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急急!模擬法庭之高空墜物讀後感
請搜索侵權責任法第87條,會出來很多
『貳』 模擬法庭之高空墜物讀後感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回的道理.因此答,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寫讀後感一般應做到三點:
1、要讀懂原文的內容.「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先讀後感.因此,讀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通過讀,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內容,才會寫出自己的真實體會.
2、寫自己體會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敘述的內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體會最深的內容來寫.體會不深,感想不豐富,讀後感就寫不成功.
『叄』 大家可以幫忙找一份模擬法庭劇本嗎有關知名商標侵權的,非常感謝!
稻香村,騰訊qq和奇瑞qq,加多寶和王老吉。蘋果ipad .
『肆』 觀法庭審理後感想
就拿家教題材的模擬法庭題材來講:
通過模擬法庭的觀摩,我們增強了運用回法學理論答和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思想上提高了創新意識,通過本次庭審實踐,我們初步掌握了審案的大致過程,對法律法規的應用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也從另一方面加深對法律的感性理解。
同時,我還認識到了,作為大一新生的我們,總是希望通過經歷一些沒有經歷過的事來豐富我們的生活,無疑,兼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請別忘了,我們在接受這些新事物前,首先要提高警惕,防止受騙。當我們的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勇於拿起手中的武器進行斗爭。守法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知法、用法!
『伍』 急求模擬法庭觀後感
模擬法庭之心得體會 2002年12月21日我參加了四川省省級機關電大法學專業的模擬法庭活動並模擬國家公訴人的角色,由於同學們的精心准備以及老師的耐心指導,這次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這次模擬法庭所審理的案件為一職務傾占案,具體案情如下:犯罪嫌疑人陳述,男,原系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工程部副經理,負責收取小區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犯罪嫌疑人陳述於2002年1-2月收取小區內各住戶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共計8萬余元,不上繳公司財務,用於個人賭博並潛逃.後公司多次與其聯系未果,於2002年2月向公安機關報案.後犯罪嫌疑人陳述與2002年4月在本市東光小區的住所被當地派出所擋獲. 在模擬法庭開始時,由扮演書記員的同學宣讀法庭紀律,告知庭審時應注意的紀律,接著是審判長陪審員國家公訴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入席,待全部人員入席後,審判長宣布庭審開始. 審判長叫法警將被告人陳述帶上法庭,在詢問了犯罪嫌疑人陳述的姓名年齡民族有無前科以及被採取強制措施的原因時間後,就審判長陪審員國家公訴人的組成問犯罪嫌疑人陳述是否要求迴避,犯罪嫌疑人陳述不要求迴避. 在審判長的主持下,我扮演的國家公訴人宣讀起訴書,指控犯罪嫌疑人陳述利用其擔任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工程部副經理的工作便利,侵佔公司所應收取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共計8萬余元,涉嫌侵佔罪.在犯罪嫌疑人陳述對此表示沒有異議,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也表示無異議後,庭審在審判長的主持下進入法庭調查階段. 在法庭調查階段,我作為國家公訴人當庭出示了支持指控的證據,有:證人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經理王軍,證明犯罪嫌疑人陳述系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工程部副經理,負責收取小區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並且犯罪嫌疑人陳述並未將其應收取的2002年1-2月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上繳公司,物證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2002年工資表,證明犯罪嫌疑人陳述系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職工並在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領取工資;犯罪嫌疑人陳述於2002年3月寫給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的信,在信中犯罪嫌疑人陳述承認其將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應收取的2002年1-2月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予以侵佔,請求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領導原諒,並表示願意慢慢還錢;當庭宣讀證人證言:天普公司財務人員李某的證言,證實其將天普公司2002年1-2月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交予犯罪嫌疑人陳述;某公司財務人員崔某的證言,證實其將公司2002年1-2月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交予犯罪嫌疑人陳述;並出示犯罪嫌疑人陳述開給兩公司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收據,共計8萬余元.犯罪嫌疑人陳述及其辯護人對以上證據均表示無異議.由於犯罪嫌疑人陳述及其辯護人未提交其他證據.審判長宣布進入下一程序--法庭辯論. 在法庭辯論這一程序中,我扮演的國家公訴人認為犯罪嫌疑人陳述利用其擔任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工程部副經理的職務便利,侵吞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共計8萬余元用於個人賭博,應以職務侵佔罪論處.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為陳述作了有罪辯護,發表的辯護意見為:犯罪嫌疑人陳述侵吞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共計8萬余元的事實成立,但犯罪嫌疑人陳述是因為賭球欠下高利貸無力償還,放貸人以犯罪嫌疑人陳述的女兒的人身安全威脅陳述還款,犯罪嫌疑人陳述是為了保障女兒的人身安全,迫於無奈才將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應收取的2002年1-2月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共計8萬余元予以侵吞;事後犯罪嫌疑人陳述主動給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領導寫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表示願意還錢,只是由於自己的經濟問題無力一次償還,希望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領導給他一個機會,可以讓他在以後的幾年中能夠慢慢的分期還錢.這一事實足以認定犯罪嫌疑人陳述具有自首情節,應從輕處罰.我扮演的國家公訴人對犯罪嫌疑人陳述的辯護人發表的辯護意見表示沒有異議.鑒於控辨雙方均已闡明自己的觀點,審判長宣布休庭五分鍾,待合議庭討論後再開庭. 五分鍾後,審判長宣布復庭,由犯罪嫌疑人陳述作最後陳述.犯罪嫌疑人陳述說:自己是因為賭球輸了很多錢,為了翻本就去借高利貸,但還是輸了,欠下的高利貸就沒法償還,放貸人以自己的女兒的人身安全威脅自己還款,但自己已無法湊夠,為了保障女兒的人身安全,一事糊塗才將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2002年1-2月的物管費水電費等費用共計8萬余元予以侵吞;事後自己跑到外地時也曾主動給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領導寫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希望成都市青羊區物業管理公司領導原諒他,並表示願意還錢,但現在自己沒有錢,他在以後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所得慢慢的還完錢.希望法庭能夠從輕處罰他.在犯罪嫌疑人陳述作完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讀判決書,犯罪嫌疑人陳述因職務侵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犯罪嫌疑人陳述表示服從判決,不需要上訴.審判長就宣布閉庭. 在模擬法庭結束後,在場的青羊區法院的法官們就我們的表現作了現場點評.青羊區法院的法官認為我扮演的國家公訴人在對犯罪嫌疑人陳述的質詢時氣勢有點不足,沒有體現出國家公訴人所代表的法律的威嚴.同時青羊區法院的法官們也就扮演其他角色的同學的表現作了點評,令我們獲益匪淺. 通過這次模擬法庭活動,我較深刻的了解到法院庭審時所必需的程序步驟,這種程序體現了我國法律的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是既有利於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也有利於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權利,我同時也熟悉了一些法庭辯論的技巧和訴訟的方法.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審判活動,我對法院庭審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
『陸』 模擬法庭劇本商標品牌侵權案 要詳細對話 最好 關於品牌侵權的
明天大家一起合作,分工,應該可以趕在上課前弄好。
10分出手好闊綽,全要的話太奢侈了……那就給我5分吧,呵呵……
『柒』 觀看模擬法庭後的感想
就拿家教題材的模擬法庭題材來講:
通過模擬法庭的觀摩,我們增強了運用法版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分權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思想上提高了創新意識,通過本次庭審實踐,我們初步掌握了審案的大致過程,對法律法規的應用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也從另一方面加深對法律的感性理解。
同時,我還認識到了,作為大一新生的我們,總是希望通過經歷一些沒有經歷過的事來豐富我們的生活,無疑,兼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請別忘了,我們在接受這些新事物前,首先要提高警惕,防止受騙。當我們的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勇於拿起手中的武器進行斗爭。守法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知法、用法!
『捌』 模擬法庭課程總結怎麼寫
模擬法庭課程總結
作為一名法律專業的大學生,不但要刻苦學習法律理論知識,還要刻苦鍛煉法律實務工作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為此,學校開設了模擬法庭這門課程,它為我們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提供了現實的途徑。
林偉強老師精心挑選了六個真實的案例作為素材,其中刑事、民事與行政案例各兩個;同學們分成三個小組,即法官組、公訴組(原告組)和辯護組(被告組),在庭審中同學輪流擔任上述角色。每當庭審結束,除了老師的當場點評外,更為難得的是林老師還邀請了深圳的現任法官到場作點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確實使我受益匪淺,平時在書本上學到的法律知識,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進一步得到了鞏固。下面是我的一點心得: 一、 基礎法律知識一定要扎實
林老師在案例的選擇上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其中一個案例是原告焦氏夫婦因相片數據損失訴被告新時代攝影中心。原告方主張孩子的一歲周歲照片是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被告的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理應由被告賠償5000元精神損失費。被告辯稱,原告與被告達成合同關系,因攝影器材故障導致相片數據損失,被告應承擔違約責任,而非侵權責任。控辯雙方代理人圍繞應否承擔侵權責任展開辯論,可謂唇槍舌劍,難分伯仲。該「模擬法庭」既涉及《合同法》,又涉及《侵權責任法》的相關內容,同時還涉及《民事訴訟法》的相關知識,它要求我們必須學好基礎法律知識,並且要把它們融會貫通,運用到具體案件當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
二、 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證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上,長期以來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弊病,其實,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模擬法庭」中,我們嚴格按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在庭審前,讓原、被告雙方進行了證據交換,開庭前,由書記員向旁聽人員及雙方當事人宣布法庭紀律,在庭審過程中,按照原告、被告的順序進行了陳述、答辯、舉證、質證、法庭詢問、發表最後意見等,本次「模擬法庭」中,同學們投入的表現,營造了庄嚴的法庭氛圍,程序的公開、公平、公正,保障了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保障了庭審的順利進行,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了必要的庭審程序和規則。在「行政案件二的模擬法庭」中,我作為原告組成員,擔任原告的代理人,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在其他組員的配合下,較圓滿地完成了庭審任務。在整個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更加了解了程序對於實體的重要性,真正學到了法院庭審時所必須的程序、步驟,這對於我今後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三、 證據是勝訴之王
在「行政案件二的模擬法庭」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庭審中證據的重要性,在本次「模擬法庭」中所涉及的案例,是原告周紅傑訴許昌縣民政局的行政訴訟案件。首先,原告應當舉出:1、周紅傑的身份證、戶口簿;2、周紅傑的結婚證;3、周紅傑的離婚證;4、原告第三人周董的離婚協議書;5河南省精神病醫院精神病司法鑒定委員會出具的司法鑒定書(其結論為原告罹患精神分裂症,簽訂離婚協議時正處於發病期)。被告答辯說原告與第三人周董簽訂的離婚協議書有效,這就需要舉出支持上述答辯的相關證據。不論是原告,還是被告,誰的證據准備充分,誰就有可能掌握主動,最終獲得法院的支持,取得勝訴。那麼,應如何准備證據呢?這就要求我們要了解和把握證據的三個基本特徵,即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本案的關聯性。一定要緊緊地圍繞著證據的三性進行舉證、質證,只有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四、 增加了我們學習的樂趣
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搞得非常成功,不論是法庭的布置上,還是法官的服飾上,都十分到位。因此要感謝學校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大舞台,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實踐機會,讓大家受益匪淺。在指導老師一絲不苟的指導下,在法官組、原告組、被告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模擬法庭課程再現了我國現階段真實的審判活動全過程,讓准備從事法律工作的同學們,獲得了一次難忘的實踐經歷。總之,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了我們學習的樂趣。 五、 理論必須聯系實際
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集中的法律實踐場所和機會,讓大家跳出格式化的法律條文和理論的框框,在實踐中熟悉、掌握具體的運用法律過程,並在具體的運用法律過程中,鞏固已掌握的法律知識,促進了理論化、體系化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具有可感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具體實踐能力,讓書本中的理論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檢驗。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增強了大家的法律意識,使大家不僅培養和鞏固了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同時還掌握了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方法,縮短了法律教育與法律實踐工作的距離,使我們較深刻地體會到理論與實際的差異,對繼續學習法律有很大的幫助。 六、 提高了綜合素養
綜合素養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團隊活動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等。我們要學會如何在庭前形成法律意見和開庭時進行法庭稱述和辯論,這種能力不僅依賴於對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而且依賴於對各種相關學科知識的了解和運用。這次模擬法庭活動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法律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理論功底,更要有廣泛的知識,要有綜合素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模擬法庭這門課程,拉近了法律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距離。使我的視野得到了開闊,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也使我認識到自己距離一名合格的法律人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既然選擇了前方,就要風雨無阻地晝夜兼程…
『玖』 求法院旁聽感想
前一階段,我連續旁聽了多個刑事案件的庭審。這些刑事案件的被告,或是詐騙,或是搶劫,或是利用職務之便受賄。他們有的正值青春年少,本該前途無限;有的才華橫溢,事業有成;有的即將含飴弄孫,安度晚年。然而如今都殊途同歸,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審判,等待他們的是禁錮人生自由的鐵窗生涯。面對即將失去的自由,在法庭最後陳述時,他們無不痛心疾首,悔恨萬千,感覺愧對父母和子女,而一切悔之已晚。從天堂到地獄,人生與事業瞬間陡然轉向,這無疑是一場悲劇。
他們的人生軌跡,並非劣跡斑斑。曾幾何時,他們也都是善良守法的公民。也曾有過美好的昨天,鮮花和掌聲也曾伴隨著他們的成長。之所以淪為罪犯,皆因在貪婪慾望的驅使下,追求種種錯誤目標,利令智昏,而又喪失自我,置社會規范、道德規范和國家法律於不顧,最終把自己的靈魂「典當」給了金錢和利益,葬送了他們本該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害己又害了家人。
旁聽完這些案件,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我想,每個人都想追求更多的金錢、地位、權力和智慧,希望個人的能力和成功得到社會的承認,這些都是獲得他人尊重的必要條件,也是無可非議的。人總是在滿足了自己最低的慾望後不斷地產生更高的慾望,而正是慾望,才激起了人們不斷奮斗的動力。盡管如此,但人們還是必須懂得用理智來調節自我,尤其要壓抑和剋制自己潛意識中時時涌動的貪欲。要把那些違反社會道德、不符合人的日常倫理的觀念從意識層面壓制和排除出去,而不能任憑貪欲滋生蔓延,並在貪欲的驅使下行使不法勾當。慾望的滿足一定要在法律、道德和良心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合法手段來實現。否則即使你一時的慾望得到滿足了,生活也會叫你得不償失,甚至會讓你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由此,我還想到,人要學會知足,知足了,就難有非分之想,貪婪的念頭也自然難以占據你的頭腦。如果你現在已經很富有,那就更應懂得知足,懂得珍惜已擁有的,要將種種不必要的慾望都放下。如果你還不富有,你所擁有的不如別人,你仍必須平衡好心態,坦然處之,不能因此怨天怨地仇視社會和他人,更不能採取極端手段作出傷天害理之事。應該懂得,人的一生總會有缺憾,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富有是相對的,更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目標。也許我並不富有,但依然可以活得開心,也許這才是人生成功的真正標准。古人雲: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人生苦短,我們要正確把握好自己寶貴的人生,走好每步路,千萬不能誤入歧途,因為我們還有太多的未盡責任和義務。
-----------------
按照電大法學本科法律實踐的要求,為了更深入地學習法學這一專業,我們以模擬法庭的方式進行了一次法律實踐。 我們以張麗醫療事故案為案例,具體制定了法庭實施計劃,做好了庭審前的准備工作,進行了細致的人員分工和會場的布置,整個模擬法庭的程序合法、執法嚴謹,是一次成功的法律實踐活動。 通過實踐,我們增強了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思想上提高了創新意識, 在本案的審理中,我的身份是合議庭筆錄員,被害人王燦死亡的原因是本案的焦點,在醫療事故的舉證責任倒置中,作為被告的張麗,應當就其行為的科學性、及時性、沒有過錯的事實承擔舉證的責任,本人就舉證責任倒置這一問題談一下心得體會。 一、在舉證責任倒置中,反對的一方應當就某種事由的存在或不存在負擔舉證責任。 民事責任特別是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一般包括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過錯,這些要件事實的存在也構成了決定原告是否勝訴的關鍵。但在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情況下,原告不必要就這些因素的存在與否都負擔舉證責任,而應當由被告就某種事實存在與否承擔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不僅僅是指證明責任依據法律的規定發生特定分配的現象,同時還意味著反對一方所證明的事由在法律上作出嚴格的限定,即在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情況下,反對的一方究竟應該反證證明什麼,必須要由法律規定。通常,由被告方證明的事實是由實體未能加以明確限定的,其證明人後由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對自己沒有過錯的證明;二是對不具有因果關系的證明。在某些情況下,對這兩個事實的證明通常是結合在一起的。例如,被告證明損害是由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則不僅表明被告沒有過錯,而且同時也表明損害的發生與被告的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但在另外一些情況下,這兩個問題有可能也是相互分離的。例如,被告證明損害是因為不可抗力造成的,應可以表明其主觀上沒有過錯,從而應當被免除責任。 二、在舉證責任倒置的情況下,由被告承擔證明某種事實的存在或不存在,如果其無法就此加以證明,則承擔敗訴的後果。 舉證責任倒置表面上是提供證據責任的倒置,實際上是就某種事實負有證明其存在或不存在的責任的倒置,是證明責任在當事人間如何分配的問題。然而,舉證責任倒置不僅僅是對事實證明責任的分配,更重要的是,對這種舉證責任的分配常常直接影響到訴訟結果,即「舉證責任分配之所在,乃勝訴之所在」。因為一旦倒置以後,舉證責任被倒置的一方負擔了較重的證明義務,如果其不能夠就法定事由進行舉證,便推定提出主張的一方就該事實的主張成立,這就會從整體上影響到訴訟的結果。 敗訴後果的承擔表明了舉證責任倒置實質上是一種證明責任的分配,證明責任是一種結果責任,解決的是在案件事實真偽不明時敗訴風險的承擔問題。在實體法上,對被告方對此要舉證證明也有相當的難度。例如,在高度危險責任的情況下,被告必須證明危險是由原告的故意造成的才能免責,倘被告無法就此舉證則可能要敗訴。這樣,舉證責任倒置通常是和嚴格責任聯系在一起的,由此也進一步表明了舉證責任倒置與舉證責任轉換的區別。舉證責任的轉換與嚴格責任問題沒有必然聯系,任何類型的案件在訴訟中都可能出現舉證責任轉換的現象,它不涉及抽象的實體法規范,只是當事人在具體訴訟過程中相互活動。 三、在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案件中,發動訴訟的原告一方,也應當對部分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的責任。 在舉證責任倒置的情況下,是否意味著原告不負任何舉證責任,而應由被告證明一切?我認為,即使依據實體法的規定應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告也要承擔就一定事實存在或不存在舉證的責任。在適用嚴格責任的情況下,對於過錯、因果關系等,根據法律規定應當由被告證明,從而免除了受害人對此事實的舉證的責任,而將該責任倒置給加害人一方,由其承擔無未能舉證時的敗訴風險。但其他要件事實,如加害人、損害事實等,則還應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規則分配舉證責任,由該事實的主張者承擔舉證責任。例如,在高度危險作業的責任中,至少原告要證明危險是因為被告的行為造成的而非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否則其連訴訟主體的被告一方都不能明確,怎麼訴訟?對誰訴訟?再如,在醫療事故的舉證責任倒置中,作為被告的醫院一方,應當就其行為的科學性、及時性、沒有過錯的事實承擔舉證的責任,而患者應當就被告行為的危害後果事實、危害後果與被告的行為間有關聯的事實等,承擔舉證的責任。在舉證責任倒置情形下,原告方也承擔部分事實的舉證責任的原因是:從實體法角度言,任何人主張權利都應當提出證據證明其權利的存在;從證據法的角度看,主張的一方也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即使法律從特定的目的出發,為加強對一些處於舉證遇到障礙的特定當事人的保護,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只是將特定的證明事項倒置給被告一方承擔,這並不是說,將所有的訴訟證明事項甚至釋明事項,都交給被告承擔。從性質上看,舉證責任倒置實質上基於法律規定,由原告證明A事實的存在,但應當由被告承擔B事實存在或不存在的證明,被告不能證明的,推定原告的事實主張成立。 通過實踐,對法律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