為已批准正式生產的國產新資源食品,生產企業為「重慶市飲料廠」(天府集團前身,其權利義務已由天府集團承繼),這足以證明天府仍享有「天府可樂」的技術秘密,並未將其轉讓給百事。

其四,天府是在1995年7月向四川省中葯研究所足額支付了技術轉讓費,才完全取得「天府可樂」的技術秘密。「1994年和百事合資時,天府尚未完全取得這個技術秘密,怎麼可能將它作為出資或轉讓給重慶百事?」徐來慶說。

「百事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取得天府的商業秘密的。」天府方在庭上指控稱,重慶百事成立後,天府將原辦公大樓劃給它,但雙方在檔案交接過程中,重慶百事指令檔案人員非法佔有「天府可樂」技術秘密檔案,不移交給天府,且聘用了天府的主要生產骨幹,擅自使用該技術秘密進行生產,違背了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原則,損害了天府合法權益。

天府請求判令百事立即停止使用和歸還天府所有的「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的技術秘密,並賠償天府損失100萬元。

至少六訴百事

「他們非法佔有了我們的配方等技術秘密,我們有信心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庭審結束後,天府可樂總經理錢黃快步走出法庭,坦言「感到了一絲輕松」—「我對案子獲勝的把握很大」。

這場官司只是天府可樂追討品牌的第一戰。錢黃表示,按照預訂方案,他們將至少六訴百事,除了商業秘密,還將在商標、合同欺詐、經營等方面起訴百事,預期整個訴訟索賠金額將高達4億元。

「我對今天庭審情況很滿意,現在就想啟動訴訟的第二戰,就天府商標價值損失向百事索賠。」錢黃稱,根據財務部門初步評估,這個層面的索賠額大約在2億元。

「天府可樂的商標從沒賣給過百事公司。」李培全反復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只是當年以350萬元交給合資公司有條件使用,對方並不擁有商標所有權。

1994年,合資雙方確定的合資年限是50年,但到了2006年雙方分手時,天府方處於無力的失語狀態,並未及時提出追討回商標,導致局面略顯被動。對此,李培全強調,即使是合資公司有使用權,原本中方也佔有40%,但在售出股份時對這一方面的權益並未加以明確。

「對百事的這些指控,我們有足夠的證據,我對最終的結果很有信心。」錢黃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天府可樂已是十年的特困企業,在人力、財力、物力方面都顯得十分匱乏,但是在這場官司中,大家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民族品牌的發展前景。

錢黃語氣鏗鏘:「只要種子在,就能發芽、紮根;只要能追回品牌,天府可樂就有了復生的希望。在品牌追回來之後,我們將會重新生產天府可樂,重塑品牌。」

而面對天府發起的這場訟戰,百事方面則顯得十分低調。百事代理律師在重慶法院面對媒體記者時一律保持緘默,拒絕開口接受采訪。百事公司對於此次訴訟亦從未給予公開置評。8月31日,時代周報記者多次撥打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關經理的電話,但均直接進入了語音留言狀態。

要求歸還天府可樂配方

2009年10月,天府公司以侵犯技術秘密為由,向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訴狀。本來開庭時間已確定,但因百事公司兩次在開庭前提出管轄權異議,導致該案延遲到昨日才正式在市五中院開庭。據悉,庭審中,天府可樂集團要求重慶百事天府飲料有限公司、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並歸還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並請求判令兩被告共同向原告賠償因使用技術秘密造成的損失人民幣100萬元。庭上,天府可樂還拿出了他們的配方等證據,百事公司也准備了大量證據,雙方進行了舉證、質證。
http://news.163.com/10/0901/03/6FFDGCMM00014AED.html
天府可樂告百事可樂:還我配方賠償100萬元
2010年09月01日 10:07:08 來源: 重慶商報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列印】 【關閉】 【Email推薦: 】

該案昨日在市五中院開庭審理 「百事」辯稱配方是正當擁有

百事可樂的代理律師走出法院

昨日,市五中院,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總經理錢黃(右)在介紹相關情況。記者 唐浩 攝

備受社會關注的天府可樂狀告百事可樂「長期非法佔有技術秘密、侵犯商業秘密」一案,昨天在市五中院正式開庭。由於涉及商業秘密,法院進行了不公開開庭審理。據悉,庭審中,雙方展開激烈辯論,「天府」向「百事」提出了歸還配方,賠償100萬元訴訟要求。

跨國聯姻後「天府」消失

誕生於1981年的天府可樂配方,由天府可樂集團和四川省中葯研究所共同研製成功。「我們曾在全國擁有108家裝瓶分廠,合資前的8年,累計稅利達6000萬元,佔有中國可樂市場75%的份額。」天府可樂創始人李培全說。

1994年1月,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以4∶6的股比聯姻,雙方明確合資目的是發展天府牌系列飲料。

但結果並非如此,百事利用自己的控股權和經營權,從廣告到銷售,全力推廣百事品牌。2006年,由於嚴重虧損,天府可樂將股份以1.3億人民幣轉讓給百事可樂以償還債務,天府可樂品牌從此消失。

要求歸還天府可樂配方

2009年10月,天府公司以侵犯技術秘密為由,向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訴狀。本來開庭時間已確定,但因百事公司兩次在開庭前提出管轄權異議,導致該案延遲到昨日才正式在市五中院開庭。據悉,庭審中,天府可樂集團要求重慶百事天府飲料有限公司、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並歸還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並請求判令兩被告共同向原告賠償因使用技術秘密造成的損失人民幣100萬元。庭上,天府可樂還拿出了他們的配方等證據,百事公司也准備了大量證據,雙方進行了舉證、質證。

「百事」辯稱配方屬正當擁有

「我們的配方本優於百事,他們卻佔有了我們的技術。我們有信心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庭審完後,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總經理錢黃稱,雙方在庭上主要圍繞配方的所有權展開了辯論,「百事」認為,他們與天府可樂成立合資公司後,天府可樂的配方技術理所當然歸其擁有,因此不存在非法侵佔,也沒有侵犯什麼商業秘密。

對此,錢黃不認可,他說,當時合同里並沒約定這一條,「百事」是以合資為名一步步「佔有」了他們的配方及生產工藝,這是老天府人嘔心瀝血的成果,憑啥就成了「百事」合法擁有的東西了?庭審完後,「百事」方面拒絕接受采訪。

錢黃還介紹,這場官司只是追討天府可樂品牌的第一步。下一步,天府可樂將對「百事」提起系列訴訟,包括索回「天府」商標權。該案將擇日宣判。

(記者 陳保發)
http://www.cq.xinhuanet.com/business/2010-09/01/content_20780505.htm

Ⅸ 貧賤夫妻真的會百事哀嗎

是的!因為現在不管做什麼都要花錢,貧窮真的會壓倒一個家庭!很多人因為經濟回拮據,生活答不如意,每天過得都很壓抑!要是家裡有人生病了,那就真的會要了他們的命的!

閱讀全文

與百事公司債務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