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種子法規定假種子的定義是什麼
《種子法》規定下列種子為假種子:
1、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其他品種種子的;
2、種子種類、品種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或者沒有標簽的。
下列種子為劣種子:
1、質量低於國家規定標準的;
2、質量低於標簽標注指標的;
3、帶有國家規定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的。
(1)假冒種子算侵權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生產經營假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違法生產經營的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因生產經營假種子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種子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種子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
第七十六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生產經營劣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違法生產經營的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因生產經營劣種子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種子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種子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
Ⅱ 銷售假冒,劣質種子,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抄一百四十七條規定了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罪。
如果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種子,或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種子冒充合格的種子,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的罰金;使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罰金;使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若上述行為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則有可能被處以行政處罰。我國《種子法》第第七十五條規定,生產經營假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違法生產經營的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Ⅲ 經營假、劣種子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規定,禁止經營假、劣農作物種子。否則,應負下列法律責任:
(1)行政處罰。對經營假、劣農作物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停止經營,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吊銷種子經營許可證,並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2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2)刑事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7條規定:生產假農葯、假獸葯、假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9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該條的規定處罰。
Ⅳ 刑法140條界定侵權種子是否構成犯罪,是否正確.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內,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容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侵權種子是以假充真的行為。
Ⅳ 賣假的小麥種子算是犯法嗎
賣假的小麥種子是犯法的,情節嚴重的將被依法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如下規定: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吊銷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經營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並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可以吊銷違法行為人的種子生產許可證或者種子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取得種子生產許可證或者偽造、變造、買賣、租借種子生產許可證,或者未按照種子生產許可證的規定生產種子的;
(二)未取得種子經營許可證或者偽造、變造、買賣、租借種子經營許可證,或者未按照種子經營許可證的規定經營種子的。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為境外製種的種子在國內銷售的;
(二)從境外引進農作物種子進行引種試驗的收獲物在國內作商品種子銷售的;
(三)未經批准私自採集或者採伐國家重點保護的天然種質資源的。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改正,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一)經營的種子應當包裝而沒有包裝的;
(二)經營的種子沒有標簽或者標簽內容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三)偽造、塗改標簽或者試驗、檢驗數據的;
(四)未按規定製作、保存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的;
(五)種子經營者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未按規定備案的。
Ⅵ 高仿別人的東西算侵犯版權嗎
你好,仿造他來人作品都算侵源權。
一般而言,版權侵權需要調查的證據主要分為三類:確認權利歸屬的證據,證明侵權事實存在的證據,證明侵權損失的證據:
1)、對侵犯版權的作品或產品的調查范圍
◆ 產品的生產地、流程、產量及倉庫,作品的復制、出版地,復制、出版數量。
◆ 產品及作品的銷售流程及銷售渠道。
◆ 產品及作品的銷售資料。
◆ 主要侵權人的有關情況.
2)、對侵犯版權行為的打擊措施
◆ 在版權侵權調查取證的基礎上,根據個案的不同,通過行政、刑事並結合民事的途徑,組織包括工商局、版權局、公安和媒體等各方面參加的打擊活動。或在調查掌握充分的證據後,向人民法院或版權局提起訴訟或調處;
◆ 打擊後的跟蹤監測,防止違法行為死灰復燃,完成打擊後的必要法律程序;
Ⅶ 假種子的認定
下列種子為假種子:
(一)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他版種品種種子的權;
(二)種子種類、品種、產地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的。
下列種子為劣種子:
(一)質量低於國家規定的種用標準的;
(二)質量低於標簽標注指標的;
(三)因變質不能作種子使用的;
(四)雜草種子的比率超過規定的;
(五)帶有國家規定檢疫對象的有害生物的。
國家對於種子的生產和經營都是嚴格審核的,必須有相應的資質才能經營,如果是種子質量問題,則應屬於民事賠償范圍,你可要求種子銷售者賠償
Ⅷ 銷售假種子罪和侵權是否可以同時立案
不可以的,銷售假種子罪屬於公訴案件是檢察院提起公訴,侵權案件屬於受害方自訴案件,無法同時起訴。
Ⅸ 在不知情情況下賣假種子屬於什麼行為
不是犯罪行為,但是會受到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