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家長與幼兒園糾紛的調查報告

家長與幼兒園糾紛的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1-01-12 16:03:51

❶ 幼兒園調查報告,1200字左右,要實際一點的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❷ 幼兒園實習教育調查報告3000字

來自網上 僅供參考
幼兒園實習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科學區角活動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在科學區角活動中思維活躍,自由結伴、自由選擇、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從中獲得科學經驗。幼兒通過對材料的擺弄和操作,其語言、情感、想像等心理活動頻繁發生,有力地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材料不僅是幼兒開展區角活動的物質條件,更是幼兒心智發展水平的重要物質支柱。教師在科學區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適宜以及對材料的使用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因此,我以「XXXX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分析」為題開展調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價值,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
二、調查背景
著名嬰幼兒潛能開發專家程淮在2005年就已經指出:微環境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發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認為,真正能夠影響兒童發展的微環境,應當是適宜的、互動的微環境。兒童並不是被動地接受微環境的影響,而是具有主動選擇環境的能力和傾向。只有適宜的環境刺激,才能打開兒童心靈的窗口,使其接受環境的影響,才能使兒童與環境之間產生互動,進而促進兒童發展。因此,適宜性與互動性,構成了微環境影響兒童發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機制。
然而,在幼兒園,區域活動創設的是一個豐富多樣、多功能、多層次、具有選擇自由度的環境。它讓每個孩子有機會接觸符合自身特點的環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師也能在此過程中了解孩子,敏銳地觀察孩子之間的差異,個別化地指導孩子,使因材施教變為可能,也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補充。
筆者在嘉興一幼北京城幼兒園進行了為期八周的教育實習,在此期間,該幼兒園也重點在做區域活動的工作,為本調查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三、調查內容
(一)幼兒園各年齡班區角的創設情況
1、空間利用:區角數量的適宜性;區角分隔、時間安排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區角內容的豐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層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師的選材水平
1、區角活動指導方案的制訂情況。
2、教師在幼兒區域活動過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區域活動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題活動的相關性。
(三)區域活動中投放的材料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1、對幼兒規則意識發展的作用。
3、對幼兒參加區角活動的主動性與獨立性的作用。
3、對幼兒在區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與合作能力的作用。
四、調查范圍和對象
調查范圍:XX幼兒園。
調查對象:本次調查隨機選取XXXX幼兒園中的6個班(小、中、大班各2個)的區角活動。同時,還向XXXX幼兒園的多名教師進行訪談,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五、調查方法
觀察法,訪談法,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
六、調查結果分析
(一)XX幼兒園對區域活動的要求正在提升
從與幼兒園領導們與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幼兒園對開展區角活動十分重視的佔33.68%;重視的佔39.58%;一般的佔4.2%;不重視的佔22.57%。應該說經過這個階段的幼兒園年檢和省檢,幼兒園對開展區角活動的重視程度有了很大改觀。
(二)XX幼兒園的教師對區域活動有不同看法
在訪談過程,出現了兩種觀點:第一,區域活動是「集體教學的延續」、是「分組活動」;第二,區域活動為「自由游戲活動」、「學習性活動」。
通過相關文獻的查閱,了解到:區域活動 (area activities),也叫「活動區活動」,是上世紀70年代從美國引進中國教育界的新名詞。劉焱教授認為:「活動區意味著選擇的可能性,意味著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決定自己做什麼和怎麼做,而興趣、自由選擇與自主決定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
因此,可以看出區域活動是一個整體概念的教育活動組織形式,既強調幼兒的自主性、興趣性,又提出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區域活動不僅僅是幼兒感興趣的,同時也蘊涵著學習的潛能。
(三)各年齡段投放的材料內容無顯著差異,具有隨意性,無層次性。
區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響幼兒的活動興趣及發展,統計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無顯著差異。87.1%的教師能依據區角的特性投放品種較豐富的材料,以滿足幼兒自主選擇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較有目的性。90.8%的教師能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階段性地調整材料,以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主要問題是所投材料的層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較欠缺,具體表現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類似,沒有體現年齡班特點,每個班的區角內投放材料的種類和數量太多,幼兒看著眼花繚亂的材料,情緒浮躁,無目的地擺弄很不利於孩子的發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適於個別操作,不利於合作行為的產生。
文獻資料表明,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經驗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動區域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時,要注意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使材料「細化」,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材料投放具有靈活性,安全性。
活動區投放的材料在種類上要具有靈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時,還要提供一些供幼兒生成游戲用的多種材料,以便幼兒生成自己喜歡的區角或選擇自己所需的材料,XXXX幼兒園為幼兒提供「百寶箱」、「神奇的袋子」,供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如當幼兒發現棋類區缺少棋子時,就從「百寶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個瓶蓋,以物代物,就會使游戲順利進行。同時在觀察中發現,98%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對幼兒無害。
(五)能夠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區材料的投放
在投放活動區材料時,我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我們打破了以往教師是活動區創設的主角這一現象,而是採取師生共同創設活動區、共同討論、協商活動區所需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投放材料之前,我與幼兒一起商量科學區需要哪些東西?幼兒的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放大鏡、萬花筒、望遠鏡、鏡子、地球儀、電池……」到了第二天,幼兒紛紛從家中帶來了活動區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六)區域活動投放的材料內容與主題活動內容較多相符合
主題活動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圍繞一個中心內容(即主題)來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作為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兩種重要模式,有必要以整合的方式各盡所能,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從活動內容來看,主題活動具有多領域整合的特徵,強調不同學科知識間的橫向聯系。而各個區域活動內容也涉及不同學科領域,為幼兒提供了自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更自然,有利於教師觀察和評估幼兒的發展,進而作出適宜於幼兒發展水平的教育教學決策,作為主題活動設計與組織的依據。
(七)不注重投放材料的「低結構性」
一般來說,高結構性的材料指向的操作程序更為明確,但它往往束縛了幼兒的想像和創意。而低結構性的材料是一些無規定玩法、無具體形象特徵的材料,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像隨意組合並可以一物多用,可以干變萬化地擺弄材料,嘗試不同的方法和程序:可以當作游戲中的替代品,或者當作操作的工具,這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推進幼兒的自主建構。
例如在觀察幼兒區域活動中發現的「包糖果」的活動,如果老師只為孩子們提供沒剪好的糖果紙和橡皮泥,請小朋友將糖果紙一張一張剪下來,讓孩子們學習分泥、搓圓或者做其他形狀的糖塊,再用糖紙按自己喜歡的方法把糖塊包好,對孩子的發展將會更有意義。
(八)個案分析
在建構區中,幼兒正在玩導彈插塑,有的插飛機,有的插寶劍……天天無意中把一個插塑套到了手指上,剛剛好,手指好像變長了,很好玩,他把五個手指分別套上了不同顏色的插塑,五個手指好像都變長了。他把手一伸一屈地展示給周圍的小朋友看,小朋友們紛紛效仿。
這種情況下,插塑只是一種用來插的玩具嗎?如果我們說插塑就只是一種插來插去的玩具那就錯了,區域活動本身是一種幼兒學習性的活動,材料也應該是讓幼兒自主玩的,幼兒自己發現插塑不僅僅是簡單插一下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加以引導的問:「小朋友們,導彈插塑還可以做什麼呢?」
筆者通過兩個多月的觀察發現,只有讓幼兒真正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伴隨著他們的才是愉悅、興趣,才能滿足他們自我發展的需要,才是最有價值的。

參考文獻
〔1〕秦元東.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基本定位及其超越性〔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07,352(20):s一1().
〔2〕陳家行.在區域中成長:對幼兒園區域的實踐與反思〔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55.
〔3〕弗洛姆.為自己的人〔M〕.孫依依,譯.北京:三聯書店,1988:30一31.
〔4〕李建君.區角,兒童智慧的天地(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38,39,4().
〔5〕李火林,黃小平.對自主性的一點思考[J].理論前沿,1992(21)
〔6〕秦元東,王春燕.幼兒園區域活動新論:一種生態學的視角[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7〕林惠傑.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行為探析[J].教育評論,2005(3)

附錄:嘉興一幼北京城幼兒園區域活動表
大班區域活動(本周主題:中國娃)

階段目標

投放材料

操作層次

科學區

1嘗試自己操作指南針等材料,自由探索發現。

2初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指南針.紙漿的相關材料

1 對四大發明的圖片感興趣。

2了解四大發明的歷史。

3自由探索指南針.紙漿等材料;發現其中的奧妙。

美工區

1能製作出各民族娃娃手拉手的作品。

2大膽地進行紙繩貼畫。

長紙條.水彩筆.各色縐紙

1 搓制紙繩。

2嘗試製作出6—8個手拉手的娃娃。

3紙繩畫和和製作手拉手作品相結合。

表演區

1感受不同民族的音樂及樂器的不同風格。

2自由欣賞音樂並表演。

錄音機.音樂磁帶.樂器若干

1喜歡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

2自由欣賞表演。

3能分辨不同民族的音樂。

建築區

1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材料建構天安門.長城.拱橋等。培養幼兒認真.細致品質及愛護玩具的好習慣。

構建材料

1能運用一種材料進行簡單的建構。

2能用多種材料組合建構.能與同伴合作。能在自己建構的建築中添家:樹.花等。

數學區

1運用各種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活動。

2初步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地21頁幾第39.40頁;多種測量材料和中國地圖;

1 自己選擇測量工具,探索測量線段的方法。

2記錄不同地方到北京的不同距離。

3完成活動材料上的作業。

語言區

1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能愉快地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發展語言能力。

漢字轉盤.古代人物童年的圖書.阿帆提的圖書.

1喜歡看書,了解書中的主要內容。

2認讀比較漢字與象形文字。

3使相應的漢字.圖.象形漢字在一定區域相對應。

運動區

1按意願選擇不同運動材料體驗不同的運動。

2能根據運動量適當地進行休息。

球.圈.繩.紗包等

1按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

2知道運動時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

指導意見

1.師生討論確定新增區域的活動規則,並提醒幼兒遵守。

2.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區域中的材料,並利用材料創造性開展活動。鼓勵幼兒突破.創新,並對幼兒的行為予以肯定.表揚。

3.幫助幼兒分辨不同民族的音樂。

4.將各民族的不同的舞蹈動作教給幼兒,鼓勵幼兒自由表演。

實習生活,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個幼兒教師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作為一個幼兒教師,除了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與保育員、其他教師及家長的合作、協調工作也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較注重於對有關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國內外幼兒教育研究的理論學習,常常忽略了對幼兒生活常規的關注。這次在幼兒園實習第一次完整地觀察了幼兒園一日的生活,發現其實訓練幼兒的生活常規,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一門值得重視的學問。老師們很會利用機會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把有計劃的教育和隨機教育相結合。特別是在日常生活突發的事件都能成為教師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機會。
我在實習初期的時候,看到小朋友被子疊的不整齊,我就會幫他們疊好;他們告訴我飯菜吃不完,我就叫他們不要再吃了;他們要上廁所,不管當時在做什麼活動,我都以為應該讓他們去上廁所等等。我以為我是在幫助他們,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經過主班老師提示後我才認識到我的行為的後果就是他們永遠都不能學會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的行為的出發點是關愛幼兒,但結果卻是溺愛他們。所以經過反省我覺得幼兒教師心中應有一把尺,這把尺其實就是教師堅守的原則,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教育教學方面,在聽課過程中,我受益良多。聽老師講了些什麼,為什麼要這么講,以及為什麼這樣安排教學內容等,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平時做好聽課記錄,並和老師交流,學習老師們的長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上課之前都能聽從任課老師的指導,認真學習,根據要求,鑽研教材,備好每一節課,編寫好教案,每一樣都是緊緊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改了又改,並在交予指導老師審閱後進行試講。等到自己上課講課的時候,開始有點緊張,但見到學生們一個個熱情洋溢的笑臉的時候,一下子就放鬆下來,把自己表現得最好,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聽懂,很好地吸收相關知識,讓課堂效率達到最高。課堂教學中,我的指導思想是不不斷給學生糾正錯誤,完善缺點的機會,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用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去愛護每一個學生。要做好一名好的幼兒教師是不簡單的,我最深的體會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 要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上課要尊重他們,但不放
縱。所謂的尊重就是不能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課後最好也少用。對於新老師而言,既要讓學生感覺你很和藹,也要讓學生體會到你的嚴肅,讓他們既畏懼你,又愛戴你。這就需要你把握好上課堂的態度和課後對學生的態度;
2. 課前准備一定要充分,這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U盤和教
科書以及一些教具要帶齊;二是自己對PPT和書本內容一定要熟悉;
3. 每節課在備課時,要找一個吸引學生的地方,比如開頭用
激疑式的提問、拿出自己製作的教具、一個小故事、一則相關的新聞、一個小視屏或簡單的題目等等方式;
4. 課堂上放的視頻時間最好控制在2分半鍾左右,時間太長會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時間太短也很難點出重點;
5. 一般教師自己製作的教具往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於自己製作的教具,體積要適當,同時也要保證美觀性;
6. 在課堂上,語言表述是一門藝術,如何發揮這門藝術的功
效是值得研究的一個話題。這就需要自己在備課時把與本節課相關的名詞理順,把可能涉及的問題和鏈接詞整理清楚;
7. 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疑問時,不一定要馬上解決。如果這
個問題是和所上課很相關的,應該立即解決,如果相關性不大,那就下課解決。在課堂上是適當的運用表揚和批評;
8. 教師儀表是最需要注意的方面,寧願衣服的套數少點,也
要保證整潔、美觀;
9. 要學會淡定,當有學生起鬨時,最需要淡定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只有教師很淡定,不笑而過,學生才會慢慢淡定下來。通過實習,對幼兒園有了個更為感性的認識,對學生學習有個更為恰當的了解,對教師的工作有個更為真實的體驗,這些都有利於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我還掌握
了一些基本的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通過實習,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和培養祖國未來人才的重任,每當上課時,這些都是激勵自己上好每節課的前提。
總結著自己的不足,累著一點一點的經驗,用每一天小改變來讓自己成長,左邊是收獲,右邊是不足。在實習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在上課時,面對學生時卻口不順心,有時難以表達透徹,面對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卻無法從容應付,這些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學習中,更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思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懂的思考人會從中調解自己,讓自己更好的生活、工作。善於思考的人,往往是善於發現的人,他們不會盲目的跟風追逐,他們會思考、發現己的需要,從而完善自己。從生活中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心境更開闊,感受身邊的快樂幸福,增加自己的情商,把在自己的快樂帶給身邊的人;從工作中思考,如何能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務,如何提高自己的辦事能力,看到自己的不足,反復思考,反復學習,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充實自己。
總之,我在實習期間,任勞任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同時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培養,使我在各方面得到了鍛煉,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在以後的工作中會做得更好。此次實習雖已結束,時間也不長,但卻有重大的意義。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咀嚼、去回味、去的探索,更可以去發現。這些第一次將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偉大的經歷,它將為我的人生起航,為我的夢想插上翅膀我會帶著這些經驗心得起帆、振翅。我相信自己將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實習調查報告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的報告中提出,學前教育的公益性質決定了政府要承擔主要責任,但目前青島市各級財政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據統計只佔總投入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包含70%的自收自支的公辦性質幼兒園的自收部分,財政投入數字"摻水",部分市(區)投入明顯不足。
此外,有限的財政資金投向單一、分配不合理,影響了學前教育的普惠性。本來就不多的學前教育財政資金通常只分給佔1.2%的公辦園,主要用於在編教師的人頭費和公辦幼兒園的基建項目,70%屬於公辦性質的鄉鎮(街道)辦幼兒園大部分屬於自收自支,對於具有普惠性質的民辦幼兒園財政補貼僅佔0.04%,其房租、教師工資主要由自己負擔,高成本必然帶來高收費。
幼兒教師缺口6000人
在市人大的調查報告中,青島幼兒教師數量不足,待遇偏低,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的現狀也很突出。一是從教師數量看,青島市現有園長及幼兒教師13800餘人,按3歲至6歲在園幼兒約20萬人測算,2020年前配齊幼兒教師約需新增6000人,這其中還未包括正常的教師流動及退休等情況。
二是從學歷情況看,現有學前教育教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者佔9%,大專學歷者佔37.5%,中專及以下學歷者佔53.5%,其中約有一半的教師未接受過幼師院校的專門培養,五市幼兒教師中僅有35.1%接受過幼兒師范及以上院校專門培養,教師素質亟待提高。
三是青島市85%的幼兒教師由於自收自支或民辦性質而享受不到公辦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目前平均工資僅為公辦教師的一半左右,農村幼兒教師月平均工資不足1000元。
35所配套園沒交付
市人大對於小區配套園的建設進行了權威調查,調查報告中指出,當前在舊城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區中存在規劃與建設配套幼兒園不同步現象。
《青島市托幼管理條例》的規定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一些開發商或推遲建園,或者雖已建設幼兒園但將其出售或出租給私人辦幼兒園,有的甚至被改為物業用房等。目前,全市已建成未交付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共有35所,市內四區總計23所,其中出讓地12所、劃撥地11所;五市三區總計12所,其中出讓地11所、劃撥地1所。
三類公辦園需分清
"市人大的報告對青島學前教育的問題分析比較透徹,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突破。"在4月29日的分組審議中,劉麗萍委員認為,根據政府的報告,在2020年前,青島要有八成公辦和公辦性質的幼兒園,從目前情況來看,公辦園有財政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公辦性質幼兒園,基本指由政府提供場所,但運營要靠自收自支的幼兒園,在八成幼兒園中,這三種各佔多少比例,應該具體一些。
此外,劉麗萍認為,2015年前建設1000所農村獨立幼兒園的數量有點兒少,目前青島農村有6000多個村居,這些幼兒園還不太夠,達不到讓所有孩子就近入園的要求。

❸ 幼兒園實習教育調查報告

實習生活,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個幼兒教師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作為一個幼兒教師,除了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與保育員、其他教師及家長的合作、協調工作也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較注重於對有關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國內外幼兒教育研究的理論學習,常常忽略了對幼兒生活常規的關注。這次在幼兒園...實習第一次完整地觀察了幼兒園一日的生活,發現其實訓練幼兒的生活常規,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一門值得重視的學問。老師們很會利用機會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把有計劃的教育和隨機教育相結合。特別是在日常生活突發的事件都能成為教師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機會。 我在實習初期的時候,看到小朋友被子疊的不整齊,我就會幫他們疊好;他們告訴我飯菜吃不完,我就叫他們不要再吃了;他們要上廁所,不管當時在做什麼活動,我都以為應該讓他們去上廁所等等。我以為我是在幫助他們,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經過主班老師提示後我才認識到我的行為的後果就是他們永遠都不能學會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的行為的出發點是關愛幼兒,但結果卻是溺愛他們。所以經過反省我覺得幼兒教師心中應有一把尺,這把尺其實就是教師堅守的原則,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教育教學方面,在聽課過程中,我受益良多。聽老師講了些什麼,為什麼要這么講,以及為什麼這樣安排教學內容等,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平時做好聽課記錄,並和老師交流,學習老師們的長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上課之前都能聽從任課老師的指導,認真學習,根據要求,鑽研教材,備好每一節課,編寫好教案,每一樣都是緊緊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改了又改,並在交予指導老師審閱後進行試講。等到自己上課講課的時候,開始有點緊張,但見到學生們一個個熱情洋溢的笑臉的時候,一下子就放鬆下來,把自己表現得最好,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聽懂,很好地吸收相關知識,讓課堂效率達到最高。課堂教學中,我的指導思想是不不斷給學生糾正錯誤,完善缺點的機會,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用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去愛護每一個學生。要做好一名好的幼兒教師是不簡單的,我最深的體會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 要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上課要尊重他們,但不放 縱。所謂的尊重就是不能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課後最好也少用。對於新老師而言,既要讓學生感覺你很和藹,也要讓學生體會到你的嚴肅,讓他們既畏懼你,又愛戴你。這就需要你把握好上課堂的態度和課後對學生的態度; 2. 課前准備一定要充分,這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U盤和教 科書以及一些教具要帶齊;二是自己對PPT和書本內容一定要熟悉; 3. 每節課在備課時,要找一個吸引學生的地方,比如開頭用 激疑式的提問、拿出自己製作的教具、一個小故事、一則相關的新聞、一個小視屏或簡單的題目等等方式; 4. 課堂上放的視頻時間最好控制在2分半鍾左右,時間太長 會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時間太短也很難點出重點; 5. 一般教師自己製作的教具往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於 自己製作的教具,體積要適當,同時也要保證美觀性; 6. 在課堂上,語言表述是一門藝術,如何發揮這門藝術的功 效是值得研究的一個話題。這就需要自己在備課時把與本節課相關的名詞理順,把可能涉及的問題和鏈接詞整理清楚; 7. 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疑問時,不一定要馬上解決。如果這 個問題是和所上課很相關的,應該立即解決,如果相關性不大,那就下課解決。在課堂上是適當的運用表揚和批評; 8. 教師儀表是最需要注意的方面,寧願衣服的套數少點,也 要保證整潔、美觀; 9. 要學會淡定,當有學生起鬨時,最需要淡定的不是學生而 是教師。只有教師很淡定,不笑而過,學生才會慢慢淡定下來。 通過實習,對幼兒園有了個更為感性的認識,對學生學習有 個更為恰當的了解,對教師的工作有個更為真實的體驗,這些都 有利於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我還掌握 了一些基本的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通過實習,增 強了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和培養祖國未 來人才的重任,每當上課時,這些都是激勵自己上好每節課的前提。 總結著自己的不足,累著一點一點的經驗,用每一天小改變來讓自己 成長,左邊是收獲,右邊是不足。在實習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在 上課時,面對學生時卻口不順心,有時難以表達透徹,面對學生「打 破沙鍋問到底」卻無法從容應付,這些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 後的學習中,更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思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懂的思 考人會從中調解自己,讓自己更好的生活、工作。善於思考的人,往 往是善於發現的人,他們不會盲目的跟風追逐,他們會思考、發現己 的需要,從而完善自己。從生活中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心境更開闊, 感受身邊的快樂幸福,增加自己的情商,把在自己的快樂帶給身邊的 人;從工作中思考,如何能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務,如何提高自己的辦 事能力,看到自己的不足,反復思考,反復學習,讓自己的能力得到 提升,充實自己。 總之,我在實習期間,任勞任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同時得 到了學校領導的培養,使我在各方面得到了鍛煉,我相信通過我的努 力,在以後的工作中會做得更好。此次實習雖已結束,時間也不長, 但卻有重大的意義。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咀嚼、去回味、去的探 索,更可以去發現。這些第一次將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偉大的經歷,它 將為我的人生起航,為我的夢想插上翅膀我會帶著這些經驗心得起 帆、振翅。我相信自己將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❹ 幼兒園社會教育調查報告範文

調查方法我們在全區調查了區屬不同性質的幼兒園。調查對象:中班4-5歲幼兒200名。內調查以開封市品德教育容評估標准以及我區中心教研組制定的評估標准為依據。調查方法是採取隨機抽樣,以問卷為主,兼聽、查、看等方法相結合進行。

❺ 幼兒園家長問卷調查分析報告怎麼寫

可以用表單大師做問卷哦

❻ 幼兒園社會教育的調查報告

關於幼兒家庭玩具選擇與使用問題的調查報告;;;;;;;;;;;;;;;;;;;;;;;;;;;; 1引言我國文學家魯迅曾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幼兒的生活離不開玩具,玩具是幼兒的「親密夥伴」之一。玩具在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幫助幼兒了解周圍事物增長見識的同時,滿足幼兒的願望,給幼兒帶來無限的快樂。正如大教育家誇美紐斯所說‚:「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他們自尋其樂,並可能鍛煉身體的健康,精神的活潑,身體各部也因之而靈敏。」由此可見玩具的重要性,但是由於幼兒的年齡限制,及玩具的功能和種類的復雜多樣,在選擇玩具方面,家長就理所當然的佔主導地位。本調查旨在通過對幼兒家庭玩具的選擇與使用現狀的調查,發現其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相應的建議,以促使幼兒在與玩具的相互作用中得到身心的健康發展。;2文獻綜述2.1關於家庭玩具的相關研究2.1.1玩具的的內涵玩具是什麼?我國古代俗稱「耍貨」,顧名思義是人玩耍的器具ƒ。教育家陳鶴琴說:「對玩具應做廣義的理解,它不只限於街上賣的供兒童玩的東西,凡是兒童可以玩的,看的,聽的和觸摸的東西,都可以叫玩具。」 ④由此可見,對於幼兒來說「玩具」可以是任何東西。2.1.2玩具的種類玩具的種類可以按不同的角度劃分,一般的從其功能的特點,可以把常見的兒童玩具大致劃分成:形象玩具,智力玩具,結構造型玩具,體育玩具,音樂玩具,娛樂玩具,某些日常物品或天然材料及其自製玩具 ⑤。2.1.3影響幼兒家庭玩具選擇因素的相關研究目前國內關於影響幼兒家庭玩具選購因素的相關研究不是很多。2009年王子鑒等人的調查結果表明:在購買決策上最有影響力的人是幼兒和家長本身 ⑥。幼兒受到本身發展水平的限制,選擇玩具主要從外形、顏色、以及個人的興趣出發。而父母選擇玩具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如: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教育觀念等等。;3.調查方法本調查在梳理已有文獻的基礎上,採用問卷調查法,通過對許昌實驗幼兒園學府分園100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並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針對幼兒家庭玩具選擇與使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4.調查時間、調查對象;本調查於2012年3月15-20日在實驗幼兒園學府分園選取大、中、小各兩個班,共計6個班發放100份調查問卷。其中大班每個班20份,中班和小班每個班15份。問卷共收回86份,回收率為86%,剔除6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為8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0%。其中父親33人(約占總人數的41%),母親47人(約占總人數的59%)。;5.調查結果和分析5.1幼兒家長選擇玩具狀況調查結果分析5.1.1幼兒家長購買玩具的消費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約87%的家庭,孩子的玩具是由父母購買的,這表明玩具的主要購買者是父母。而55%的幼兒家長用於購買玩具的年平均消費在101元-500元。5.1.2幼兒家長對玩具的看法玩具是游戲的工具,是游戲的物質。而玩具也以自身的趣味性、探索性、想像性等特性吸引著幼兒。當然,玩具不僅是玩耍的工具,它擁有可以激發幼兒的創造性能力,增進幼兒的社會技能與認知的能力,促進幼兒的運動技能的發展,等等七大教育功能。現在,玩具已經成為幼兒的主要「玩伴」。而玩具的選擇和購買者是家長,家長對玩具的態度和認識又影響著對玩具的選擇。本次調查發現約92%的家長認為玩具對幼兒的發展很「重要」,而在您認為「看書」和「玩玩具」哪個更適合幼兒的問題中,81%的家長選擇了「二者都可以,只要孩子喜歡」。這說明幼兒家長已經認識到了玩具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同時開始尊重幼兒的興趣,以幼兒的意願為主為幼兒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調查發現(見表1),全部家長認為玩具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100%),其次是培養幼兒動手能力(65%),娛樂(63%),激發好奇心(31%),培養幼兒認知能力(30%),培養感情(5%),增強幼兒間交流(2%)。這些數據表明,家長已經開始認識到玩具對幼兒智力,認知能力,動手能力,情感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性。;;表1;;;; 玩具對幼兒的作用;;;作用;;;;;;;;;;;;; 人數;;;;;;; 百分比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娛樂激發好奇心;;;;;;;;;;;;;; 80;;;;;;;;;;;;;; 52;;;;;;;;;;;;;; 51;;;;;;;;;;;; ;;30;; ;;;;;;;; 100%;;;;;;;;; 65%;;;;;;;;; 63%;;;;;;;;; 37%培養幼兒認知能力;;;;;;;;;;;;;; 24;;;;;;;;; 30%培養情感增強幼兒間交流;;;;;;;;;;;;;;;;;;;;;;;;;;;;;;;;;;;;;;;;;;; ;;;;;;;;;;;;; ;4;;;;;;;;;;;;;; 2;;;;;;;;;;;;;;;;;;;;;;;;; ;;;;;;;;; 5%;;;;;;;;; 2%;5.1.3幼兒家長選擇玩具的標准玩具的選擇標准包括玩具的材料,設計,功能,價格等多方面因素,本次調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查(表2見)。調查結果顯示:家長認為玩具所用材料的安全性和質量比較重要,43.8%的家長表示非常同意,48%的家長同意。在玩具功能方面,26.3%的家長非常同意,55%的家長同意選擇供多樣的玩具,這表示家長已經開始重視玩具的功能性,並把它作為選擇玩具的重要標准之一。67.5%的家長表示只要孩子喜歡某個玩具就給其購買,由此可見,家長以孩子的意願和喜好為主導挑選玩具,那玩具的安全性和功能等選擇標准就處於次要地位了。從表2還可以看出家長把玩具的把玩具的價格也作為了選擇玩具的一個標准,57.6%的家長表示同意選擇價格便宜的玩具。家長對玩具的品牌不是特別關注,只有17.5%的家長願意購買品牌玩具。66.2%的家長表示同意玩具購買地點方便,因此,玩具商店應滿足家長的需求,盡量把玩具店設在有利家長購買的位置,比如:住宅區。;;;;;;;;;;;;;;;;;;;;;;;;;;;;;;;;;;;;; ;;;;;;; ;;表2; 玩具的標准選項非常同意n%同意n%不確定n%不同意n%非常不同意n%玩具所用材料的安全性和質量35/43.8%38/48%7/8.2%0/0%0/0%玩具的功能多樣21/26.3%44/55%13/16.2%2/2.5%0/0%玩具的價格便宜13/16.3%33/41.3%20/25%

❼ 幼兒園關於家長會的調研報告

一、 導言: 1、調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想通過調查,研究有關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指導家庭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2、調查的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是幼兒園孩子家長的家庭教育,共發放調查問卷145份,回收有效問卷125份。調查內容包括家長的文化程度,選擇幼兒園的標准,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方法及家庭教育觀點和教育中遇到的困惑需求。 3、調查的方法: 採取問卷調查。 家長問卷形式問答為主,在關於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有何困惑或需求時,採用開放式征詢。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況: 從家長的文化程度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園幼兒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由於我園家長幾乎都是農民,所以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以接受調查的125份調查表來看,文盲或半文盲的家長占 1.6%,小學文化的家長佔2 3.2%,初中文化的家長佔63.2%,中專或高中以上學歷的家長佔12%。 (二)家長選擇幼兒園的方式和原因: 從現狀調查中我們發現: 絕大多數家長在選擇子女就學的幼兒園時,都會考察和詢問,選擇環境優美、設施、設備齊全,孩子能學到知識,離家較近。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幼兒園時,親自來園考察的家長佔31.2%,聽親戚朋友介紹的佔16.8%,通過網站和報紙廣告的占 2.4%,自己已有孩子在園學習的佔49.6%。經調查他們一是因為接送方便,二是因為覺得我園在設施、設備,保育教育方面都很好,所以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 (三)家長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及與老師交流的方式在調查家長是否經常詢問孩子在園學習、生活情況方面,經常詢問的家長佔69.6%,偶爾詢問的佔29.6%,從不詢問的佔0.8%。在調查家長通過什麼方式反映對幼兒園或老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時,選擇與班上老師交流的佔84%,選擇直接與園長交流的佔0.8%,選擇打電話或上幼兒園網站的佔12.8%,沒時間交流的家長佔2.4%。在調查家長喜歡老師以什麼方式與他們交流時,喜歡家訪的家長占 4.8%,喜歡電話聯系的家長佔6.4%,喜歡在接送孩子時與老師面談的佔74.4%,喜歡網站論壇的佔6.4%,喜歡家長活動時集體交流的佔8%。 (四)家長在家陪孩子玩耍、學習及家庭教育方式從家長為孩子選購圖書和玩具量來看,選購多的佔53.6%,選購較少的佔45.6,不購買的佔0.8%。在家長每天與孩子交流、閱讀的時間上看,不交流的佔6.4%,交流、閱讀時間為20~30分鍾的佔75.2%,交流、閱讀時間為半小時以上的佔18.4. %。為孩子在假期里報興趣班(如:舞蹈、繪畫、書法等)的家長佔30.4%。家長平時對孩子家庭教育的形式,認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揚鼓勵、耐心說理」的家長佔64%,家長雖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以體罰與變相體罰為主的佔2.4%,以上兩者相結合的佔33.6%。有的家長認為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頓、全家人不理他、罰站、關在家裡不許出去」等。這說明,有小半數多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不成正比。 (五)家庭教育中的困惑與需求大部分大班家長都談到在教育孩子時,孩子不肯聽自己的話,但他們對老師的話都能聽從,所以家長想藉助老師常與孩子溝通,使孩子改正缺點。通過了解,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孩子在家應練習寫字,做些計算習題,為將來上一年級作好准備,可是有些孩子們不樂意做家長布置的作業,有些願意做但十分粗心。中班的大部分家長都沒有在問卷上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需求,過後了解到,中班有許多家長家裡都有電腦,他們將自己的困惑與需求發表網上與老師和其他家長一起交流,只有少數家長在問卷上提出孩子在家太愛看電視,看電視時間長,有的看到晚上不肯睡,以至於早晨要賴床。小班的大多數家長提出的大多是關於孩子吃飯、穿衣等自理能力方面的問題,孩子在家凡事總依賴大人。結果分析表明:現階段的家庭教育中,許多家長對孩子知識技能的獲得教重視,而忽視孩子其他能力、性格、心理健康的培養,還有一部分家長主動參與教育的意識薄弱,覺得自己管不動孩子,一味地交給老師,請求老師多教育,處於被動的狀態。 三、結論和建議: (一)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多學習育兒知識: 正確的教育觀,能使每個家長具有全面而長遠的素質教育意識。大部分家長已有選擇良好的幼兒園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意識,能經常通過詢問孩子,與班上的老師面談交流以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絕大多數家長還能在平時為孩子選購圖書與玩具,與孩子一起交流、閱讀,這說明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教養意識也越來越重視了。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有的因工作關系,不能時常與老師交流,有的認為上幼兒園無所謂,樹大自然直,有的則將希望寄託於老師的教育,對於這些家長,我們覺得應多採用電話、網站與他們交流溝通,鼓勵他們抽空多學些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強對孩子的素質教育。因為,家長必須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才能教育好孩子。 此外,家長們還要多學習些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經調查有半數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上仍採用體罰與變相體罰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一些孩子心理受傷,有的還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長應多了解一些兒童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的知識,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系,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二)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 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不斷發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力」的發展。兒童不是承認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臘,教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所以要多給孩子自己成長的空間,讓他們自然的發展。 (三)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 1、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揚長補短,整體互補。 2、幼兒園教育要通過家訪、寶寶成長檔案、親子活動等方式充分和家長聯系。 3、針對家教存在的問題,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 「家長委員會」等方式,集中指導家教方法,促進家長轉變教育觀念。4.學校舉辦一些親子活動,如:運動會、聯歡會,讓家長與孩子同台表演等。 5、家長應是兒童的第一任心理輔導老師,要密切關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細微變化,從孩子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教育才真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❽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調查研究報告:對幼兒家長環保素質的調查分析和教育對策 內容提要:環內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容展的基礎,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政府已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因此環保教育就是貫徹落實這一基本國策的基本工程,加強環境保護,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的發展目標,顯得猶為一重要。人所工知,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環保意...

閱讀全文

與家長與幼兒園糾紛的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