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省湛江市教育局投訴電話多少
投訴電話:3336790 3214285
2. 湛江市社保局的舉報或者投訴號碼是多少
3619225是
湛江市社保局
信息科電話,不是舉報投訴電話,另外還有一個社保局的熱線電話是3313111
3. 湛江市工商局投訴中心電話多少
0759-3586295
0759-3586211
0759-12315
4. 如何向湛江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投訴
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根據行政執法投訴回受理規定,結合甘德答縣執法局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制度: 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執法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可以投訴: 1、不履行法定職責的 2、越權或濫用職權的 3、違反法定程序執法的 4、給予的暫扣、罰款、責令限期整改等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適當的 5、其他違法或者不適當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縣執法局應公布投訴電話、由專人負責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投訴。 三、縣執法局接到投訴後,符合投訴范圍的應受理,對不符合范圍的投訴須告知投訴人不受理的理由。 四、縣執法局受投訴後,應認真調查、處理、投訴案件辦結後,應於五日內將受理的結果通知投訴人並及時上報上級機關。
5. 湛江市舉報公務員電話號碼
湛江市監察局,有官網的,你可以自己在上面看一下。同時也接受新訪。
湛江市監察局是湛江市人民政府負責紀律監察的職能部門。
如果不想實名可以匿名發郵件
3101431
6. 湛江教育局的投訴熱線是什麼
湛江教育局的投訴熱線為:0759-3214285。
湛江教育局的聯系為:湛江市赤坎區人民大道北版76號,郵權編為:524043。
湛江教育局的聯系電話為:0759-3338936,傳真為:0759-3312074。
(6)湛江市投訴擴展閱讀:
教育局的職責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省委、省政府關於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起草有關教育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並監督執行。
二、研究擬定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戰略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制定教育體制改革政策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重點、結構、規模、速度和步驟,並負責指導、協調、督促實施;負責全市教育信息的統計工作。
三、負責局屬單位的黨建工作;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工作、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工作、國防教育工作及安全穩定工作。
四、負責授權范圍內的幹部管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教育系統的紀檢、監察、審計、統戰、老幹部和群團工作。
五、綜合管理全市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中等專業教育、成人教育、師范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少數民族教育、地方高等教育、遠程教育等工作;指導各縣(市)區、各部門的教育工作;負責教育督導與評估。
7. 湛江市雜訊投訴電話系
你直接找物業
這個時間是不能施工的,或你直接打110吧
沒事的,不過湛江人是不會去再意這些的,大家都是近鄰嘛!何況大家都有可能裝修的。
8. 怎樣去湛江市公安局投訴別人的誹謗
對於誹謗刑事犯罪,屬於自訴罪,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訴訟方式,專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對屬相關人員進行處理。具體情況,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9. 湛江市教育局的投訴郵箱是什麼
兄弟,這個其實我不想說出實情!話說教育部禁止搞課外收費培訓。但是呢,內,在襄樊這個地方,,這是正容當合法的行為。為啥這樣子說呢??襄樊教育局的領導都是從各個高中升上去的,也就是他們雖然是領導了,但是關系都還在以前的高中或者初中,,你去投訴,說某某學校某某老師搞補課,那那個領導還是你投訴的那個學校的,跟那個老師喝過N次酒,,,你想他會管理么?再說回來了,老師們補課都是有教育局罩著的,也就是補課老師的收費多多少少都要孝敬上面的。你去投訴不是砸他們飯碗么?最後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教育制度,你不補課生學率低,,,,全市的領導都不被上面重視。。。所以你還是淡定的忍耐吧。。。。無奈,,真的很無奈。。。你可以去教育部的官網上看看,他們有熱線電話這個欄目,裡面有很多方面的投訴專線,試試看吧。祝你好運~~~ 回答時間:2011-10-23 11:41:55
10. 工資問題在湛江市勞動局投訴不了,可到省投訴嗎怎樣投訴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非法拖欠或者剋扣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不能解決問題,勞動者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維護合法權益,不需要去更高一級投訴。
通常需要持身份證、勞動合同法或者能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照流程辦理。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四條 工資支付主要包括:工資支付項目、工資支付水平、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支付對象、工資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第五條 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七十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都有權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並對舉報有功人員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