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限責任公司中投資人應承擔的 法律責任
你問的很空泛啊。也要看什麼違法行為,還有你是否參加,意思表示如何。
不過一般來說公司的決定由董事會裁定、負責;如果破產則以公司所有資產清償債務,不涉及投資者的私人資產。
所知太少,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
B. 我公司與一家P2P平台是合作單位幫助其融資,現在這家平台無法償還投資人本金,我公司法律有什麼責任嗎
你們是協助對方募集的資金 肯定有責任的 最輕的責任就是退賠中介傭金
C. 侵權人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侵權責任是任何人都對他人承擔這樣一種義務,即不因為自己的錯誤(過錯)行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即能構成侵權行為,要對受害方承擔責任。
一、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表現在: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法定義務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設定的義務。這種義務對於每個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違反此種義務,即構成侵權行為責任。而約定義務則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某種義務,違反約定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2、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提要件
侵權責任產生的基礎是侵權行為,沒有侵權行為則不存在承擔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正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3、侵權責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
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二、侵權損害侵權人要承擔的責任
人身損害
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就醫治療支付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具體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費、必要的營養費7項。
因傷致殘
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6項。
死亡
賠償義務人除應根據搶救治療情況支出的第1項所列費用外,還應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損失等費用。
計算方法
在人身損害賠償費用的計算上,我國制定的總原則是:具體損失採取「差額賠償」,抽象損失採取「定型化賠償」。「具體損失」就是:受害人實際支出的費用或實際減少的收入等可以交換價值計算的損失,如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營養費等;而「抽象損失」則是:因勞動能力喪失或受害人死亡等因素只能抽象評價的未來收入損失。如:對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和死亡補償費採取定型化賠償,設定固有的標准和期限。
此外,對賠償金的支付採取一次性賠償和定期賠償兩種形式。一般以一次性賠償為原則,定期賠償為補充。其中,賠償義務人請求以定期賠償方式給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提供相應的擔保。如果超過原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權利人仍沒好,其可以申請法院根據情況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5~10年。
D.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公司可以向來其他有限責任公自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向允許有承擔有限責任的投資人的非法人企業投資,並以該投資額為限對所投資的公司或者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 即公司可以成為有限責任人,不能成為無限責任人。如果公司成為無限責任人,那就意味著公司要以全部的資產用來清償它所投資的公司債務,這不僅加重了公司的的責任限度,而且也影響了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
E. 不知情的情況成為公司投資人,公司出事要擔責任嗎
如果有證據證明(公司人證、各類文件、會議)從始至終從未參加過公司的經營活動,也沒有實際投資,就不需要承擔責任。
F. 與人投資開公司自己沒有時間參與經營,經營者不做公司有關業務公司虧損可以找其承擔責任嗎
這個來問題不太好直接定論:源
如果你當時與經營者簽訂有合同、協議,那麼,應當按照合同來執行;
如果當時沒有簽訂合同、協議,那麼,需要證明經營者沒有盡到勤勉義務;這個就不好證明啊;
還有,經營者不作公司有關業務,是否違反公司章程呢??如果違反,那麼,經營者有責任;如果沒有違反,那就沒有責任;
再者,公司的虧損是否可以認定屬於經營虧損還是意外虧損呢??
你說的這個問題,不好解決,建議有三:
第一、就虧損問題與經營者協商;
第二、自己主動參與經營管理;
第三、公司清算。
上述看法,供你參考。
G. 公司由於侵權無法支付罰款而破產,哪要追究負責人的責任嗎
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董事會會議應有過半數的董事出席方可舉行。董事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全體董事的過半數通過。
董事會決議的表決,實行一人一票。
第一百一十三條 董事會會議,應由董事本人出席;董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書面委託其他董事代為出席,委託書中應載明授權范圍。
董事會應當對會議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董事應當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決議,致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參與決議的董事對公司負賠償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曾表明異議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董事可以免除責任。
第一百五十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五十三條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百九十一條 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的,依照有關企業破產的法律實施破產清算。
破產法:
第三十條 破產申請受理時屬於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以及破產申請受理後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取得的財產,為債務人財產。
第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一)無償轉讓財產的;
(二)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
(三)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
(五)放棄債權的。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六個月內,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但是,個別清償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除外。
第三十三條 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無效:
(一)為逃避債務而隱匿、轉移財產的;
(二)虛構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的債務的。
第三十四條 因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或者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行為而取得的債務人的財產,管理人有權追回。
第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
第三十六條 債務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權從企業獲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佔的企業財產,管理人應當追回。
第三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管理人可以通過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為債權人接受的擔保,取回質物、留置物。
前款規定的債務清償或者替代擔保,在質物或者留置物的價值低於被擔保的債權額時,以該質物或者留置物當時的市場價值為限。
第三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佔有的不屬於債務人的財產,該財產的權利人可以通過管理人取回。但是,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出賣人已將買賣標的物向作為買受人的債務人發運,債務人尚未收到且未付清全部價款的,出賣人可以取回在運途中的標的物。但是,管理人可以支付全部價款,請求出賣人交付標的物。
第四十條 債權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前對債務人負有債務的,可以向管理人主張抵銷。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抵銷:
(一)債務人的債務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後取得他人對債務人的債權的;
(二)債權人已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或者破產申請的事實,對債務人負擔債務的;但是,債權人因為法律規定或者有破產申請一年前所發生的原因而負擔債務的除外;
(三)債務人的債務人已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或者破產申請的事實,對債務人取得債權的;但是,債務人的債務人因為法律規定或者有破產申請一年前所發生的原因而取得債權的除外。
第十一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二十五條 企業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義務、勤勉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有前款規定情形的人員,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三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第一百二十六條 有義務列席債權人會議的債務人的有關人員,經人民法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列席債權人會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並依法處以罰款。債務人的有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拒不陳述、回答,或者作虛假陳述、回答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處以罰款。
第一百二十七條 債務人違反本法規定,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提交不真實的財產狀況說明、債務清冊、債權清冊、有關財務會計報告以及職工工資的支付情況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以罰款。
債務人違反本法規定,拒不向管理人移交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的,或者偽造、銷毀有關財產證據材料而使財產狀況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以罰款。
第一百二十八條 債務人有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行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務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二十九條 債務人的有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擅自離開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訓誡、拘留,可以依法並處罰款。
第一百三十條 管理人未依照本法規定勤勉盡責,忠實執行職務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處以罰款;給債權人、債務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三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H. 用我的公司平台融資造成損失,公司法人承擔什麼責任
一般而來言均為公司責任自,而不是個人責任,除非是個人行為,或者有證據證明公司與個人財產存在混同的情況,需要刺破公司面紗,追究個人責任。
僅就公司責任而言,需要考察公司性質,和法人身份。
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為股東的,在認繳出資額范圍內承擔有限責任。
合夥企業,看法人在合夥企業的身份,法人是有限合夥人的,按照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法人是普通合夥人的承擔無限責任。
後續法人還會因為公司進入執行程序,而被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涉嫌刑事犯罪的會被刑事拘留。
I. 投資人信息被泄露後 P2P平台應該擔什麼責任
關於信息安全 問題,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從現有的案例來看,用戶信息泄露主要包括平台惡意泄露、內部員工泄露、以及黑客攻擊等方式。
若是平台惡意泄露投資者信息,則平台將承擔因泄露投資者信息的法律責任。
根據《網路安全法》和《網路交易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互金平台違規收集、使用投資者信息,視情況而定將受到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罰款、關閉網站等不同的行政處罰;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規定,平台將承擔侵犯投資者的知情權、隱私權和信息安全權的法律責任,給予投資者民事賠償(也可能存在違約責任);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承擔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刑事責任。平台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構成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以下情形從重處罰: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若因內部員工泄露或黑客攻擊系統導致泄露投資者信息,此時平台是否承擔法律責任需考慮是否存在過失。
若平台採取了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護投資者信息安全,以及在發生投資者信息泄露的情況是採取了補救措施,履行了法定義務,則平台具備免責情形,若未採取保護措施、補救措施以及未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則根據《網路交易管理辦法》、《網路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也因為存在過錯,將承擔民事侵權/違約責任,在刑事責任方面,則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過失犯。
J. 數個侵權行為直接結合造成損害後果的,責任如何承擔
現實問題
沈某和韓某是兩名社會青年,一次在楊某開的農家樂餐廳吃飯後,專由於沒帶足夠的錢付屬賬,與楊某產生了爭吵,最後朋友送錢來才算了事,兩人為此懷恨在心。在吃飯的時候,兩人注意到楊某的餐廳外的豬圈裡養了幾頭豬。當天晚上,兩人各自單獨來到楊某的農家樂餐廳外,兩人從不同方位砸開了豬圈,放走了楊某的豬,在這個過程中,兩人都沒有發現對方。事發後,楊某將兩人告上了法院,但兩人都推說豬是對方放走的,那麼法院會如何處理呢?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這就是法律上規定的疊加的共同侵權行為,也就是數個應承擔全部責任的侵權行為疊加在一起,法律特別規定為共同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在這則案例中,沈某和韓某的行為都會導致豬被放跑的侵權後果,兩人應承擔連帶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