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騰訊今日頭條侵權

騰訊今日頭條侵權

發布時間:2021-02-13 13:20:34

1. 今日頭條投稿侵權得怎麼操作

首先你找的素材根本就不是「開放平台」,是有版權的視頻素材。
像這類的素材,你在版剪輯的時候肯定權也是大段使用,才讓系統查出了你的版權問題。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你可以借鑒一些影視剪輯號的做法,剪得碎一些,另外再加上自己的配音,才能避免侵權。
而且也不要用歌曲做配音,歌曲肯定是有版權的。
我是4年全職自媒體人,著有《如何做好自媒體》,持續解答自媒體相關問題,歡迎關注。

2. 騰訊訴今日頭條侵權勝訴 新聞還能"搬運"多久

騰迅的屏蔽系統分好多種,新聞模塊的屏蔽系統只針對特別敏感的詞、字、句。而日誌模塊不同,它的屏蔽面太廣,只要稍微有敏感就屏蔽,如果是整篇文章敏感,就直接掛掉……

3. 騰訊起訴今日頭條的原因是什麼

6月1日晚間,騰訊發布公告稱,「今日頭條」及「抖音」系列產品運營者北京位元組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涉商業詆毀及不正當競爭,對騰訊聲譽造成嚴重影響,即日起於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

沖突為何起?

2018年以來,今日頭條系產品已經與騰訊發生多次沖突。5月8日,位元組跳動CEO張一鳴在朋友圈慶祝抖音海外版發展時,表示「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回復稱:「可以理解為誹謗。」5月18日,就「博物館H5」視頻被騰訊封殺事件騰訊和抖音在雙方微信公眾號上各自發表聲明進行解釋。5月22日,抖音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抖音的朋友們,對不起》的文章,控訴騰訊封殺大量抖音視頻。

今日頭條目前是一個用戶活躍度僅次於微信的應用。成立於2012年的今日頭條APP累計激活用戶數已經超過7億人,月活躍用戶數高達2.63億人,按用戶量,在國內綜合資訊平台中排名第一,用戶月均使用時間超過20個小時,用戶活躍度僅次於微信。頭條在圖文領域內容分發的競爭優勢快速延伸至短視頻領域,此外,還藉助悟空問答、微頭條、懂車帝等進一步延伸產品線。

4. 騰訊侵犯了今日頭條什麼利益

今日頭條官方表示,騰訊利用壟斷地位以各種理由、多次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針對其中的「騰訊QQ空間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 「騰訊安全管家作為安全軟體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今日頭條已經起訴騰訊,目前兩案都已於6月1日獲得海淀區人民法院立案相關證據都已經提供給法院。

今日頭條相關負責人稱,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民事訴訟法》,針對「騰訊QQ空間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 「騰訊安全管家作為安全軟體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兩案,今日頭條要求騰訊公司立即停止一切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賠償今日頭條公司共計9000萬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騰訊公司目前的訴訟行為,與此前多次的封殺頭條系產品,其本質是一樣的,就是以利用壟斷地位進行不正當競爭。此次訴訟,騰訊是把訴訟當成了競爭工具,這次訴訟實際目的顯然不是為了1元錢,而是為封殺頭條找到合理借口。此前,騰訊已經找了很多各類借口,如產品BUG,閾值等等,甚至還借『視頻整治』的名義對產品進行封殺。」今日頭條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6月1日17:30,騰訊公關總監張軍也發微博稱:最近一系列的詆毀,攻擊,對騰訊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困擾。我們無意於任何口水之爭,但再佛系,也有忍耐的限度,法律,是我們最好的解決途徑。希望一切競爭,回歸良性!這次訴訟,我們要求的就是要道歉!

但今日頭條顯然不這么認為,據財經網訊,對於騰訊的起訴,今日頭條高級公關總監楊繼斌回應稱,在「技術BUG、視頻許可證、視頻整頓」等理由之後,終於有了最雄辯的封殺理由。恭喜前段時間一起被封的視頻產品。

5. 今日頭條算侵權嗎我發表的幾篇文章被轉載到其他地方了

這個要根據具體情況來
著作權法》三個法條作出了界定:
第十四條 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三條 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利。

6. 在今日頭條上轉載一些娛樂采訪的視頻,算侵權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八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八)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7. 把別人微信上的文章分享到今日頭條算是侵權嗎

如果你是以營利為目的,那麼使用別人的作品是需要版權所有人同意或者支付報酬的,否則便屬於違法侵權。

《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侵權行為: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7)騰訊今日頭條侵權擴展閱讀:

案例:

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破獲了安徽省首例特大網上侵犯著作權案,許某等人搭建13個盜版網站,隨意復制他人文字作品500餘萬份,點擊量達18億次,非法獲利1000餘萬元。目前,該案已由高新區人民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著作權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而產生,權利人根據著作權法等法律的規定,享有不可剝奪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主要是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等五個方面權益。

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還包括了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等擁有的著作鄰接權。就許某等人的「經營活動」看,未經他人允許,以營利為目的,隨意復制文字作品500餘萬份,已經違反了法律對著作權的保護規定。

就此案來說,許某等人首先應當承擔的是民事責任。他們利用專業技術,架設盜版網站,租用伺服器,未經授權隨意復制他人文字作品牟利,侵犯了掌閱、起點、閱文等30多家正版網站的著作權。與多家廣告聯盟合作,非法獲利1000餘萬元,著作權利人因此蒙受巨大損失。

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侵權人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至於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主要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8. 今日頭條起訴騰訊有什麼要求

今日頭條起訴騰訊:要求道歉並賠償9000萬元

「騰訊公司目前的訴訟行為,與此前多次的封殺頭條系產品,其本質是一樣的,就是以利用壟斷地位進行不正當競爭。此次訴訟,騰訊是把訴訟當成了競爭工具,這次訴訟實際目的顯然不是為了1元錢,而是為封殺頭條找到合理借口。此前,騰訊已經找了很多各類借口,如產品BUG,閾值等等,甚至還借『視頻整治』的名義對產品進行封殺。」

9. 有說今日頭條侵犯版權的,也有說今日頭條在法律上無版權問題,是什麼情況

我們專業課老師在課上也讓我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回今日頭條是內容服務答商還是技術服務商,如果是搜索引擎的話,根據版權法和《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是不存在侵權行為的。

從今日頭條目前的技術原理來看,其實是家技術公司,並不是媒體。今日頭條把熱門或者是用戶關注的新聞推送給用戶,而且直接將流量導向原內容頁面,不對新聞做任何處理,其實就是一個更加智能化的搜索引擎。

我也是好久才弄清楚今日頭條的技術原理:首先根據用戶的微博行為、閱讀行為、地理位置、職業、年齡等信息挖掘出興趣;二是自然語言處理和圖像識別:對每條信息提取幾十個到幾百個高維特徵,並對信息進行分類、摘要抽取,主題分析、信息質量識別、敏感詞過濾、正能量指數計算等一系列處理;三是精準推薦:根據用戶特徵、環境特徵、文章特徵三者的匹配程度進行推薦。

弄清楚今日頭條的原理之後,也就知道它不存在新聞界爭論的版權問題了,就像是大家不會責怪網路說「你怎麼可以讓我的頁面出現在你的搜索結果里呢」,原理是近似的。聽說國家版權局也入駐今日頭條開頭條號了,應該也是對新技術認可吧,畢竟好的內容需要好渠道的傳播,版權合作才能共贏共生。

閱讀全文

與騰訊今日頭條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