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侵權訴訟的審判

醫療侵權訴訟的審判

發布時間:2021-01-14 07:58:40

① 何為醫療糾紛民事訴訟證據,醫療侵權訴訟需要

您好,醫療糾紛民事訴訟證據,是指訴訟過程中用以證明待證事實和主張的信息資料。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有七種,分別是: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與勘驗筆錄等。
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圖畫等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書面文件。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中,最重要的證據材料之一——病歷資料即是書證。
物證指用外形、特徵等說明待證事實的物品。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中,常見的物證為造成損害後果的材料或葯品,如骨折行內固定術後,因用於內固定的鋼板存在質量問題而斷裂於患者體內,不得不行手術取出,該鋼板即是物證。
視聽資料是用錄音、錄像以及計算機等儲存的資料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材料。如,一美容院請執業醫師給前來美容的張某做美容手術,因消毒不徹底,造成術後感染,美容不成反毀容。美容院不是正規的醫療機構,手術後沒有任何書面的材料。張某事後曾多次與該美容機構協商賠償事宜,並用微型錄像機記錄下來商談的過程和對話,雙方協商無果,張某訴至法院,向法院提交的重要證據就是錄像帶,以證明損害事實存在。
證人證言指證人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所做的對案件事實的陳述。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中,證人證言也常常使用。如在一起因呼吸機出現故障引發的醫療糾紛案件中,患者提供了同病室的病人作為證人,證明呼吸機出現故障後長期鳴響,醫療機構卻沒有人來排除故障的事實。
當事人陳述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就有關案件的事實情況向法庭所做的陳述。是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同時也是證據材料的,因當事人總會做有利於己方主張的陳述,故法庭對當事人陳述的採信一般有賴於其他證據的佐證。
鑒定結論指訴訟過程中法院指定專門機關對案件中出現的專門性問題,通過技術鑒定做出的結論。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中常見的鑒定結論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醫療過錯司法鑒定、文書鑒定、葯品鑒定和屍解報告等。鑒定結論是應用專門知識所做出的鑒別和判斷,具有較強證明力,常常作為法官裁決的主要根據。
勘驗筆錄指審判人員對案件爭議有關的現場或者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證,就地進行查驗、拍照、測量所得的資料。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② 侵權責任法規定了哪些醫療損害責任

1、規定了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規定了醫療產品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因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3、規定關於患者隱私權的保護。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規定了醫務人員應盡診療義務。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5、關於過度檢查的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本條是關於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檢查的規定。

(2)醫療侵權訴訟的審判擴展閱讀:

1、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該條規定表明,在確定醫療機構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上,與侵權責任法中產品責任、環境污染責任,明顯採用了不同的歸責原則,體現的是過錯責任原則。醫療損害責任適用過錯責任歸責原則,改變了審判實踐中長期採取的過錯推定的原則。

在責任性質上,醫療損害責任是一種替代責任,由醫療機構對其醫務人員給患者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2、《侵權責任法》第六十條規定,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療損害責任糾紛

③ 醫療侵權訴訟應提交哪些證據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中關於「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的規定只是部分舉證責任倒置,即涉及醫方是否存在醫療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負有舉證責任。至於患方與醫方是否存在醫患關系,患方是否存在損害事實、是否存在實際損失、損失多少等舉證責任均在患方,具體來說,患者要向法院提供以下證據:
1.患方的身份及親屬關系證明:患者身份證復印件,如患者死亡或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則還需法定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如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的身份證及戶口簿復印件;以證明患者或者其他人的身份情況。
2、病歷資料復印件,包括患者門診病歷、住院志(入院記錄)、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出院(死亡)小結等;這些證據如果醫療機構以種種理由不予復印,患方可申請法院弔取證據。
3、患者或家屬的誤工證明,如工資單或單位出具的工資證明;無工作單位的,由居委會或村委會出具無業證明;
4、相關費用單據和清單,包括相關的醫療費單據、護理費單據、營養費單據、交通費單據;如患者傷殘,需提供殘疾等級證明和殘疾用具費單據;如患者死亡,需提供喪葬費單據,傷殘和死亡都應提供患者實際撫養的、無其他生活來源者的戶籍證明及無業證明;
5、其他,如有關專家的意見、證人證言、鑒定結論、醫學文獻資料等。證據必須註明證據的來源;書證須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或節錄本。
6、如患者委託律師代理醫療糾紛,則提交簽署的授權委託書,並註明代理許可權。

④ 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哪方承擔舉證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回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答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⑤ 醫療糾紛違約與侵權競合原告可否分別提起兩個訴訟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斷調整和完善,公民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醫療損害賠償案件呈上升趨勢。2001年1—10月,新都區法院受理醫療糾紛1件,2002年1—10月受理此類案件8件,較上年同期上升700%。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是患者認為醫院的醫療行為損害其生命健康,造成了損失,主張醫院給予賠償而引起的。當患者到醫院就診,醫患之間就存在了醫療契約,醫院的醫療行為會因為沒有適當地履行醫療義務而構成違約,也會因為侵害了患者的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而構成侵權。為此,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對醫院方損害賠償責任的追究,既可以違約而追究違約損害賠償責任,也可以侵權追究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受害人可選擇其一提起損害賠償請求。審判實踐中,鑒於違約責任不承認精神損害賠償及醫療損害主要是人身傷害,對於醫療損害賠償的處理適用於侵權責任較為有利於患者。當然,醫患之間存在醫療契約或其他情況時,允許當事人選擇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

一、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的概念

由於現代法律均為抽象的規定,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調整社會關系,因此時常發生同一事實符合數個法律規范的要件,致使這些規范都可以適用於該事實的現象,在學說上稱之為規范競合。由於規范競合的存在,當事人的同一行為可能依不同的規范應承擔數個不同的法律責任,即責任競合。

責任競合產生於兩種情況:一是不同的法律領域內。醫療損害行為造成了對患者的損害,當事人可依行政法規范、民法規范和刑法規范,分別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二是同一法律領域內。在民事責任領域內,醫療損害造成了對患者的損害,醫療方對患者的損害賠償既可以依契約法規范也可以依侵權法規范追究醫療方的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民事責任競合典型地表現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

違約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則是加害人侵害他人法定民事權利時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某一行為,具有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的雙重特徵,從而在法律上導致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同時產生,而且,由於這兩種責任的性質和功能不同,不能相互吸收或同時並存,所以行為人最終只就其所實施的一個行為承擔一個民事責任,或承擔違約責任,或承擔侵權責任。

當醫患之間存在醫療契約時,醫療損害行為既因為沒有適當地履行債務而構成債務不履行,也因為侵害了患者的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而構成了侵權行為。因此,在民法上,當以醫療損害為理由提起損害賠償請求時,既可以以侵權為原因,也可以以債務不履行為原因,即在醫療損害賠償問題上,存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

二、責任競合學說的種類

(一)法條競合說。該觀點認為,違約責任請求權與侵權責任請求權的競合,實際上是兩個法律條文的競合,而不是行為的競合,為此否定請求權的競合。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雖屬兩種責任,但兩者在本質上並無不同。侵權行為系違反權利不可侵犯的一般義務,而債務不履行則是違反基於契約而發生的特別義務。因此,法律關於侵權責任的規定和關於違約責任的規定,就構成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當同一行為既有侵權責任的規定,也有違約責任的規定,也就是發生兩個法律條文的競合時,應依照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的適用原則,僅適用於違約責任的規定,而不是適用於侵權責任的規定。因此,當事人只有一個請求權,即違約責任請求權,而不發生請求權的競合。該學說是承認違約責任規定,而排斥侵權責任的規定。由於該學說不能完全解決當事人的權利要求,大多數學者不持贊同觀點,需在司法界加以規范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請求權競合說。此觀點認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是民法上兩個獨立的責任制度。某一個行為事實既符合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又符合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同時發生兩個獨立的請求權,當事人可以合並或選擇其一行使,或同時起訴或擇一起訴。前一訴訟判決對後一訴訟不產生影響,但以同一給付行為內容的兩個請求權,法律不予支持。因此不得主張雙重給付,其中一個請求權獲得滿足,另一個請求權將隨之消滅。該學說是從強調對債權人的保護出發,認為一種行為符合兩種責任構成要件時,應成立兩項獨立的請求權,這對債權人十分有利,但又忽視了債務人的利益。根據自由競合說,因兩個請求權可獨立並存,且可以轉讓,該轉讓既可以是轉讓給同一個主體,也可以轉讓給不同的主體,還可以只轉讓其中的一個請求權,這樣就使有請求權的不同主體可以向不同的法院起訴,造成多個訴訟的產生。尤其是債務人要面臨多次應訴和判決,使其承擔雙重責任,這樣一來對債務人是極不公平的。該學說從某種程度上講是違背了法律目的。

(三)請求權規范競合說。此學說是德國學者拉倫茲所倡導,認為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違反的是同一個義務。為此,當同一事實既符合違約行為要件,又符合侵權行為的要件時,僅發生一個請求權,而不是兩個分別獨立的請求權,雖有兩個請求權基礎,但當事人只能行使一個請求權,即一次履行,起訴或讓與。

三、責任競合選擇應遵循的原則

合同法第122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這一規定,從立法上暗示了我國承認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並賦予當事人選擇起訴訴由的權利。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體現著當事人對競合的責任應作出選擇,然而因這兩種責任在構成要件、舉證責任、賠償范圍、訴訟時效、責任形式以及對第三人的責任訴訟管轄等諸方面均不相同,為此責任的選擇異常重要。責任的選擇不同會導致不同的法律後果,嚴重影響對受害人利益的保護和對不法行為人的制裁,是關繫到設置責任競合制度目的能否實現的大問題。筆者認為,在醫療賠償糾紛中,在責任選擇上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充分尊重受害人自由選擇的原則。法律沒有明文限制當事人的選擇權,說明法律允許患者能針對個案的具體情況自由選擇對其更有利而對加害人不利的方式提起訴訟和請求。當然,允許患者選擇請求權,並非法律完全放任當事人任意選擇,這種選擇必須規范於法律的規定。

(二)司法確認一次選擇的原則。在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當患者基於某行為而產生的兩個請求權,在其中任何一個請求權未能實現時(敗訴的可能),多數人認為當事人仍可基於另一請求權提起訴訟。筆者不同意此觀點。有諸多不妥之處:一是造成同一案件重復審理,人為地擴大了訴訟成本,損害了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二是法院就查清的事實先後作出不同的評斷。法院作出的結果,不僅失去了法律嚴重性,損害了法院的聲譽,也易產生案件重復處理不合法之嫌,並容易使對方當事人產生司法不公的心理;三是不利於增強起訴方的訴訟責任心。因該種觀點實質上給了當事人兩次訴訟機會,使當事人產生訴訟成敗無所謂思想,極易助長當事人訴訟責任心不強而胡亂選擇,這無益於當事人恰當地認真選擇請求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從某種意義上,還說明該種觀點極易使法律規定責任競合制度實際上落空。基於此,筆者認為,從法律上肯定當事人選擇權確認一次制度,不管當事人對某被侵害的權利所實施的任何一種請求權滿意與否,另一請求權歸於消滅。

(三)選擇權的相對性原則。在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中,有一類特殊的醫療賠償案件,當事人選擇有利於己的方式提起訴訟,在責任競合時,並不是一律只能選擇一種請求權作為訴由而提起訴訟。誠然,各國法律均排斥了「請求權競合說」中關於受害人可以實現二次請求權的主張,認為受害人只能實現一項請求權。但筆者看來,在醫學美容損害賠償案件中,責任競合選擇相對於某一行為造成多個權利損害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選擇二個請求而提起訴訟。醫學美容整形術,患者與醫療方簽定合同書,發生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後,這樣按合同追究醫療方的違約的責任更有利於受害人。如果當事人只能選擇一項請求權提起訴訟的話,那麼精神損害就得不到賠償,這樣就達不到充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目的,顯然違背了競合選擇的宗旨。如果在一個起訴中允許同時選擇兩個請求權,則能充分實現物質和精神補償。為此,此類糾紛中,某一行為導致受害方人身、財產權益損害的,患者可以根據損害的權利種類多少,在提起訴訟時,分類選擇適用不同的責任,來實施權利的救濟。

四、司法實踐中如何處理責任競合

在醫療損害賠償問題上,存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即當以醫療損害理由提起損害賠償請求時,既可以提起侵權之訴,也可提起違約之訴。在具體的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是選擇侵權之訴處理還是選擇違約之訴處理,我國司法界均有不同的觀點:一是主張按侵權之訴處理。此觀點認為,醫療衛生事業屬於社會福利事業,醫務人員的職責職權建立在法律或有關規章的基礎上,而不是當事人約定的結果,醫務人員的責任也不得約定免除,所以醫療單位與患者之間並不存在合同關系,醫務人員過失造成患者的損害,應視為侵權行為,負侵權損害賠償責任;二是主張按違約之訴處理。此觀點認為,患者到醫院掛號求治,醫院接診,表示同意為其提供醫療服務,醫患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達成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如果醫院沒有提供與醫療科技水平相應的醫療服務,造成對患者的損害,當屬違約行為,應負違約損害賠償責任。並且有些醫療服務的性質決定了當事人的約定為醫療服務的前提和服務的主要內容,如醫學整容的部位和要求主要取決於約定。筆者贊同按侵權之訴處理(除醫學整容賠償糾紛外)其
理由是:
(一)醫患之間糾紛視為合同糾紛,但合同成立的前提是雙方當事人地位平等,協商一致。但從我國現行醫療體制看,醫療單位仍難以擺脫福利性質,醫患雙方間的權利義務並不對等。如果一味地把醫患糾紛視為合同糾紛,則可能產生如患者無力支付醫療費醫方停診而違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宗旨或醫方占優勢而隨意在合同中制定免責事由等消極後果。為此,當前醫療損害賠償訴訟應按侵權訴訟處理為妥,在當事人舉證責任上實行以過錯推定舉證責任倒置為主的原則。
(二)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性質應確定為侵權責任。其理由如下:一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條將醫療事故界定為,所謂「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由此可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非常強調「過失」在構成醫療事故責任構成要件中的重要性,而過錯責任原則是我國侵權行為法中最基本的歸責原則;二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關於醫療事故賠償項目的規定中,明確承認了「精神損害撫慰金」,即精神損害賠償,歷來我國立法與司法實踐都不承認違約責任中可以包含精神損害賠償,但是都承認侵權責任中的精神損害賠償,而醫療損害主要是人身傷害,難以享受到違約責任中對財產損失認可可得利益的優點。綜上所述,醫療損害賠償應以侵權責任處理較為優於患者的利害。當然,應根據合同法第122條關於競合的規定,允許當事人選擇違約責任。

⑥ 醫療侵權行為的法院管轄問題!

可以。侵權復結果發生地是指侵權制行為作用於當事人後,當事人發現權利受侵犯時的所在地。本案中當事人做完手術後感覺不適,其侵權結果似乎發生了,且在醫院,但其判斷被對方--醫院醫生的專業知識給否定了,據此,當事人並沒有發現問題,即不知道其權利被侵害。當其回家休養時才發現即知道自身權利被侵害,所以發現或知道權利受侵害事實的所在地,就是法律上的侵權結果發生地。譬如:當甲打了乙一拳,乙當時並不覺得大礙,收了甲幾百元私了,回去後,竟內出血死了。經鑒定,因甲打擊所致,那麼乙家所在地即侵權行為結果發生地。
本案管轄關鍵是地域管轄問題,審級管轄當然沒爭議,屬地方基層法院。

⑦ 關於侵權責任法在醫療侵權適用中的幾個問題

作為對人的生命健康進行救治的醫務人員在對患者診療時應盡到相應的版診療義務。根據權《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目前,與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相關的規定主要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同時,條例第五章規定了醫療事故的賠償。可見條例體現的是過錯責任原則的思路。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八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這項司法解釋處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可能產生等同於過錯推定原則的適用效果。

⑧ 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中,由哪一方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而承擔舉

醫療糾紛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證據規則:(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⑨ 因侵權引起的醫療糾紛案例有哪些

【案情】
2005年8月27日,王女士因臨產入住醫院。次日下午,醫院准備對王女士實施剖腹產手術。術前,醫生在未詢問病史、未辦理麻醉告知手續等情況下就為王女士進行了麻醉。在手術尚未消毒完畢時,王女士突然出現全身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狀,醫生馬上給予葯物控制,同時實施了手術。王女士雖然最終生下了孩子,但是,在手術當中,王女士一度出現呼吸、心跳驟停險情,血壓、脈搏為零,心電圖監護也一度呈直線。經搶救,王女士脫離了危險。之後,她昏迷了長達20小時。1個月後,王女士出院。出院診斷為:骨盆畸形,羊水過少,癲癇持續狀態,原因待查;心肺腦復甦後,貧血(輕度)。
【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醫院與王女士為醫患關系。醫院應當履行其職責和義務,為患者提供及時、高效和安全的醫療服務。醫院在為王女士麻醉過程中處理不當是導致王女士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昏迷的直接原因,即該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故醫院應當承擔造成王女士人身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據此,人民法院作出判決:醫院賠償王女士包括精神損失費在內的各項費用共計8萬余元。
【評析】
近年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日益增多,而在這類案件處理中的責任認定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我國現有法律表明醫療侵權訴訟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但仔細分析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通知以及一些判決案例,不難看出我國醫療訴訟審判有對醫方採取嚴格責任的傾向。
對於嚴格責任定性和適用,在法學界一直存在爭議。嚴格責任見於英美侵權行為法中,是一種特殊的歸責原則,在大陸法系的侵權法以及我國侵權行為法中,並未直接使用這一概念。一般認為,從比較的角度來看,嚴格責任在功能上兼容了傳統的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的特點,它事實上是介於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之間的中間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四條第八款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嚴格責任主要通過舉證責任倒置的方式實現。醫療爭議訴訟中,醫方舉證不能則敗訴。
在嚴格責任中受害人不需要對行為人是否具有過錯進行舉證,受害人只需要對因果關系舉證,即患者只需就其與醫療機構之間存在醫療關系並發生醫療損害的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實際上,嚴格責任採取舉證責任倒置,將過錯舉證負擔轉移給被告,加重被告的舉證責任。它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過錯推定,行為人不能舉證證明法定抗辯事由存在,則推定其有過錯,從而承擔責任。《證據規定》要求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醫方舉證不能則推定醫方過失。本案中,受害人僅出具在醫院就醫的單據證明與之存在醫療關系即可;而醫院則不能對王女士在手術當中出現的呼吸、心跳驟停險情,血壓、脈搏為零,心電圖監護一度呈直線等問題提出非因其先前麻醉行為不當引發該症狀之外的原因,故而推定醫院對王女士出現上述症狀及其後遺症狀存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法院據此作出判決,維護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由此可見,嚴格責任與過錯責任相比,其職能從教育、預防的作用向賠償作用傾斜;它是形式正義向實質正義的轉變,是過錯責任向公平責任的轉變,是個人權利向社會責任的轉變,強調對社會利益的保護。對醫療行為實施嚴格責任的初衷,相信是為加強對弱勢群體救助,尋求社會穩定。醫療訴訟之所以舉證責任倒置,是由於患方在訴訟中居於難於取證證明醫院醫療行為與自身受到傷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弱勢地位。為保護患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權利,在醫療侵權訴訟中採取舉證責任倒置,在較大程度上可以緩解醫患之間的社會矛盾,為病員實現自己的權利提供確實可行的救濟途徑。

閱讀全文

與醫療侵權訴訟的審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