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向工信部投訴
直接向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進行投訴即可。
依據《電信用戶申訴版處理辦法》第四條規定:工業權和信息化部對全國電信用戶申訴處理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受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依據本辦法開展全國電信用戶申訴受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設立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受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的委託並在其監督指導下,依據本辦法開展本行政區電信用戶申訴受理工作。
(1)國家工信部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工信部投訴的相關要求規定:
1、用戶對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處理結果不滿意或者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接到投訴後15日內未答復的,可以向申訴受理機構提出申訴。
2、申訴人應當向被申訴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申訴受理機構提出申訴。被申訴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沒有設立申訴受理機構的,申訴人可以向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提出申訴。
3、申訴受理機構調解無效的,爭議雙方可以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就申訴事項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Ⅱ 中國移動工信部投訴電話是多少
簡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准,指導行業發展。不可能隸屬於運營商。
工信部投訴網站:進入工信部官網首頁後選擇「公眾參與」—「電信申訴」,填寫相關表格即可。
Ⅲ 工信部的投訴電話是多少
12300是工信部的投訴電話。
這個鏈接是工信部的申訴提交處,可以直接將需求填寫在上面。版
Ⅳ 國家工信部電話號碼是多少
工信部的投訴電話為12300!
Ⅳ 工信部投訴網站
去工信部投訴他,工信部網站填寫詳細就可以,他們一般都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
Ⅵ 工信部總部投訴電話
首先工信部不對外設電話,可以到工信部網站去投訴,一定要有事實依據。受理通過後會將投訴下發到省通信管理局進行處理。還有電信運營商的客服一般是沒有許可權解決問題的,你可以要求將問題反饋至專員處進行處理。
Ⅶ 工信部官網申訴
工信部官網申訴網站為https://dxss.miit.gov.cn/。部、省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是政府電信監管工作的延伸,是政府主管部門加強電信服務監管的助手。在工信部和各地通信管理局的領導下,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公正、合理、合法地處理用戶在接受電信服務的過程中與電信業務經營者發生的爭議,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促進電信服務質量的改善與提高。
主要做好三個服務:
1、為電信用戶服務──受理電信用戶因與電信企業發生的服務糾紛未有效和解而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的申訴,核心是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2、為政府服務──及時向政府主管部門反映電信用戶申訴情況,支撐政府主管部門加強電信服務監管;
3、為電信企業服務──幫助電信運營企業化解用戶矛盾,推動企業改善服務,構建和諧的電信消費環境。
(7)國家工信部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申訴內容:申訴內容應包括:申訴人姓名或名稱、地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被申訴人名稱、地址;申訴要求、理由、事實根據;申訴日期。申訴方法:為了使所申訴的電信服務質量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按規定申訴人應就所申訴事項首先向所使用電信業務的提供者進行投訴。電信業務經營者應
當認真受理用戶的投訴,並在接到用戶投訴之日起15日內答復用戶。用戶對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處理結果不滿意或者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接到投訴後15日內未答復的,可以向申訴受理機構提出申訴。申訴人應當向被申訴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申訴受理機構提出申訴。
被申訴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沒有設立申訴受理機構的,申訴人可以向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提出申訴。申訴受理機構調解無效的,爭議雙方可以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就申訴事項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Ⅷ 工信部的投訴電話是多少
工信部的投訴電話是1230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用戶申訴熱線:省會城市(直轄市)電話區號+12300,北京市為:12300。
工信部的工作職責:
負責網路強國建設相關工作,推動實施寬頻發展;負責互聯網行業管理(含移動互聯網);協調電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的建設,促進網路資源共建共享。
負責信息通信領域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擬定電信網、互聯網及工業控制系統網路與信息安全規劃、政策、標准並組織實施,加強電信網、互聯網及工業控制系統網路安全審查;擬訂電信網、互聯網數據安全管理政策、規范、標准並組織實施;負責網路安全防護、應急管理和處置。
(8)國家工信部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工信部的內設機構職能:
一、科技司:
組織擬訂並實施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產業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組織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行業技術基礎工作;組織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
二、運行監測協調局:
監測分析工業、通信業日常運行,分析國內外工業、通信業形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承擔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